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茶经》学生活
23242200000026

第26章 茶之器具(1)

一、茶具历史

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是说,若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做好准备工作。茶艺虽是一种物质活动,但更是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活动,它对器具的讲究就更多了。泡茶的茶具不仅要好使好用,更要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

我国茶文化渊远流长,茶具的发展亦是十分迅速,茶具种类繁多,其结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包含极丰富的内容,甚至有人将茶具单独列为“茶具文化”。笔者个人认为,将茶具作为一种单独的文化事件来研究,亦未尝不可,这也会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茶具的发展史吧。

神农氏发现茶叶之后,茶叶在民间逐渐普及,“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我国茶具的发展史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写照。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也不断改进,茶具也不断地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历代茶具名师艺人创造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茶具艺术品,留传下来的传世之作,均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无论是官窑的瓷器茶杯、茶碗,还是民间艺人创造的漆器或竹编茶具,都会令人叫绝。

唐以前的茶具

在原始社会,人类是没有专门饮茶的器具的。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伴随着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出现,形成了有闲阶级,饮酒、喝茶有了发展,因而对器具就有了新的要求,从而才出现了专用于贮茶、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从秦汉到唐代,随着饮茶区域和习俗传播的扩大,随着人们对于茶叶功用利用的进一步深入,促使陶器业飞跃发展,瓷器也出现,茶具也越来越考究,越来越精巧了。

多种用途的远古茶具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许多的文化习俗都可以上溯到文字尚未使用的史前时代。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活十分简朴。韩非子的《十遇》及《五蠹》等篇中提到,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和野菜根,而当时的饮食器皿是土缶。

茶具的演变与发展总是和茶或饮茶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从茶被人们认识利用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茶的使用都处在药用和羹食的阶段。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时,是采集鲜叶,在锅中烹煮成羹汤而食,这时候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很简单,根本不可能产生饮茶的器具。这时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一器多用,即用土缶。以木制或陶制的碗,兼作为饮茶的器具。

陶器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陶器是人类第一次用火来烧制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先陶后瓷。浙江省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黑陶器,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了,是新石器时代很早的陶器之一,也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

陶简出自东隅

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的“烹茶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为茶器了。此外,一些出土文物也证明汉代茶具已问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浙江上虞出土了东汉的碗、杯、壶、盏等瓷器,在江西南昌、浙江湖州还出土了东汉陶炉、贮茶瓷罐等。这些都可以视为我国最早茶具的实物证据。

到了西晋,杜育在《荈赋》中载:“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左思在《娇女诗》中也有:“心为茶舜剧,吹嘘对鼎。”其中的陶器和舀水的匏,以及鼎铴都是茶具,而且可以看出当时的茶具已法相初具。

早期青铜茶具

虽然说秦汉以前,茶尚未成为百姓主要的生活饮品,因而没有专门的茶具。但是作为生活必需的各种器皿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了,也为茶具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成杯来盛水,制作成爵、尊、觞来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

进入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步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但由于其是贵重的器物,所以平常的百姓日用的器皿仍以陶器为主。商代的陶器工艺上最值得一提的是釉的出现。釉是一种玻璃质,施于陶器上,能起到美化、保洁的作用。

一直到汉代,青铜器皿一直是上流社会所钟爱的容器。

煮饮时代的唐代茶具

唐代是饮茶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过去单纯的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向讲究品饮艺术的饮茶的转变。饮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也使人们对茶具的要求更高、更全面。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对于茶饮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此时,茶饮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饮品,并且更加讲究饮茶中的情趣。茶具在注重其实用性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其艺术性。

伴随着品饮艺术的崛起,茶具史上也产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变革。陆羽是这场变革的完成者,在其代表作《茶经》里他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了茶具。

《茶经》全文近8000字,全篇字字珠玑,真可谓惜墨如金。作者却不惜笔墨,在《茶经·四之器》里用洋洋数千言详细地记述了饮茶器具,并将其分为8大类24种共29件。

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于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所未曾见到过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具,按器具名称、规格、造型和用途,在后面将分别简述。

