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用卡没有全额还款,20多元钱的欠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被收了80多元的利息。近日,市民叶女士感觉上了银行一个“当”。原来,叶女士在用信用卡购物时,透支消费8026元。她在“到期还款日”之前还了8000元,欠银行26元。没想到,前不久她收到银行对账单时却发现,利息高达81.4元。询问银行得知,所收利息不是26元欠款的利息,而是全部透支金额8026元的利息银行人员建议,信用卡持卡人在归还欠款时,一定要按照所欠数额足额归还,甚至宁可多还,也别少还。
4.分期落空,还是一次性付款
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上,有网友投诉道:“我因为经济原因于4月25日在工行网上商城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手机,手机都没有收到,当天工行就已把第一期款打给了商家,同时工行还冻结了我的账户。我本来就是因为钱周转不过来才分期付款的,这下倒好,账户被冻结,我等于还是一次性付款了。
5.退货不退已收手续费
值得注意的是,当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或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进行退货后,大多数银行已收取的手续费不予退还,此时一次性支付手续费的消费者损失较大。如交行在消费者提出退货申请并提供相关退货签购凭证后,银行才会终止其分期付款业务,持卡人已支付的各期手续费不会退还。
6.免息不等于免手续费
春节前,贾先生和太太购买了一款液晶电视,用信用卡支付了12000元,在发卡行短信提示下,贾先生选择了12个月分期付款。贾先生美滋滋地认为,反正也是免息,何乐而不为呢?可第一期的对账单寄来后,贾先生傻眼了,每期1000元的还款额变成了1078元,也就是说,12个月下来,王先生要多花936元钱。
7.还款日以款项到达账户为准
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宣传自己的信用卡有最长50天(甚至是56天)的免息期,不少用户受此影响,总要满打满算享受最长的免息期。而在实际生活中就曾发生过不少这样的事情:用户在到期还款日当天或前一天还款,却仍被告知要偿付超期利息。原来自动存款机还款和跨行还款不是即时到账的,是要1到3天到账,你认为已经按时还款了,可银行却不这样认为。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呢?所以稳妥起见,用户应尽量提前两三天去还款,并最好问清楚还款后何时到达账户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买房要量力而行
对于大部分购房者来说,买房是一生的大事。对于首次购房者,如果要买房,要先看自己是否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买房真实需求;二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买房要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一步到位。
资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来决定是否购买,买多大的房子,量力而行是非常重要的。房产作为家庭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资金自然是购房必不可少的前提。在目前自住购房者中有两类人比例较大,一类是26~32岁的首次购房者,另一类是36~45岁改善型需求者,这显示出中青年人在自住购房者中占有相当规模。这个人群的职业往往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购房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其实很多人在看待房价的问题上,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是说现在买房值不值得的问题了,而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了。就算可以银行贷款,可以有各种渠道,但是面临着月供多少这样的问题,能否承受就不得不让购房者考虑。
还有,高房价已经是一个大家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但如果你不得不买,那就要考虑你的钱如何支配,怎样合理来运用,如何利用你手中的钱买到你最满意的住房。但是在确定是否买房之前,还是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买房?是为了结婚而买房?是为了获得一种稳定的生活感觉——自己的家的感觉而买房?还是为了安置老人?还是为了作为一个投资行为在买房,准备在买了房之后,等房子升值,卖掉赚差价?或者租给别人以获取一部分额外收入?
