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赵括,年幼时在其父赵奢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却无实战经验。公元前260年,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上任后便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期间曾组织多次突围,但均不成功。在被围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40余万赵兵只得投降,后被秦将白起全部坑杀。此役为著名的长平之战。
三国时,蜀将马谡到达街亭后,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对此提出异议,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结果被敌人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
赵括与马谡相隔几百年,他们都是失败者。如果追究他们失败的原因,可以说他们都败于有理论无实践、自以为是这一点。
可见,虽然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但过去的故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演,历史都会以另一种状态重现的。我们正经历的、或者将要经历的,不过是在重复祖先们的老故事,人类也许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子。所以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知过去,只知现在,无法预知未来。
成功者有一个普遍的优点,那就是善于总结经验。从这点上说,成功者大多也是“拿来主义者”,将过去的、别人用血泪换来的经验,融化为自己的智慧。
【活学活用】
悲剧已经发生不要再重蹈覆辙
功名利禄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太多的人在逐权的道路上折戬沉沙,更多的后来人不思悔悟。这样的悲剧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在这个问题上,一个女人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后汉孝明帝的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十四岁入太子宫为太子妃,明帝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儿子章帝即位后,因为年纪小,马皇后临朝称制,处理国家大事,史称明德马后。
章帝和自己的几个舅舅感情很好,便想依照惯例,封自己的几个舅舅为侯,太后却坚决不同意。
章帝向母亲请求说:“从西汉以来,国舅封侯和皇子封王已经是国家的制度,您自持逊让却要让儿子背上亏负舅家的名声。”并早在建国初期,阴、郭两家的国舅都得以封侯为例子。
马太后耐心解释说:“我并不是想得谦让的美名,让皇上落个刻薄的名声,而是鉴于西汉那些后族几乎没有不因荣宠过盛而导致灭亡的,阴、郭两家乃是先皇的后族,我也不敢比,先帝在封皇子为王时,国土和赋税收入比较建武时期减少了一半,我曾问过先帝为何这样做,先帝说:‘我的儿子怎敢和先皇的儿子一样。’此言我一直铭记,然则我的娘家又怎敢和阴、郭这些开国的后族相比。”
这一年大旱,有一名投机官员想趁势讨好皇上和后族,便上奏说天灾乃是因为不封国舅为侯之故。
马太后看后大怒,下诏严词斥责:“你不过讨好我而已,怎敢妄言天灾与不封侯有关。汉成帝时,一日之间封王家五人为侯,当时大风拔树,黄雾四塞,这才是天灾示警,乃是后族过盛,乾纲不振之故,终于导致王莽篡汉之祸,从没听说后族谦逊守礼而导致天灾的。”大臣们见太后执意坚决,便没人再敢做这种投机生意了。
章帝总觉得舅舅不封侯,自己心有愧疚。大臣们碰了钉子不敢说话,便亲自向母后苦苦哀求:“舅舅们年纪都大了,身体又多病。万一有所不讳,生前得不到封典,儿子可要抱憾终生了。”
马太后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实在拗不过儿子,只好同意章帝封自己的兄弟们为侯,常为此郁郁不乐。
临下诏册封的前一天,马太后把自己的兄弟们召进宫,告诫他们切忌权势过大,自蹈覆亡之祸。
马太后的兄弟们体会到太后的良苦用心,第二天接受封爵后,便坚决辞去在朝中的职务,以列侯归第。
后汉选择皇后大多是开国功臣之家,主要是邓、马、窦、梁四家,而邓、梁、窦之族因权势过盛而遭灭门之祸,只有马氏一族谨守礼节,不敢稍有逾越,得以保全。
明德马皇后能深明古今成败大义,在她在位期间,始终压制自己娘家的势力,既不是不爱富贵,更不是不愿意娘家与自己同享富贵,而是深知富贵乃祸患之门,稍有闪失便会有不忍言之大祸,真是明理达义。
【智慧金言】
东汉的思想家王符曾经有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君主娇宠自己喜爱的贵臣和一般人养育婴儿犯同样的过错,人们喂养婴儿总是担心他吃不饱,尽量多给奶水吃。君主娇宠贵臣也总是嫌给予的权力不够大,财物不够多,所以无限制地赏赐财物,增大权柄,而婴儿因吃得过饱经常生病甚至夭折,贵臣也因权势过盛,财物过多而积成罪恶,经常会招来祸患甚至灭亡。比喻浅显通俗,可谓一语中的。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后人到此宜明鉴”。
