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反复看了几遍名单,见其中唯独没有太傅杨士奇的名字,觉得有必要问个究竟,于是立即召见了杨士奇。杨士奇解释说:“当初徐奇受命赴广东任布政使,离行前众官员都作诗为他送别,所以徐奇这次回京特用藤席回赠。那一次臣正好有病在身,没有赠诗给徐奇,不然的话,我这次也在馈赠之列。今天众官员的名字虽然都在礼单上,但他们不一定会接受徐奇的礼物,再说藤席乃岭南特产,徐奇馈赠藤席只是为了表达谢意,不会有别的目的。”
杨士奇这番话讲得自然得体,明成祖对他的疑惑打消了,也原谅了徐奇,命人把名单烧了,从此再也没有过问此事。
在封建时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君疑臣必死”。如果杨士奇借此机会炫耀自己的清廉,不仅不会得到赞赏,而且会加重明成祖对他的疑心。杨士奇故意将自己牵扯进来,说明自己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从而赢得了明成祖的信任。更妙的是,杨士奇此举不但挽救了自己,也免除了徐奇的祸事。
刘睦是东汉明帝的堂侄,自幼好学上进,喜好结交有学问的名儒,长大后被封为北海敬王,忠孝仁慈,礼贤下士,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岁末,刘睦派一名官员去都城洛阳朝贺。临行前,他问这位官员:“如果皇上问起我现在的情况,你想怎样回答呢?”
官员不假思索地说:“您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是百姓的再生父母。下员虽然愚鲁,但此区区小事定能向皇上禀报清楚。”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你若这样说,就把我给害了!”见官员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刘睦又接着说:“你见到皇上之后,就说我自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日只知吃喝玩乐,对正业毫不用心。”
刘睦善于守拙,不想让皇上知道他是一个精明的人。因为在当时,凡有志向的皇室成员,容易受朝廷的猜忌,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刘睦故作糊涂人,实在是明哲保身的妙计。
不前不后,也是智慧
现实中,确有那么一些人,虽说其能力、才学的确令人钦佩,可正因为他们比别人所起的作用大一些,便总以为一切高、精、难的工作必须自己插手才会马到成功,他人纯属“跑龙套”的配角,俨然离了他地球就会不转。难怪“枪手们”总忍不住先打这样的“出头鸟”。
那么,在工作中,在同事之间,应该怎样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呢?
首先,必须掂一掂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和在单位中的角色。属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则责无旁贷,必须尽心尽力去完成。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则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原则,不该涉及的尽量不去涉及,尤其不要以“内行人”“明白人”或者其他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同事、领导指手画脚。即使人家请你去帮忙,也应以谦逊的态度诚恳待人。
其次,在名誉、利益面前,尽量不要表现得过于热衷,以避免成为众人妒嫉、排挤的对象。即使有所追求,也应该在表面上含而不露,应该通过为人与处世的技巧去赢得大家和领导的认同。要知道,很多事情的成功,正如战场上作战一样,迂回包抄要比正面直接进攻有效得多。
不前不后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处世技巧,它的根本点就在于明哲保身。这种策略可以保证你在一个群体之中四平八稳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不前不后是欲望控制的结果,是理智的化身。它要求你在工作办事过程中沉着、稳定,不以情绪支配言行,不受心理欲望蛊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这种不前不后处世态度的体现。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前不后只是说在同事之中,在利益与荣誉面前,不过分张扬自己,不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不前不后只是一种过程,但从结果——自己的前途与事业而言,则必须是在他人的前头,必须从同事之中脱颖而出。到那时,其情势将不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是“众星捧月”“众望所归”。这正是恰当地把握不前不后分寸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人缘与机缘。
学会宽容,解除疙瘩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而今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待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使你的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折射出高尚的光彩。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儿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朋友的友谊。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
放低姿态,示人以弱
烈风可以吹断几个人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却奈何不了一根细细的小草。弱与强,是对立的,但也是可以转化的。在手段上取弱,才能达到强的目的。这就是说,强不若弱,弱能守强。
向人示威是人人都会的,向人示弱却是少数人才会的,因为这需要智慧和勇气,需要参透糊涂策略外弱内强的内涵。遇到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时,处处显出自己的强悍,反而会增加敌人的警惕心理,很难取胜。这时,不妨表现得低调一点,示弱于他人,若对手有骄纵的弱点,必会掉以轻心,产生轻蔑的思想,所谓“骄兵必败”,而此时你取胜的机会也就增强了。放低姿态,示人以弱,这是在众多竞争中取胜的一大法宝。
唐朝的著名将领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居功甚伟,对唐王朝来说是有“再造之功”。然而,郭子仪虽然功高盖世,却处处小心,尤其是对大太监鱼朝恩等,常示以宽柔。
