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02

第2章 悟法传衣(2)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当时有位客人买柴,请惠能将柴送到他的店里头。“客收去,能得钱”,这文章写得很好,言简意赅。惠能拿了钱以后就出去了,他看见其中一位客人在诵经,一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马上开悟了。这是惠能自己说的,他非常厉害,一听就开悟了,我再念一遍,看你们开悟没?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是《金刚经》的经文,你去体会看看,它是不是讲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存在?惠能那个时代,不会用“生命的本质”或“生命的存在”这种字眼,只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但光讲这一句你听不懂,改说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存在,你还是无法开悟。

我们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既“生其心”,又要“应无所住”,这之间有一个关系存在,这大概不是我们现有的思维逻辑所能了解的。要“生其心”,一定有一个生处(能),一个所缘(所),然而,在“应无所住”的情况下,无出生的主体,没有主词,又如何“生其心”?这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停在片段式、直线式的思维模式中,认为非得有主词,才会有动词、受词,否则无法成立。而且在片段式思维下,你会发现主词一定要在当生才有。若你改为无尽式的思维模式,这个主词可能在前辈子,可能在下辈子,这辈子没有,那他有无可能生其心呢?动词、受词出来了,但主词是前辈子来的,你可能就不知道了。

“应无所住”,即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当我们用片段式的思维模式来解释时,应无所住是有一个“主词”,它不执著这个“主词”,所以无所住,而这个无所住是“住无所住”。

我们原先打算到处讲经弘法,不盖寺庙,有机缘便尽量度众生,但很多人闻法后很高兴,想要出家,于是就希望弄个道场。问题来了,你想想看,只要出家修道弘法就好了,为何非得弄个道场不可?只要好好弘法,福德因缘自然会与众生相应,该住什么地方,其因缘会自然成熟,只要怀抱感激的心就好。因为我们有我们的事要做,众生护法有众生护法的事要做,只要好好修行,何必盖庙?没有庙便“应无所住”,但你仍有住啊!是“住无所住”,指哪里可以住就住,“而生其心”到处说法。需要我们弘法的地方太多了,有必要计较有无道场吗?

这个理念其实很多人还是无法接受,有人说:“我想随你出家,但自身若无安定之所,万一房东收回房子,那怎么办?”这很伤脑筋耶!虽然他很懂又很喜欢佛法,可是偏偏就一只脚悬在那儿,要进不进的,好像怕被夹着一般。你对生命的本质究竟有没有体验?同样的,一个弘法者、修行者的本分为何?我们应该担心没有道,而非担心没有庙啊!你把重心放在道上的时候,已是无所住了,所以不要管那些,只要“生其心”就好,关键在这里。

这个其实不难,因为你拿直线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圆形式的思维模式,当然夹缠不清,乱成一团嘛!你必须将自己调整好,训练成圆形式的思维模式,便容易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也是个核心,不过是个小核心,把它视为大核心也不要紧,只不过人家一听就悟了,我们一听却“误”了,此误非彼悟。

“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惠能不识字,他看人家拿一本书在念,以为是诵四书五经之类的,不识字的人差不多都作如此想。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看到线装书便欢喜地买一本回去,却不知道里面写些什么。

【活学活用】

整个《金刚经》的重点,即此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很多人对这句话很感兴趣,但弄了好久还搞不清楚。你看,善根的浅深差多少?能大师这么一听,心即开悟;我们这么一听,心很欢喜,就是不开悟,所以才会一直追究其义,却又追不出来。

现在我们针对这句话来了解一下。这里讲的“了解”两字,即“开悟”之意,不要解释成世间人所讲的“我知道了”,那个“知道”跟这里所谓的“了解”不同,这定义先区分出来。为何要有这种区分?

学佛过程中,我们常犯一种毛病,不清楚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我要明心见性,直了成佛”、“我要开悟,了生脱死”、“我要追求极乐世界”……一旦有这么一个追求的目标,告诉你,那绝不是佛法!有所求的绝非佛法,而是世间法。

佛法不可以如此追求,然而,佛门中所接触到的修行人几乎都作如是想,因此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便开悟不了。一旦抱着有所求的观念,保证你绝对无法开悟。世间法可以追求,你能追求事业成功、家道兴旺,但佛法不能追求。或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你可以经由努力追求而懂其意,甚至花上两年的时间,写上一大篇论文,并得到博士学位或奖学金,但仍旧在三界六道轮回,无法了生脱死,纵使理论弄得再通达,对你并无实际的帮助,差别在此。

因此,“了解”所指为何?譬如,你可否设想当时的情境?能大师不识字,只听到声尘,很笼统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咚!”一声,心即开悟了。你能否想象得到,他当时情境为何?听到这句话时,他内心的状态为何?这是我们所要追究的。

歌舞类电影的描述手法,就非常契合这种内心情况。《孤雏泪》、《窈窕淑女》、《西城故事》等影片,当这些主角内心感受到喜悦时,导演以电影的技术,用到处都在欢舞、庆祝的场面呈现其内心的心境。“开悟”,就是那种心境,你要去体会那个部分。并非简单一句话:“喔!你这一讲,我知道了。”然后以为自己开悟了。其实,你只是知道而已,尚未开悟!

