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诗写出杜甫的穷困潦倒和他苦闷的心情。其中“人生七十古来稀”一句,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条谚语,说明人活到七十岁是很难得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亦作“封豕长蛇”。传说,上古时代,荒山野林里,到处有凶猛的毒蛇恶兽,伤害人畜。《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书中所说的“封豕”和“长蛇”,便是那时著名的二害。
所谓“封豕”,也叫“封豨(xi),是一种大野猪,据说出在桑林地方,长牙、利爪,力气比牛还大,非常可怕。至于“长蛇”,也叫“修蛇”,当时好多地方都有。据说有的长蛇,百来丈长,脊梁上还长着刺一般的鬣毛,叫声像敲梆子;有的红头白身,叫起来,“哞,哞,”像牛吼。还说,洞庭湖有一条巨蟒,人们叫它“巴蛇”,黑身子,青脑袋,曾经一口吞下了一头大象。
那时,有一个善于射箭的勇士,名叫羿(yi),也叫后羿。他要为民除害,便赶到桑林去,把封豕射死。又到各处去,把长蛇消灭。
由于这段神话,后来人们就用“封豕长蛇”四字,来比喻强暴的侵略者。《左传·定公四年》载:申包胥要求秦哀公出兵援楚伐吴,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由于前面提到的洞庭湖“巴蛇”一口吞下一头大象的传说,后来就产生了“巴蛇吞象”一语,来形容极大的贪欲。据《山海经》说,巴蛇囫囵吞下那头大象以后,消化了三年,才吐出象的骨头来。由此可见,即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并不好受,要是一般的蛇,也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了,所以人们就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来比喻不自量力的贪得无厌。此语的定型始见于元·无名氏《崔府君断冤家债主》杂剧《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由于“蛇吞象”有很大的想象余地,所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传说从前有个读书人,一天,他看见路旁躺着一条快要冻死的小蛇,就把它揣进怀里,带回家中,偷偷喂养。
过了些日子,小蛇渐渐长大,他每天都把它藏在自己的袖筒里。蛇越长越大,无法随身带了,书生只得将它留在家中,结果被母亲发现了。母亲让他趁早放掉。于是读书人抱蛇出门,来到原来救蛇的地方,将蛇放下,转身要走,忽然小蛇开口说话了:“相公救我之命,必不图报,来年京中开考,相公莫忘应试,定能功名成就!”说罢,小蛇踪影全无。
不久,读书人赴京赶考,果然考得了个头名状元。衣锦还乡,合家欢喜。状元来到放蛇的那个地方,对蛇去的方向拜了三拜,此时,只见树杈上倒悬一条大蟒,正在向他频频点头,并说:“相公救命之恩,永世难忘。你虽然金榜有名,但朝里无人是做不了高官的。我的眼睛乃世上无双,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只要取我眼珠一颗,献给圣上,定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心想做高官的状元,听了自然高兴,但又怕蛇仙故意试探。于是他装出一副不忍心的模样说:“怎能为我作官而让你受此痛苦?”蛇道:“若非相公当初救我,我哪还有今日?别再迟疑了,赶快动手取吧!”状元当即上去,用小刀子挖出了蛇的一颗眼珠。蛇忍痛而去,留下一路血迹。
状元回家,用清水将蛇眼洗净,然后放在一只八角瓷盘里。到了黄昏,盘中之物熠熠生光,室内如同白昼。状元见此情景,高兴得什么都忘记了。
状元进京献宝,皇帝见了,龙颜大悦,知此乃神赐之宝,当即官封状元一品宰相。
状元觉得自己上面不光有皇上,还有王爷,王爷可以上骂天子,下打群臣,能当上王爷该有多好!可是苦于无晋爵良机。
有一年,皇太后得病,久治不愈。皇帝令拟一张皇榜,大意是:“谁能治愈太后的病症,愿赐半壁江山,官封爵位——九千岁。
消息传出,宰相欣喜若狂,他告假回乡,又来到路边,求助蛇仙。片刻间,一条大蟒果真来到面前,宰相连忙跪倒在地,把为太后治病求药之事说了一遍。蟒蛇思索了片刻,终于说道:“太后之病,唯我心上之肉方可治得,取我心肉必须劳你进入腹中才是。”宰相心里欢喜,有了蛇心,就可以成为九千岁了。他立即脱去袍帽,就朝蛇的腹中钻进去,蛇口早已闭拢,贪心的宰相很快就死在蛇腹中了。
这个故事发生后,因为“相”和“象”是同音异义字,“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也就慢慢地传遍了四面八方。现在人们用它形容贪心的人。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人在快死的时候,所说的话是于人有益的。意谓虽然一向泛善可陈,但值生死之际,言语发自本心,真实无隐,所以能有益于人。语出《论语》:“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春秋时,孔子的弟子曾参病得快要死了,鲁国大夫仲孙捷去探望他。仲孙捷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平时言谈举止随便而不庄重,所以曾参见他来了,就劝导他说:“鸟快要死时,鸣声是悲哀的;人快要死时,说出话来是善意的。我现在是快要死的人了,想请你今后在待人接物上注意三方面:第一,容貌要严肃,这样可以避免别人对你无礼和不敬;第二,脸色要端庄,这样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第三,说话时要推敲言辞和声调,这样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仲孙捷听了,深受感动,连连点头称是。
后人引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语,多称恶人将死,说的话也是善意的,有可取之处。
如堕五里雾中
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界,令人摸不着头脑。常指听到了不着边际或故弄玄虚的谈话后的感觉。语出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一书。该书《赏誊》篇中讲到晋人殷浩喜欢和人谈论《易经》和《道德经》,谈得非常深奥玄妙,使听的人如“堕其云雾中”。
关于“五里雾”,是《后汉书·张霸传》中的故事。张霸的儿子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与张楷同时的一个人叫裴优,他能够做三里雾,自己觉得法术不及张楷,想拜张楷为师,但张楷不见他。后来人们把上面两种说法合起来,就成了“如堕五里雾中”。
现多用来指遇事不能真切明了,陷入莫名其妙的境地。
如火如茶
