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评价哥窑产品:“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
弟窑
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而著称于世,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其“釉色如玉”的上佳效果,至今仍是独一无二的。
定窑
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燕川村,因古代属定州管辖,故名。
定窑创烧于唐,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兼烧黑、酱、绿釉等瓷器。定窑的发展,到北宋时达到极盛。
据《格古要论》记载:“古定器,土脉细色白,宋宣和政和间最好曰北定,有紫定色紫,黑定色如漆,南渡后所烧曰南定,昌南(即今景德镇)仿造者曰粉定……北定其质极薄,其体极轻。有光素、刻花、划花、印花诸种……其研细处,几疑非人间所有。”
定窑采用一种特殊覆烧技术来烧造瓷器,产品胎薄釉润,造型优美,花纹繁复,器皿装饰多用刻花、印花的手法。
北宋后期,定窑还曾为官府烧造瓷器,器具底部常常刻有“官”或“新官”等款识。定窑产品以罐、瓶、盆者居多,到元朝初期,定窑全面停烧。
汝窑
窑址在今河南宝丰境内,原系烧制印花、刻花青瓷的民窑,到了北宋晚期,朝廷令汝窑烧制供御青瓷,史称“官窑汝瓷”。而在河南临汝民间烧制印花青瓷,则称“临汝窑”。临汝窑的烧造历史相对较短,成就不高。相反,官汝窑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它的造型规整,大不盈尺,以不加装饰纹样为重,却以釉色釉质见长,其釉色呈淡天青色,被瓷界称为“葱绿色”。
钧窑
是北宋晚期著名的青瓷窑场,窑址在今河南禹县西乡神重镇,因为古属钧州,故名。
在烧造技术上,利用氧化铜、氧化铁呈色各异的原理,烧成了蓝中带红或蓝中带紫的色釉,改变了单色瓷的历史,这是陶瓷史上的一个大突破。其釉色细润,胎骨灰色,以色彩斑斓的釉色代替了原先的花纹装饰,是青釉瓷器的别格。
《格古要论》形容其釉彩说:“钧窑有朱砂红,葱翠青(又名鹦哥绿),荔皮紫者,红如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
钧瓷器皿底部刻有数目字者为宫廷内府专用。钧瓷最主要的特征是在釉面常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称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在元代又有进一步发展,不仅产量增大,而且声名也有所提高,名窑如景德镇者都出产过仿制品。
据《饮流斋说》记载:“元代钧窑,作天蓝色者与宋钧窑大致相同,然亦有别也。元瓷之釉厚而垂,宋钧釉厚而匀;元瓷之紫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元瓷之釉浓处或起条纹,浅处仍现水浪纹,宋钧则浓淡深浅皆浑然一律。”
除上述五大名窑外,宋代的窑口还有许多,其中较著名的有耀州窑、古州窑、磁州窑和董窑。
过渡时期的元代茶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饮茶方法,还是使用的茶具,元代都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从一些诗词、书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元代,有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但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饮用的方法已经较为普遍了。
在出土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图中没有茶碾,再从采用的茶具与放置顺序,以及画中人的动作中,都可以看到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茶泡饮。
元代景德镇陶瓷与茶具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由于青花瓷茶具的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
明清茶具的发展
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是点茶法,所以使用的茶具也是与此相对应的。从元代开始,条形散茶在民间普及,到了明朝,基本上都是饮用条形散茶了。因此,以前用于煎茶、点茶法的茶具,如炙茶、碾茶、罗茶、煮茶的器具就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应运而生。
从茶具种类来看,清代茶具大都沿用明代茶具,惟有品种门类更加全面,出现了福州脱胎漆茶具、四川竹编茶具,又从国外引进了铜茶具。清茶具基本继承了明朝的自然朴素,清丽淡雅的风格,但色彩更绚丽、品种更全面、工艺更精良。
可以说,从明代至今,人们所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仅仅是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而已。
明代茶具比较简便,但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特别是在饮茶器具上,比唐宋都有较大的发展。
明代茶具上的创新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小茶壶是改进了的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紫砂茶具
在明代茶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苏宜兴紫砂茶具,其中又以紫砂茶壶最著名。
1、历史悠久
从宜兴市鼎蜀镇羊角山古龙窑遗址发掘出的紫砂残片表明,紫砂茶具兴于北宋。
