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行
是前人对各种行业的通称。行业之说始于唐,据宋周辉撰《清波杂录》记载,唐代有三十六行:酒行、肉行、米行、茶行、柴行、纸行、巫行、海味行、鲜鱼行、酱料行、花果行、汤店行、药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珠宝行、首饰行、文房行、用具行、棺木行、针线行、丝绸行、仵作行、驿传行、铁器行、玉石行、顾秀行、扎作行、皮革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鼓乐行、故旧行、新兴行、陶土行。到了宋代,行业逐渐增加,改称为七十二行,成为流行市语。至元代,人们又把七十二行扩为一百二十行。如《元曲选·关汉卿》载:“想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一百二十行变为三百六十行,始见于明嘉靖年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谓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不过,史籍中亦无这些新增行业的记载。近人徐珂在其《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皆就成数而言。”由此可见,“三百六十行”之说,是含有天下全部行业之意,是前人对各种行业的统称,是个全数,并非实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行业不断增加,但今人沿用的仍是宋代的七十二行。
七死八活
此语的由来与北京香山一带的清朝碉楼有关。
在清雍正年间,云南总督鄂尔泰为了加强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遵照雍正皇帝的旨意,进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即清廷派出官员(流官)代替或协助当地的土司、头人(土官)管理,这一重大的改革措施,得到大多数能深明大义的土司、头人的拥护和支持。但一直遭到个别反动土司、头人的不满和反对。到清乾隆十一年,云南大小金川的土司莎罗奔公开反叛,并企图吞并附近众藩。莎罗奔的反叛破坏了当地的安宁,遭到附近各部落村寨少数民族人民的反对,但因各部落势力较弱,只有求助清廷派兵平叛。而叛军在各个险要路口设置了很多坚固的石砌碉楼,易守难攻,清军久攻不下。
为了对付碉楼,乾隆下令在北京的香山南边修建了三座和金川相似的碉楼,又称“梯子楼”。选拔2000名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士兵组成了“健锐云梯营”,又名“飞虎营”,进行攻打碉楼的操练。又修建了阅武楼(团城),乾隆经常登城观看演习。在乾隆十四年派大学士傅恒率领大军及“健锐云梯营”去金川平叛。在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攻势下,莎罗奔归顺投降。这才又使西南地区平静,各少数民族又过上安定的生活。
为了庆贺胜利,乾隆下旨在阅武楼南修建实胜寺。今寺已无存,但碑亭仍保存完好,碑亭四角植有四棵古柏。亭内石碑碑文由乾隆手书,记述平定大小金川的经过。乾隆还下旨在香山、卧佛寺一带的八旗营房(实际已成村落)附近修建象征胜利的古碉楼,每旗八个,这样是八八六十四个,加上原来的,计六十七个。在每旗的八个中,有一个是“活”的,即内部空心,可以登临。其余七个都是“死”的,即内部实心,不能进入。所以有“七死八活”之说。
香山当时是八旗兵的驻地,八旗兵到处流动,碉楼训练的特种兵也到远方去打仗,于是“七死八活”成为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个成语。“七死八活”一词最初见于书刊是在《红楼梦》一书中的第六十二回,说晴雯的病时说:“病得七死八活”。
现多用此语来形容人遭受折磨,半死不活的样子。
七月流火
是指季节变换,天气转凉的意思。有人常把“七月流火”当作是七月酷暑的形容词,其实这是误解。“七月流火”,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是一篇以时间顺序、以民歌中的《月令》形式排比组成的诗歌。开头两句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当七月黄昏“大火”移动到西边天空时,暑热即开始消退,至九月天凉时便该发衣服了。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曰:“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这里的“火”不是指“火热”,而是一星宿的俗名,即“心宿”。