荼:一种开白花的茅草。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形容军队的强盛壮大。语出《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赠,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旃、丹甲、朱羽之赠,望之如火。”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和晋王争霸。公元前482年,夫差带领大军北征。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同鲁、宋、晋等国的国君相会,夫差想显示一下吴国的武力,压服晋国。一天,吴军3万人摆成三个正方形的队伍,中间白衣白甲,手拿白旗和缠着白羽毛的弓箭,“望之如荼”(看上去像荼草那样白),左面的全是红色,“望之如火”(看上去像火那样红),右面的全是黑色,“望之如墨”(看上去像墨那样黑)。晋王一看吴军如此雄伟,十分骇怕,只好屈从于夫差。
成语“如火如荼”即由“望之如火”和“望之如荼”两句而来。现在已多用来形容气势蓬勃,气氛热烈,情绪激昂等。
如鱼得水
原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源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刘备虽然胸怀大志,但苦于缺少必须的人力和物力,特别缺少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后来,他根据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三顾茅庐,把诸葛亮从其隐居的隆中请出山来,以辅佐自己建功立业。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刘备与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之势,先占据荆州,然后逐步取益州等地,对外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对内对老百姓实行安抚政策。刘备完全同意诸葛亮的分析和意见,对他非常看重,拜他做自己的军师,俩人感情非常融洽。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对此很看不过,不免说出一些怪话。刘备便把他们找来,对他们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意思是:我得到了孔明(诸书亮字孔明),就像鱼儿得了水那样快乐,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他的闲话了。
现在一般用作“如鱼得水”。多比喻双方感情融洽,十分相得。也用来比喻得到了称心如意的环境。
孺子牛
“孺子”本是古代人们对小孩子的书面称呼,可为什么与牛联在一起,而称为“孺子牛”呢?
据《左传·哀公六年》载:“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所说的孺子,乃是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此段史料记载的是这样一件事:
齐景公非常宠爱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宫逗孺子玩耍时,不顾自己是一国之君,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孺子当牛骑。孺子正玩得高兴,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手中的绳子一下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折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孺子的过分宠爱。
鲁迅在《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将这一典故赋予了新的含义,借用“孺子牛”一语来赞颂那些对人民忠心耿耿,和为革命事业忘我工作的人。
软刀子杀人
意指用阴谋手段陷害人。这句俗语是由李林甫的绰号“肉腰刀”演变而来的。
李林甫,唐玄宗时宰相。此人厚结宦官妃嫔,迎合玄宗旨意,任职19年,排除异己,政事败坏,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之一。李林甫为人往往阳示和好,而阴谋中伤,嘴甜心毒,成语“口蜜腹剑”即由此而来。除此,因他以无中生有的手段陷害了不少人,时称“肉腰刀”。五代后周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腰刀》载:“李林甫妒贤嫉能,不协群议,每奏御之际,多所陷人,众谓林甫为肉腰刀。”肉者软也,后来便由“肉腰刀”演变为“软刀子杀人”了。
润笔
为稿酬的代名词。
据《隋书·郑译传》载:“上顾谓侍臣曰:‘郑译与朕同生共死,询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译因奉觞上寿。上令内史令李德林作诏书,高颍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
这段记述是说:郑译(原为隋文帝开国功臣,后被贬官。不久,又被起用,回京看病,隋文帝设宴接见他)在宫中与隋文帝共饮,隋文帝回头对侍臣们说郑译和朕(我)同生共死,一起经历了无数危难,常常想起这些,哪有几天能忘记呢!郑译便举杯为皇帝祝寿。隋文帝就叫内史令李德林立即写诏书封郑官爵。丞相高颍开玩笑对郑说:笔干了。郑说,我外出任地方官刚回来,没有一文钱,拿什么给你们润笔呢?隋文帝听了大笑。
后来,唐宋时宫中官吏给受封官员写诏令时都有润笔的财物。这样,润笔(润湿笔)一词便逐渐泛指作书、作画和为文酬谢财物的代称了。报纸出现以后,“润笔”一词遂被“稿费”所取代。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要想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源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
关于此语在十六国前秦时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
据说前秦国君苻坚与弟苻融及大臣王猛一起密议军机要事。苻坚亲自执笔书写命令。写时有两个苍蝇飞集笔端,驱之复来。命令刚写好还未发出,忽然长安城内人民都知道了命令的内容,奔走相告。苻坚惊谓苻融、王猛说,就我们三人在这里起草这个命令,尚未发出,何由泄密?便马上派人调查。原来是刚才有两个穿黑衣的小孩在街上传播的,现已不见了。苻坚说,就是刚才那两个苍蝇捣的鬼,我当时就怀疑它。这真是“欲人不知,莫若勿为。”
《小五义》五十四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风声就到了岳州府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由此演变而来,比喻做了坏事难以隐瞒住,迟早要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