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
译文
凡是论辩,都是打算用论辩弄清是非的界限,研究治乱的关键,明辨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关系,处置利害,决断嫌疑。于是就可深入万事万物的本来面貌,推究各种说法的不同类型,用名反映事实。用文辞表达心意,道理是从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在不同的事物中归纳出共同的东西,再用共同的东西去认识不同的事物。自己有的不反对别人也有,自己没有的不强求于人。
有疑惑,说明还没有完全认识。假设,说明现在还不是这个样子。效,是拿来作为法则的,效法那个东西,就是以那个东西为法则。所以合乎法则就是对的,不合乎法则就是错的,这就是效。辟喻,是拿另外一个东西来说明这个东西的。侔,是两个相同的命题可以并行不悖。援引,引用论敌的话,你可以这样,我为什么就不能这样?”推究,找出论敌所不采用的论据,等同于论敌所采用的观点,奉还给他。就好相识,表示相同。我难道是那样说的吗?是表示不同。
原文
夫物有以同而不率遂同。辞之侔也,有所至而正。其然也,有所以然也;其然也同,其所以然不必同。其取之也,有所以取之;其取之也同,其所以取之不必同。是故辟、侔、援、推之辞,行而异,转而危,远而失,流而离本,则不可不审也,不可常用也。故言多方,殊类异故,则不可偏观也。夫物或乃是而然,或不是而然,或一周而不周,或一是而一非也,不可常用也,故言多方,殊类异故,则不可偏观也,非也。
译文
事物有时有某些共同点,却又完全不是一个东西。言词相当,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对的。事物有一定的样子,决定于其内在的所以然,事物的样子相同,但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的原因却不必相同。选择这个论据,自然有选择的根据;大家选择的论据相同,但是大家选择这些论据的根本原因却不一定相同。所以辟、侔、援、推这些论式,运用起来就会发生差异,转而会成为诡辩,扯得越远,距离原意越远,时间长了,就不是原来的样子。所以不能不十分谨慎,这些论证方法也不能经常使用。所以说话有许多技巧,不同的类型也各有依据,这也是无法全部都看得到的。
关于事物的推论,有的是“前提是肯定的,结论也是肯定的”;有的是“前提是肯定的,但结论是否定的”;有的是“前提是否定的,但结论是肯定的”;有的是为一方面普遍,而另一方面却不普遍;有的是一方面是正确的,而另一方面却是不正确的。不能按常理来推论事物,所以言词有很多方面、很多类别、很多差异和缘故,在推论中不能偏执观点,(偏执是)不正确的。
原文
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臧,爱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
获之亲,人也;获事其亲,非事人也。其弟,美人也;爱弟,非爱美人也。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入船,非入木也。盗人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人非杀人也。无难矣,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非之,无也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毋空乎内,胶而不解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
译文
白马是马;骑白马就是骑马。黑马也是马;骑黑马就是骑马。女奴是人;爱女奴是爱人。男仆是人;爱男仆是爱人。这就是“前提是肯定的,结论也是肯定的”的情况。
女奴的父母亲是人;女奴事奉她的父母亲,并不能说是事奉人。他的妹妹是个美人,爱他的妹妹,不能说是爱美人。车是木头做的;乘车不能说是乘木头。船,也是木头做的;进入船舱,不能说是进入木头。强盗是人;很多强盗,不能说是人很多;没有强盗,不能说是没有人。怎么证明这一点呢?讨厌强盗多,并不是讨厌人多;希望没有强盗,并不是希望没有人。整个世界都认为这是对的。如果这是对的,那么虽然强盗是人,但爱强盗却不是爱人;不爱强盗,却不意味着不爱人;杀强盗,也不是杀人,这些命题也都不难成立了。这和前面所说的是一个类型。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正确的,而墨家学派看来,却是不对的,没有别的缘故,就是所谓内心固执、对外闭塞和一窍不通吗?是内心固执而得不到解脱呀。这就是“前提是肯定的,但结论却是否定的”的情况。
原文
且夫读书,非好书也;好读书,好书也。且斗鸡,非鸡也;好斗鸡,好鸡也。且入井,非入井也;止且入井,止入井也。且出门,非出门也;止且出门,止出门也。若若是,且夭,非夭也;寿天也。执有命,非命也;非执有命,非命也。无难矣,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罪非之,无也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毋空乎内,胶而不解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失爱不周,因为不爱人矣。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
译文
说到读书,还不是好书,而爱好读书却是爱好书。打算斗鸡,还不是斗鸡;爱好斗鸡,就是喜欢鸡。将要跳井,还不是跳井;制止人将要跳井,就是制止跳井。将要出门,不是出门;阻止人将要出门,就是阻止出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将要夭折,不是夭折;寿终才是天折。主张有命,不是有命;反对主张有命,就是没有命,这些话也不难成立。这和上述的那些话是同一类型的命题,就是前提是肯定的,而结论是否定的,世上的人一般都认为是不错的。但在墨家看来,却有不正确的地方,没有其他的缘故,就是有所谓内心固执、对外闭塞和一窍不通吗?是内心固执而顽固不化呀。这是“前提是否定的,但结论是肯定的”的情况。
爱人,要爱所有的人,然后才可以称为爱人。不爱人,则不必等到不爱所有人才算不爱人;不普遍地爱所有人,就是不爱人。骑马,不必等到骑了所有的马才称为骑马;只要有马可骑,就可以称为骑马了。至于不骑马,要等到所有的马都不骑,然后才可以称为不骑马。这是一方面普遍而另一方面不普遍的情况。
原文
