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故乡,一曲清远的笛
23286600000016

第16章 拣拾记忆(1)

拐杖

人们常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比喻老师的默默无闻与无私奉献,用巍峨的高山比喻父爱的内敛与深沉,于是我也在想,到底事物最能体现母爱的细微关怀与不求回报呢?

想了好多,却总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直到今年暑假回家看到母亲的伤腿旧病复发又拄着拐杖在家里忙前忙后的背影时,直到夜深人静仍听到母亲因劳累一天腿疼得辗转反侧的细微呻吟声时,我才明白,原来那根破旧的木拐杖就是我想要的答案。它不仅支撑起了母亲单薄的病体,更撑起了整个家,撑起了儿子一生的坎坷路途。是啊,一个完整的家怎么能少了母亲呢?缺少了母亲,再豪华的家也会坍塌,因为它缺少母爱这根支柱。同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怎么能少了母亲呢?缺少了母亲,就如同在泥泞坎坷的道路少了母爱这根根给你无尽力量的拐杖。

母亲的腿是08年摔断的,而在病床躺了半年多刚可以拄拐杖走路,闲不住的她就开始做起家务,擦洗、做饭、喂羊,样样都不落,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至今仍记得这年考上大学母亲送我时的情景。由于要赶早上七点多的火车,路又远,凌晨三点多母亲就起床拄着拐杖开始在夜色与厨房微弱的灯光之间不断地往来。我说让她热些馒头吃吃就行了,可她偏不,说是自己腿不好,不能去送我,要是不能让我在临走前再吃一顿最爱吃的饭,做母亲的怎么能安心呢?母亲的心理我又何尝不懂,再说母亲平素是最爱我的,于是我只能眼噙泪水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然后拼命地把此情此景深深地刻在脑海里,记在心里。因为我知道,只有爱在心里,才会懂得感恩。

因为母亲骨子里的闲不住的性格,过度的劳累最终给她还没有完全康复的腿落下了病根,以致今年暑假又病发。再次看见母亲拄起拐杖忙碌的身影,心里真不是滋味,以前总为别人的母亲感动,现在才发觉自己也拥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值得骄傲,值得感动。于是趁母亲在后院侍弄菜园的机会,我拍下了这副图片。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这也正是我抓住这个机会的原因:我希望(或者准确地说原本就是)母亲也像眼前这片蓊蓊郁郁的绿色生命,生生不息,早日战胜病魔,有个健康幸福的晚年。——当然,我更乐意把这样的祝福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祝她们晚年幸福、安康!

过去的事

小时候的我很丑很丑,这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括姐姐,以及所有的亲戚、邻居们说的,那么多人证,想不相信都不行,可见事实是多么的残酷!在大家的描述中,我勾勒出自己小时大家惯见的模样--又黑又瘦的皱巴巴的脸,大脑袋上飘着一片稀疏的黄毛,总是在哭,身上的青筋鼓出老粗(特好哭,可以连续哭上好几个小时)!各位看官,连我自己都忍不住嫌弃自己来:“丑就丑吧,还不乖!”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我那些可怜又可敬的长辈们给拉扯大的,真是不容易呀!

据说当时在我家干活的篾匠,被我声嘶力竭的鬼哭狼嚎吵得没法干活,他对抱着我转圈的我奶奶说:“师母(我爷爷曾当过老师),这孩子是投错了胎,她应该是投男人胎的,现在投了女人胎,她心里委屈、不服,才这样哭的呀!”你听听,哎呀,敢情还是那位大叔懂我呀!

照照镜子,还行,比小时候残酷的样子要好多了,起码出去不会吓死人,万幸万幸!

