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史记》学生活
23243300000017

第17章 管晏世家(2)

有一次,管仲和大臣们交谈,对大臣们说,当初他穷困时和鲍叔牙合伙经商,每次分利时都是他分的多,而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贪财;他做生意亏本时,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愚蠢,而是说他时运不佳;他三次出仕,三次被逐,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没有才能,而是认为他生不逢时;他三次作战失利,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怯懦,而是知道他家中有老母要照顾;他在受刑期间,受了许多屈辱,鲍叔牙并不认为他鲜廉寡耻,而是了解他不拘小节而耻于才智无法显露。最后管仲感叹到:“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鲍叔牙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天下的人无不称赞管仲的贤能,也称赞鲍叔牙能够了解人。

后来,人们用“管鲍之交”来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唐代杜甫的《贫交行》里就有这个典故:“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上。”

管鲍之交,我们当然不会欣赏管仲分利时自己多拿多取,也不是粉饰管仲战场的临阵脱逃,而是赞美鲍叔牙的知人与无私。后人称赞鲍叔牙:“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如果不是鲍叔牙的慧眼识才,宽厚慈爱,还有对管仲的信任,也就不可能有管仲的显山露水,建功立业。真正的朋友,贵在相知,贵在信任。

一个人最美好的东西莫过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寻觅朋友是一难,维护朋友是二难。友谊不需要过多的表现,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给你莫大的鼓励,引起你心灵的共鸣。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友谊是美好的、珍贵的,对其最佳注释莫过于鲁迅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吾当斯世以同怀视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备受称道的,他们在政治方面互相促进,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数十年如一日,志同道合,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并肩战斗。他们真挚、深厚的友谊,可以抵消一切可怕的痛苦。

但是,他们也有产生疙瘩和误会的时候。那是在恩格斯的夫人玛丽·白恩士逝世的时候,恩格斯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写信告知马克思。马克思当时正处在严重的家庭经济危机中,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除了开首“关于玛丽的噩耗使我极为意外,也极为震惊”外,没有表现出恩格斯所期待的那样的同情与安慰。恩格斯读完信之后,既气愤又伤心,拖了好几天,给马克思写了这样的信:“你应该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与你对此事的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回信给你。”

马克思接到这封措辞严厉的信后,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沉重,眼看20年的友谊将发生裂痕,他深深感到自己写的那封信真是大错特错,而现在又不是马上就能解释清楚的时候。过了10多天,他估计老朋友冷静下来了,就写信认错,解释当时的情况,表明心迹。“从我这方面来说,给你写那封信是个大错,信一发出后我就后悔了。然而这绝不是出于冷酷无情,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可以作证:我收到你那封信(清晨收到的)时极其震惊,就像我最亲近的一个人去世一样。而到晚上给你写信的时候,则是处于完全绝望之中。”

恩格斯接到了这封信,气就消了,心头的疙瘩解开了。他深情地写信告诉马克思:“你最近的这封信已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完全清除了,而且使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朋友相处,也难免会有误会,有了误会,就应该相互谅解,坦诚相待,宽容、忍让。原则问题,含糊不得,非原则问题就不应该斤斤计较,应以大局为重,从大义出发,不但不会影响友谊,反而还会增进友谊。

朋友之间,不论发生什么事,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彼此有解决问题的诚意,相信彼此都十分珍惜友谊,相互谅解,推心置腹,披肝沥胆,一切误会都会烟消云散。

【智慧金言】

人与人的交往,需以诚相待,信任他人,理解他人,经常与他人沟通。真诚可以化解心头的寒冰,理解可以孕育新的希望,信任可以积蓄勃发的力量,沟通则可以在秋风扫落叶的季节保持新绿。朋友间的交往贵在相互理解与信任、关心与帮助,贵在两个人的感情不会为任何事情而左右。

真诚能赢得一切

齐国宰相晏子出使晋国完成公务返国的途中,路过赵国的中牟,远远看见有一个人头戴破毡帽,身穿反皮衣,正从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边休息。待走近观看,晏子觉得此人的神态、气质、举止都不像粗野之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么寒碜的地步呢?

于是,晏子让人停车,并亲自下车前去询问:“你是何人,为何会到这儿来?”那人如实相告:“我是齐国的越石父,3年前被卖到赵国的中牟,给人家当奴仆,失去了人身自由。”晏子又问:“那我可以用钱物把你赎出来吗?”越石父说:“当然可以。”

于是,晏子用自己车左侧的一匹马作代价,将越石父赎出,并同车载归。

到了馆舍,晏子没有和越石父打招呼,便独自下车径直进去了。对此,越石父非常生气,要求与晏子断绝关系。晏子派人对越石父说:“我以前并不认识你,你在赵国为奴多年,我看见后就把你赎出来,我对你还不可以吗?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和我绝交呢?”

