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霪径,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译文
墨子说:“自从从前三代圣王去世以后,天下就没有了仁义,诸侯实行的是暴力政治。所以存在于君臣之间的是君不施恩,臣不尽忠,存在于父子兄弟之间的则是父不慈爱子不孝顾,兄长与弟弟不能和睦相处,行政长官不努力于听政治国,平民不努力从事于工作。人们做出了淫暴、寇乱、盗贼的事,拿着兵器、毒药、水、火在大小道路上阻遏无罪的人,夺取人家的车马、衣裘作为己有。这些事一并产生,从此开始,天下大乱。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对鬼神有与无的分辨疑惑不解,对鬼神能够赏贤、罚暴不明白。现在如果能让普天下的人民都确信鬼神能够赏贤罚暴,那么天下哪里还会乱呢?”
原文
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教诲乎天下,疑天下之众,使天下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天下乱。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以不明察此者也。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
然则吾为明察此,其说将奈何而可?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若是,何不尝入一乡一里而问之?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若莫闻莫见,则鬼神可谓有乎?
译文
而现今主张没有无神论的人说:“鬼神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存在。”从早到晚都用这些话来说教天下,使天下人民疑惑,让天下的民众都对鬼神有无的分辨疑惑不解,所以天下就大乱。所以墨子说:“现今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大夫、君子们,如果想真心实意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那么对于鬼神的有与无的分辨,就不能不作认真地研究和考察了。”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件事,应该怎么说才好呢?墨子说:“要和天下的人一同弄清鬼神的有无这件事,都应该用大众的耳目亲闻亲见的事实为根据。如果确实有人听见了,见到了,那么必定认为鬼神是存在的,如果没有人听到或看到,那么必定认为鬼神是不存在的。假若这样,为什么不进入一乡一里去询问呢?从古至今有人民以来,也有人曾见到过鬼神的形状,听到过鬼神的声音,那么怎么能说没有鬼神?假若没有谁听到、没有谁看到,那么怎能说有鬼神呢?”
原文
今执无鬼者言曰:“夫天下之为闻见鬼神之物者,不可胜计也。”亦孰为闻见鬼神有、无之物哉?子墨子言曰:“若以众之所同见,与众之所同闻,则若昔者杜伯是也。”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周之《春秋》。为君者以教其臣,为父者以警其子,曰:“戒之!慎之!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之僭速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译文
现今主张无鬼神论的人说:“天下听说过鬼神的人多得无法计算,但是谁是真的见过鬼神的人呢?墨子说道:“如果要举出大家都看到,而且大家都听到的关于鬼神的事,那么像从前杜伯的例子就是这样。”周宣王杀了他的臣子杜伯,而杜伯并没有罪。杜伯说:“我的君主要杀我,而我并没有罪,假若认为死者无知,那么就罢了,假若死而有知,那么不出三年,我必定让我的君上知道后果。”杜伯死后第三年,周宣王会合诸侯在圃田打猎,猎车数百辆,随从数千人,人群布满山野。正当中午,杜伯乘坐白马索车,穿着红衣,拿着红弓,追赶周宣王,在车上射箭,射中周宣王的心脏,使他折断了脊骨,倒伏在弓袋之上死了。当这个时候,周围跟从的人没有不看见的,远处的人没有人不听到的,后来把这件事还记载在周朝的《春秋》上。做君上的以此教导臣下,做父亲的以此警戒儿子,说:“一定要警惕呀!谨慎呀!凡是杀害无罪的人,他必得到不祥后果。鬼神的惩罚,是如此的惨痛快速。”按这本书的说法来看,鬼神的存在,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
原文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若以郑穆公之所身见为仪,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燕简公杀其臣庄子仪而不辜,庄子仪曰:“吾君王杀我而不辜。死人毋知亦已,死人有知,不出三年,心使吾君知之。”期年,燕将驰祖。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日中,燕简公方将驰于祖涂,庄子仪荷朱杖而击之,殪之车上。当是时,燕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燕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其僭速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译文
不仅只是书上说的是这样,从前秦穆公,白天中午在庙堂里看到一个神进入大门向左拐,那个神人面鸟身,穿着素服头戴着黑色的帽子,脸是正方形的。秦穆公见了,于是很恐惧地逃走。神说:“不要害怕!上天因你明德有道而保佑你,派我来给你增添阳寿十九年,使你的国家繁荣昌盛,子孙兴旺,不失去秦国。”穆公拜两拜。稽首行礼,问道:“请问尊神大名。”神回答说:“我是句芒。”如果以秦穆公的亲身所见为依据,那么鬼神的存在,难道还有疑问吗?
