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打仗能取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孟子回答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譬如说,有一座小城,内城城墙只有3里,外城城墙也只有7里,敌人围攻它却不能取胜。敌人围攻它一定是占有天时的有利条件,但是却不能取胜,这就是得天时不如占地利。又譬如说,另一种守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不锐利,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但是敌人攻来时守城人却弃城逃走,城很快被攻破,这就是占地利不及人和。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凭借山川险阻,威行天下不必靠兵器的锐利。因为得道者支持他的人就多,失道者支持他的人就少。支持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自己的亲戚都会背叛他;支持他的人多了,整个天下就会顺从他。天下都顺从他的人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他的人,不用武力就能取胜。”
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心的背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现在此语也用来说明事业的成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但决定因素是事业创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这一名言,其语意源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而八字成文的句型则出自梁启超的《痛定罪言》。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他首先提出了这一思想(论点)。此思想体现在其著作《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的一段话中:“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50年以后清末民初学者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的《变法通论·论幼学》中,把顾炎武上面那段话归纳为如下一段话,他说:“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的《痛定罪言》中,把顾炎武那段话,进一步衍化为:“顾亭林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成文至此方才问世。
天要落雨娘要嫁
这句话原先不是这样说的。原话是“天要落雨粮要解”,“解”是上缴的意思。
据说有一年秋天,农民刚把稻割下,还没来得及脱粒、晒场,天就下起大雨来,一连十天,太阳没有露过脸,淋过的稻谷开始发热,那些落在地上的谷粒发芽了,农民个个急得不得了,而官府又限令农民三天后把新登场的干稻谷送到官衙,违者严惩不贷。眼看着限期逼近,可是雨仍然下个不停,丝毫没有放晴的兆头。农民焦灼地抬头望着天空,抚摸着已经开始发热的湿稻,无可奈何地叹道:“天要落雨粮要解,叫我们怎么办啊!”这句出自千百人之口的怨言很快便传开了。此后,人们一遇到无可奈何的事,便说:“天要落雨粮要解,真是没办法啊!”因“粮”、“娘”同韵,“解”、“嫁”同声,渐渐地传讹了,变成了“天要落雨娘要嫁”。意思是说,天要下雨人力无法阻止;娘要出嫁子女无权干涉。
天有不测风云
天气变化常常是难以预测的,比喻人的灾祸与幸福也是难以预知的。常与“人有旦夕祸福”连用。始见于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后见于元《古今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天有不测风雨,人有当时祸福。”以及《孤本元明杂剧·降桑椹》第二折:“便好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王婆道:‘都头却怎地这般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保得长没事?…
天知 地知 你知 我知
其弦外之音是没有外人知道。这句话出自东汉有名的清官杨震之口。
东汉人杨震(?—124年)是有名望的大学问家。他出山做官以后,举荐了许多有才华、品德好的人做官。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任刺史时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知者。”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很不好意思地收回了礼物。
以后,这句话却被人们反其意用之(与原意不同的这种现象被称作词义反向引申)。现已成为订立攻守同盟时的常用语了。
跳槽
原是“风月中市语”。“跳槽”一词滥觞于元代而流行于晚明。
古代,“跳槽”被引申为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中国民俗方言谣谚丛刊初编》中的《雅俗稽言》篇说:“跳槽,今俗以宿娼无恒主谓之跳槽。”又说:“自家妃妾以新间旧亦曰‘跳槽’。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氏为妃,及即位,毛氏有宠而黜虞氏。元人传奇,以明帝为跳槽。俗语本此。”跳槽,原意指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废旧宠新行为。至明嘉靖、万历年问资本主义萌芽期,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发育,市民阶级崛起,市井文学勃兴,元世佚语,旧辞翻新,畸变为妓院娼馆特定语言环境中嫖客娼妓等社会消极人群间通行的所谓“风月中市语”。如清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第四回,客人莲生对妓女小红说:“我不过三日天勿曾来,耐(你)就讲是跳槽。”台湾出版的《大辞典》“跳槽”条的第二个义项即这样说:“比喻喜新厌旧,指嫖客而言。”
另据资料记载,跳槽一词旧多为行伍和帮匪中切口,喻脱离原来的部队或匪帮,投靠另外的军队或帮匪;另说跳槽的原意是指马跳离原来主人的食槽,投靠另一位主人。因中国古代把马列为阴性之物,所以把妓女暗讲作“马”或“瘦马”,现在人们把有一定恋情的女子讲作“马子”也是从此而来的。解放后,随着妓院制度在中国内地的彻底清除,“跳槽”一词也随之消失。