当前房地产市场人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情况,有的人是首次购买,有的是为了改善居住的条件,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购房中各有各的侧重点。对此,在购房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原则,需要每一位购房者认真地去把握。
1.不仅买得起还要住得起。也就是说要避免买房过度增加生活负担,购房前应先对自家的财产做周密细致的评估,然后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找出相应的地段和楼盘,这要比找完房子再算价钱明智得多。
2.只买合适的不买价高的。对于自住购房者来说,在当前就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真实需求的基础上,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房子,而不要去陷入购房的误区。比如许多购房者在挑选楼盘时,会把景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认为景观可以提升自己的居住档次。不可否认,景观确实是买房的重要因素,站在窗前可以将大都市的现代气息尽收眼底,推开窗户便能呼吸到中心绿地盎然的清新空气,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但是,这些往往是要用钱去换的。对于自住消费来说,景观固然重要,但却不是“首要”。既然是自住消费,买房则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居住,就像“鞋子穿在脚上,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那样,房子是否舒适、方便,也只有居住者最有发言权因此,买房一定要量力而行,资金方面应给自己留有更大的余地,千万不要做到刚刚够。否则你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同时可能让自己成为“房奴”。
张小姐是一家公司的工程师,月薪7000元,这是年轻朋友中比较有实力的一族。工作3年后,她有了自己的一笔9万元积蓄,于是决定购买自己的住房。因为平时月薪较高,买东西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对于买房,张小姐也就没有很好的规划,毫不犹豫的就在自己单位附近买下一套精装修的房子,总价格70多万。
交完首付10%,张小姐贷款60多万元,合同15年。月供4500元以上。
刚住进自己的新房,张小姐感觉非常幸福,毕竟终于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住房。所有的一切都让张小姐心情愉悦。可是随着每个月的还贷,好日子似乎离她越来越远了,交完月供,自己可支配的资金只有不足3000元,这对于以前大手大脚花钱的她来说,日子一下子就变了个样。每个月水、电、煤气、物业、电话、电视、饮食、出行等基本费用就花去1500多,剩下的还要预备着突然事件,这就让张小姐过上了每个月下旬就要惦记下个月工资的日子。不敢旅游,不敢经常出去消费,时装品牌不敢再计较,心情越来越不好。
一年后,张小姐终于打定主意,不再过这种“负婆”生活,她要学会享受生活。不能让自己的花样年华都被这套房子压得失去了意义。
张小姐在可以跨行转按揭的银行卖掉了房子,没赔也没赚。拿着手里的15万,她这次经过仔细的分析,终于买到了4000多元/平米的房子,虽然离单位稍远一点,但交通比较方便,物业费也便宜,月供降到了2000多元,张小姐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年轻朋友贷款消费本来是为了提前享受各种物质生活的,但因为没有量力而行,把它弄成了自己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就有所不值了。
在计算个人住房贷款时,也应该正确估量个人的资产。综合考虑,先买能买得起的房子,再买自己喜欢的房子。再就是要估计自己的还贷能力。还贷能力强,风险就小,承受压力就小。根据专家测算,购房还贷的支出应在总收入的30%以下,才应该是安全的,如果月收入6000元,那么每月的月供应控制在1800元以下,但如果收入的增长前景非常好,也可以适当的调高还贷比例。
房奴怎样理财还贷
买房不应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阻碍和负担,所以积蓄不多打算贷款买房者一定要注重将职业生涯规划和买房投资理财规划两者相结合。
按照通行的说法,“房奴”是贷款买房月供超过正常支付能力,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沦为房屋”奴隶”的一类人。有数据表明,近60%的人通过贷款买房,但有人贷款后就感觉成了“房奴”,压力很大。
买房贷款占到收入四成以上的“房奴”们,在职场上也开始渐渐丧失了冒险精神。为了确保有稳定的收入可以还贷,他们害怕降薪、跳槽、失业,让职业发展陷入困顿。房奴们再也不敢轻易辞职“我的新房除了一张床和桌子,还有做饭需要的锅碗瓢盆以外,什么电器都没买。”吴小姐说起近一年时间的“房奴”生活,显得十分无奈。
2006年,刚毕业两年的吴小姐来到惠州,在一家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月薪2500元。不久后,她拿出工作两年多的所有积蓄,首付近3万元买下了一套小户型的精装房,房贷期10年月供1400多元。“当时想着工资省着点花,总比租房强,找机会再换份收入高点的工作。”
然而,吴小姐没多久就发现,跳槽远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在惠州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平面设计师,收入一般在2000~2500元之间,部分大型企业或知名广告公司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但对资历各方面要求较高。以吴小姐目前的情况,要在短期内找到一份收入有大幅提高的工作显然比较困难。
吴小姐一直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对当前的工作不但没有了兴趣,甚至充满了厌烦的情绪。这种消极疲惫的状态被老板掌握,随后老板将她调到公司的另一部门任职,虽然工资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工作变得更加繁琐和忙碌。