不只是这本书所说的是这样,从前燕简公杀了他的臣下庄子仪,而庄子仪没有罪过。庄子仪说:“我的君上杀我而我并没有罪。如果死人无知,也就罢了。如果死者有知,不出三年,必定使我的君上知道后果。”过了一年,燕人将驰往沮泽祭祀。燕国有沮泽,就像齐国有社稷,宋国有桑林,楚国有云梦泽一样,都是男女聚会和游览的地方。正午时分,燕简公正在驰往沮泽途中,庄子仪肩扛红木杖打他,把他杀死在车上。发生这件事的时候,燕人跟随简公的没有人不看见的,远处的人没人不听说这件事,这记载在燕国的《春秋》上。诸侯相互转告说:“凡是杀了无罪的人,他定得不祥。鬼神的惩罚,是如此的惨痛快速。”按这本书所说的来看,那么鬼神的存在,难道还有疑问吗?
原文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宋文君鲍之时,有臣曰观辜,固尝从事于石,祩子杖揖出,与言曰:“观辜!是何璧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净洁也,牺牲之不全肥?春秋冬夏选失时?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观辜曰:“鲍幼弱,在荷繦之中,鲍何与识焉?官臣观辜特为之。”袜子举揖而槀之,殪之坛上。当是时,宋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宋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诸不敬慎祭祀者,鬼神之诛至,若此其憯速也!”以若书之说观之,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齐庄君之臣,有所谓王里国、中里徼者,此二子者,讼三年而狱不断。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犹谦释之。恐失有罪。乃使二人共一羊,盟齐之神社。二子许诺。于是泏洫,羊而漉其血。读王里国之辞,既已终矣;读中里徼之辞,未半也,羊起而触之,折其脚,祧神之而槀之,殪之盟所。当是时,齐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齐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请品先不以其请者,鬼神之诛至,若此其僭速也!”以若书之说观之,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是故子墨子言曰:“虽有深溪、博林、幽涧无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见有鬼神视之。”
译文
不只是这部书上这样说,从前宋文君鲍在位之时,有个臣子叫观辜,曾在祠庙从事祭祀,有一次他到神祠里去,厉神附在祝史的身上,对他说:“观辜,为什么珪璧达不到礼制要求的规格?为什么酒醴粢盛不洁净?为什么用作牺牲的牛羊不纯色不肥壮?春秋冬夏的祭献不按时?这是你干的呢。还是鲍干的呢?”观辜说:“鲍还幼小,在襁褓之中,鲍怎么会知道呢?这是负责祭祀的臣观辜独自做的。”祝史举起木杖打他,把他打死在祭坛上。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宋人跟随的没有看不见的,远处的人没有不听说的,这件事被记载在宋国的《春秋》上。诸侯相互传告说:“凡是不恭敬谨慎地祭祀的人,鬼神的惩罚,是如此的惨痛快速。”按这部书的说法来看,那么鬼神的存在,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不只是这部书上这样说,从前齐庄王的时候,有两个大臣,分别叫王里国、中里徼。这两人打了三年的官司,案件还审理不清。齐君想把他们两个都杀掉,又担心杀了无罪者;想都释放他们,又担心放过了有罪者。于是让两个人共同带着一头羊到齐国社稷神坛前发誓,二人都答应了。在神前挖了一个坑,把羊杀掉,把羊血洒在地上。王里国的誓词读完以后,读中里徼的誓词,读了不到一半,那死羊跳起来触他,把他的脚折断了,祧神上来敲他,把他杀死在发誓的地方。当时,齐国人跟从的没人不看见、远处的人没人不听说这件事,人们把这件事记载在齐国的《春秋》中。诸侯传告说:“所有发誓而言不由衷的,鬼神的惩罚,是如此的惨痛快速。”按这部书的说法来看,那么鬼神的存在,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所以墨子说:“即使在深山老林、幽闲无人的地方,所作所为也不能不谨慎,因为鬼神就在身边监视着你呢。”
原文
