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18

第18章 悟法传衣(18)

惠能没有受过经教训练,受过经教训练的当然知道,他不像来果禅师、虚云老和尚都是知识分子,涉猎诸多经藏;他是从自性中显发出来的。这个过去佛,当时可能不讲三藏十二部,例如阿弥陀佛,种种法音流宣,音声佛事,但不讲三藏十二部;又如香积如来,因缘一到便放香度众,应得度者就得度,应开悟者就开悟,哪有三藏十二部?那时候不讲这些,反正能觉悟众生就对了,诸佛的法都一样,目的在觉悟众生,但方法不同。

释迦牟尼佛在这娑婆世间,主要是讲《华严经》,其他皆属眷属经典。眷属经典,每一尊佛讲的都不一样多。释迦牟尼佛讲的最少,三百多会而已,他方世界讲的无边无量会,那讲不完的,光是经名从头念到尾也念不完。为什么?他们寿命长啊!其众生因缘复杂,因此所宣说的经典也多。我们这边的因缘还算蛮单纯的,因为寿命太短,顶多不过百年,能读多少经?所以释迦牟尼佛也不可能讲太多嘛!所以像大小二乘、十二部经都是因人而设,每个世界所宣说的皆有差异。接着往下看。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虽然因人而异,但主要依于智慧而区别,根器大小不同,所建立的经法也不一样。假如没有世人这么啰唆的话,“一切万法,本自不有”,他就不必讲啦!这一点你可以想想,假如人不以分别心妄立一切法,这世间本来就那么单纯。

现在假设一个情况,你去思维一下:突然间,你像鲁宾孙一样漂流到荒岛,那里什么人都没有。岛上的一切,包括石头及植物果实你都前所未见。处在那样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譬如你原先没看过香蕉,现在见到了,大概只是怀疑能不能吃?然后试着吃一口,若是不顺口的,像柿子那样黏黏的,你恐怕就不敢吃了。如果要吃菜,你大概也会去摘嫩叶,而不会吃芦苇吧!你顶多只作这种尝试,会不会为它取名字呢?应该不会啦,那时候取名字有何意义呢,对不对?你面对的一切境界,回去后还是那个样子,它是不是本来就都如此?

这世界本来就这样,之所以纷纷扰扰,乃是因为我们人类在作怪。人一来到世间就不得了,鸡犬不宁了,开始为这个、为那个取遍各种名字。为什么?人有分别心,才会生出种种名字,名字出生,一切万法随之而立,但这些本来都没有的。

记得《失落的地平线》中提到香格里拉,在那世界里哪有什么名字?就只有一个“美”而已,其他没有。故事里,飞行员想从香格里拉带某姑娘出来,然而穿越山洞的过程中,一阵风吹来,少女就变成骷髅般的老太太了,即使想再回头,也回不去了。你看,这外面一有分别,马上就老化。而在香格里拉里没有分别,永远那么美,就是那个样子。

你妄起分别,所以万法兴、万法立;你若不分别,一切本皆如此,你便一直融入当中。刚才谈到,只要破除自我,当下即圆满,当下便止于至善,就这么简单。想进入开悟的境界,就好像要经过那条隧道,到达香格里拉。隧道是什么?破除自我,一经隧道就把自我割除,进去后“无我”马上显现,止于至善的境界立刻现前。如果自我还在,那就在外面风雪交加了。我们现在是不是处在风雪交加的环境里?各种激烈的竞争、斗争都来了,你若能放下,就能到彼岸,无所纷争,一切圆满美好。这完全是感受的部分,而不是知道的部分。

【智慧金言】

放下自我!或许你还没有办法全部放下,但能放的就放下吧!能不计较、不执著、不分别的,就尽量放下。虽然这种话不尽然正确,但还是要安慰你一下。因为一个能放下,就通通能放下了,现在之所以放不下,或者想分期付款慢慢放,都是因为习气。你不晓得放下以后的境界有多美,否则你老早就放下了,你绝不会讨价还价:“再给我三年。”你还没有感受到,所以得慢慢去体悟。

41.用正念、正思维观照

【原文】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竞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释讲】

此段总结惠能所讲“般若波罗蜜”。这里提示大家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正法是什么?邪法是什么?

