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23426800000038

第38章 Y(1)

哑子吃黄连

指吃了苦头又难以对人明言。

这条成语起源甚早。北宋末《续传灯录》卷十二有:“问:如何是默默相应底事?师曰:痖(同“哑”)子吃苦瓜。”宋人话本《错斩崔宁》中有:“哑子谩尝黄蘖苦,难将苦口对人言。”黄蘖(bo),也是一种苦味的药。又,明代学者王阳明的学生刘观时有一天问王阳明道:“一个人的感情,在将发未发时,是什么气象?”王阳明回答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苦时,还是你自吃。”

后来,人们觉得瓜的滋味有甜有苦,而黄连则肯定是一味苦药,于是,便把“哑子吃苦瓜”改成“哑子吃黄连”。明《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那妇女中识廉耻的,好似哑子吃黄连,苦在心头,不敢告诉丈夫。”

现口语使用时多作“哑巴吃黄连”。

眼不见心不烦

指眼睛没看见,就好像没有这事,也就不为此事操心。此语是由俗语“眼不见为净”转化而来。

据宋人赵希鹄《调燮类编·虫鱼》篇载:“凡贩卖虾米及甘蔗者,每用人尿洒之,则鲜美可爱,所谓眼不见为净也。”“眼不见为净”原指食品制作不卫生,但以眼不见为由,以不洁为洁而自欺。这句话后来逐渐扩大了使用范围,含有不以为然又无能为力,只好听之任之的意思。由于“眼不见为净”至今仍用于食品制作不卫生,为区别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引申意义,人们则以“眼不见心不烦”替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任凭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后来,有些人对某一事物本已了解且持反感态度,但因无力扭转只好听之任之,绕着问题走,假装看不见。持这种消极态度的人,嘴上常挂着“眼不见心不烦”这句俗语。

眼泪往肚里咽

心里难过,嘴里又不好说出来。此语大约源于南宋。

据宋人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载:“宪圣对高宗曰:‘大姐姐远在北方,臣妾短于定省。每遇天日请美,侍上宴乐,方一思之,肚里泪下。’”这段话意思是说,南宋绍兴时,孟皇后对高宗赵构说:“大姐姐(指邢皇后,赵构为康王时所聘,封嘉国夫人。后于靖康二年同徽、钦二帝一起被金人掳北。赵构即位后,遥册为皇后)远在北方,臣妾不能一早一晚去请安。每逢侍奉皇上宴乐,一想起来大姐姐不在,眼泪就往肚里咽。”这段故事中孟皇后话中“肚里泪下”,便是“眼泪往肚里咽”语意之源。

眼中钉

比喻心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语出《新五代史·赵在礼传》。

后唐明宗时,赵在礼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节度使,此人贪婪昏庸,剥削无度,当他调离时,“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这件事《云仙杂记·拔钉钱》也有记载:“赵在礼在宋州,所为不法,百姓苦之。一日制下,移镇永兴,百姓相贺曰:‘眼中拔却钉矣,可不快哉。’”这两处记载基本一致,显见“眼中钉”源于此事无疑。宋代时,“眼中钉”一语已相当流行,宋真宗时,丁谓擅权,贬黜寇准,时人作歌谣讽之。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有:“丁谓潜贬寇公,天下谣曰:‘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丁”为古“钉”字,又谐音,在此一字双关。

后来人们在使用“眼中钉”时,还常与“肉中刺”连起来,以强调憎恨之板。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鸿鹄:天鹅。燕子与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语出《史记·陈涉世家》。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年轻的时候,在富豪家当雇工。有一次,他和几个雇工在农田里干活。休息时,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发泄对贫困生活的不满。陈胜对这些人说:“如果我们中间,将来有谁荣华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们这些穷伙伴啊!”有个雇工听后,笑着说:“你这个给人家做工的,哪里会富贵呢!”陈胜听了,长叹一口气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后来,陈胜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在群众的拥戴下,他做了陈王,实现了他要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为谚语使用,比喻胸无大志的人,是不会了解英雄豪杰的志向和胸怀的。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指较高级的文艺作品,“下里巴人”指通俗的文艺作品,此语源于战国时期。

