1.得体的文明行为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孙氏时,说:“八个佾的祭祀队伍舞蹈于庭院中,是可以忍受的吗?这是谁都不可以忍受的。”
【说明】通过前面《学而》、《为政》二章中孔子对“礼”的描述,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了“礼”的意义。“礼”就是礼法、礼节社会等级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之意。实际上,这个“礼”字包含有很多意义,包括我们施行的法律也在其中。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礼貌行为,言谈举止,是不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是不是符合传统习俗的,是不是符合典章制度的,要看其“得体”“不得体”。季孙氏“不得体”的行为,违反了这个社会的行为规范,也违反了这个社会的典章制度,以及传统习俗。以他的身份地位,他只能安排四佾的祭祀仪式舞蹈,但他却安排了八佾舞,这显然就违反了“礼”。所以孔子认为这是不可忍受的。
同样,我们现代人在理解“礼”时,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礼貌、礼仪行为;因为,如果仅是外表上具备了得体的礼貌行为,那必然导致虚伪的产生。因此,一个人的外在表达形式应该与其内在本性相关联(义),或者至少是他的意向真诚时应该如此。要明白地传达某人对他人的态度是什么,也并非总是可以的。因为,无论你想要表达什么,都必须有得体的行为模式。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的社会习俗、不同的家庭教养、不同的身份地位,使人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规范及适度节制“礼”的行为模式,无疑是正确的。一旦这种“礼”的行为模式被社会所认可,每个人都可以据此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致被人误解。因为在这个人类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有着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而“礼”的社会行为规范可以使人不致于昏头转向。因此,正确地认识某个人的行为是否得体,乃是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典章制度存在的必要。孔子之倡“礼”,从实质上来说,乃是倡导用典章制度、社会行为规范、传统习俗等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使人们不致于越“礼”,僭“礼”,从而不会犯错、犯罪。因此,孔子的“礼治”实际上就是“法制”。后来之所以出现“法家”,乃是后人没有真正认识到“礼”的内在含义,只是认为“礼”仅仅就是礼貌行为、礼仪制度,片面地理解了“礼”的内涵。我们现在提倡“精神文明”,不仅是指人的精神上要具有文明,实质上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有“得体”的社会文明行为,也就是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典章制度。如果我们不遵守现代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国家制定的典章制度,也就是违法、犯法了。譬如,在大街上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一般认为这是不文明行为,不礼貌行为,实际上这种行为就是违反了城市卫生管理法规,就是违法。所以,季孙氏的行为,如果放在现代社会,肯定就是违法行为。所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原文】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译文】鲁国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氏,他们三家以为歌舞《雍》,便是通达天子的权力之路。而孔子却说:“《诗经》上已经说了,辅佐、扶助计度于法律、法度之公平、公正,唯有天子才是和睦而美好的。怎么能够在这三家之堂上体现出来呢?”
【说明】本节亦是“礼”的具体说明,也就是说,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仅仅是模仿领导人的礼仪行为,是替代不了领导人的权力的,更不能代表他们就是最高领导人。就比如现在,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向群众示意,那是代表着国家领导人的权威;如果我们普通人借登上天安门城楼之机,也向下面挥手示意,是否我们就成了国家领导人了呢?显然不行。所以,鲁国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氏,他们三家以为歌舞《雍》,便是通达天子的权力之路了,显然也是白日做梦,荒谬的,白费心机的,是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的,也是违背了国家典章制度的。这也是第一节所说的,孔子之倡“礼”,从实质上来说,乃是倡导用典章制度、社会行为规范、传统习俗等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使人们不致于越“礼”,僭“礼”,从而不会犯错、犯罪。
3.没有爱心便没有快乐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能与别人相互亲爱,礼仪、礼貌、礼节等社会行为规范对他有什么用呢?一个人如果不能与别人相互亲爱,快乐对他有什么用呢?”
