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生命的智慧
【原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释讲】
“时”,经文一开始就讲到时间,这个作者很厉害,不多讲,只讲“那个时候”。“大师至宝林”,大师就是六祖,他来到宝林。刺史韦璩跟一些官员上山来到宝林,“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这是说明一个因缘。这韦刺史来请法,请六祖讲大般若、大智度的法,那是一个缘。“师升座次”,“次”就是坐毕,也就是惠能上座以后。官员三十几个,学者也有三十几个,僧尼道俗乃修行人,僧尼是出家众,道俗是在家众,用我们的话来讲,则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千余人等”,这样应该较文雅一点。“同时作礼,愿闻法要”,他们都准备要听法了。
这篇文章写得好,既简要又口语化、中国化,不像一般佛经那么拗口。我们的佛经是第三种文化,怎么说呢?三种文化指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佛教文化,而我称佛经为第三种的中国佛教文化,乃因其文法不太像中国文法。譬如《妙法莲华经》或《华严经》根本不是使用中国文法,有些印度倒装句仍掺杂其中,但我们看久也习惯了,蛮能接受的,但是注意看它的思想,那个意境就是印度的意境,虽然文字是中国字,内容却是印度的。所以我说它是第三种文化、第三种语言,既非中国的,也非印度的。而这部《六祖坛经》例外,这是中国的语言,同时也是中国的文法。
“大师告曰”,这里敬称为大师。顺便一提,佛法中被称为大师的“三师”,是哪三师呢?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那是在戒坛上面,戒师有三大师七小师,三大七小一共为十师,即“三师七证”,“七证”即是小师。有大师,相对的就有小师。现代人都爱帮自己打广告,所以人人皆可自称大师,这尚属小事,甚至还喜欢变上人。广告总是愈往上推似乎愈好,结果往往恭维得太过分了。
“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惠能告诉我们“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后,就停住不讲了。“良久”,过了很久,我想最少十分钟以上。各位试试看,在尚未进入修定功夫时,静静坐下来十分钟,一定会觉得十分钟怎么那么久?这就是“良久”了,因为没有静下来,否则眼睛一眨,十分钟就到了,因为心停止了。但在此处,众人还有热恼,思想一直浮现,所以会觉得很久。当然,我们不必在意有多久,总之,惠能要大家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才开示。
这也是一个修法,讲此部经之前,即开经偈以后,大家静坐一下,再进入那种状况。所以我常常提醒诸位,在家做功课之前,先静下来,然后提起惠能老师这句话:“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五分钟、十分钟过后再做功课。不但如此,做完功课以后再用五到十分钟,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让自己静下来,如此日积月累,功夫就坚定了。一年没境界,两年一定会有收获。然而,若是做一天功课,休息一个礼拜的话,你生生世世都要再来一次!这是做功课的要领。这个修行一定要体会总体的部分,细节的部分就靠个人发展了。
惠能说:“善知识!”这是称赞各位,就像我们常说“各位道友”一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八字俨然已成佛家名言,受惊吓时就念这一句,非常有效,可作避邪之用,至少也会得到六祖惠能大师的加持。常念便会有悟入、悟处,即使不懂这句话,也要明其殊胜,而后常常念诵,常提起这个念头。“菩提”是觉悟,觉悟的自性是本来清净的。换句话说,觉悟的这个自性,是我们内在本来就存在且不受污染的,但因无明的作用,所以忘失了。现在要揭去无明,可不是拿起刀枪对付,你只要提起正念——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总有一天,锅子里的热气,一定会冲破这个无明锅盖,一定会出来!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是“本体”,就本体而言,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即是菩提自性的作用。换言之,“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是本觉,“但用此心”是始觉,“直了成佛”是圆觉。始觉即开始觉悟之意,直了成佛即是圆觉,圆满究竟的觉悟。由此可见,我们本来具足的佛性是本来清净的,但我们不知道,你必须去发掘它,故曰发心。初发心称始觉,觉悟到有这个东西,那么要成就、成佛就快了;相反的,若无法觉悟到此点,就不能成佛。佛性确实是本来具足的!
【活学活用】
“般若”是谈智慧,为佛门的中心思想。假如有人问:“佛法或佛学的中心思想为何?”答“般若”二字大概没错,进一步是广、狭定义的问题了。“般若”二字是梵音,即印度语音,不直接翻成中文,若勉强翻成中文的意思,可说是一种“智慧”,但这与一般所指的“聪明”不同。
一般所言“聪明”,是指懂很多,知道得很详细、很透彻之类的。我们在社会上也常听人说:“这人很有智慧。”然而,佛门中所说的“般若”,不管将它翻译成“智慧”也好、“聪明”也好,绝对与一般所指的不同。那么平常大家所说的聪明、世间人所称的智慧,跟我们这里所要讲的,也就是佛法中所指的智慧,到底有何不同?它们究竟该如何区分呢?