当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相传是屈原的学生)因楚襄王时,贵族把持朝政,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些批评,受到贵族势力的排挤。楚襄王听信谗言,有一天责问宋玉说:“你的行为有不检点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些人对你不满意?”宋玉回答说:“确实有这样的事,从前有一个人在郢都唱歌,起初唱的是《下里巴人》,能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后来唱《阳春白雪》,跟着他唱的就只有数十人了……这是因为歌曲越高深,会唱的人就越少。因此,那些平凡的人,怎么能够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从此“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就成了高级和初级的代名词了。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此语源于南北朝时期。

当时文臣中有个名叫陈暄的人。此人颇有几分文才,作诗、写文章都很出色,只是行为放荡、举止轻浮。他最大的嗜好是饮酒,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有时醉得跌下马来,有时醉卧在街道上。陈暄的侄子陈秀对此非常反感,但作为晚辈不好直接批评劝说,就写信给陈暄的好友何胥,让他出面劝陈暄不要酗酒。

不料,陈暄非但不听何胥的话,还写信给陈秀,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在信中列举了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爱饮酒的例子,说明饮酒有得有失。他说:“我常把酒比作水,它可以渡舟,也可以覆舟。有人这样说:‘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后来“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两句话演变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谚语,用以比喻平时做好准备,以便在必要时使用。

腰缠万贯

旧时大约一千枚铜钱穿为一贯。腰缠万贯,形容拥有巨额财富的富翁。语出宋·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天下美事,安有兼得之理。”

腰缠十万贯,是说发财致富,成为富翁,骑鹤上扬州,是说成仙得道,羽化飞升。这两桩美事是互相矛盾、难以两全的。但有的人却贪心不足,希望天下美事为自己一人所独占。

此书讲到两个古人的事:一是夏侯嘉。他一方面每天炼丹,同时又一心想当官。他常对人说:“使我得水银半两(古人以为服食水银能长生不老),知制诰三日(当三天‘知制诰’的官),平生足矣。”结果是两样目的都未达到就死了。二是白居易。他晚年放弃官职回家炼丹,丹药没有炼成。新的任命书又下来了,于是不得已又去做官。丹药终究没有炼成,白乐天也未能长生不老。

明·陶宗仪《说郛·商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钱财为何要“缠腰”呢?原来,在宋代以前的商贾游人出远门,都把银两或背在身上,或肩扛手提,既不便,又招人耳目,且容易被窃贼盯上,所以到了宋代便出现了把银子打成腰带然后缠在腰里的新发明。

当时富豪商人出门,根据用途需要,把银子打成长短不等的腰带,短的至少绕一圈,长的几圈甚至十几圈,缠在腰里后,外面再用布帛或丝绸条幅束住。使用时,从腰里掐一段下来过秤,然后进行买卖交易,颇为方便。

一不作 二不休

除非不干,要干就干到底,不要中途停顿。语出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

唐代张光晟随朱沘反叛。后来,朱沘兵败被困,张光晟杀了朱沘后而投降,结果仍未免自己被杀的下场。“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指事情既已开始做,就索性做到底。

此语的定型始见于北宋惟白禅师《续传灯录》卷十八:“一不作,二不休,捩转鼻孔,捺下云头。”

一寸光阴一寸金

谓时光可贵,必须珍惜。

时间用“寸”来计算,源于古人用日表或日晷(也称日规)来观测日影的移动以定时刻。由于日影可以计算长度,“一寸光阴”就是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光阴的“阴”,即太阳光线造成的阴影。由此古人就用表示长度单位的“寸”、“分”等来计量光阴即时问的长短,这样就出现了“寸阴”和“分阴”等词汇,用以形容极短的时间。

“寸阴”一词始见于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之七《勾践人臣外传》:“夫君子争寸阴而弃珠玉。”刘安《淮南子》中也有类似的话:“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两句话都是说,有识之士把“寸阴”,也就是很短暂的时间,看作比珠玉尺璧还要贵重,其原因是“难得而易失”。这种对时间宝贵的认识,理所当然被后人所接受。

“一寸光阴一寸金”一语最早见于唐末王贞白《白鹿洞二首》之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诗中记述自己正专心读书而被人引笑的经历,说明了时间宝贵以及应该深刻探讨,学习古人优秀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的道理(周情,周公的道德情操;孔思:孔子的思想学问)。后来,人们为强调“寸阴”的宝贵,使用时还常在“一寸光阴一寸金”后加上一句“寸金难买寸光阴”。现人们常用此语来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一竿子到底

原是坚持到底、中途不改变主意的意思。最早见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天啊!只道与你一竿子到底白头相守,那里说起半路上就抛撇了?”