唐代金银茶具

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用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

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唐代琉璃茶具

伴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虽然造型原始,装饰简朴,透明度低,但却表明我国的琉璃茶具在唐代时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为珍贵之物。

唐代的元稹曾写诗赞誉琉璃,说它是“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唐代陶瓷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在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已经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唐代六大名窑

除越窑外,唐代还有六大名窑:

邢窑

窑址在今河北邢台。以烧白瓷著称,其瓷器胎薄,玉璧底,色泽纯洁,造型轻巧精美,已达到现代瓷的标准,陆羽在《茶经》中称之“类银”、“类雪”。

婺州窑

创烧于三国,盛于唐宋。唐宋时期,位于现在的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衢县、江山一带。婺州窑生产的产品在品种和造型方面与瓯窑、越窑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胎色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或泛紫,釉中现奶白色星点。

寿州窑

窑址分布在安徽淮南市的上窑镇、李嘴子、三座窑、徐家吁、费郢子一带。创烧于隋代,繁盛于初唐和中唐,衰亡于唐末。主要产品有碗、盏、杯、钵、注子、枕、玩具等。产品胎体厚重,胎质粗松,釉下施用化妆土,釉色以黄为主。其著名的产品有“鳝鱼黄”。

洪州窑

位于江西丰城曲江乡境内。创烧于南朝,盛于隋至中唐,晚唐停烧。唐代大量生产茶碾轮和盘心圈状凸起的茶盏托。釉色可分为青绿、黄褐和酱褐,装饰手法有点饰褐彩印花、堆贴、提塑。

岳州窑

窑址分布在湖南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窑滑里一带。所制瓷器釉色青黄、胎骨灰白,主要产品有盘、碗、壶、罐、瓶等。岳州窑创烧于中唐,衰亡在五代。

鼎州窑

位于陕西铜川黄堡镇。唐代生产青瓷,兼烧黑釉瓷器、唐三彩。

一代名窑——越窑

陆羽在《茶经》中赞誉的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对于唐代的茶碗,陆羽有“碗,越州上”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越窑的青瓷碗有利于衬托那时的茶人所欣赏的汤色。

秦汉以前,古人所用的器皿多为陶制品。汉以后,才出现瓷器。东汉晚期,瓷器的烧造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的青瓷在浙江东部地区烧制出来。这一时期生产出大量的瓷器制品。至唐代,茶文化的兴盛又带动了瓷器生产的发展,瓷制茶具也大量生产出来。越窑是当时享有盛名的瓷窑之一。

越窑分布在浙江上虞、余姚一带。自汉代越窑开始烧造原始瓷器,到南朝时,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那时越窑生产出来的器型仅有碗、壶、罐、谷仓、托盏等。唐代和五代时期是越窑的繁盛时期。中唐以后,越窑青瓷成为中国南方瓷器的代表,与北方的邢窑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生产出来的青瓷,胎体轻薄,釉色青中闪黄,有青玉的质感。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陆羽将当时七处瓷窑生产的茶碗作比较,认为越瓷第一,因为越瓷“类玉”、“类冰”且“色青宜茶”,宜衬托茶色。唐代越窑生产出来的青瓷器型增多,有碗、盘、洗、盏、罐、釜、瓶、执壶、灯等多种。而且唐代越瓷以素面为主,只有少量划花装饰。

晚唐至五代时期,越窑地位愈高。除供应民间外,还为宫廷烧制贡瓷。烧制出的最佳制品称“秘色瓷”,胎体薄,胎质细腻,造型规整,釉色青黄如湖绿色。五代钱氏吴越国宫廷垄断了越窑的部分产区,越窑成为我国最早的官窑。

五代时的越瓷走出了唐代以素面为主的局面,除刻划、堆贴花纹以外,还出现了釉下褐色彩绘,至北宋则出现了丰富的刻划花,且瓷器的器型和纹饰大都受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影响。

北宋中期以后,江南人口剧增,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大量山林、土地开发,使制瓷原料和燃料陷入了紧张状态。再加上建窑的崛起,受之影响,越窑逐渐衰落,南宋后就完全停烧了,一代名窑就此终结。