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这里说的是宜兴金沙寺中一和尚常到陶工们做活的地方去,他利用陶工们丢弃的陶土,挑拣出细的加以淘洗,捏成胎,制成壶状烧制。人们遂相传用,紫砂壶就流传开了。
2、材质独特
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分布于宜兴南部丘陵山区,其中,丁山、张渚、渚东为主要产地。
宜兴陶土矿主要种类有白泥、甲泥、嫩泥、紫砂泥等。其中,紫砂泥是宜兴的特产,也是紫砂陶的主要原料。
烧制紫砂壶的紫砂泥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紫砂壶由这三种基泥单独制造,或以不同成分配比,用不同温度烧成,因而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的特色。
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色泽紫色,质地细腻,可塑性强,透气性好,烧制出的茶具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紫泥是生产各种紫砂陶器最主要的泥料,目前仅产于黄龙山一地。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具的颜色更为丰富多彩。
红泥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主要产于川埠境内的西山和赵庄。红泥矿石呈橙黄色,亦称“石黄泥”,原矿需经手工挑选。红泥不利独自成陶,通常用作器表化妆土。
宋时的紫砂壶胎质较粗,造型多为传统实用器皿,体型大,制作不及后代精细。明清时期为紫砂壶制作的兴旺期,其壶小壁厚、保温聚香的特点深受茶人的欢迎。
对于历代著名艺人工艺杰作的赞誉和肯定,可以在历史文献的记述中窥见。
明朝熊飞曰“景陵铜鼎半百清,荆溪瓦注十千余”,说的是景陵铜鼎五十钱可以买到,而荆溪的砂壶价值一万多;《茗壶图录》记述“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可见,紫砂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实用性,而是上升到了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的层次。
紫砂壶博得了不少文人的喜爱,而文人的参与也提高了紫砂壶本身的艺术价值。
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书法作品,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独具的艺术装饰。不少著名的诗人、艺术家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字。郑板桥曾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3、紫砂名家:供春
真正使紫砂壶盛名远扬的是明代人供春,他是我国第一位紫砂壶名家。
供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童。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平时他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
寺院里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供春常模拟树瘤,捏制树瘤壶。这种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的制壶大师。
据周高起所著的《阳羡名壶系》记载,供春做壶时“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拣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今传世者,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
后人将供春的制品称为“供春壶”,其壶色幽暗呈栗色,好似古金铁铸就,造型敦厚周正,实为珍贵。
由于年代久远,供春壶传世品极为罕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供春款树瘤壶”被公认为是供春之杰作。
①制壶“四名家”
供春之后,明代同为制壶名家的有董翰、赵梁、袁锡、时鹏,此四人号称为“四名家”。
四名家均为制壶高手,作品罕见,因制作出的茶壶款式各异而被冠以“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②李茂林与“匣钵”法
同制壶“四名家”一个时代的李茂林发明了“匣钵”法。这种制壶法就是将壶坯放入匣钵内烧制,使壶坯不染灰泪,这样烧出来的壶表面洁净,无油泪釉斑,色泽均匀一致。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③“壶家妙手称三大”
“四名家”之后,又出现了号称“壶家妙手称三大”的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其中,时大彬影响最为深远。
时大彬是供春的徒弟,也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紫砂艺人之一。他制作的壶小巧玲珑、质朴古雅、色泽如栗,更能增添品茗的雅趣。他制作的调砂提梁大壶呈紫黑色,泛出星星白点,壶身上小下大,重心稳定,是一款古朴雄浑的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时大彬制作的砂壶壶盖与壶身吻合十分紧密,只要把壶盖合上,稍稍旋动,就能吸住全壶。
相传,时大彬所制的“六合一家”壶可分为底、盖、前、后、左、右六片,将六片合在一起后注入茶水,茶水滴毫不泄漏。这种神奇的技艺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一绝。
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其师傅供春的传授技艺。时大彬多做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表明了当时人们对其制壶之法的推崇。
④紫砂名匠:陈鸣远