其实,佛法中所讲的智慧,可勉强称之“妙智慧”,也就是很妙的智慧。而“妙智慧”与“智慧”,或者“智慧”与“聪明”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呢?何谓智慧?一个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叫有智慧?
社会上所谓的智慧或聪明,是指于世间的有限知识范围里所能了解通达的。例如你的记忆力很好,可能将辞典、百科全书或四库全书都背起来,世间人就称你有智慧,但佛法指的不是这个,因为这种人在佛门中可能尚属“愚痴”之辈。佛门中所讲的智慧,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及感觉,因此重点在于能否了解到生命本体、本质或生命的存在,而非对于事情了解的多寡。你问一位真具有智慧的人,果汁和开水有何不同?咖啡与茶有什么不一样?他恐怕也分不清楚,甚至连报纸杂志都没看过。你不必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佛法所言之智慧,系指对生命体验及认知的深浅,而非对世间万物了解的多寡。
你在世间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感受、掌握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并将它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若无这层认识,套句俗话,活在这世间宛如行尸走肉、如机器人般,一个指令,一个动作,毫无自主性,像物理反射作用,全依外在的影响而进行反射动作。这样的人绝对愚痴,一辈子做了很多事,根本不晓得自己在做什么,可能全都是为别人而做。
有些人一辈子忙忙碌碌,事业有成,但仔细思量,其事业往往是为别人而做,并非为了自己。社会常常标榜一些感人故事:某某人,从小乖巧,认真侍奉长年卧病在床的父母,长大后,又回过头拼命工作以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年纪再大一些,又变成养子女,乃至孙子女。他一辈子辛勤,都为了亲人,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这样并非不好,但生活却仿佛悬空,丧失了本质。他只是受外力胁迫,朝着某个趋势在活动,只是活动而已,像毛毛虫一般,不管丢到哪里,都只会往前移动,因为这是它生命本能的基本反应,不做不行,只好不断往前,但并未认识到本身的生命意义。因此,佛法中所讲的智慧,就是自己要觉醒过来,了解生命的本质、存在及意义。
这样的说法或许很抽象,却是个大原则。假如把这个智慧具体化,其内容是什么呢?首先要了解,它不是知识,世间法才是知识。知识就如电脑磁碟般储存很多资料,可能像辞典、百科全书记载很多材料,也像中央图书馆一样,拥有众多收藏,但是呢?它没有生命,虽然脑袋里装了很多知识,却没有真正的智慧与生命。智慧不是知识,只是消极的除外责任,在这个前提下,“智慧”需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深信且了解因果,否则智慧零分。不信因果的人,基本上可以否认祖先,否认过去有“我”的存在,甚至于否认未来,不管子女以后如何,反正,人死一了百了,所以他否认因果。第二,必须了解因缘法。何谓因缘法呢?世间万事万物,大至山河大地,小至一张桌子,乃至我们聚在一起听经闻法的这一会,都是种种因缘和合而成。应了解这个因缘法,无主无作,没有创造的主人,乃众缘和合而生。这是两个基本的部分,若能够了解因缘法,能够深信因果,又能将此二者与他人分享,劝说别人也能接受这个观念,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光自己知道没用,自己很有智慧,但别人还在受苦啊!你不可以推说不清楚,因为这属于因缘法中因果律的部分,所以,你必须教导别人也认知这个因果律,明白因缘法。因此,第三个条件,即不仅自己知道就好,还要告诉别人,那才是智慧。
智慧,最少应具备上述三项条件。佛法所指的智慧,绝对和世间法天差地别。世间法的智慧,是指反应快、懂得多、会处事,但他还是饱受烦恼之苦,而真正有智慧之人,不仅懂因果律、因缘法,又会将此真理告诉别人,他是没有烦恼的。一旦遇到任何挫折或不幸,只要心中抱持着“此皆因缘所生法,何必烦恼它呢?”转眼便放下了!懂得告诉别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智慧,所谓辩才无碍即是得到“根本智”后所得的“后得智”。“般若”的内容了解后,你就知道般若经典里所谈的完全是“生命本质的体验”这一类。
体验生命本质后所展现出来的,对于外物就不会执著。现代人对于现实生活产生执著,但他自己并不知道,例如他会清楚记得自己何时出生、结婚,甚至爸妈的生日、结婚纪念日或者忌日。为什么?因为就这辈子而言,父母、先生、妻儿、房车、事业、财产都是大事,这是不容否认的具体存在之事实,但这只是就这辈子来看。现在出国旅游已是稀松平常的事,不像十年前到美国玩一趟就是人生大事了。然而不管它在这辈子中是属何等大事,都仅是这辈子,因为你的思想观念只限于从出生到死亡这个阶段,所以会认为这些都是大事。
假如把观念转一下,不再局限于这辈子的生命,明白出生之时即死亡的开始,死亡之时即下辈子的开始,如此一来,你的思想观念就不再是片段式的,而是循环、圆圈式的生命观,那是无尽的啊!你有好多辈子啊!而且每一辈子都有父母、先生、妻儿、房子、事业,假如每辈子都记录下来,不就像小孩子写日记一样:早上起床,刷牙洗脸,上厕所,吃早餐、午餐、晚餐,然后睡觉……每天都记载的事,一定是世间法,都是没有意义的事嘛!
