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聪明孩子要读的365个好故事(超值金版)
23108300000026

第26章 中华成语故事(6)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义不反顾”这个成语就是由这里引出来的。“义”:道义;“反顾”:向右看。“义无反顾”也写作“义不反顾 ”。后来人们多用它形容为正当之事而勇往直前,不徘徊退缩。为什么刀剑解决不了的问题笔墨却能解决?你希望成为司马相如一样的人吗?要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134一丘之貉杨恽如何议论君王

西汉汉宣帝时期,朝廷上有个当中郎将的官,名叫杨恽。他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父亲也是朝廷的大官,当过大司农、御史大夫,还代理过丞相。杨恽由于告发霍光谋反有功,而被封为平通侯。

杨恽因为受到皇帝的器重,自以为了不起,把朝廷上的大臣们都不放在眼里,还常议论、讥刺汉宣帝,因此遭到一些人的嫉恨。不久,太仆戴长乐被人告发,被捕下狱。戴长乐怀疑是杨恽密告他的,因此在狱中写了一封信,向皇帝告状,说杨恽诽谤朝廷,诅咒圣上。他在信中写道:

“有一回杨恽听说匈奴王单于被人杀了,他发议论说,昏庸的君主不采纳大臣们的善计,自然要得到如此下场。秦二世胡亥宠信奸臣,杀害忠良,所以灭亡。若是他任用贤臣,也许秦朝会持续到现在呢!总而言之,古与今都是一个山丘上的貉。这是杨恽引亡国之事以诽谤当世,违背人臣之礼。”

听说杨恽有这样的行为,汉宣帝非常气愤,但念他过去有功,没有杀他,只是免去了他的官职,让他回家为民。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成语“一丘之貉”,原意是一个山上的貉。貉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彼此都是坏家伙;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时别人会怎么评价呢?千万别让人用“一丘之貉”来形容我们。

135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如何作战

西汉汉宣帝时期,羌人入侵,攻城掠地,烧杀抢劫。宣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询问谁愿意领兵前去拒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请求前往。他在边界和羌人曾经打过几十年的交道。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想亲自到边境去看看,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然后上奏。”宣帝同意了。

赵充国带领一支兵马渡过黄河,遇上羌人小股军队,一阵厮杀,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军伏击,就要吃大亏!”部下听了,都很佩服老将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地形,了解到敌军兵力部署,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他这才制订出屯兵把守、整顿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然后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赵充国传》,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即由此而来,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说明多闻不如亲见可靠。“闻”是听的意思。这个成语也写作“耳闻不如目见”或“耳闻不如目睹”。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道听途说终究不可靠。

136不屈不挠王凤为何诬陷王商

西汉时期的一年秋天,国都长安城忽然一阵骚乱,传说大水要冲进城了。汉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没有调查研究,就信以为真,劝皇上快躲进船里去。大臣们多数附和王凤的意见,唯有宰相乐昌侯王商,是个诚实耿直、庄重正派的人。他认为不可能有大水突然进城,如果皇上带头逃跑,百姓一定会更加惊慌。他坚决反对王凤的意见。

后来派人查明,长安根本没发什么大水。皇帝称赞王商独排众议,坚持正确主张。对王凤的惊慌失措,表示不满。王凤自恨失言,同时又对王商怀恨在心。

又有一次,王凤的亲戚杨肜在做太守时,玩忽职守,犯下罪行。王商要惩办他,王凤跑来说情,王商没听,坚决罢了杨肜的官。因此,王凤更加怀恨在心。

后来王凤采用阴险手段诬陷王商,汉武帝最后听信谗言,罢免了王商的官职。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叙传下》,书中的原话是:“乐昌笃实,不挠不诎。”“不屈不挠”这个成语即由此而来。“桡”,通“挠”;“诎”也当“屈服”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小朋友,你是愿意成为王凤那样的人还是成为王商那样的人?为什么?

137夜郎自大夜郎国究竟有多大

在汉代的时候,我国西南方有些小国,其中一个是“滇国”,一个是“夜郎国”。有一次汉朝朝廷派了一个使臣到那里去。使臣先到达滇国,滇国的国王问他:“汉朝有多大的地盘呀,它与我相比谁大一些啊?”使臣听了他的话,心中感到奇怪:这样一个还不如大州郡大的小国,怎么还与汉朝相比呢?

