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家的金鱼最近好像不太喜欢吃饭,怎么办?”这叫佛法吗?换个饲料不就好了。虽然他家金鱼不吃饭也属佛法,但这种问法却不是在问佛法。这种情况就是学佛的境界未到,不知佛法的真实义为何,所以净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善根还不够。
“听吾偈曰”,惠能大师接着简单说了几句偈。说偈,就是要你把它记起来。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即心就是慧,即佛就是定,这个定义与一般定义恰好相反。有人说:“即心名定,即佛名慧。”但此处讲法不同。“心能现一切万法”,故曰“慧”,但无慧而心能现一切万法,便属世间法、因缘法。这里“即心名慧”,所现的乃是智慧,也就是“唯智所现”,智慧的意思,是一真法界、性起法界,不是缘起法界、谈因缘法的部分,所以说“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即心即佛,佛是觉悟,而觉悟应该是“慧”,为什么这里讲“定”呢?“因定发慧”,故佛慧乃从定中来;“定慧等持”,定慧两个都要修,不能偏废;“意中清净”,此“意”指心念,心念要能够清净。你把它倒过来说:“心念清净,定慧等持,即心名慧,即佛乃定。”这样定义或许比较顺。接着看下一句。
【智慧金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要悟这个法门,是由修学中来的;你必须定慧双修,在起妙用时,本来就无生无灭,你必须要能悟此法门。这个“用”是妙用。把它倒过来讲,在文法认知上你可能会比较容易了解:“双修是正,用本无生,悟此法门,由汝习性。”因为前面谈定慧等持,故云“双修是正”。
2.“知道”与了解不一样
【原文】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释讲】
“僧”在中国皆指佛教的出家人,在印度则只要修行人舍俗出家,不管现何相,都叫和尚,故以他们的眼光来看中国,就有道教和尚了。你若看到印度资料或书籍里提到比丘、僧等,不要以为一定指佛教的出家人,其中也包括了锡克教、印度教、耆那教;若谈到中国,可能也涵盖道教在内,甚至西方那些不讨老婆的神职人员,他们也认为都是出家人。所以,假如要发心供养出家人,就要注意不能起分别心,这些外道出家人也要一并供养,否则心量就太狭隘了。既然要学就学完整一点,两边都要学。
有个和尚(当然这里是指佛教的出家人)名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这个“初”是早期,不能讲第一次。他早期读《楞伽经》读了一千多遍,但仍无法体会“三身四智”。“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我们也都清楚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虽然现代工具书、辞典很多,一查就知道,然而知道是一回事,却是体会不出来。
【活学活用】
为何说“知道”跟“了解”不一样呢?我们举个例子,你慢慢去体会。你翻开看,好像都懂,可是要你再跟别人讲解,你会:“哎哟!这要怎么说呢?”即便你如数家珍地照背一遍,还是会觉得怎么讲似乎都不完整,那种“知道”就是抄来的,不是真的“了解”。这时若有人反问你为什么或如何,你就答不出来了。听师父讲、查辞典或看其他书籍资料,那都是“知道”,只是从你的脑筋飘过去,没有经过你的心,所以不能成为你的。所谓“了解”,必须自己体会。除非像六祖这般根器敏锐,那么一讲,马上即能反射出来;我们一般人通常是吸收进去,还要经过好久一段时间细熬慢炖,才能把那味道炖出来。此端视个人根器,不同的根器,这地方所得的答案就不一样。
当时资讯不发达,智通法师虽然读了很多遍经文,仍旧找不到答案,所以他来礼拜惠能大师,请他解释“三身四智”的意义。
这里有一点值得大家学习。智通法师识字,诵《楞伽经》一千多遍,他来向不识字的惠能请教。他跟法达不同,法达诵经三千部,慢心甚高。现在一般人常有这种毛病,自认为很懂,自诩是某号人物,难以屈躬请教。不仅佛法,日常生活中也常有此病。那个使自己不愿向真理屈服的部分,就是自我、我执,而我执便是使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根本。一个学佛人、修行人就是要破除这个我执。所以,看到先贤智通法师,能如此这般礼师,求解其意,我们都要学习。不只修学佛法要如此,日常生活中也一样。智通所示现的,就是告诉我们这些。