“善知识!”这是惠能再一次提醒我们,“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内外明彻”的意思应该很清楚,相对的,“智慧观照”恐怕不易了解。要用智慧来起观照作用,方法何在?这是一个前提,假如不会“以智慧起观照”,下面所讲的就无法领受、受益。

【活学活用】

所谓“智慧观照”,一般人以为是“我用一个智慧来观照”,可是,假如你没有智慧,又怎么观照?换句话说,必须要有智慧才能观照喔!那么,我们现在都还是凡夫,没有智慧,是否就不用观照了?其实,智慧观照就是之前说过的,用正念、正思维的那种观照,所以“智慧观照”并不是指某一个东西,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注意那种情境。

我们提过禅观跟密观不同,“禅观”是要提起那个念头,将一个话题、主题带起来,然后将心安在这个境界里,把它照得清清楚楚,这叫“智慧观照”。此时,你不能用识性去推理、运用逻辑来思考,这是一般的思维模式。另有人说:“禅坐时应该不起分别,不去思考。”但这样又落入另一边,叫作“空心静坐,是为邪见”。这段经文也提到:“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所以禅坐只是静坐在那边什么都不想,这是错误的边见啊!你被这个法绑住了,叫作“法缚”,所以这二边都要放下。错误的推理思考不对,百物不思也不对。那怎么办呢?提起正念后,把心安住在此一境界上,如果心被外缘带走了,就把它抓回来,即“将心安此境,心若他缘时,摄之使令返”。

“禅观”的要领就是这个,如此简单,其他没了,再有的话都是邪知邪见。切记!禅坐、参禅就这么简单,要明白用识性的逻辑思考推理通通不对,“百物不思,空心静坐”也不对,唯一的方法便是提起那个念头,守住那个念头,使这个照住念头的“这个念头”不失掉,那就对了。然而,这当中必须具备定力、毅力、耐力三个条件。若没有耐力就无定力,你会流于空心静坐,定力难以增长;没有定力、勇气去放下识性的逻辑思考,心会去攀缘、去想念其他的缘念,而无毅力则断不掉。参禅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能否照得住而已。

禅法本身不难,你要开智慧就从这里,这种观照叫“智慧观照”,其他没有了。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如果能真正这样子智慧观照,到达内外都通达、明彻时,就了解自己的本心是什么,当下便解脱了。后面那句“识自本心”就不用说了。“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你用这种方法得到解脱,就进入证得般若三昧。

这时可以回想之前所谈的,何谓三昧?三昧即忘我之境,已把自我给忘掉了,但尚未达真正的忘法之境。“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般若三昧就是无念,没有念头。这个无念跟空心静坐的空心不一样,也不同于百物不思。他照住,把其他念头放下,但还有一个观照的作用在,其他都没有。所以说“无念”就是“一念”,“一念”就是“无念”。

譬如,问你这墙壁有没有颜色?你说没有,但没颜色就是一种颜色,对不对?说是白色或底色;天空有没有颜色?只有一个青蓝色,那就是一色。一色即是无色,在单纯的一个颜色当中,能够画种种颜色进去;一念就是无念,一想即无想,故一就等于无。这讲起来有点伤脑筋,但你可以自己去感受。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什么叫无念?这地方是谈真实的部分,你可以把它框起来当座右铭读诵,称为“无念咒”。六祖惠能大师曰:“怛姪他唵……”就把它加上去了。“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是见一切法,而不是没见到喔!这句是说,要知道一切法,但不能染著上去,即是无念。见一切法而不知一切法,对错、好坏都不清楚,那是白痴。所以,他并非不知道,他甚至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他就是不染著。这个是功夫啊!不是学佛学到最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们看到很多公案,其中有一则沙弥送点心给师父,结果师父误将墨当点心给吃下去了,却浑然不觉。那个师父在吃时,他的心对于墨和面包无有分别啊,那是不染著的境界。你说:“他行,我也行!”然后一咬下去,墨没断,只怕你牙齿先断了。你还有分别心,而他于一切法都不染著,这叫“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刚才讲“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这是就本体来讲的,根本是这样子,但起作用就不一样,一作用就遍一切处,但也不著一切处。它能够到一切地方,在任何地方都能起妙用,但不执著在那个地方,这叫“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

我们把这个境界,稍微做个转化后来看。佛到这世间成佛、教化众生,应该是无所不知,对不对?为何他只在印度教化众生,不到中国来?假如他那时真的想到应该要来,因而翻山越岭前来,那就执著了。因为,当时从印度到中国来可不是件易事,现在飞机一搭当然就解决了,可是当时的环境不允,那样做是随缘;当时没到,以后会到;教法的精华到了,就等于他人到了。最后到了没有?到了!执不执著呢?不执著。在那个时空环境下,他运用到最圆满的地步,至于其他地方可否更美好?我们无法臆测,因为他已经超越了嘛!他是否来过中国,印度人绝对无从分晓,就算他来过了,是否就现那个相呢?那也不一定。他的存在原本就遍一切处,但由于不执著,故所呈现出来的相,往往不是凡夫肉眼所能得见。

