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海外自东北陬至西北陬者。
译文
我所经历的海外北部地区是自西北角至东北角的。
无国
原文
无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
译文
无国在长股国的东边。无国的人都没长小腿肚子。
钟山之神烛阴
原文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译文
无国的东边是钟山。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烛阴睁开眼,天下便是白昼;烛阴闭上眼,天下便是黑夜;烛阴吹一口气,天下便是冬季;烛阴呼一口气,天下便是夏天。烛阴从来不吃、不喝,也没有气息。一旦他吐一口气,天下便刮风。他的身形似蛇,身长达千里,面孔似人,周身都是红色的。他住在钟山下面。
一目国
原文
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译文
钟山的东边是一目国。一目国的人脸上只长着一只眼睛,在脸的正中间。还有说一目国的人与普通人一样长有手足。
柔利国
原文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译文
一目国的东边是柔利国。柔利国的人都只长着一只手、一只脚,膝盖是反向后的,脚心是弯曲朝上的。柔利国,也有叫做留利国的。
共工之臣相柳氏
原文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译文
柔利国的东边便是共工的土台。共工台的基座四四方方的,台角有一条巨蛇,蛇皮花纹似虎斑,头总是朝向南方。这条蛇就是相柳,它朝向的南方有众帝之台。相柳原本是共工的臣属,长有九个脑袋,面孔倒似人,但身子似蛇一样,青绿色。他每个脑袋只吃一座山上的食物。他所到之处,地便有陷处,便成溪流沼泽。后来相柳被大禹所杀。他的血液所流之处,腥气熏天,无法再种植五谷。为治理这片土地,大禹将腐湿泥土挖掘出来,堆成土台,这便有了帝尧台、帝喾台、帝丹台、帝舜台。这些土台就位于昆仑山的北边。人们站在土台上也不敢朝北射箭,因为北边就是共工台,人们敬畏共工的威灵。
深目国
原文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共工台东。
译文
共工台的东边是深目国。深目国的人民眼睛都深陷于眼眶内,平常总是举着一只手。
无肠国
原文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译文
深目国的东边是无肠国。无肠国的人身材很高,腹内却无肠。
聂耳国
原文
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译文
无肠国的东边是聂耳国。聂耳国的人两耳巨大,两手总是托着两耳。他们居住在海中的孤岛上,能入海捕捉海中怪物。他们常使唤两只文虎。这两只文虎住在聂耳国的东边。
夸父与日逐走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迫着太阳跑。在接近太阳时,夸父口渴得非常厉害。于是他把黄河、渭河的水都喝干了,但还是很渴。于是他又朝北寻找大泽。可还没等他找到,便渴死在半道上。而他手中的手杖,却化成一片桃树林。
博父国
原文
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译文
聂耳国的东边是博父国。博父国的人身材都很高大。他们手中都缠着蛇,右手上是青蛇,左手上是黄蛇。夸父手杖化成的邓林就在博父国的东边。邓林实际上只有两棵很大很大的桃树。博父国,或作夸父国。
禹所积石山
原文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译文
博父国的东边便是禹所积石山。黄河水就是从这座山中通过的。
拘缨国
原文
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
译文
禹所积石山的东边是拘缨国。拘缨国的人民总是用一只手抓着帽带子。
寻木
原文
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译文
拘缨国的南边有很多寻木。寻木是一种很挺拔的树,高达千里。这种树集中生长在黄河上游西北岸。
跂踵国
原文
跂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译文
拘缨国的东边是跂踵国。这个国家的人身材高大,两只脚也特别大。跂踵国,也有称“大踵国”的。
欧丝女子
原文
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译文
在大踵国的东郊,人们叫它欧丝之野。据说这里有一个女子跪在据树上不停地念着“欧丝”。
三桑无枝
原文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译文
欧丝之野的东边是三棵没树枝的桑树。这三棵桑树均高达百仞,只不过总不长树枝。
范林
原文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译文
三棵没长树枝的桑树的东边就是范林。范林方圆三百里,生长在一个沙洲上。
务隅山(帝颛顼葬所)
原文
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久、视肉。
译文
那里还有座山,名叫务隅山。颛顼就葬在这座山的南坡。北坡则葬着颛顼的九位嫔妃。传说这座山上还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久、视肉等野兽。
平丘甘柤
原文
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青鸟、视肉、杨柳、甘柤、甘华,百果所生。有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译文
三桑的东边还有一处地方,名叫平丘。这里出千年琥珀、青鸟、视肉、杨柳树、甘柤树、甘华树。这里还有很多白果。所谓平丘,就是两座大山中间有一个山谷,山谷中有两个大山丘。这两个山丘就是平丘。
北海诸兽
原文
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马余。有兽焉,其名曰,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译文
北海内很多怪兽。其中有一种兽,形状像马,但全身鬃毛都是青色的。它名叫马余;还有一种兽,名叫,身形也像马,全身鬃毛是白色的,牙像锯齿,善食虎豹;还有一种素色的怪兽,也像马,名叫蛩蛩;还有一种青色的怪兽,身形似虎,一天到晚总在叫:“我叫罗罗,我叫罗罗!”