智通请法,就如同我们请法,惠能大师告诉他,也等于是告诉我们。惠能大师成就实在非凡,他的定义与佛经原始定义的文字完全不同。“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他第一个讲法身。我们在供养佛时常念“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惠能没有读书啊!法身就是清净法身,是你的本性、佛性。“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圆满报身,是你的智慧,我们念《供养偈》也会念到“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千百亿化身,是你所行的,念《供养偈》时也会念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就华严的定义言,是“体、相、用”,就此处之定义言,乃“性、智、行”。“体、相、用”是讲文殊、普贤,“性、智、行”还是讲文殊、普贤。所谓大行普贤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你看,二者定义完全没有殊异。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假如离开本性来谈“法化报”三身,那就“有身无智”,有三身而无智慧了,四智也就谈不下去了。倘若悟得“法报化”三身乃无有自性,那么就是四智菩提。此即刚才提的,“成所作智”是前五识转变过来的,“妙观察智”是分别意识转变过来的,“平等性智”是由第七末那识转变过来的,“大圆镜智”是由阿赖耶识转变过来的,这叫转八识成四智。这四智菩提,我们简单提一下就好。接着惠能以偈告诉智通何谓“三身四智”。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这地方各位留意一下,前面刚讲“若悟三身无有自性”,这里又说“自性具三身”,文字上有无矛盾?各位,“自性”二字在佛经里,很多地方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单单这个“性”字,就有好几重意义,有时通“相”,与“性相”同义,有时和“性相”是对立的;有时是品性的“性”,是本质、本体的意思,有时则是“性相”之意。你看,这里才隔一行,两个意思就不同了。
为何前面讲“三身无有自性”,这里又讲“自性具三身”?这假如用理论来解释,就太广、太繁复了。我们可以这么说,从三身的立场来说,无有自性;若从一个人的本性来讲,则具备法化报三身。换言之,因为从不同的立场来看,所以不一样。例如,从国家的立场来看人民,不同于从人民的立场看国家。由人民的立场来看国家,是有一个国家存在,但由国家的立场来看人民,并没有国家。国家是很抽象的,你怎么定义“国家”呢?总之,由此立场来看为“有”,从那个立场来看却是“无”。这部分假如要透过语言表达,可能很容易产生误解,因此必须很谨慎。我们这样讲过去,有没有讲错也不知道,但你明白了那个理论的大概后,要写下来,就要很仔细地思维。
惠能大师这地方并没有讲错,不是前后矛盾,而是从两个立场来看。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发明”意指起作用,现在话叫“发生”,它发挥作用就变成三身、变成四智。此四智“不离见闻缘”,“见闻”二字就包括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觉味、身触境的那种感觉,五根全部包括在里面,通常简称“眼见色,耳闻声”,其实是包括了前面五识。从自性的立场来看,自性具有法报化三身;法报化三身起作用,展开成为四智;这个四智离不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缘;这点若能体会,很快就能直接证得佛境界。
【智慧金言】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现在我提醒你,你要注意,要懂得听,相信而不迷信,就永远不会迷惑。修行不要向外到处乱求,成天说菩提,自己都不觉悟,那没有用。这只是一个警告性的话,前面那句最重要。
3.有足够的善根,开悟就快了
【原文】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释讲】
智通再问:“四智的意义,能否再讲一遍呢?”惠能就说:“既然知道了三身,就应该知道四智了,还需要问吗?”这实在很麻烦,讲一句就真的只懂一句,我们是不是都有这种情况?你必须自己真正去感受,感受所得乃整体。假如不是感受而是记忆,就会变成人家教一个,你记一个,教两个,你记两个,这样无法举一反三。人家举个例子,你即能够通达所有,这才是有智慧之人。由此可见,智通法师是很憨厚的人,脑筋不是很灵光,已经告诉他三身展开成四智,他却接着又问四智如何。
惠能大师反问他,为什么还要再问呢?“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刚才是“有身无智”,现在你不讲三身只谈四智,是“有智无身”;既然三身四智是一体的,把四智弄清楚了,若不懂三身为何,那还是没有智慧。
惠能大师接着再讲:“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你看,他老人家没读书,却能记得那么清楚,换成我们,不知能否背得起来?当然智通法师可能就像先前法达禅师一样,先把《楞伽经》念一遍给他听,而他老人家才听过一遍,就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来。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这段文辞如此优美,很不简单,我想大概是法海自己写的。“五八六七果因转”这句我们常提到,是中国人发明的,不知道印度人看了会怎么想。这一句的意思是,五、八识在“果地”转,六、七识在“因地”转。这部分待会儿再详细说明,现在只就文字上简单谈一下。