接着使臣又来到夜郎国。夜郎国的国王自以为可以和汉朝相比,便问使臣:“汉朝与我的国家相比,哪一个国家大呀?”其实,他的国家同滇国一样,也是只有州郡那么大的一个小国。

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西南夷传》。书中说:“滇王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国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汉广大。”现在人们多用“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比喻妄自尊大。可笑吧!两个小国的国王坐井观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大,还以为就数自己最大呢!我们可千万别犯这种夜郎自大的错误。

138弹冠相庆官员王吉为什么要赶走妻子

汉朝时候,有个名叫王吉的人,自幼勤奋好学,品行端正。他家住长安,经常读书到深夜,妻子对他十分体贴。他家的东侧邻居院里,有棵高大的枣树,结满枣子的枣枝,越墙垂落在他家院内。王吉的妻子就从枝上摘下一些枣子,送给丈夫吃。

几天之后,王吉发现妻子摘了邻居家的枣子,十分气愤,便把她赶走了。邻居们听了这件事,就都来劝说王吉。王吉的这一举动,受到人们的赞赏。邻里们为此还编了一首童谣,互相传诵:“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增妇复还。”王阳是王吉的字。

王吉后来在朝廷当了官,开始是当云阳令、昌邑中尉,后来当谏议大夫。

王吉有位朋友,叫贡禹,他和王吉志趣相同,秉性也相似,当时人们便说他们二人是:“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意思是说。王吉当了官,贡禹就可以准备上任了。

“弹冠相庆”出自《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弹冠相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弹冠”是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当官的意思;“弹冠相庆”比喻因为好朋友当了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为贬义。王吉既然那么讲朋友交情,对妻子是不是可以宽容一点呢?只因几颗枣就赶走了妻子,你觉得他做得对吗?

139凿壁偷光匡衡怎样读书

汉朝时期,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勤奋好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

匡衡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照得通亮。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本对着亮光,读起书来也挺方便,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有钱去买书,怎么办呢?一天,他发现县里有一个财主家里堆放着许多书,他就去帮助财主家干活,不要工钱。财主很奇怪,问他:

“小伙子,你为啥白白给我家干活呀?”

匡衡也不隐瞒,就说:

“我给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里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 ”

听说只借书看而不要工钱,财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全都借给他。从此,匡衡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这个故事记载在晋朝人葛洪撰写的《西京杂记》里。“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人们用它形容人刻苦好学。你不读书,知识是不会自己钻到你肚子里去的。我们现在学习条件好了,有的是书读,可有些同学白白放弃学习机会,这样怎么能成为有学问的人呢?

140乐此不疲刘秀如何治国

东汉的光武皇帝刘秀,九岁的时候死了父母,成了孤儿。他是被叔父家养大的。刘秀小时候办事很勤快,特别喜欢种地的事情,他的哥哥伯升因此常常嘲笑他。

刘秀后来当了东汉的皇帝,办事仍然很勤勉。当时战乱刚刚平息,天下百姓都盼望安居乐业。刘秀深知人民不喜欢再打仗了,因此他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很少在朝廷上谈论战争的事情。有一次,太子请教他如何攻战。刘秀回答说:

“春秋时期的卫灵公,有一次问孔子打仗的事情,孔子说:‘关于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经常听说过;至于军旅之事,我可没有学过!’我看你也是这样,战争的事情不是你应该接触的。”

刘秀每天处理朝政,十分用心。从天亮开始,一直到天黑才罢手。他经常与大臣、公卿、将军们一起谈论治国的办法,谈到半夜才去睡觉。太子看到父亲这样操劳,就劝他说:

“您虽然有大禹、汤武那样的贤明,可是却没有黄帝、老子那样的养性之福,希望您爱惜自己身体,保养好精神。”

刘秀说道:“我这样操劳,自己感到很快乐,不觉得疲劳啊!”由于刘秀兢兢业业亲理朝政,百姓生活得很安宁。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乐此不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对一件事物发生了兴趣,乐在其中,不觉得疲倦。你喜欢做的事情做起来才不会觉得累。小朋友,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才不觉得累呢?嘿,但愿你不是因为贪玩才不觉得累就好。