今执无鬼者曰:“夫众人耳目之请,岂足以断疑哉?奈何其欲为高君子于天下,而有复信众之耳目之请哉?”子墨子曰:“若以众之耳目之请,以为不足信也,不以断疑。不识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足以为法乎?”故于此乎自中人以上皆曰:“若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矣。”若苟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然则姑尝上观圣王之事。昔者武王之攻殷诛纣也,使诸侯分其祭,曰:“使亲者受内祀,疏者受外祀。”故武王必以鬼神为有,是故攻殷伐纣,使诸侯分其祭;若鬼神无有,则武王何祭分哉?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僇也必于社。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告听之中也。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曰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腯肥伴毛,以为牺牲;珪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故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曰:官府选效必先,祭器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与昔聚群。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译文
现在持无神论的人说:“一般人所耳闻目见的情况,难道就可以决断疑问吗?哪有像作为天下高级人才反而相信一般人耳闻目见的东西的呢?”墨子说:“如果认为一般人所耳闻目见的实情不足以相信,不能以此断定疑惑,那么,就不能审知从前三代圣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是否足以作为法则?”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自中等资质以上的都会说:“从前三代的圣王,足够可以作为法则了。”假若从前三代的圣王足以作为法则,那么姑且试着回顾一下圣王的行事:从前周武王攻伐殷商诛杀纣王,使诸侯分掌众神的祭祀,说:“同姓诸侯祭祀祖庙,异姓诸侯祭祀本国的山川。”所以说武王认为鬼神是存在的,所以攻殷伐纣,使诸候分主祭祀。如果鬼神不存在,那么武王又何必让诸侯分开祭祀呢?不仅武王是这样,古代圣王进行赏赐,一定在祖庙:实行刑戮,则一定在社坛。在祖庙行赏是为什么呢?是告诉祖先行赏公平;在社坛行戮是为什么呢?是告诉社坛处理的公允。不仅这一记载说的是这样,而且从前夏、商、周三代的圣王,他们建立国家营建都城的时候,必定要选择国内正中地带,建立宗庙;还必定选择树木高大茂盛的地方,立为丛社;必定要选择国内父兄辈慈祥、孝顺、正直、善良的人,充作祭祀的太祝和宗伯;必定要选择六畜中肥壮、纯色的,作为祭祀品;摆设珪、璧、琮、璜等玉器,也要求合乎要求和礼仪制度;还要选择五谷中气香色黄的,用作供祭的酒醴粢盛,因而酒醴粢盛随年成好坏而增减。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天下,一定是先鬼神后人民。所以说;官府置备供具,必定以祭品、祭服为先,把这些东西在府库中储备足,太祝、太宗等官吏都于朝廷就位,选为祭品的牲畜不跟昔日的畜群关在一起。古代的圣王就是如此施政的。
原文
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故先王之书,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此其故何?则圣王务之。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则此反圣王之务,反圣王之务,则非所以为君子之道也。
译文
古代圣王必定认为鬼神是存在的,所以他们的祭祀相当丰厚。又恐怕后世子孙不能知道这点,所以把它写在竹简帛书上,流传给后世子孙。或者担心它们被腐蚀、被虫咬而灭绝,使后世子孙不能记住,所以又把它雕琢在盘盂上,镂刻在金石上,以示重视。又担心后世子孙不能敬顺以取得吉祥,所以先王的书籍,圣人的言语,即使是在一尺的帛书上,一篇简书上,都反复述说鬼神的存在,反复重申要敬重鬼神。这是什么缘故?是因为圣王要勉力事奉鬼神。现在主张没有鬼神的人说:“鬼神,本来就不存在。”那么这就是违背圣王的要务。违反圣王的要务,就不是君子所行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