有位师姐提到《影尘回忆录》里记载了一段,谛闲大师外出讲经,有个弟子要跟着去,谛闲大师不肯,弟子还调皮地硬是要跟,谛闲大师很生气。那个弟子也奇怪,师父不喜欢,走开就好,却偏偏要跟在师父后头。师父到了目的地讲经,有个机会需要梵呗和法会,没想到那个弟子竟派上用场了。谛闲大师想想,觉得这讨人厌的弟子还蛮有可取之处,以后他又吵着要跟,大师便思量,或许又有机会让他发挥功能。

有时我们会觉得某人不适用,但当你需要用到这种人时,一时间恐怕也找不到。这告诉我们,肚量要能扩大、包容。人都是同气相求,你是文学家、学者,周遭大概也都不脱这类人物;你是官员,往来的泰半也是官员,贪官大概也不离贪官的人脉,对不对?一个文学家要找官员帮忙,会感到头痛,因为缺乏人脉嘛!

企业家有时要找个文采字艺皆佳的文人,很难啊!但他要找懂得如何赚钱的人就很快。为什么?平常他认为文人对他无关紧要,除非他有雅量,能包容进来,需要时才能派上用场。你平常不多加措意延揽,真有需要时必须多花五万请人来写两个字,虽然你花得起这笔钱,可是你也发觉那两个字没价值。如果素有深交,那两个字也许不但免费,甚至还可能是传诸百代的佳作,蔚为美谈呢!心量要如何展现?端看我们能否包容异己,尤其包容坏人?这有时很伤脑筋,我们对坏人恨之入骨,一心排斥,但在修行上,这些人往往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那是心量的问题,能容人者,较易趋于不执著,因为执著产生于分别。

你说:“我喜欢穿某种颜色的衣服。”这就分别了。你一分别就有喜欢或不喜欢,这很明显。或是随口说:“我喜欢哪种人、不喜欢哪种人……”执著就在这分别当中起来。修行即是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境下要如何自我突破?如何把心量扩展出去?

从前读书时,读到受外国人欺负,不禁咬牙切齿。现在学佛懂因果以后,想想那些欺人太甚的洋人,可能都投胎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成为被斗争、被牺牲的人们,而当时被欺负的中国人则可能正在英、法等地享福。你看,因果如此一转便幡然不同了,所以生什么气嘛!欺负人的人,最终必来到灾难处受苦。

与此类似的公案很多,有一对兄弟,原本各应拥有一半的遗产,可是哥哥侵吞了弟弟的财产,结果死后投胎到弟弟家,弟弟则投胎到哥哥家。前辈子侵占了别人家的财产,下辈子可能就到那一家去受苦受难;而被你侵占的那个,却反而投胎到你家享受现成的。

因此,心量能否打开呢?我已经为各位分析过“片断式”与“无尽式”思维模式的不同。你在这段因缘里,种种事情真实发生,称为“历史事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辈子若有一百年,则有三万六千五百天。现在将一辈子视为一天,那一开展就扩大为三万六千五百辈子了,如果你按此去写日记,还会想记每天几点起床,刷牙漱口几次等等琐碎之事吗?现在你已经累积到三万六千五百辈子之长了,你前世、此生、下辈子……生生世世都拥有生日、父母、配偶、财产、事业等等,这些跟每天刷牙洗脸有何不同,你还需要费心去记、去计较吗?你若将整颗心打开,自然毋庸执著了。想要不执著、不染著,最好先把心量放开。怎么放开呢?方法要自己经常去历练。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你负责一个工作,只要把本心清净了,使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出六门,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接触之际,无染无杂。有没有接触?有,但不贪著。你不要学了佛以后,一吃东西就说任何美食都食之无味,任何好味道都不感兴趣,那是心灰意冷、槁木死灰,生命能量在消失啊!这样学佛根本就错了。

【智慧金言】

学佛以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一定的,但是不能一副意兴阑珊、要死不活的模样。你很清楚,但不贪染、不执著。而今佛教界的现况正好相反,学佛以后,奋斗意识消失了,贪著反而更甚,从素菜馆愈吃愈贵便可见一斑。现在荤菜一桌两万已是少见,但素席却比比皆是。一人份的素食料理可以叫价上千块,请问:那是吃素还是吃贪啊?完全丧失了学佛的意念。当然那些人也自有一番道理,说要弄好素菜,以便引领初学者入此修行门,但初学者不会去选这种千元大餐,最后都变成老修行在吃,这样岂不颠倒?吃素的“素”是指“忠于原味”,像美国人吃沙拉,水煮沸后烫一下,沾点沙拉酱或酱油,那就是最忠实、最素朴的素,而非不放肉就叫素了。很多素食者都是胖子,吃素吃得油腻腻的,弄颠倒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