开悟之时,心和境交融在一起,里外合一,内心里头的喜悦,会显现于外,产生一股想要庆祝的感觉,像外国人过万圣节一样,蹦蹦跳跳地好高兴。你能否感染那气氛,完全吸纳到内心里来?一位开悟者,就是那个情境完全投射出去。他一听到时,开悟所产生的第一个现象,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完全产生一种欢喜,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整体都是喜悦的。因此,看到树,树仿佛在跳舞,听到声音,皆是欢庆的乐曲。你能不能油然生出那种情境?生不出即表示你与开悟还没有缘。你先去会意并吸纳那种心境、那种情况,渐渐的,你会清楚学佛的目标在哪里。

学佛、修道,不管是哪一法、哪一道,都不是要修成泥塑木雕,端端正正坐着不动,你以为这叫“成道”,我看是成木乃伊!“成道”,是指内心充满了喜悦,那种生命能量、朝气活力,能使萎缩的生命突然间饱满起来。身体像一颗电池,要蓄满电才能用啊!然而现在我们躯体仍在,能量却没有了,所以点起来的灯,要熄不熄、忽明忽暗。说它没有生命,却又红红一个,说它有生命,真要照明,却又什么都看不到。能量消耗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常常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将整个生命能量全部消耗掉了。好多人高兴时不敢笑,悲伤时也不敢哭,一定要表现出绅士淑女的模样,于是将那份喜悦或悲伤强自压抑下来,生命能量就此消耗了。这种情况是否常发生?我们常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压抑自己,不知不觉中就让自己扭曲、变形,无法很坦率的将本性、本能表达出来。本性、本能都是本来具足的,我们能否将它吸纳起来,让它恢复本来面目?我们没有遗失,只是被扭曲了。就像气球原本是饱满的,被捏成一团后,应该如何充实,使之恢复?

刚刚谈“心即开悟”是那种状况。经文这里讲,惠能他借这个缘——声尘进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为何这句话能令他开悟,而我们却不能?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要分两方面来谈:一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的意义;二是惠能以何种态度去听这句话。

第一个,“应无所住”,简言之,即是心不执著。“不执著”讲起来很简单,大概任谁都会说自己不执著。像大家来到道场听经,虽然设备很好,听完经你还是得回去,否则一直待在这里,就是执著了。所以听完经,必定得回去,下一讲又再来,这是“应无所住”。但你是否对于任何境界,例如自己的生活背景及习气等,也都能如此不执著呢?

譬如,你既然到了外国,就应当依照当地的生活习惯,不要执著于华人的习惯,可是你还是习惯过农历年,这不是执著吗?某些执著,你可能感受不出来,因为你认为这是习惯嘛!理应如此。或是吃早餐时,你想:“我们都吃稀饭,烧饼油条配豆浆。”那也是一种执著啊!这种民族性即是一种执著,要完全放下是极为困难的,“应无所住”非属易事啊!然而这是真理,你必须在“无所住”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心。对于任何境界,缘来,即现前,缘走,随之消逝,此时,真正的境界才会现前。

要想“生其心”,让心能够自在圆满、完整表露出来,此时你必须让心完全展开,不要框住它;假如“有所住”,就是框住了,它无法充分展现。所以,见到实相,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第一个意义。

那么惠能是以何态度、立场,一听到这句话就,开悟了?这点是我们需要慎重思考的地方。既然大家学佛了,你对佛法是否真正了知?你在追求什么?我们常讲,英雄有英雄的本色,海盗也有海盗的本色。当海盗一定要残忍,不然抢不到东西,如果船长下跪求他,就因此放他一马的话,那就不用当海盗了。商人也有商人的本质,商人的眼光必须锐利:“啊!这东西能赚钱,那样做不赚钱。”他的目标在于赚钱,投资不赚钱的case(生意)就非商人所为了。修道者也有修道者的本色,心要在佛道、菩提道上。如何安住在菩提道上呢?首先,应对菩提道有所认识。

先前提过,佛法和世间法不同,世间法所追求的,往往佛法并不在意。世间人多半认为:“布施出去就没有了!你跟我化缘一千块,我就少花一千块,你不跟我化缘,我乐得清净!”然而佛法讲因果,所以奉劝诸位必须懂得修福,修因,种福田。因此,当在家人对出家人的态度、立场不恰当时,出家人如何制裁在家人呢?他不罚你站,但唯一,也是最严厉的制裁,便是不让你修功德福报,即覆钵,把钵盖起来。因为佛法讲因果,出家人托钵化缘是让你种福田,世间人却觉得不来最好。

进入佛门,就必须具备这种观念,佛门中都是“修因种福”的,“因”修得愈多愈圆满,福田种得愈多愈殊胜。你有智慧才会去修因、种福田,有能力就多做一点,没能力的即使想做也没办法,差别在此。若不能认识到这点,根本不是学佛人,他一定斤斤计较:“哼!工作分配不均,都是我在做。”那你就空在佛门走一遭了,入宝山却不识宝,那跟没学佛的人有何两样?