凡事要谋定而后动
【原典】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注曰:“执一尺之度,而天下之长短尽在是矣。仑卒事物之来,而应之无穷者,揆度有数也。”
王氏曰:“料事于未行之先,应机于仑卒之际,先能料量眼前时务,后有定度所行事体。凡百事务,要先算计,料量已定,然后却行,临时必无差错。”
【解读】
世事幽暗,当事者迷。迷在何处?不能揆情度理。《说文》云:揆,度也。就是审度、度量、估量的意思。所以凡成大事者,必须谋定而后动,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预测事情的走向,预先准备好预案,即使有突发事件,也不致于乱了阵脚。
中国人历来对料事如神的人给予极大的崇敬,三国时的诸葛亮就不必说了,三国时的郭嘉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
郭嘉字奉孝,乃是曹操的第一谋臣,他料事如神。比方说,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而且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战袁绍,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来不了;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不会来。事事都有先见之明。以致于郭奉孝死后,曹操荆州大败后,大哭着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其实“料事如神”说穿了也没有那么神秘,只要将人看透了,自然可以料事先机。郭奉孝其实就是把人琢磨透了,他看透了袁绍,看透了吕布,看透了孙策,看透了刘表,也看透了袁尚和袁谭,所以才能知道这些人在当时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同样,你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理解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可以帮助你走向辉煌。相传,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泰勒,有一年他通过研究天文学得知,第二年橄榄将获得大丰收。于是他事先花钱垄断了当地的榨油机,当橄榄如期丰收时,他以高价出租自己的榨油机,获得了巨额财富。
人们常说: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所谓的准备,就是对你将要从事的工作揆情度理。
【活学活用】
多算胜少算不胜
《孙子》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由此观之,胜负见矣。”这里的“算”是指“算计”,也就是事前充分的计划。算计多的一方稳操胜券,而算计较少的一方则难免见负。
战术要依情势的变化而定,整个战争的大局,必须要有事先充分的计划,战前的计划多,才会获胜,计划少则不易胜利,这就是计划求胜的道理。
没有把握的战争不可能一直侥幸获胜,终究会碰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当我们要有什么行动时,最好还是经过精确的算计后,有制胜的把握再动手,也就是有了比较大的“胜算”再行动。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有资格被尊为“名将”的人,都有个大原则,即不勉强应战,或者发动毫无胜算的战争。如三国时的曹操便是一例。他的作战方式被誉为“军无幸胜”。所谓的“幸胜”便是侥幸获胜,即依赖敌人的疏忽而获胜。实际上,曹操的制胜手段绝非如此,而是确实掌握相当的胜算,依照作战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稳稳当当地获取胜利。
虽说要经过精确的算计才能胜算,然而管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胜算。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人为的因素,诸如情感因素在内,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胜算,无法确实地掌握。不过,我们可以把握一个原则,即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胜算,才可以行事。
而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须知彼知己。话虽然很容易理解,实际做起来却颇难。处于现代社会中的管理者,均应以此话来时时提醒自己,无论做何种事均应做好事前的调查工作,确实客观地认清双方的具体情况,才能获胜。
经营管理有时候还是需要运用“不败”的战术来稳固现况。就像打球一样,即使我方遥遥领先,仍需奋力前进,掌握得分的机会。