“大圆镜智性清净”,大圆镜智是第八阿赖耶识转成的。阿赖耶识有如记忆体里所储存的资料,你把它转过来以后,性清净。要如何将记忆体所储存的资料通通清掉呢?各位会不会清?这么一转,是转什么呢?就是把意识形态通通抛弃掉。我们有好多意识形态放不下,会执著、会黏着,所以不清净。不清净就不能称为大圆镜智,只能叫阿赖耶识。
“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性智是第七末那识转的。通常“心意识”三字,心是指第六意识,“意”是指第七末那识,“识”是指第八的阿赖耶识,但这地方属另外一个定义系统。他说“平等性智”为第七末那识转的,第七末那识就是执著,也就是捕捉和输送——刚才提到阿赖耶识像记忆体的资料储存,怎么储存呢?靠末那识输入。要输入,就必须捕捉。捕捉住,然后输入,这叫末那识的作用,假如这个输入系统发生问题,是不是有病啊?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是第六意识转过来的,第六意识的主要作用是分别(第七是执著,执著就是捕捉和输送)。我听到、看到、闻到、感觉到……都是分别,分别以后,才经过第七意识输送到记忆体储存。所谓妙观察智就是不分别,不分别就没有功用了,所以“见非功”。见,包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识性的作用。眼见色、耳闻声,通通是识性,所以“见”包括了眼见色的见,耳闻声的闻……六个部分通通涵盖进去了。现在不分别后,就通通不起作用了,所以说“非功”,没有功用。
“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同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从哪里来呢?就是将眼、耳、鼻、舌、身接触色、声、香、味、触所产生的五识,转成“成所作智”。换言之,前五识是对外面境界所接触的,接触以后第六意识开始起分别作用,然后经过第七意识输送,进入阿赖耶识储存起来。所以一个人聪明与否,就看这部分。第六意识分别很迟钝的话,常常问老师:“什么?”老师说“神马”在天上飞,你还问:“什么?”迟钝啊!有的人是会分别,但不会存进去,很容易忘记,现在他听了马上会,可是回家又忘光了,有没有这种情况?那大概是“输送”产生障碍。很多同学读书很认真,晚上背得半死,隔天早上却全忘光了,这就是输送、末那识出了问题,他一直背不起来。有的则是阿赖耶识出问题,那属于记忆的部分。
【活学活用】
世间法是教人记忆和反应,记得多、反应快便属聪明人。佛法教育不是如此,佛法教育是让人觉悟的,无所谓记不记得起来,只要觉悟到人生的无常,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义、价值,感受到生命的火花与光辉就够了,记那么多垃圾干什么?那些东西,记再多都没有用,反而是一种负担,对社会人来讲,顶多被夸赞很聪明而已,但这都与佛法教育无关。由此可见,单从“八识”来看,它与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本质完全无关,但从“四智”来看,那就触及生命本质了,跟世间记忆那一大堆东西完全无关。修行,就在于将“八识转成四智”。怎么转呢?先把第六分别意识转成妙观察智,再把末那识的执著转成平等性智,因为执著才会不平等。例如有些人早餐喜欢吃稀饭,有的喜欢喝豆浆,一有“喜欢”就不平等了,于是会产生执著。
修行人就从“因地”先转,即六、七识因地转,五、八识要到“成就”以后才能转,所以一个修行人虽然有证有悟,然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他可能还有贪著,要注意喔!禅宗史上有位很有名的道悟禅师,他叫天王道悟。这禅师口才很好,有大成就,讲经很精彩,当时节度使怕这样会影响大众,便找个借口判他刑,将他丢入长江里,结果江里浮起一朵大莲花把他托上来,把那官儿吓坏了,赶紧礼拜他为师。他神通广大吧!这时的道悟禅师尚未开悟,但修行功夫已然非常了不得。世间人最喜这一套,之后,其弟子信众极多,人人都称赞他了不起。
可是后来他开悟后就生病了,不断呻吟:“哇!好苦好痛啊……”他的弟子说:“师父啊!拜托!你以前没开悟,信众好多,我们好光彩。现在开悟了,反而一天到晚哀哀叫!”道悟禅师就打钟集合弟子,那侍者不晓事,还说:“师父!待会儿升座不要再叫痛了,否则人家不来拜拜,我们会没饭吃。”他升座后还是痛得叫出声,侍者便道:“师父!不要叫啦!”道悟禅师借此机会,问:“我很痛很苦,你们知道吗?”下面的人当然不敢说知道或不知道,“我问你们,很痛当中有一个不痛,知道吗?”下面更不敢说了,“都不知道,那我白教了”。两腿一盘,他入灭了。这功夫才大嘛,对不对?生死自在,要走就走,我们两腿一盘,看你去得了去不了?明天早上下座,大概两条腿都僵硬了。
禅门公案里面说,这个道悟只是转了六、七识,没有转五、八识。为什么?他的分别意识转成妙观察智,他的执著转成平等性智,已经不分别不执著了,这是不是很大的成就?但这样子,尚未到达最高的大彻大悟。最高的大彻大悟,要能连同前五识和第八识同时转过来。
那么,转六、七识是什么状况?转五、八识又是什么状况呢?前面曾简单说过一套标准,有些人修学会到达忘我之境,譬如音乐家唱歌,到达只有歌而无歌者,舞者跳到只有舞,而没有舞者,这时便是忘我之境了。假如真是修行人,或者把它当成修行的一种,那就叫转六、七识,入三昧门了,但这尚未达解脱门,五、八识还未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