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是一个相当愚笨的学生,但他父亲还是决定让他接受大学教育。在剑桥大学里,马丁认识了在初级中学的一位伙伴。从此以后,这位稍长的学生成了马丁的指导教师。马丁能够应付自己的学业,但是仍然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偶尔会发泄自己难以抑制的愤怒。但他这位年纪稍大的朋友却情绪稳定,富于耐心。他时时刻刻照顾、指导和劝勉自己这位易怒的同学。他不允许马丁结交邪恶的朋友,劝他认真学习。这不是要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这位朋友的帮助使马丁在学习上进步很快,在第二年圣诞节的考试中他名列年级第一名。
后来,马丁成了一位印度传教士,给了很多人以无私的帮助。
如果马克思没有选择恩格斯这位真诚的朋友,他恐怕就不会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建立起他的理论学说,也就不会有伟大的著作《资本论》。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是择友的一个标准。志向不同,情趣有别,友谊不可能长久的,早晚分道扬镳。“管宁割席”的典故就是个典型例子,管宁热衷读书做学问,而华歆则热衷于官场名利,两人缺乏做朋友的共同思想基础,割席而坐是必然的。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墨子有更形象的比喻,他把择友比作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也会感染上他的气质。
当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朋友也不能求全责备,自己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朋友又是双向的。如果人人都要求结交比自己有学问的人为友,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谁也没有朋友。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朋友相交贵在有所补益,有所予有所取才是“交往”。
【智慧金言】
古人的择友之道,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要为其所拘束,对友人过于苛刻。择友的标准各有不同,也应该从个人实际出发,慎重选择,急来的朋友,去得也快,所以朋友可多交,不可滥交。
同道相成成大事
【原典】
同道相成。
注曰:“汉承秦后,海内凋敝,萧何以清静涵养之。何将亡,念诸将俱喜功好动,不足以知治道。时,曹参在齐,尝治盖公、黄老之术,不务生事,故引参以代相。”
王氏曰:“君臣一志行王道以安天下,上下同心施仁政以保其国。萧何相汉镇国,家给馈饷,使粮道不绝,汉之杰也。卧病将亡,汉帝亲至病所,问卿亡之后谁可为相?萧何曰:“诸将喜功好勋俱不可,唯曹参一人而可。”萧何死后,惠皇拜曹参为相,大治天下。此是同道相成,辅君行政之道。”
【解读】
一个事业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同道相成”四个字,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目标团结起来,再难的事业也能成就。
2005年7月,中国的分众传媒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天,分众传媒市值即达到8亿美元,江南春身价超过20亿元人民币。当初江南春创造分众传媒时是源于一个发现:“用无聊的时间来赚钱。”因为人们在电梯里等待的时间最是无聊,而此时恰恰是广告效果最好的时间。江南春抓住这个机会,用这个概念争取到了大量的风险投资,说服了维众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余蔚、携程总裁沈南鹏、新浪CEO曹国伟成了他的股东,迅速占领了上海高档写字楼的液晶电视广告市场。
事后分析起来,江南春成功的关键在于“风险投资”,如果没有大批的资金,他不会快速兼并同行企业,打造出一个上市的平台。而风险投资的注入就体现了“同道相成”的道理,大家共同看好这样一个事业,于是走到了一起,成就了一番事业。
【活学活用】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我们有一句谚语叫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历史上有名的“桃园三结义”就反映了古人对兄弟齐心共同做一番事业的美好憧憬,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小说本来就是对现实的艺术加工。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一天,他边看榜文边长叹,忽听背后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思为国出力,在这里叹什么气?”并自报姓名说:“我叫张飞,靠卖酒杀猪为生。”刘备说出自己姓名后说:“我想为国出力,义感到力量不够,故而长叹!”