点茶时代的宋代茶具

到了宋代,唐人所用的点茶方法被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潮流。南宋时期,用点茶法饮茶更是大行其道。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是来自唐代。因此,饮茶的器具与唐代大都是一样的,但宋代的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形状和制作也愈来愈精巧。

宋人茶事与茶器

到了南宋,用点茶法饮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饮茶之法,无论是前期的煎茶法与点茶法并存,还是后期的以点茶法为主,其法都来自唐代,因此,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大致一样,只是煎茶的,已逐渐为点茶的瓶所替代。

在北宋蔡襄的《茶录》和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当时茶具的风采。宋人的饮茶器具,尽管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的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形状和制作也愈来愈精巧。

本世纪以来,河北宣化先后发掘出一批辽代墓葬,其中七号墓壁画中有一幅点茶图,它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用点茶法饮茶的生动情景。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是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及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蔡襄的《茶录》中说:“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宋瓷茶具竞风流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

宋人对茶具的过分讲究不仅表现为崇尚金银,对饮茶用的茶盏也极推名贵的建盏。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斗茶的情趣。

建盏

建盏是福建建安出产的黑釉瓷制。大口小底,形似漏斗。因其釉面结晶所显斑点、纹理各异,可分为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等。

兔毫盏釉面上呈现两个白毫般亮点;曜变盏釉面有大小斑点相串,阳光下呈现彩色斑点;油滴盏釉面隐有银色小圆点,犹如水面油滴。

建盏器底多刻有“供御”、“进盏”字样,专供宫廷斗茶、饮茶之用,可见“建盏”属名贵茶器,其中又以兔毫盏为珍品。

当然,宋人推崇建盏与斗茶之风炽盛是分不开的。

宋人斗茶,十分注重对茶色的要求,茶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为次。

建盏釉色黑如漆,莹润闪光,条纹细密如丝。使用建盏斗茶便于观汤色,看水痕,因此深受斗茶者欢迎。建盏造型凝重,古朴厚实,是文人笔下极力赞美之物,尤其是兔毫盏。

宋代五大窑

宋代,除独领风骚的建窑外,全国著名的窑口还有五处,即官窑、哥窑、定窑、汝窑和钧窑,这五大名窑生产的茶具,擎起了当时全国的半壁江山。

官窑

位列五大名窑之首,由官府置窑烧造瓷器而得名,宋代有北宋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浙江杭州官窑之别,此处所指的是南宋杭州官窑。

南宋官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优良传统,结合宋代艺术饮茶风行的现状,在“青”和“润”上大做文章,产品由原来的薄釉青瓷发展为厚釉青瓷,而且胎体绵薄,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样雅丽。有的坯胎厚度仅为釉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在装饰上一改前朝在产品上刻花、印花或彩绘的烦琐格调,创造性地运用“开片”和“紫口铁足”等艺术手段,独创了碎纹艺术釉。尤其是“紫口铁足”瓷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但是,随着南宋王朝的覆灭,南宋官窑窑场被毁,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流离失所,烧造的技艺也随之失传。

哥窑

位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是龙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传宋时龙泉有“均善治瓷器”的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他们继承了越窑的传统,又不断吸收官窑的先进技术,烧造的瓷器在釉色和造型上都有极高的造诣,有“青瓷之花”的美称,因而窑以人名,分别被称为“哥窑”和“弟窑”,其中哥窑名列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哥窑创烧于五代,盛于南宋,以专烧青瓷而闻名。产品胎薄质坚,坯胎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黑灰胎有“铁骨”之称;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及炒米黄等色,以灰青为主,粉青最为名贵。以纹片为装饰,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纹片形状多样,大小相同者,称为“文武片”;有细眼状者称“鱼子纹”;似冰裂状的称“北极碎”。还有蟹爪纹、鳝鱼纹、牛毛纹多种。

这种因釉原料在烧造过程中收缩系数不同而成的纹形,自然美观,成为一种别具风格的装饰艺术。

哥窑瓷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器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享有“紫口铡”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