141老当益壮马援的事业如何壮大

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

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但是他对富裕生活并不满足。他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意思了。”

他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为东汉有名的将领,为汉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书中记载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写道:“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后来人们用“老当益壮”这个成语,说明年老而志气应当更加壮盛。“当”,是应该的意思;“益”是更加的意思。年青人总不能还不如老年人吧!年青人应该更加有志气才是。

142投笔从戎班超为何不做抄写员

班固和班超他们兄弟二人,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班固是东汉的历史学家,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编成《汉书》。他的诗和文章也写得很出色,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可是他的弟弟班超,与他正相反,是一员武将。班超奉皇帝的命令,带兵镇守西域三十一年,多次平定匈奴贵族的叛乱,成为卓有功勋的东汉名将。

然而,班超并不是一开始就习武的。他家住在陕西咸阳,因为家境贫寒,他后来搬到洛阳去,替官家抄写文书,靠挣来的钱供养母亲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苦。一天,他叹着气说:“唉,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效法博介子、张骞,到边远地方去建立功业,取得高官厚禄,怎么可以长久地在笔墨砚台中讨生活呢?”于是他把笔扔到一边,断然放弃了抄写工作,从军去了,终于成为东汉的名将。

“投笔从戎”的故事,记载于《后汉书·班超传》。“戎”是军旅、军士的代称;“从戎”即是从军,参加军队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弃文就武。做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只有做适合自己的事才有发展前途。小朋友,从小就要确定自己爱好什么,擅长什么,这样将来才少走弯路。

14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如何战胜匈奴

班超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大将。公元73年,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带领三十六人去鄯善国(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淖尔西北)协商建立友好邦交。开始,鄯善国的国王对他十分敬重,可是不久却突然变得冷淡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谈判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匈奴派来使者,挑拨鄯善国与汉朝的关系,从中进行破坏。因此国王对建立邦交犹豫不决,于是,班超召集部下,商量对付匈奴的办法。他说:“现在匈奴进行破坏、捣乱,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冷淡起来,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不但完不成使命,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大家一致表示:“事情已经到了这般危险地步,一切都听从你的指挥!”班超坚定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乘夜攻破匈奴使者的营垒,把他们消灭,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的使命!”大家一致拥护他的意见。

当天夜里,班超带领三十六个壮士,手持刀枪弓箭悄悄摸进匈奴使者的营垒。经过一阵激烈的厮杀、搏斗,一举把一百多个匈奴人全部消灭。

第二天,班超会见鄯善国王,说明事情经过,揭露了匈奴使者的破坏阴谋。鄯善国王见班超如此厉害,有勇有谋,心中既敬佩,又害怕,马上表示愿意与汉朝永久友好。于是,班超顺利地完成使命凯旋。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焉”相当于“怎么”的意思。它的本意是,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现在多用于比喻不勇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果。不真正付出就不会有回报。遇事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就只能失败了。小朋友,你佩服班超吗?为什么?

144天下无双黄香怎样孝敬他的父亲

东汉时期,有个人名叫黄香。他的家住在湖北江夏这个地方。他的母亲很早就死了,父亲是小官员,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黄香自幼喜欢读书,因此读过许多书籍,文章也写得很好。他对父亲十分孝敬。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上的席子煽凉,让父亲睡得舒服些;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被窝里,把被子焐热一点,再请父亲睡下。因此父亲更爱护他,教给他许多知识。

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在他当魏郡太守期间,有一次遭到水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分给了受灾的百姓。

因为黄香幼年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对父亲又十分孝敬,所以博得许多人赞美。当时在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文苑列传》,现在常用“天下无双”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本事极高、具有特殊技艺的人,意思是说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赶上他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天下无双的。但如果我们不像黄香一样将自己的潜力与能力发挥到极致,那么我们恐怕一辈子也成就不了自己。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应该向黄香学习什么呢?

145难兄难弟两兄弟谁的功德高

东汉时期,在颖川这个地方,有个叫陈实的人。他生在贫穷人家,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在太丘县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断事公平,百姓很佩服他。他的生活十分简朴,家里没有仆人。他的大儿子元方,小儿子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陈实出门办事,大儿子在前边拉车,小儿子拿着手杖在后面,路上行人见了,无不称赞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