北方禺彊
原文
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译文
北方海神名叫禺彊,身形似鸟,脸似人,他耳垂上悬挂两条青蛇,脚下也踩着两条青蛇。
活学活用
在《南山首经》中,距离西海1350里的地方有一座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鱼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这是冬眠,绝对不是夏眠。冬眠是一个常识,也就是气温必须很冷,在广州你是不会找到冬眠的鱼的,除非广州也是冰天雪地!在黑龙江中下游有一种叫“鲈塘鳢”的淡水鱼能在冰洞中冬眠。
《南次二经》也有这样的现象,在距离柜山向东790里的地方有座尧光山,“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裹,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这也是冬眠!也就是说《南次二经》也在寒冷的地带。
《南次三经》我没有找到冬眠的现象,但似乎我没必要去找,因为《南次三经》离渤海非常近。
《南次三经》中,距离天下虞山(东向)1000里有丹穴山,“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又东五百里,日发爽之山,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由此往东2300里有鸡山,“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
天下虞山往东500里是祷过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这句话很普通,却实在令人惊愕!先来说象!
现在的象分亚洲象、非洲象两个种。亚洲象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地区;而非洲象则在非洲东部和中南部的稀树草原地区。那么我们就会有疑问,渤海北面有“象”?对于北方人来说,在动物园里见到大象很平常,但是人们也知道,这种象独自过不了冬,比如长春的动物园就得搭设暖棚、地炕,还得放上暖气片。
那么有人也许会问,这个渤海是不是不是今天的渤海啊?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但是我却知道大象曾经遍布整个北半球,比如长江以南的剑齿象、甘肃合水的黄河古象、陕西榆社的桑氏剑齿象,还有一种就是猛犸象。
但这些都早已经灭绝了,在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都已经灭绝了。在哈尔滨、大庆、长春都挖掘出过猛犸象的化石,它们存活于两万年前!但是《五藏山经》怎么会记载在北方早已经灭绝的大象呢?
接着来看犀牛,1973年,在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首次发掘了距今约6000多年的犀牛遗骸。犀牛在《吴越春秋》、《竹书纪年》中都有记载,如“夷王六年,王猎于社林,获犀牛一以归。(《御览》八百九十引《纪年》:‘夷王猎于桂林,得一犀牛。’)”但长期没有找到犀牛的遗骸.所以学术界曾有过一个观点,犀牛在一万年前的中国就已经灭绝了!虽然找到犀牛遗骸是件令人兴奋的事,证明了中国有过犀牛,古人没撒谎。但是我一点也不高兴,因为那是在浙江!而不是在东北,不是在渤海北面!
其实犀牛和大象一样,现存的都是热带物种,曾经的犀牛和长毛象一样,都在北方生活过,俄罗斯有过一种长毛犀牛,不过它们生活在五十万到十万年前。
《与兽同行》是BBC的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远古动物的变迁,似乎跟《山海经》根本拉不上关系。不过第六集《长毛象之旅》讲述的情景,我觉得简直就是《山经》的电影版。我不知道这部影片的科学顾问们有没有读过《山经》,但是我相信《山经》的作者必然看过《与兽同行》的真实版。
《长毛象之旅》讲述的是生活在三万年前的长毛象的生活,记录了它们从北海附近(靠近英吉利海峡)迁徙到阿尔卑斯山的艰辛旅程。那时正是冰河世纪的末期,也是大海退开始的时期,长毛象为了躲避寒冬和冰雪,要迁徙到400公里外的阿尔卑斯山区,它们随时会踏碎池塘脆弱的冰层深陷,等待死亡的来临,也要防备欧洲大陆上狮子的偷袭,当然最可怕的就是要面对“人类”的有组织的猎杀。尼安德塔人是一种神秘消逝的“狩猎动物”,他们大约消失在两万八千年前。片中还介绍了一些早期人类的生活,也介绍了一些极度近视而嗅觉灵敏的披毛犀。
这部纪录片是基于相当严格的科学实证,却与荒诞不经的《山经》讲述的几乎是同一内容。《山经》并没有BBC的特技和推理,只是很自然地记述了当时的生存环境。《南山经》记述了在渤海附近生存着犀和象,《北山经》记述了兕和牦牛生活在一起,《南山经》、《北山经》所记载的都是北方,这些必然是长毛的犀和象与人类生存在一起,这个情景在《长毛象之旅》中被演绎得活灵活现。
从地理位置上来,渤海北部地区与阿尔卑斯山相差并不多,而且在旅顺口地区也挖掘出过披毛犀的头骨化石(《科学时报》张非非2002年5月15日),那么无论是BB(:还是《山经》都讲述了一个人类与犀象共舞的年代,这是一个巧合,还是一种必然呢?
不同的是,《长毛象之旅》假定的是三万年前,而《山经》的中山经地区已经开始了农耕作业,迄今所知,农耕作业的历史还不到一万年,也就是说,《山经》所记述的年代必然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渤海北部还存在着犀和象,另一个是农耕文化已经出现。这个年代是无法精确断定的,但可以近似地划在一万年前至八千年前(第四纪冰川末期)。
在一万五千年前,海平面降至最低,比现在的海平面低130~160米,那时的东海大陆架、渤海都是一片大草原。直到7000年前,才达到现在的高度。也就是说一万年前的地理面貌与现在是大相径庭的,如果按照《山经》所描述的山脉趋势来与现在的世界地图对号入座,那一定是荒诞不经的。
其实认为《山经》是伪作的人,如果用同样的目光去衡量《长毛象之旅》,你会发现科学实证的《长毛象之旅》简直是破绽百出,而《山经》却禁得住百般挑剔。
事实上,我相信随着BBC的艰苦探索,他们努力再现初民和生物生存面貌的强烈渴望,会一步一步地走近《山经》,直到他们把《山经》奉为权威圭臬为止。因为《山经》不是推理而是记述,《山经》最缺少的就是假设。例如《长毛象之旅》中有一个细节就很令人费解,里面有的人类居然穿上了“丝麻”制衣物(可能是“丝麻”,但肯定不是兽皮,另有穿兽皮的尼安德塔人),这简直太不合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