荀子说:“无急胜而忘败。”即在胜利的时候,别忘了失败的滋味。有的人在胜利的情况下得意忘形,麻痹大意,结果铸成意想不到的过错。需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预先设想万一失败的情况,事先准备好应对之策。拿企业经营来讲,一个企业管理者在从事经营时,必须事先设想做最坏的打算,拟好对策,务必使损失减至最低限度。如此一来,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致命的伤害,这一点至关重要。就管理者个人来讲,如果有了心理上的准备,情绪上就会放松,遇到问题也会稳稳当当地解决。
【智慧金言】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拥有思维缜密的习惯,在采取行动之时,把每一步都精确地算计好,至少有七分胜算才可行动做事,这样才能避免在整个大势上出现差错。“一着棋错,满盘皆输”,这句名言管理者不可不记。
随机应变,遇事不要死脑筋
【原典】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注曰:“有正、有变、有权、有经。方其正,有所不能行,则变而归之于正也;方其经,有所不能用,则权而归之于经也。”
王氏曰:“施设赏罚,在一时之权变;辨别善恶,出一时之聪明。有谋智、权变之人,必能体察善恶,别辨是非。从权行政,通机达变,便可解人所结冤仇。”
【解读】
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都是人们美好的祝福,事实却不是这样。在生活中、事业中随时都有解不开的死结。怎么办呢?那就要“设变致权”,即要随机应变、灵活变通,遇事不要死脑筋。世界上的任何困难,都存在解决之道,只要善于发现,没有过不去的坎。
说到灵活应变,全世界的文化中,惟有中国最具有这种特质,因为我们是“辩证法”的老祖宗。《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它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变”,所谓“神无体,易无方”指的就是变化的意思。六十四个卦爻摆在哪里,没有任何意思,但只要有一个爻动,整个卦随之而动。惟有在动态的变化中,这个世界才显得生机勃勃。
同样的道理,在处理人世间各种矛盾、化解进前道路中的各种困难之时,只有通机达变,才能应对自如,摆脱困境。许多成功者,可能没有多么深厚的知识,但他们本能都懂得通机达变的道理。
曹操想刺杀董卓,但顾虑吕布的勇猛。那一天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使计谋支开吕布,抽出宝刀,刚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干什么?”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便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假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本能的机智救了他一命,否则就不可能有烽烟三国的精彩。
【活学活用】
左右为难时,不妨随机应变
春秋时期的颖考叔就是一个很机敏、善于随机应变的人,他因为用计使郑庄公“两全其美”而被世人熟知。
郑庄公镇压弟弟反叛后,在弟弟身上搜出了母亲姜氏“通敌”的信,得知母亲姜氏暗地里一直帮庄公的弟弟叛乱。十分生气,就派祭仲把信送给姜氏,并把姜氏安置到城颖,发誓说:“不到黄泉,我是不会见我的母亲了。”郑庄公除掉了弟弟,轰走了母亲,稳固了他的君主地位后,最初心里十分踏实,也很高兴。可不久就开始难过了:毕竟百善孝为先,特别是在一个极其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社会里,母子之间的人伦大孝更被人们看重。姜氏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是,在许多方面有亏于郑庄公,但她毕竟是郑庄公的母亲,郑庄公心里思念她,人们也私下里议论郑庄公的做法是不孝,郑庄公因此很想缓和与母亲的关系。不过,他曾经发过誓,不到黄泉不见母亲,如果破了誓言,不仅为人耻笑,丧尽君主的威严,将来还会遭报应。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当时管理边界的小官颖考叔给庄公进献了一只鸟。庄公问颖考叔献的什么鸟,颖考叔说是一只夜猫子,这鸟不是好东西,它白天看不见东西,专在晚上活动,父母辛辛苦苦地养大了它,它长大了就把父母吃掉了。对这种不仁不义的鸟,请郑庄公惩办它。郑庄公虽然知道颖孝叔话里有话,但还是比较大度,任由他说。恰好到了吃饭的时候,郑庄公就请颖考叔和自己一起进餐。吃饭时,颖考叔把菜里的肉挑出放在一边,吃完后包好收藏起来。郑庄公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颖考叔说,他的母亲什么东西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赐予的食物,他要带回去给母亲吃。
郑庄公听了非常感叹地说:“人家都有母亲好孝顺,为什么只有我没有昵?我虽做了诸侯,却不能像你们平民百姓那样去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