那位篾匠大叔的话真是真理呀,我就是错投了女孩胎的男孩,这充分在我的个性上表现了出来。

小时候,喜欢下河摸鱼、上树捉鸟,偶尔撒点小谎。三岁时,因为撒谎害妈妈挨骂--那是在一个山区乡,爷爷和爸爸的单位离得较远,中间要过三、四条窄窄的田埂、一座小桥、一条马路,三岁的我从爸爸的单位不知怎么就晃悠到爷爷的单位,并且告诉爷爷说是爸爸送我去的。结果是我在爷爷处玩得不亦乐乎,爸爸妈妈那儿闹得人仰马翻,爸爸一边厉声斥责妈妈不好好照看孩子,一边含泪在小河沟里寻找,还运用了一种叫爬子的东西在河沟里抓(那是怎样的心情呀,我真的很同情爸爸)!这场闹剧是如何收场的,没人告诉我;当时的我受没受罚,也没法知道,只是到现在他们还不时聊起那件事,当然,现在的语气是调侃的,无非是在我老公面前说我有多么的顽劣。那时,围坐在一起的叔伯大婶们总会再说上关于我的几个小故事,用来佐证我的调皮,比如说,四岁时大冬天玩水弄湿了裤子鞋子,被爷爷罚跪,还豪情万丈地对妈妈说“爷爷让我跪我就跪着,不起来!”;比如说因为爬上二妈家门前的小树不肯下来,然后脚被二妈用绳子捆绑在树上;又比如,夏日的午后同小伙伴们到河里戏水,将别人家的荷叶扯得七零八落,被那家人狂追;到河里摘菱角,越走越深,差点见了水龙王...这些事我都是有印象的。还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比如,放学后不回家,同姐姐跑到树林子里,看中了一棵有鸟窝的大树,让姐姐在树下看书包和望风,我蹭蹭蹭几下就到了树顶。那时我可真是猛呀,不管树高树矮、树粗树细,只要上面有吸引我眼球的玩意,我都会不遗余力地爬上去。当然,也有害怕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在树顶上玩得正带劲,突然就起风了,树枝狂舞,我不敢下去,死死抱着树干大哭……

在夏日的中午,大人们休息了,我们一群小屁孩跑到河汊摸鱼,结果是鱼没摸到,倒是象鱼一样吞了几口泥浆水!

直到现在,姐姐还会在我们的孩子面前说,当年的我有多么好吃——口袋里是不能有一分钱的,只要有,马上就交给小货郎了。经典的例子是:那时三分钱可以买到一颗红艳艳的辣椒糖(一种模样像辣椒的糖果),可我只有二分钱,怎么办呢?我就会同货郎商量“你就找一个小点的卖给我吧”想起来,真是汗颜呀!

现在还可以戏水,不会有人追,也不会被罚跪了;还可以好吃,我光明正大地选购自己想吃的任何东西,也不会有人笑话了,但却不能再爬树了,每每看到树型特美的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说上一句“这树很好爬”,这时女儿和老公都会用看怪物的眼神盯着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你就爬吧”。晕呀,我还真没胆了!

我还特倔,记得都读初中了,暑假时不知为了何事同妈妈闹僵了(我以为自己被妈冤枉了),我们就互相不理睬。有一天在路上,远远看见妈妈同邻居大婶从对面走来,我马上转身往回走!我同妈妈僵持了有一个星期,还是爸爸回家来劝和的,我到现在还记得爸爸当时说得一句话“难道你真不想同妈妈说话了吗?”是真不想吗?那时的我可能真不知道。

那种倔脾气一直都没能改变,想起来挺可笑的。十几年前,同老公吵架,我也是可以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不同他说话的,避开可能同他见面和对话的机会,不小心碰到了,甚至可以做到相逢不相识,他同我说话时,我也会选择在那一时刻耳聋!对此,老公恨得牙痒痒,直说我欠揍!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相识相爱,怎一个缘字了得,我竟然能做那么绝,确实是挺欠揍的!