即便如此,吴小姐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自己的性子,辞了工再慢慢找合适的工作,因为每个月的房屋贷款还有水电费、物管费,就像紧箍咒一样牢牢套住了她。
事实上,如今有着和吴小姐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本该属于年轻人的洒脱岁月,几乎因为房屋贷款而变得负重难行。他们不但拼命加班工作,而且在公司总是谨小慎微,降薪、失业成为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甚至不敢轻易跳槽,因为一旦出现职业空档期,对他们造成的压力就更加沉重。
很少有人会把买房和个人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往往在没有认清自己所处的职业阶段时,为了追求一种安全感,以买房来确立人生方向的这类人群,最容易成为“房奴”一族。这一群体在不断妥协中以求稳定,经常会错过一些晋升、跳槽的良机,房贷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职业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这些人也由“房奴”变成了“工作奴”。
职业发展方向尚不清晰、随时可能跳槽、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将在哪里的人,匆忙买房的风险会比较大。
银行方面的专家提醒背负房贷重担的购房者,贷款利率比存款高得多,而且贷款利息是硬性支出,因此“负翁”们其实更需要理财。如果能合理安排支出,“房奴”也能翻身做主人,减轻压力。
1.选准银行
跟其他金融产品相比,房屋抵押贷款风险小,利润高,目前已成为各大银的“兵家必争之地”。
各家银行之间,为争夺房贷客户,常常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缓和矛盾。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的房贷产品个体差异较大,置业者可根据自身需来选择银行及其房贷产品,以减轻还贷压力。
2.进行理财规划
许多人认为每月的工资扣除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之后所剩无几,除了存进银行没有别的选择,事实上,如果对剩余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理财规划,房贷的压力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的。
对于每月固定收入的工薪阶层,投资一些风险低、回报相对存款利息要高的理财产品也可以减轻不少房贷的压力。
如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等,投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较安全,虽然给出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实际上收益率波动范围并不大,而且要比银行存款利息高。
3.出租转移压力
购房本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如果它让你的生活质量下降、居住空间浪费、职业发展受限,不妨选择将房屋出租转移压力。如果自住房的资金明显高过普通住宅的租金,可以考虑将房子出租,以暂时的牺牲为未来的生活换得更为广大的空间。
另外,考虑到建立小家庭以后还需要“添丁进口”,不妨将不堪重负的大房子出售,再购买一个适合自己的小户型居住,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质也未尝不是一个实用的办法。
4.买房要和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那么究竟在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阶段买房才合适呢?如何处理买房和职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根据职业生涯理论,25岁之前是职业探索期,不稳定因素居多;25~30岁是职业建立期,在工作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30岁以后,职业发展基本形成,具有一定的事业和经济基础。对于一些职业发展方向尚不清晰、随时可能跳槽,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在哪里的人,若匆忙做出买房决定,风险将会比较大。
建议如果尚未买房的青年,不妨先制定一项详细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事业发展方向清晰、综合状态较为平稳的时期再买房,如果在未来几年有跳槽计划,也可以根据职业规划提前进行资金储备,由此规避将来因失业或跳槽带来无力还贷的风险。
另一种情况是已经买了房,而且开始因不堪房贷压力出现“工作奴症状”的人群,此时应该对此做一个评估,以事业发展作为立足点,考虑清楚买房究竟是为了什么。房子只能作为事业发展的一个副产品,而不该成为束缚职业发展的绊脚石,如果它让你的生活质量下降、职业发展受限制,不妨选择将房屋出租等方法转移压力。
怎样合理装修房子
开工前对自己装修的规格和价位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是最首要的,这样能按照预算进行日后的采购,避免出现超支。计划一旦制定好,就不宜中途随意改变,因为这样既浪费人工,又浪费材料,也就是无谓浪费金钱。
1.选准装修公司
找“街头装修游击队”装修,比找正规装饰公司省20%~30%左右的装修费。但这些装修费往往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手段“节省”下来的。最为严重的是,这些施工队有时还会“卷款潜逃”,甚至在户主入住后偷盗、抢劫。所以最好对各个装修公司进行比较、挑选。如果难以决断的话,可以多听听别人的经验之谈,挑选口碑较好的公司。
2.审核报价要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