今天流行的“跳槽”一词是受北方方言影响而产生的,指员工主动解除与原业主的雇佣关系,到另一家机构就业。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一个人的言语,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源自《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一个大白天,宰予不看书,在睡觉。孔子看到,很生气,骂道:“腐朽了的木头是没法雕刻的,粪土似的墙壁是不能粉刷的,而对于宰予,怎么来责备他呢?”孔子还说道:“起初,我对人家,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呢?我对人家,听其言而观其行。从宰予这件事后,我改变了看法。”
后人将“听其言而观其行”作成语用,表示对一个人必须要观察其言行是否一致。
同是天涯沦落人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
唐诗人白居易在京都长安做官时,发生了当朝宰相武元衡被暗杀一案。白居易上表要求缉拿凶手,查清案情,结果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叙事诗《琵琶行》就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所作,记述的是:白居易于月夜送别一位朋友到浔阳江头,为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所吸引,于是,便请琵琶女演奏了著名乐曲《霓裳》和《六幺》。优美的声音,使白居易的思绪回到了京都的生活,遂问起琵琶女的身世。原来,她本是京城红极一时的乐伎,13岁时就扬名长安,后来年老色衰,嫁给一个商人做媳妇,从京城流落到江州,商人又是个重利轻情的俗人,时常外出经商,留她独守空房。
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引起白居易的无限感慨。想到自己遭贬而由京城沦落江州,和琵琶女有同样的沦落感。因而写道: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意思是:我听到她弹奏的幽怨的琵琶曲,已经为这种情绪所感染,现在又听到她诉说自己从京城流落到这遥远的江州,更为她的不幸遭遇而唏嘘不已。我和她都是流落在外、命运多舛的人,因共同的遭遇和同样的痛苦走到一起,就是过去不相识,现在也成了知心朋友。
后人引用此语,亦表示飘零在外,命运相同,惺惺相惜的意思。
铜臭
古时人们常用铜臭一词讥讽以钱买官或卖弄钱财的人。语出《后汉书·崔寔传》。
东汉时的崔烈很有名声,曾做过郡守、九卿等官职。汉灵帝时,他用钱500万买得司徒之职,声誉因此而受到损害。自己当着这个买来的官,也不那么心安理得。一次他问儿子崔钧:“我现在官居三公,外面对此有何议论?”钧答:“父亲年轻时就已名声在外,所以做官至太守、九卿等,人们都无非议,但如今当了司徒,大家议论很多,都很失望”。崔烈问:“这是为什么?”钧回答:“论者嫌其铜臭。”意思说人们都知道您的官职是用钱买来的,因而铜钱的臭味太浓了。崔烈大怒,举杖打儿子。
后来,人们亦用“铜臭”讽刺唯利是图的人。
图穷匕首见
图:地图;穷:尽,到头;匕:匕首,短剑;见:同“现”。典出《史记·刺客列传》,《战国策·燕策》亦有记载。
秦灭魏国和韩国后,便派大军进攻燕国。燕国太子丹很恐慌,便物色了荆轲和秦舞阳出使秦国。他们携带两只匣子,一只装着燕国督元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督元送给秦国;一只装着一颗秦王冤家樊於期的头颅。秦王选定日期,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荆轲和秦舞阳各捧一只匣子,一前一后走进秦国宫殿。秦舞阳踏上台阶时,突然两手发抖,脸色大变。荆轲察觉后,立刻回头一笑,想借此给秦舞阳壮壮胆。秦王接过地图,慢慢展着,当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这把匕首是燕太子和荆轲预先暗藏在地图里的,它用毒药煮过,只要稍微刺破一点儿皮肤,就会致死。秦王一见匕首,大吃一惊。荆轲猛地窜上去,抓住秦王,夺过匕首刺上去。秦王一跃而起,他想拔出剑进行抵抗,但因剑太长,一下子没有拔出来。荆轲紧追秦王,秦王绕柱躲避,宫内众大臣被吓得目瞪口呆。在躲避中,秦王终于拔出剑来,砍断了荆轲的左腿。秦国大臣一拥而上,把荆轲杀死了。
后人以“图穷匕首见”为成语,比喻事情发展的最后,真相完全暴露。
涂鸦
涂的墨团像老鸦。据《玉川子集·示添丁》载: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名添丁,幼年时喜欢涂抹诗书,常把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戏赋诗曰:“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其子顽皮、天真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
后遂用“涂鸦”一词称文章、绘画、书法拙劣,技巧不成熟。多用作谦辞。清人徐枋《与杨明远书》:“外一扇乃幼儿涂鸦,亦以申敬。”
推敲
该词源于唐代诗人贾岛作诗练句的故事。
据《唐才子传》载:唐诗人贾岛,有一天骑驴到京城长安郊外游玩,看到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不禁诗兴大发。这时,暮色渐临,曲江边的树林中鸟儿正在投宿,池子附近一座庙宇里的和尚正在叩打着门环。他就眼前所见到的景象,作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他觉得这“推”字不恰当,想改成“敲”。究竟用哪一个字好呢?反复琢磨了许久也定不下来。当他想用“推”字的时候,就把手做出推门的姿势;想用“敲”字的时候,又把手做出敲门的姿势。一路上正当他全神贯注地比较这两种动作的时候,不巧碰着了当时代理京兆尹(都城长官)韩愈的仪仗,韩愈手下的人就推着他去见韩愈。韩愈问他指手画脚地干什么?贾岛只好告诉他自己在琢磨诗句的事。韩愈也是当时的文学家,听了以后停马想了一会儿说:“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因与岛为布衣之交。这段故事已被后人传为美谈。
后人便用“推敲”一词来形容写文章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或指对问题多方面考查、反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