所谓“心宿”,就是常说的二十八宿之一,亦即苍龙七宿中的第五宿,又叫商星。它有三星,即心宿一、心宿二、心宿三。“七月流火”中所指的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a)。其直径为太阳的480倍,火红色,属著名巨星。古时候的人面对如此硕大的神秘大火球,无以名之,便称其为“火”或“大火”。
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正当南方。也就是正中和最高的位置。一过了六月,就逐渐西移,这时暑热开始减退。所谓“流”是移动的意思。到了夏历七月,火星逐渐西移,时令已开始转凉。可见,“七月流火”根本不是指最热的大伏天,而是指天气渐渐变凉的时节。
千里送鹅毛
原意是指虽然从远方带来的东西不很值钱,但远方客人的心意却是很重的。语出南宋·罗泌《路史》。
唐朝贞观年间,云南土司缅氏为了表示对唐王朝的爱戴,特派部属缅伯高带着一批宝物和一只长得十分可爱的白天鹅,去京城朝见唐太宗。一路上,缅伯高对白天鹅精心照料。到了湖北沔阳湖边时,他见白天鹅张着嘴喘气,非常口喝,便放它到湖边去饮水。谁知白天鹅饮足水后就展翅高飞而去。缅伯高赶紧扑上去,却只抓住了一根鹅毛。这可把缅伯高急坏了。他想来想去,实在无计可施,只好把这根鹅毛用锦缎包好,并写了一首诗,去见唐太宗。诗云: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淘。
上复唐天子,请饶缅伯高。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看了这首诗后,并没有费隆缅伯高,反而高兴地收下礼物,并回赐丝绸、茶叶、玉器等中原特产,还留缅伯高住了一段时间。缅伯高深为感动,回云南后大赞朝廷盛情,两地之间进一步发展了友好往来。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来形容“礼轻人意重”了。
前不见古人
即从来没有人做过的,空前的。据有关资料考证,唐代著名的《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二句,是陈子昂对晋宋时的熟语的沿用。
杨慎在《升庵诗话》卷六中说,陈子昂的这首诗,“辞简而直,有汉魏之风,而文集不载。”《陈子昂文集》是陈的好友卢藏用悉心搜集编成的,卢不仅为《文集》作序,还为陈子昂写了《别传》。他在《陈氏别传》中说,陈子昂登蓟北楼有感,“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卢在《文集》中收入陈子昂当时所赋的诗篇,却偏偏剔除了这首《登幽州台歌》,原因在于“赋诗”、“作歌”是指自己创作,而“歌”则不是指自己创作。卢对这首“前不见古人”只用一个“歌”字,未用“作歌”,就表明这不算陈子昂的创作,所以编集时不收。
据唐朝孟棨《本事诗·嘲戏》载:“宋武帝尝吟谢庆《月赋》,称叹良久,谓颜延之曰:‘希逸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昔陈王何足尚耶?’……”宋武帝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面加上“可谓”,表明这两句是当时人所熟知的话。只是陈子昂登高远望,随手拈来,信口吟哦,悲感流涕。后面续的两句,意思也是比较常见的。这首《登幽州台歌》精彩在前两句,而这两句却是晋宋时的熟语。
前卫
这是个老词,军队行军时在前面担任警戒的部队叫前卫,后来用到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把位于前锋与后卫之间担任助攻与助守的队员叫前卫。近些年来,它产生了一个新的用法,从名词转为形容词,意思是时髦或新潮。
这个用法最早是从台湾等地说起来的,在李昂的小说《她们的眼泪》中写到:“妈咪总爱笑说云阿姨年轻的时候,是个极前卫的人物。”现在这个新意义已流行开来。形容人的衣着、打扮入时(甚至超前)可以用“前卫”,形容造型、设计新颖也可以用“前卫”。人的思想、观念符合潮流,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创新意识等,都可以用“前卫”来形容。
敲竹杠
指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该词的由来说法不同。
①该词最初始于上海。上海开埠后不久,中外客商云集,当时外滩十六铺码头是国内各路来沪客商的交汇地,生意十分兴隆。一些从外地来的小商小贩,白天在十六铺做生意,晚上就在那里休息。由于小本生意,经济不是太宽裕,这些小商贩舍不得花钱去住旅馆,于是往往就在路边打个地铺过夜。这样,一些巡捕、地痞流氓就乘机前来勒索“买路钱”。当时通用的货币是铜钱、银元,携带很不方便,那些小商贩为了防止意外,就喜欢将铜钱、银元装在竹筒里。过去运货多是手抬肩挑,少不了要用扁担或杠棒。时间一长,那些知道内情的人只要一旦盯上了一个勒索的对象,就会走上去,敲敲那对象手里沉甸甸的杠棒,这时,那识时务的小商贩不得不从杠棒中倒出一点铜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