【说明】孔子学问的中心是“仁”,即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相互爱护,相互帮助。这就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对等原则。《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依照这个对等原则,你投入了“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你投入了“信”,才能得到诚实的回报。如果你对别人是欺骗,那么别人也会不诚实。所以,人如果失去了爱心,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呢?你用狠心来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敬而远之了。一个孤家寡人,哪儿来的快乐呢?鲁国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氏因为掌握了国家权力而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那么,社会行为规范对他们还有什么用呢?下面紧接的问题是,如果失去了社会行为规范,人人都仿而效之,他们三家的地位又如何能确保稳固?事实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春秋晚期,鲁昭公被三家驱逐,流亡客死异乡。其后不久,三桓属下的家臣阳虎等人又起来劫持大臣,控制国政,一度形成“陪臣执国命”的局面,造成了鲁国更大的内乱外患。
4.社会行为规范对人的约束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孔子“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太大了,礼,与其过分夸张地讲礼,宁可自我约束不放纵。失去了的,与其变动来变动去,宁可急速紧迫地追回。”
【说明】从本节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讲“礼”,绝不是虚伪的讲“礼”,社会行为规范光靠讲是不行的,靠的是每个人的自觉自愿,自我约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一些社会行为规范不是法律法规,别人管不着,国家法律也管不着,因此就要靠自我约束以及自省自悟,自觉遵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这要看当时的历史背景。西周末年,关中因受战争和自然灾荒的破坏而变得十分萧条,力量微弱的周王室已无法再在镐京一带立足。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一转而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替代,周“礼”至此时已大为丧失了。周“礼”既丧,然而没有“礼”却是不行的,所以各诸侯国均在改变着各自的社会行为规范。因此孔子认为,与其将“礼”变动来变动去,宁可急速紧迫地追回周“礼”,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当然,历史发展了,社会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改变了;此时的动乱情景当然比不上周初的和平鼎盛繁荣时期。殷商王朝是靠“天命”、“神权”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的,周初,周王朝打破了“天命”、“神权”观,以“富家保民”的裕民政策建立了周王朝;但随着周王朝的后代的无能,王族势力逐渐衰微,而各诸侯国的权力与财富的迅速增长,使人们的私欲大为膨胀,因此周初制定的礼乐制度也随之丧失了。私有制的迅速发展,必然将彻底破坏周初的公有制,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5.丧失文化必然灭亡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那些边疆的少数民族虽然有领导人,但还不如中原各民族没有君王的好。”
【说明】本节是紧接上节“丧”而言的。丧失了什么呢?丧失了“礼”,“礼”就是文化,社会行为规范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那些边疆的少数民族虽然有统治者,但他们没有文化。而没有文化,也就不可能有文明的社会行为规范。所以相比而言,我们现在还有点文化,还有点周“礼”,还有点社会行为规范。而如果我们连最后一点周“礼”都丧失了的话,我们也就与“夷狄”没有什么区别了。亡国并不可怕,因为文化,“礼”将继续流传,仍然能造福于后人,夏、商王朝的情形就是如此。而没有文化的国家亡国了,也就永远地消声匿迹了。所以,孔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么用呢?因此文化精神,“礼”一定要赶快建立,“宁戚”,急迫地建立。
6.要懂得根本
【原文】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季氏要去祭祀于泰山。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告诉冉有:“观察一下女星,不能阻止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叹道:“呜呼,竟然去问泰山,难道他还不如林放吗?”