居于国,则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桃之实,桃也;棘之实,非棘也。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人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之马之目盼,则为之马盼;之马之目大,而不谓之马大。之牛之毛黄,则谓之中黄;之牛之毛众,而不谓之牛众。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也,非两马而四足也。一马,马也。马或白者,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白。此乃一是而一非者也。
译文
在一个国家居住,就是住在那个国家。在一个国家有一座房子,并不是有这个国家。桃树的果实,是桃。棘树的果实,却不是棘。慰问人的疾病,是慰问入。厌恶人的疾病,却不是厌恶人。鬼,不是人。哥哥的鬼,是哥哥。祭祀鬼,不是祭祀人。祭祀哥哥的鬼,是祭祀哥哥。这一匹马的眼睛是瞎的,就称它是瞎马;这匹马的眼睛大,却不能称这匹马为大马。这头牛的颜色是黄颜色的,就称它为黄牛;这头牛的毛多,却不能称它为多牛。一匹马,是马;两匹马,也是马。马有四个蹄子,是说一匹马四个蹄子。不是两匹马有四个蹄子。一匹马,是马。马有白色的,是说两匹马中有白色的,不是说一匹马是白色的。这就是一方面对而另一方面错的情况。
解读
从“夫物或乃是而然,或是而不然,或一周而不一周,或一是而一不是也。不可常用也,故言多方殊类异故,则不可偏观也,非也。”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事物有可能在一个方面相同,但不是全部相同,关于事物的推论,要么是前提肯定结论肯定,要么是前提肯定结论否定……并分别举例说明。
墨子的《小取》是墨辩的主要内容,在这里不仅总结了论辩的目的有六点: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还提出了“辟、侔、援、推”四种“归纳的论辩”。在胡适的墨辩逻辑研究总说中曾说过:“辟和侔都是‘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的方法”,它们的区别是“辟是用那物说明这物;侔是用那一种辞比较这一种辞”。但它们都不能作为科学上发明新知识的方法。它们都不能推出人类未知的新知识。但援和推却不同,墨家的“援”即援引和援例,即由这一件推知那一件,由这一个推知那一个的方法。“推”是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即由已知推出未知。
“求同、求异、同异相交”等种种论述在此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活学活用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论辩的目的就是为了明是非,研究治乱的关系,弄清同异的区别,考察名实的关系,处置利害,决断献艺。一个国君要想治理好国家,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武帝却做到了。
帝与众臣
武帝从刚即位开始,就招徕选拔博学有才智的人,予以破格重用。天下士人部向朝廷上书议论国家政事的得失,自我标榜和自我推荐的人数以千计,武帝便从中选拔,以后又招纳了吴人朱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人东方朔、吴人枚皋、济南人终军等,这些人都成了武帝的左右亲信。武帝经常命令他们与朝廷大臣辩论,中朝官与外朝官用义理文辞相互驳难,外朝大臣多次被驳得无法对答。但是,司马相如只是以擅长辞赋写作而得到武帝宠幸;东方朔、枚皋的论点没有根据,只喜欢幽默嘲讽,武帝仅把他们视做艺人收养,虽然经常对他们赏赐财物,但终究不把国事朝政委托他们处理。东方朔同样对武帝察颜观色,经常利用时机直言进谏,对朝政发挥了一定补益作用。
刘备不屈千里马
人的才能不仅有大小,而且各有偏重,如用非其才,就会使贤士无从施展,而随才任使,则可使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其胸中的抱负。刘备对庞统的任用,就经历了由用非其才到使其能大展鸿图的过程。
庞统(179—214)字士元,襄阳人。他小时为人质朴,不为当时人所重视。他的叔叔庞德公是荆州名士,十分赏识他的才干,称他为“凤雏”,与被称为“卧龙”的诸葛亮相提并论。以知人著称的司马徽也很赏识他,“称(庞)统为南州士人之冠冕”。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元),周瑜去世后,庞统送其丧回到江东,吴郡名士顾劭问庞统说:“卿名知人,吾与卿孰愈?”庞统回答说:“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刘备领荆州牧后,以庞统为从事,守耒阳令。庞统认为让他当县令是大材小用,不用心料理政务,结果因政绩不佳而被免职。孙权部下的大将鲁肃了解庞统的才干,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刘备于是接见庞统,与他谈论当事务,大加赞赏,遂任用庞统为治中,对他的信任仅次于诸葛亮,以后,他又与诸葛亮同时担任军师中郎将。
当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入益州协助抵御张鲁,而法正又私下劝刘备乘机夺取准备州时,刘备犹疑不决,庞统劝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东骑(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今益州户口百万,土沃财富,诚得以为资,大业可成也!”针对刘备恐怕贪图小利而失去信义的顾虑,庞统说:“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刘备认为很有道理,遂决定亲自率军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赵云等守荆州,而由庞统随从自己入益州。
以后,刘备在益州的战略策划,主要都出于庞统。在庞统的规划下,荆州军反客为主,步步进逼,终于在建安十九年包围成都,迫使刘璋出降,奠定了建立蜀汉政权的基础。只可惜庞统在大功将要告成之际,在围攻雒城(今四川新都东北)时被流箭射中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智慧金言
庞统没有治理好一个小县,却在军师中郎将的位置上建立了相当辉煌的功业,这充分表明只有根据各人才干的特点加以任用,才能使其特长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