还有情留下

白天城市的喧闹,小贩的叫卖,汽车的鸣笛,在这一刻仿佛被搁离到另一个宇宙空间,徒地,火车的叫嚣声钻入耳膜,几乎每夜的这时,它就会如期通过这里,像西北粗旷的汉子匆匆瞭一眼这里,而后眨眼驶过。

隐约而闪在脑海里,那一年,我家境贫寒,只因大哥的病情不能好转,家里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根本拿不出一文钱来继续我的学业。二哥也是刚刚迈出大学的校门,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钱,仅靠家里的几亩薄田是不行了。不忍心眼望着父母为这个家再日益苍老,操劳,疲命于此,那恐怕是我家经历的最冰霜的时期,无奈之下,我只好想了法子来凑下一期的学费,凑假期南下打工,

当一个人落寞的踏上月台,回首再望家的方向,一滴清泪模糊了双眼,拾起心里高傲的外衣披在肩上,拼命的洒脱抬起脚步,踏上火车,为家,为自己,为了我病中的大哥。收起泪水,坚毅定心,走上了一个人的征程。

慢慢的火车启动,家离我渐渐的远去,心里升腾出从未有过的恐慌和不安,出了家门,心里就像无根的藤,无处攀延,走进公司,怯怯的一人站在那里,“哦,又是眼镜。”随意声音,我看到了彭于波的浅浅的笑意,柔柔的眼眸,像秋天的天空,清彻,干净,湛蓝,暖暖的。

打工的生活紧张而又充实,我为了能给家里寄更多的钱,自己给自己定了太苛刻的要求,从不乱花一分钱,我差不多吃了快一一个假期的盐泡饭!

还是彭大哥心疼我,时时得给我补给营养。他,恐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了,我知道他也很心疼我,甚至于有些宠我了,心里有些东西是不能说出口的,寂寞时光,他给我太多的欢声笑语。

每每发了工资,他都要领我出去外面吃上一顿大餐,再陪我去银行往家里寄钱,我知道这些钱对我家来说,有多么重要。能挽回我大哥的生命,这些钱能让我的爹娘再不会在每个夜里发愁,无奈,轻轻啜泣。每天惟一的奢望就是能给家里通一个电话,听到亲人亲切的话语。每每电话打通,听到第一句就是“傻妞,在外千万别亏待自己,妈心疼你,”眼里含着泪,脸上挂着笑,从来报喜不报忧。

当二哥传来我大哥病痊愈回家的消息,我独自一人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在酷热的阳光下,嚎啕大哭。

那时的我,心里就已经背负太多的东西,有时,我在想,人不长大多好,就不会有这样多的无奈和忧伤,一个人的成熟,是成长的痛换来的,常常一个人在那里患得患失的感慨。

过了这么些年,家境也好了起来,却感觉那时浓浓的亲情越来越淡了,我们都长大了,爹娘也老了,可我却再也感觉不到贫寒家境时得那种家的温情了。兄妹几人分隔几下,谁都忙的要命,都有自己的小家了,记忆中的东西也被时光遗忘在了角落里。

年龄欲增长,心里欲是怀念那浓浓的亲情,品一口老家带来的新鲜柳絮儿,咂不出那样的味道,品不出家的感觉,却有一缕浅浅的淡淡的苦浸入心田。迷漫开来。想念老家的心,就会揪着的疼痛起来。

回忆过去

列车开了,心里说不出的激动,说真的我喜欢坐火车。9年没回去过年了,现在过节气氛不如以前浓了,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过年孩子们都聚在一起,疯,赌,闹,快乐还是不断的!但我最喜欢过元宵节,猜灯谜,看烟花,赏花灯,在我11岁的时候,元宵夜提着白天母亲为我买的灯笼,点上蜡烛,一家一户登门拜访表演自己的节目,也可以猜灯谜,但要一定这家结办过喜事的才能去,当然大人们都会告诉你这家可以去那家不能去,年龄越小越拿的最多,但要认真不能马虎,灯谜猜对了,表演也结束了,会给我发了奖励,哈哈,可开心咯。毕竟是第一次表演能不开心么?嘿,好多年了,我很久没在家过年不知道还有没这样的娱乐节目,我觉得应该还是有的,只是我没回老家罢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是不是还会像我们小时侯一样,不过想想,现在条件好了,娱乐设施多了,电视,电脑,音响或许已经代替了很多娱乐的方式,可以足不出户自娱自乐了,但是,我总是会怀恋小时侯的元宵节,总觉得那时是那么快乐,那么值得期待的日子!