同样的,回过头来看,惠能此时看起来虽不像学佛,但是心在佛门。学佛人并非一定要三皈依、受五戒等,端看心境、心量够不够。他的心早已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全打开,因此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他不执著,本来就“应无所住”,所以境界会现前,他也看得清清楚楚。他完全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况存在,你能了解吗?他本来就在那种状态之下,只是不会描述、说出那句话罢了!

【智慧金言】

就像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但你有意识到自己在呼吸吗?没有啊,可是一听别人说不呼吸就会死,你马上觉悟到:“要注意,鼻子不能塞住了。”这是不是悟到了?也就是说,惠能本来就处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况中,如同我们处在呼吸的状态里,只是不晓得这叫“呼吸”,然而人家一提,他就开悟了。他的六根完全开放,但对于六尘境界不执著、不受污染,这就是在“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况。倘若无人引导,便不懂得那境界,现在听了那么一句话,他马上领悟到:“喔!就是这样子!”所以叫开悟呀!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原文】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释讲】

既然客人提到《金刚经》,惠能便问:“那是从哪里获得的?”这句话很简单,但有两层含意:一是你从哪里得到这部经?二是你从何处学来的?这里主要是问从哪里学来的。于是客人告诉惠能,他来自何处。文中没有指名是谁,但你要了解,学佛过程中,这种人很多喔,所以平常就要广结善缘。

譬如,你觉得一本解经的书还不错,便多买几本放在某处,写个“结缘”二字,一旦有谁喜欢,拿走了,你便与他结缘了;若是下辈子忘了学佛,便会有客对你说:“我从何处来。”你才有机会为自己种福田。否则到时候,即使很想学佛,就是没人指导你。像六祖就有人来指导了,可见六祖在过去生中已经结了很多善缘,所以这个小善知识便指引他去找大善知识。

【活学活用】

五祖讲《金刚经》一样活泼,他要点醒人人内心的火花,让生命能够充分展现出来,达到最高点。你知道一个生命发挥到最高点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一定会开花!不管是春天,或夏秋冬开花的树,其开花时,即是生命能量达到饱和点之时,因为开了花就要结果了。同样地,一个人的生命达到饱和点时,一定是满心喜悦。

我们为何要供佛、供花?就是让生命达到最高点,完全呈现出来。那时,看到花,会产生芬芳、亮丽、喜悦、欢喜的感觉。相对的,当你生命达到饱和点时,他人眼里的你,也是充满喜悦、芬芳、亮丽的状况,一定是这个样子!告诉你,花的意义不可思议啊!我们因为受到环境的污染,生命一直萎缩,能量不足,以致生命之源枯竭了。如今修行学佛便是在充实我们的生命之源,让生命的能量饱和起来。至于如何达到饱和状态?讲经就是要灌输大家这一点。

当然,忍大师当时开示的《金刚经》,跟我们这时讲的不会一样,但是他所得到的结果与目标,应该与我们的时代一致,否则就是我们讲错了。既然他能达到那个目的,为何我们不能?不可能当时他讲经的目的与我们现在不同,也许讲法、遣词用语不同,但目标定然一致。我们不求讲法与其完全吻合,但目标必定相同,至于其他就善巧方便了,因为时代不同嘛。在那个时代用那些言词便可使人明了,现代若是如法炮制,你会说:“听不懂!翻成白话好不好?”经文有众多例子和理论,与现在的思维理络有别,我们必须重新诠释,否则难以理解。尽管如此,我们仍可感受到忍大师当时讲经让大众获得欢乐法喜的氛围。如今听经的你,能否体会到这份所谓的“喜悦”?不然你在佛法中就自学了。至于如何获得、进入?那属另外一个层面,后面我们会谈到。

“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常劝”,是经常劝导,“僧”是出家人,“俗”是在家人。僧俗有四众:比丘、比丘尼是僧,优婆塞、优婆夷是俗。大师常劝这些人,只要持《金刚经》,就能见到本性,然后可以直接成佛。

只要持《金刚经》就可以了,各位相不相信?这是开悟者说的,若你以轻视的语气说:“又是《金刚经》!”可见你瞧不起《金刚经》,它对你而言不够。甚至有人觉得《大藏经》都还不够,还要加个四库全书,那就变成业力了。好多人在佛门中极认真修行,一天修八到十个钟头,但仍不见得正确,可说忙碌有余,精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