清代陈鸣远擅制各式壶,制壶技艺十分全面。其所做之壶款式新,色泽美,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品。他的代表作有“四足方壶”等,其传世款式有“梅干壶”、“梨皮方壶”、“南瓜壶”等。
陈鸣远开创了紫砂壶式的自然型风格。他把树桩、梅花枝、花卉等自然物运用于紫砂壶上,使紫砂壶充满自然意趣,也使单纯的几何形类紫砂壶走向没落。
⑤陈曼生与曼生壶
陈鸿寿,字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癖好茶壶,工于诗文、书画、篆刻。他在乾隆年间作客宜兴时,亲手绘制十八壶式,并广交文学界、艺术界人士,请他们在壶上或刻诗或作画,掀起了陶艺的热潮。
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陈氏镌刻书画的紫砂壶世称“曼生壶”。曼生壶造型简洁朴素,取材寓意深刻;陈曼生所题壶铭注意与壶形切合,有独到之处;铭文意境高远,书法配合得当,融砂壶、诗文、书画于一体,将紫砂艺术引入了新的天地,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
曼生壶的出现不但意味着一项新艺术的诞生,最重要的是它集聚了当时文学界、艺术界精英的心血和智慧,是他们共同劳动的结晶。
4、近现代紫砂壶艺发展
紫砂工艺在清代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总体工艺也越来越精细。清代宜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受到国内外爱茶人士的欢迎。当时我国闽南、潮州一带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壶几乎全为宜兴紫砂器具。17世纪,中国的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海路传入西方,西方人称紫砂壶为“红色瓷器”。
近现代,顾景洲、朱可心、蒋蓉等人承前启后,使紫砂壶的制作又有新的发展。顾景洲近作提璧壶和汉云壶都是紫砂佳品。
名手所做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美术作品。过去有人说,一两重的紫砂茶具价值一二十金,使土与黄金争价。明代张岱《陶庵梦忆》就曾记载:“宜兴罐以供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其名贵可想而知。
5、紫砂茶具走出国门
早在15世纪,日本、葡萄牙、荷兰、德国、英国等国的陶瓷工人就先后把中国的紫砂壶作为模本加以仿造。
18世纪初,德国人约·佛·包特格尔不仅制成了紫砂陶,而且在1908年写了一篇题为《朱砂瓷》的论文。20世纪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马、伦敦、巴黎的博览会上展出,并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光彩。
紫砂茶具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罗马尼亚、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紫砂茶具有“名器名陶,天下无类”、“陶中奇葩”、“中国瑰宝”、“名陶神品”、“泥土等同黄金”、“寸柄之壶,盈握之杯,珍同拱璧,贵如珠玉”等美誉,为中外陶瓷鉴赏家、收藏家所珍视。
明清景德镇瓷茶具
元明之际,斗茶之风不再,散茶成为主流,相应的就出现了有利于衬托散茶绿色汤汁的白瓷及素淡雅致的青花瓷。同时因散茶冲泡艺术的发展,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成了自斟自饮的佳具。这一时期,紫砂茶具十分名贵,而唯一能与之比拼高低、分庭抗礼的就属瓷茶具了。“景瓷”一直与“宜陶”并称,“景瓷”即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元代以后,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产,但无论是釉色、胎质,还是纹饰、画技,都不能与同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
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
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
景瓷
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主要是青白釉瓷器。
景德镇制瓷业虽历史悠久,相传南朝已开始烧制青瓷,但直到宋代,景德镇瓷业烧造技术才日趋成熟,进入真正的发展阶段。及至明代,恰逢明人崇尚白盏,于是景德镇瓷业真正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攀向历史的顶峰。
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产品几乎占领了全国的主要市场,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
景瓷的主要器形有碗、盘、碟、杯、盏托、炉等。装饰以刻花和印花为主,釉色青白,莹缜温润。
景德镇生产的白瓷,“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以此泡茶,愈显汤色青翠,味甘香浓。
白瓷中又以永乐甜白最负盛名。甜白之名,因胎薄釉莹,给人恬静、甜润的感觉。又可称“填白”,由于在这种白瓷上可以填补上彩色再烧制成彩瓷。
按制瓷工艺分类,景瓷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四大类。
①釉下彩
指将五彩纹样绘于瓷器胚胎上,施以白色透明釉或者青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瓷质地莹润洁白,色调对比鲜明,纹饰秀丽雅致。青花瓷即釉下彩。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具有白瓷之美,又具有钴蓝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