越石父回答说:“一个自尊而且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不知底细的人的轻慢,是不必生气的。可是,他如果得不到知书识理的朋友的平等相待,必然会愤怒。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就可以不尊重对方;同样,一个人也不必因受惠而卑躬屈膝,丧失尊严。您把我赎出来,是您的好意。在回国的途中,您一直没有给我让座,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时的疏忽,并未计较;现在到家了,您却只管自己进屋,竟连招呼也不和我打一声,这不说明您依然在把我当奴仆看待吗?因此,我还是去做我的奴仆好了,请您再次把我卖了吧!”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话,急忙向他道歉并诚恳地说:“我在中牟时只是看到了您不俗的外表,现在才真正发现了您非凡的气节和高贵的内心。请您原谅我的过失,不要弃我而去,行吗?”从此,晏子将越石父尊为上宾,以礼相待,两人渐渐成了相知甚深的好朋友。

这一事例说明,为别人做了好事时,不能自恃有功,傲慢无礼;受人恩惠的人,也不应谦卑过度,丧失尊严。谁都有帮助别人的机会,谁也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难题,只有大家真诚相处、平等相待,人间才有温暖与和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说: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使自己达到诚的人,就是选择了善德,并且能够坚持实行它。

真诚,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品德。只有真诚,才能让人相信你,与你做朋友。

在暴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走一边注意到,许多卷来的小鱼被困在浅水里。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往前走着,他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儿不断地在浅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水洼里的一条条小鱼,并且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这水洼里有几百条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小男孩头儿也不抬地回答:“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呀!”小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向大海,“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男人默默无语,小男孩儿眼中的世界是绝美的没有丑恶,更没有虚伪的做作,他的生命因无邪而乐观向上,他的思想虽不如成年男子那样复杂,但至少他明白,纵使他救不了所有的鱼儿,他也要尽力。多救一条总比不救好啊!

社会改变着人。成年男子经历了许多失败,他的灵魂里掺入了悲观和冷酷,使他对生命不屑一顾,他的情感已被世间风尘碾成光秃秃的平面。而小男孩的内心一尘不染,立体、丰富而生动。

原始的生命是饱含真善美的,也许生命最美的状态就是这种原始美。原始美是自然的,只要真诚便可以拥有这份自然美。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别人真诚待你,你就应当首先主动真诚地去对待别人。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你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与人相处中付出的十分真诚得到了八九分的回馈,自然是情有所值、利大于弊。

“真诚能打动人,真诚能赢得一切。”这句话很有道理,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位姑娘找到林肯,要求总统开一张去南方的通行证。林肯说:“战争正在进行,你去南方干什么呢?”姑娘说:“去探亲。”“那你一定是个北方派,你去劝说一下你的亲友们,让他们放下武器。”林肯高兴地说。那姑娘说:“不!我是个南方派,我要去鼓励他们,要他们坚持到底,绝不失望。”林肯很不高兴:“你以为我能给你通行证吗?”姑娘沉着地说:“总统先生,我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诚实的林肯的故事,从此,我便下定决心要学习林肯,一辈子不说谎。我不能为了一张通行证而改变自己说话、做事都要诚实的习惯。”林肯被姑娘诚挚的话语打动了,他在一张卡片上写道:“请让这位姑娘通行,因为她是一位信得过的姑娘。”

的确没有人不喜欢真诚,真诚是生活中的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我们就会在生活中畅通无阻,一帆风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怕真诚待人吃亏上当,因此想让别人先真诚待己,你真诚待了我,我再真诚待你,这是被动为善的人际关系态度。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人人都不肯首先付出,那么这个世界上还能找到真诚吗?

大多数人都觉得,积极主动地付出友善真诚仅仅是讲如何对待别人,其实准确地说,友善真诚地待人更重要的是指如何善待自己。你待人以善意,别人以善意相报,你待人以真诚,别人以真情回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人是一个高级生物群,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人都是社会这棵大树上的叶和果,谁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孤独存在。生物学反复证明过一个真理: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繁衍生存。伤害别人就等于用自己的左手伤害自己的右手。

人们都非常向往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因为那里温馨和谐。而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需要你付出努力。在积极主动付出努力的同时,你才会是这个氛围的受益者。友善真诚待人的结果是双赢。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却很不简单。

真诚不是智慧,但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有许多凭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真诚,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一位哲人曾说过:“对待别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真诚,那么,你就会过得永远比别人快乐。”当你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别人时,你也会觉得很放松、很自在,不会像虚伪的人那么心虚。你也会觉得很开心,对朋友、对亲人、对所有人都无需掩饰,心情自然很快乐,没有负担,你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等值的真诚,甚至超过等值的真诚。

【智慧金言】

真诚犹如一潭幽雅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有时也会遭到泥块和沙石的袭击,但是,它凭借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会使污秽沉淀,仍旧不改光彩的容颜,让我们永远保持和爱护这泓美好的真诚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