张飞说:“这没什么可难的,我可以拿出家产,招兵买马,创建大业。”刘备听后非常高兴。二人来到一个小店,边喝酒边谈,正说得投机,门外突然来了一个红脸大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刘备、张飞请他一同饮酒。交淡中得知,此人名关羽,因仗义除霸有家不能归,已流落江湖五六年了。他们各自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打下了蜀汉江山。三人的兄弟之义也始终不渝,刘备和关羽、张飞“吃则同桌,睡则同寝”。关羽、张飞死了后,刘备拼了家国性命不要,也要为他们报仇,以全兄弟之义。当然小说不是历史,但是这样的故事在民间良好的反应,本身就表达了人们对兄弟之情的美好期望。“桃园结义”从涿州到荆州,展示出刘、关、张义结金兰、匡复汉室的基本轨迹,表现了他们义重如山、至死不渝、真挚而深厚的情谊,至今成为在海内外华人中广为流传的佳话。
【智慧金言】
国与国之间或同僚之间如果体制相同或政见一致就会互相成全,结为同盟。但是屈从危难的局势结成的联盟不会长久,唯有基于志同道合的真诚团结则必定成功。
同艺相窥,同巧相胜
【原典】
同艺相窥,同巧相胜。
注曰:“李锰之贼扁鹊,逢蒙之恶后羿是也。规者,非之也。”
王氏曰:“同于艺业者,相观其好歹;共于巧工者,以争其高低。巧业相同,彼我不伏,以相争胜。”
【解读】
妒忌是人类的天性,自古文人相轻,武夫相薄,尤其是同行中的师兄弟,更是要争出个高低,有时甚至会演变成残酷的斗争。
中国神话中有一位天神叫后羿,是天上的神射手,天上十日并出时,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但也因此得罪了天帝,无法再上天做神仙了,只好留在了人间。后来他收了个徒弟,名叫逢蒙,后羿将一身的本事都传给了他。但人们对后羿太尊重了,逢蒙射艺再高也不会被人重视。妒忌心让逢蒙失去了理智,有天乘后羿不备,射击杀了他。
秦国有位太医令名叫李镒,在当时也是一个名医,但名气却永远没有扁鹊那样高,这让他非常嫉妒,就在扁鹊巡诊到秦国的时候,他派人刺杀了扁鹊。
凡是有相同智慧、相同实力、相同技艺的人,个个心高气傲,不肯轻易服人,总要一争短长。“胜”的意思就是互不相让,相互攀比。
许多动物都有种“同巧相胜”的习性。如果开车在大草原上遇见一群黄羊行进在同一个方向,不要担心错过观赏的时机,只要开足马力就行了,因为黄羊有个习性,就是要超过跑得很快的东西。马也有这个习性,在一群马中,只要有一匹开始奔跑,其他马也会奔跑起来,而且会越来越快。
人有时也是一样的,都有“攀比”心理,武侠小说中常有人无缘无故找人比武,就是出于这种心理。攀比之风自古有之,本不足怪。有些攀比是有意义的,牛根生从伊利集团脱身而出,创建了蒙牛集团,对做大做强中国乳品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有些攀比就毫无意义,西晋时的王恺和石崇,为了炫耀自家的奇珍异宝,也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咋舌的攀比斗富游戏,一桌饭十万钱,竟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
凡是“相胜”者,大者结仇,小者结怨,最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毒害一个人的心灵,使我们时时处于一种不快乐当中。比如说,我们越来越富,但是却体会不到幸福,那是为什么呢?部分原因是,我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同样的道理,我们拥有多大的房子,并不取决于实际的需要,主要取决于邻居、朋友拥有多大的住房,如果朋友的住房小,那我们也不需要太大的住房。
【活学活用】
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一天,老虎和熊在动物经常出没的山坡上相遇了。老虎眼尖,老远就看到了在山坡上吃草的小鹿,于是蠢蠢欲动。熊立刻阻止说:“先不要打草惊蛇,鹿跑得快,弄不好就逃走了。这样吧,我们前后夹击,它就走投无路了。”于是,老虎按照熊说的,绕到后面去攻击。
小鹿被后面的响声吓了一跳,看到老虎就机敏地逃走了。眼看着摆脱了老虎的追赶,却和熊撞了个满怀,接着就遭受了熊掌重重的一击,然后什么也不知道了。
熊张开大口就要把鹿叼走,老虎看见后抗议说:“这只鹿应该是我的,怎么你想独占吗?”