鱼朝恩曾多次进谗言中伤郭子仪,一度夺去郭子仪的兵权,但郭子仪坦然处之。鱼朝恩还暗中差人到华州去挖了他的祖坟,盗了坟中的祭品。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可是深仇大恨。郭子仪的部将李怀光等人非常气愤,准备搜查物证,决心报复。但郭子仪人朝,面对皇上,流泪长哭,自称有罪。向皇帝奏说:“我指挥部队,外出征伐,动不动就成年地打仗,害了人家的兄长,杀了人家的父亲,这情况是很多的。他们的兄弟妻子想给我捅刀子的人也是很多的。今天我受到的污辱,正是由于他们的无事。但是,我为报效国家的热心,即使死了也是无悔。”鱼朝恩本都暗自担心,但见郭子仪如此大度宽柔,率先自责,并不追究自己祖坟被刨之事,便长出了一口气。
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一起游章敬寺,郭子仪答应了。宰相元载派人劝告郭子仪,希望他不要去。郭子仪的部属也唯恐鱼朝恩对他不利,并且把这话告诉了将领们,请他们劝阻。不一会儿,鱼朝恩派人来请郭子仪。郭子仪刚要走,部下三百人全副武装要求同他一起去,以便保卫。郭子仪生气地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如果没有天子的密诏,怎么敢害我?如果是天子的命令,你们更不能胡来。”说完,只带十几个仆人走了。鱼朝恩正等待郭子仪,见他轻车简从,非常惊讶,说:“你怎么带这么几个人?”郭子仪把他听到的流言告诉鱼朝恩,感动得鱼朝恩这个大奸大恶捶胸顿足,流涕呜咽,说:“非公长者,得无疑乎?”(要不是您这样的宽厚长者,哪有不疑心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要是他把鱼太监抓过来一刀“咔嚓”了,又有何妨?其实郭子仪当时也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这样做,皇帝对他不免就更加疑心,那他和皇帝之间必定会势成水火,互不相容,而最后受损更大的也必将是势力不如皇帝的他了。而事实上,正是因为郭子仪能够守弱,能够服低,才得了“权倾天下而朝廷不忌,功盖一世而主上不疑,侈尽人欲而议者不贬”之称,郭家七子八婿都做大官,逢郭子仪生辰时,来给郭子仪祝寿时笏板满床,留下“满床笏”这一典故。可见,守弱才能真正强大,施柔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处处争强好胜,事事占先、拔尖的人能得一时之利,却难成为最终的成功者。不少很强悍的人,动辄立下雄心壮志,热血沸腾,非干出一番大事不可,可惜,不是热情难以持久,就是稍遇挫折便一蹶不振。倒是那些处于弱势的人,凡事不逞能,怀柔以对,没有豪言壮语,心境平和宽容,能抛除私心杂念,不受外人干扰,做事能够持之以恒。即使受到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因为心境平和,所以能处之泰然,这种人跑得不快,但能坚持到终点。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糊涂作为一种策略,需要人做到该糊涂时必能装糊涂,即使你看得清明透彻,也不能无所顾忌,夸夸其谈。何况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看透自己的境遇,很难看见暗藏的敌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谨言慎行。因为“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静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生活中,有一些人能够三缄其口,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在沉默中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往往成竹在胸、沉着冷静的姿态,其胜算的概率往往也会更大。
相反地,还有一些人总是沉不住气,不管是什么时候,他们总爱说上几句,从来没有沉默过,急躁的心情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地位,更不会坐下来认真地思索有效的对策。常常因言行不慎,或者得罪了别人,把事情搞糟;或者让自己陷入困境,这是最不合算的事情。
南北朝时,晋国有位大将贺若敦,他多次荣立战功,便不甘心屈居别人之下,总是想做大将军。每当看到别人晋升时,他就很不服气,抱怨、愤恨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当他又一次打了胜仗凯旋时,自以为立了大功必定会得到封赏、晋升,孰料事与愿违,他不但没有升官,反而丢掉了原有的官职。
贺若敦大怒之下把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撒向了传令吏。传令吏把此事报告给晋公宇文护。晋公听后大为光火,于是下令让已被贬为中州刺史的贺若敦自尽。死到临头的贺若敦才开始后悔自己祸从口出,为了让儿子贺若弼记住这个教训,不再犯和自己一样的过错,他在死前用锥子刺破了儿子的舌头。
后来贺若弼做到了隋朝的右领大将军,他忘记了父亲的遗训,常为自己没有当上宰相而怨言不断。当原本职位在他之下的杨素被晋升为尚书右仆射,而贺若弼自己仍是将军时,他也像当初的贺若敦那样大发怨言,无法隐忍心中的不满。
贺若弼为此被捕下狱,隋文帝责备他说:“你这人有三大过:一是忌妒心太强;二是自以为是,以为别人都是错的;三是目无长官,言语无忌,信口胡说。”不久,隋文帝念他有功,不计前嫌,把他放了出来。
可是出狱后的贺若弼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不思悔改,又到处宣扬自己与太子杨勇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抬高身价。不久之后,杨广取代失势的杨勇成为太子,贺若弼失去了炫耀的本钱和依仗的靠山。
隋文帝再次召来贺若弼,问他平时不满宰相高颍、杨素,成天怨气冲天,言下之意是不是连皇帝也没放在眼里?朝中的许多公卿大臣见贺若弼被问罪,纷纷落井下石,揭发他说过的那些不利于朝廷的话,声称其罪当死,要求处罚他。
后来隋文帝虽然没有杀贺若弼,但却把他贬为庶人,再也没有任用他。
像贺氏父子这样遇事喜欢大发怨言的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人从来不知道隐忍为何物,更不知道自己逞一时之快说出的话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要知道,动乱的产生往往就是借由言语作阶梯的,言多必失是人们对此最通俗的注释。
沉默是尊贵的,像金子;沉默是有气度的,像海洋,承载惊涛骇浪;像土地,春风化雨。“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话多,不能说明人贤;话少,不能说明人愚。沉默让一个人变得有深度,有主张的智慧;是一种低调平和、虚怀若谷的做人哲学;是一种力量的蓄积和内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