【说明】王晖在《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周人的天神崇拜实际上就是嵩岳崇拜。……周人的山岳崇拜可追溯到古公太王、季历和文王时代,在那时周人尊祀的是岐山。……从战国以来,其他山岳的崇高地位已下降(包括嵩山),山岳——天神崇拜的对象只剩下东方的泰山和西方的昆仑山,然而高山作为天神所聚之处的观念并未发生变化。”鲁国作为姬姓后代(季氏也是姬姓),还保留着周初的山岳崇拜。因此季氏要去泰山祭祀,是想得到天神的保佑,以维护其在鲁国的统治地位。然而孔子认为,祭祀山岳天神,是君王的事,作为诸侯之臣,季氏是没有权力和义务的。是越“礼”,是僭“礼”,是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的。女星,作为观察人世间兴衰动乱的一个基准,从商周时代就一直盛行,因此孔子要冉有去观察一下女星,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女星如常,故冉有回答说不能。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的占星术是很不科学的。上天既然没有异常,也就说明天神也不能阻止季氏的泰山之“旅”,何况于人乎?故而孔子要呜呼叹息了。季氏竟然去问泰山,去祭祀泰山,说明这个人一点都不懂得“礼”!在这一点上,季氏这个统治者真的不如平民林放了。因为平民林放还懂得问“礼”之本,也就是说,林放懂得社会行为规范的本质是什么。
7.陈述即是达到沟通和交流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是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论的话,也是在陈述自己的意见。相互谦让而登阶上堂,说完话后下堂来饮酒,就是这样的争论也是君子的争论。”
【说明】这是孔子用比喻来说明“义”与“礼”的关系。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达到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即是“射”,坦率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坦率地陈述出自己的意见即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你们要说是我争的话,这也是君子之争。这样的争,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对事情的发展是有益的。如果人们都不“争”不“射”,人与人之间不沟通不交流,任由他人胡作非为,难道就是对的吗?所以,君子之“争”之“射”,是很有必要的。
8.只有质朴才是绚丽多姿的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译文】子夏问孔子:“‘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啊,这样的质朴我以为就是绚丽灿烂多姿啊。’这三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做完彩画之事后,再看其素色。”子夏又问:“这就是礼之后的精神吗?”孔子又回答说:“开始赞许称誉者,是你卜商,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
【说明】本篇主要是在讲“礼”,所以引出了子夏问孔子的话。子夏举出《诗经》中的诗来讨论,其目的不仅仅是谈什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重点在于“素以为绚兮”。周“礼”,自周文王起,至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已有五百余年,在这五百余年间,各诸侯国为增强自己力量的分裂割据,以及关中因受战争和自然灾荒的破坏而变得十分萧条,力量微弱的周王室已无法再在镐京一带立足,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周“礼”既丧失,然而没有“礼”却是不行的,所以各诸侯国均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改变着各自的社会行为规范。各诸侯国的这些社会行为规范,虽然都是效法周朝初期的社会行为规范,然而却失去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义,不再有“怀保小民”的裕民思想,表面上存在“礼”的形式,而实际上已丧失了社会行为规范的内涵,变得虚华不实了。所以子夏将这些社会行为规范比喻为少女,其看来很迷人,然而只有质朴才是绚丽多姿的。孔子很能理解子夏的意思,并着重指出,看了色彩斑斓的画后,再看其素色,方能感觉到素色的可贵。子夏至此才弄懂“礼”的内涵,“礼后乎?”就是说,礼的后面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好比一个少女,无论其再怎样的漂亮美丽,最重要的是要看她的心态,质朴善良的心理,比任何漂亮的脸蛋都重要。有了“怀保小民”思想内涵的社会行为规范,比任何浮夸的礼仪形式的“礼”都重要。
9.忧患社会行为规范的丧失
【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够说得出来,但它的后代杞国的礼不足以证明就是夏朝的礼;殷朝的礼,我能够说得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的礼不足以证明就是殷朝的礼。这是因为文献不足的原因。如果文献足够的话,那么我就可以证明他们继承的就是夏朝和殷朝的礼了。”
【说明】既然说到了礼的内涵,必然也就要讨论礼的根源。夏礼、殷礼已经丧失了,孔子虽然能够说得出来,但已经找不到足以证明的地方。他们的后代杞国、宋国也没有留传下祖宗的这些社会行为规范,这是很可悲的。那么,孔子的言外之意也就是周礼了,周礼眼看就要丧失,这不是更可悲吗?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孔子的忧患意识。
10.祭祀是不可以随便的
【原文】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孔子说:“国君在主持禘祭仪式时,主祭者端上一鬯酒奉献神祗以后,心里就想赶快走了,因此我不想看下去了。”
【说明】夏礼、殷礼已经丧失了,周礼眼看也就要丧失,这么隆重的祭祀仪式,主祭者就“自既灌而往者”,心不在焉,匆匆忙忙就想走,这种祭祀仪式谁能看得下去呢?既然作为一种仪式的“礼”都可以随随便便,那么作为行为规范的“礼”也就难以做到认认真真了。在孔子看来,礼仪仪式上的行为也就是社会行为,既然主祭者可以不顾“礼”的行为规范,其做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不可取了。既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丧失了,就可以想见这个社会的混乱了。所以,孔子倡导的“礼”的建立,是对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的。
11.懂得根本的人可以掌握天下
【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祭的道理,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个道理的人看整个天下,就好象把天下所有的都放置在这里一样。”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