以无尽式、无穷的思维模式来看,那些所谓的大事,都将变成知识、累赘,好比孩子的日记写不出重点般,你读起来会觉得奇怪:“怎么每天都一样?”一旦我们身陷片段式的思维模式,便产生这种现象了。然而站在宏观无尽式的立场来看这一生,这个片段要记的是什么?你若能记下前辈子没有、下辈子也不会有的事,那你是不是一位挺有智慧的人?这就是般若!整个佛法就讲这点。
有限的生命,究竟是被什么局限住、框住了?你能否突破?是突破而不是出离喔!这就是般若经典所讲的部分。因为在无穷尽的时间洪流里,我们这个有限生命体里所谓的大事,都是空的。
孩子说:“我早上真的有刷牙,不信我刷给你看!”他真的有刷牙,可是整个生命洪流里,它却是空啊!“我明明有结婚、生日,也有事业、房子、财产啊!”没错,但那些都是空的。“我被骂了,好气!”这些不如意、不顺利也都是空的。“空”从哪里来?从无尽的生命观里去认识,会非常有踏实感,一点都不虚无缥缈,关键在于脑筋能否能转得过来。若是转不过来,佛法对你而言永远都很深奥,尤其讲到般若经典时,便摇摇头叹息:“跟《金刚经》始终无缘!还是《阿弥陀经》好。”因为,终究还有个极乐世界可以去啊!
其实前面所说的观念一旦通达,你就会喜欢《金刚经》,一读便转过来了。般若之所说,也不过如此。玄奘大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只讲这一件事情而已,假如转不过来,你会搞不懂它在谈什么。“一切有为法都是空”,铁槌往你头上敲下去,那时候就不空了。观念有问题嘛!不懂法理,光从字面来看,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解释:“因为大家讲一切皆有,太低俗了,讲一切皆空,好像比较清高一点,所以就跟着空了。”你只是空空(闽南语,笨笨之意)啦!不是真的空。佛法所说的绝不含糊,你不能在这边打迷糊仗。所谓“空”的意义,要从这里踏实地去认识。
“般若”是菩萨的智慧,若能了解刚才谈及的部分,你就是菩萨了。当然,这个般若还不是究竟的,不过它是成佛的基础,若无此一基础,只凭着世间的聪明才智,难以成佛。
佛的智慧和菩萨的智慧有何不同?菩萨的智慧是个基础结构,而佛的智慧是究竟圆满,故称菩萨智慧为“般若”,称佛智慧为“萨婆若海”。其实,佛智慧原唤作“萨婆若”,但后面通常会加上一个中国字——“海”。至于“萨婆若”,在印度语音里与“般若”相近,又有大的意思,故其意思是“大般若”,即究竟圆满的般若,这是我们首先应有的认识。所以我们研究“般若”不研究“萨婆若”,因为当你般若成就圆满以后,萨婆若就得到了;萨婆若属于果地,而我们现在谈的是因地的部分,先将这部分弄清楚。
【智慧金言】
我们了解,般若经典所谈的关键点,就是讲“性空”,而性空在整个佛教当中,有两种区别:第一,有人把性空当作目的、最终的目标,一旦目标达成,便也结束了。他大喊着:“我证得性空,开悟了!”自诩成佛了,然后坐着等人来拜,这是把证得性空当目的。第二个则是把性空当作基础,也就是说,证得性空仅是基础,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起种种妙用。
2.心无所住放弃执着
【原文】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释讲】
展开经文之前,惠能先讲一些因缘让我们认识。他说,现在大家暂且把这个严肃的课题放一边,“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个功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累,大家先听听我得法的经过,看我是如伺“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又是如何“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他以自己为例,让大家明白。
“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能”,指惠能自己。惠能的父亲,本籍范阳,在该地做官,后来不知哪里犯错了,被贬到岭南来做百姓。惠能的父亲大概被贬之后,怀才不遇,抑郁以终,很早便过世了。父亲早亡,老母亲便带着他来到南海。“南海”不见得是海南岛,应该是指到南边靠海的地方居住。他们生活很艰苦、物资缺乏,所以母子俩便到山上捡木头到城里的市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