熊说:“要不是我的好主意和一巴掌,恐怕这只鹿早就逃之夭夭了,当然应该属于我。”
“如果不是我发现了鹿,并且花大力气把它赶到这里,你哪能抓到鹿呢?”老虎气势汹汹地说。
两个家伙争执不下,熊仗着力大无穷,伸出大熊掌,老虎也不甘示弱,躲闪还击。两个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最后都筋疲力尽地倒在了地上。
昏倒在一旁的小鹿醒来后,一翻身爬起来,撒腿就跑,等老虎和熊反应过来,鹿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如果老虎和熊能把捕捉来的小鹿平分,恐怕结局就大不一样了,至少不会两败俱伤,一无所获。先不要嘲笑这两个惨兮兮的笨家伙,说不定你事到临头也会和它们一样采取愚蠢的做法。
你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是吗?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不愿意或者不习惯和别人合作?你是不是经常觉得,与别人合作得来的利益中自己的功劳是最大的?利益分配的时候,你是不是常常觉得自己得到的比期望的少?你是不是想得到更多?如果你的大部分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很有可能会成为这两个笨家伙中的一个。
现在,各个行业和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纵使你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一个人把原料、生产、销售、物流和服务全都包揽下来,不和别人合作那是不可能的。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精明的商人都倾向于寻求别人的加盟与合作,这无疑是明智的,而且要成大事必须借助外力。要保持和维护长期合作必然要求有双赢的结果,谁也不甘心花费了心血和精力最终却毫无所获,或者所获甚少。但人性往往如此,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对这份利益的重大贡献,自然就希望获得全部或者大多数利益,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就开始了。
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挑战,与其孤军奋战,不如联合起来大家一起赢!即使利益的分配存在着不公,也不要过多地计较。因为如果对方很强大,为了征服对方你必然会耗费许多的精力和时间,也许你最终得到了自认为的公平,但是从长远看,你失去了一个合作伙伴。这样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那就大度一些吧!有钱大家一起赚,有好处大家一起分,即使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也不要耿耿于怀,这次让别人赚多点,下次别人自然会让你多赚一点。也许这次你让别人独吞了,出于无奈也好,出于忍让也好,别人记在心中,下次也许就是你拿大头的时候了。
一个人无论经商还是做事,若想有所作为,都必须拥有足够的大度量,才能在长期与他人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获得大的成功。
【智慧金言】
很多同行同业之人相互鄙视和攻击,永远不可能真心在一起共事。
上古时代,后羿善射,逢蒙把他的技艺学到手后就杀了他;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虽然没本事,却对扁鹊高明的医道非常嫉妒,在扁鹊巡诊到秦国时,他派人刺杀了扁鹊。自古文人相轻,武夫相讥,这都是因为才能和技艺不相上下就不能相容,且不说墨子用九种守城的方法挫败了鲁班(即公输子)的九种新式攻城武器的进攻,就连西晋时的王恺和石崇,为了炫耀自家的奇珍异宝,也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咋舌的斗富好戏。
上述种种现象,有顺有逆,有好有坏,都是客观存在的,要么是自然规律,要么是人性使然。如何来把握呢?其实就四个字“顺其自然”,可疏可导,但不可违逆。
许多人做事总是在强调“我想怎么样”,可很少考虑“我能怎么样”。其实回头看一看那些成功的事业,都是顺势而为的结果。比如说在股票市场,凡是赚了钱的人,总是顺应大局的变化,在上升通道中买入,在下行通道中卖出。如果本来大势是向下的,跌跌不休,可有人非要作“多头敢死队”,结果是可以想象到的。
洪水袭来之时,最不可取的做法是迎头堵住,水涨一尺,堤高一丈,这是逆天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最聪明的办法是顺其水势,疏而导之,使之为害不深。
智慧的人也要像“治水”一样,凡是符合天理人道的事,就要顺其势而广行之,培根固本,使它发扬光大。凡是不符合天理人道的事,也不要想着消灭它,而是要顺其势改造它,疏而导之,大害化小害,小害化无害。假如这些都做不到,那也不能随波逐流,与世沉浮,最好是全身而退,潜居抱道,以待来时。
律己足以服人
【原典】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注曰:“教者以言,化者以道。老子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教之逆者也。‘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化之顺者也。”
王氏曰:“心量不宽,见责人之小过;身不能修,不知己之非为,自己不能修政,教人行政,人心不伏,心齐道,正己修德。然后可以教人为善,自然理顺事明,必能成名立事。”
【解读】
道德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只要求别人而从不要求自己的人,没有人会听他的,这就叫逆;如果自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别人的,自己都能首先做到,做事公正无私,这样的人天下都会敬从,这就叫顺。
领导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它不光照见领导者的品行,也会照出整个团队的风貌。隋朝末年杨玄感起兵造反,几乎每战必胜,为什么呢?《资治通鉴》说出了其中的道理:“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凡是能让将士效死命者,都是这种“身先士卒”的人。1883年,法军从越南边境进攻中国,老将冯子材奉命率军驻守镇南关,面对装备精良的法军,冯子材一点也不畏惧,积极备战,誓与镇南关共存亡,将士们深受感动,个个英勇作战。冯子材更是身先士卒,与法军进行肉搏战,最终打败了法军。
所以老子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如果领导不能“正己而化人”、“身先士卒”,光靠颁布众多法令来统治的,那么违法作乱的人是杀不完的,最终没有不灭亡的。
【活学活用】
“利益共享”是博弈的最佳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