大年夜的晚上一家人吃团圆饭,家里会来很多人,都是母亲的麻友们,她们打麻将通宵,而我也学着通宵,哥哥吃好饭领完压岁钱出去没多久,便带来一些朋友来家里一起炸金花,不会玩牌的我也想玩两把,父亲坐到我旁边教我怎样玩。这晚我开心极了,第一次赢钱了,能不开心么。

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外打工,对父亲的了解并不多,他不是每年都回来过年的,在童年里父亲的样子记得不是清楚,模模糊糊的,不太了解父亲,在我十四岁那年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不太与他说话,他表情很严肃有种让人不敢靠近的感觉,长大了对他没了感情对他爱理不理,不想多说一句话,而对其他人保持过热过冷的态度,这是我不理解的。

拣拾记忆的斑斓

雨后的晨间,空气里飘散着丝丝甜味,风儿要比白日里柔和些;偶尔一瞥,擦肩的人群行色匆匆,一脸漠然,笑,本就是陌路,川流熙攘最是正常,就像这沿街的花花草草,一茬接着一茬,任凭它怎样的葱郁繁盛,而我只是路过。

我所居住的城市,我对它始终不喜不厌。也许,没有太多的憧憬,也就不存在失望;行走在这个城市,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和我有关,一切又与我无关。

我还是喜欢故乡,那个叫做石头城的地方,那个有着我童年的足迹和可爱的亲人的城市,即便眼下我们各自天涯,可我依然怀想着,欢喜着,马不停蹄的奔波着,只想靠近再靠近。

飞鸟结伴游,风吹枝叶笑的光景里,遥想我的故乡,相看两不厌的暖意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沁心,那么的俯首皆是。“暧暧的午后,闪过一片片粉红的衣裳,谁也载不走那扇古老的窗,玲珑少年在岸上……“想起第一次听《梦里水乡》时,因为江珊甜美的音色,更源于那段扣动心弦的歌词,我的眼角涌动出一抹湿润,

怎样的妖而不娆,怎样的古朴清逸啊;江南,我永远的乡愁,今时今日,犹如一枚书签,与时光深处氤氲出缕缕墨香,依附在我心的一隅。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沉浸这样的诗行,一些遥远的印迹缤纷沓来,一些模糊的镜像隐隐绰绰,一些快乐的时光啊恍然如昨。

学龄前有段日子,寄居在奶奶家。说是奶奶确是父亲的婶婶,只是习惯这么称呼吧。奶奶家只有两个女儿,平日里我和爷爷奶奶做伴。印象中爷爷很少说话,始终是那个瘦瘦的、伏案书写的背影。奶奶不同,吴侬软语不停的唠叨,只有在我央求着想出门找小朋友玩时,她才会安静到没有一点声音,纵使我怎样地拽着她的衣角耍赖也无济于事,每天每天我只能如小尾巴一样跟在她后面,在她轻轻缓缓的脚步声中看她忙碌的身影,看窗外的风景……

再后来,我被送到姨妈家,这个我生生恋着的地方,我心中最最温暖的家。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家里那个小阁楼,还有那踩上去总是发出咯吱咯吱响声的小木梯;那时候的我,好奇心特重,一个人楼上楼下跑累了,就站在灰砖青瓦铺就的小院里,静静地仰望天空,或是走近那些花花草草跟着它们一起在风中欢畅雀跃;我喜欢跟着姨妈在院子里侍弄那些可爱的生灵,若是有街坊邻居路过,我就乖乖的仰着脸笑眯眯的望着他们和姨妈闲话家常,他们也会对着我笑,或是拉着我的手逗我玩……回想起来,姨妈脆生生的声音极是好听,总能在不觉中随风飘来又悄然远去,就像记忆里的姨妈始终是短发齐耳,一身素裳的微笑着……

回眸往日的心迹,铺陈眼帘的画卷,盈盈墨香,款款情韵。

山一程,水一程,身在旅途心念家。经年之后,当我第一次牵着女儿的手,回到那熟稔又陌生的场景,一切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一切的一切又是那样的温婉恬静。踌躇中一对花甲老人让我心生眷顾,禁不住上前询问:“阿姨,请问这里就是……”老人打量着远道而来的我,温和地说:“是呀,你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