现在多指从上面直接贯彻到下面,一个原则坚持到底,使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基层。

一个女婿半拉儿

意为一个女婿能起半个儿子的作用。这一俗谚源于唐朝。

唐朝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唐帝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为边疆各族人民所倾慕。开明的唐太宗又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被全国各族人民拥戴为“天可汗”。当时,少数民族酋长都以娶唐朝公主为荣;唐太宗也以许配公主作为亲密民族关系的纽带。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了,但亲密民族关系的纽带还维持着。788年,唐德宗以咸安公主嫁回纥可汗,回纥可汗恭敬地回信说:“昔为兄弟,今婿半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婿称“半子”说法一出,立刻被人们接受。不久,刘禹锡作文引用说:“乃命长嗣,为君半子。”

由此看来,“一个女婿半拉儿”俗谚的产生还是历史上民族团结的产物。

一亩三分地

原指皇帝亲耕的土地数量。源于封建社会的“帝籍”和“亲耕”。

“帝籍”是皇帝直接占有的土地,“亲耕”是皇帝亲自耕种土地的一种仪式。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上古帝王的舜、禹曾躬耕于历山之下,但那时并没有明确的帝籍。到周代,天子帝籍面积为1000亩,周天子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亲耕仪式。据《左传》、《史记》等书记载:亲耕于每年正月择吉日进行,皇帝率王公大臣乘车来到帝籍之内,先由皇帝扶犁耕三个来回,称为“三推”。之后王公诸侯、卿大夫、士大夫分别各耕五、七、九个来回,最后由籍田令(负责帝籍管理的官员)带领部属耕完全部田地。以后,这种“三推”仪式世代相沿,遂成定制。

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帝籍的数量并不固定,亲耕仪式也屡有变化。东汉明帝东巡时曾耕于下邳(今江苏宿迁),章帝北巡时曾耕于怀县(今河南武陟)。到了清代,皇帝亲耕仪式虽在先农坛举行,但其帝籍却在中南海内的丰泽园。由于丰泽园这块地的面积恰好为一亩三分,又是皇帝专用的“样板田”,所以后人就借此将个人的“小天地”或势力范围称为“一亩三分地”。

一脑袋糨子

形容人糊涂,人们常以俗语“一脑袋糨子”称之。“一脑袋糨子”是从古时俗语“一锅面”演变来的。

据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真西山入朝诗》载,南宋理宗时民生艰苦,物价昂贵。当时有人制造舆论,若是真德秀负责政事,便可扭转局面。于是民间传出歌谣:“若欲百物贱,直待真书院。”意思是真德秀上了台后,就可以有好日子了。谁知后来真德秀被召入京任参知政事(宰相副职)后,却无所作为,终日只高谈朱熹理学,要大家真心诚意尊崇道学为第一义。人们大失所望,认为其所言所为不切时务,就在上述民谚后又续了两句:“吃了西湖水,打成一锅面。”据《宋史·真德秀传》载,真在回朝廷前,曾于泉州、福州两地为官,减少税收,平抑物价,颇有政声。“吃了西湖水,打成一锅面。”是说他到京城杭州反而糊涂了。于是,后来称人糊涂为“一锅面”。

年深日久,人们在使用“一锅面”一语时,大多不知其由来。遂觉“一锅面”不如“一脑袋糨子”形象确切,便逐渐演变为“一脑袋糨子”了。

一去不复返

原作“一去不复还”,是战国时期荆轲临去刺杀秦王前所唱歌词的一句,在《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刺客列传》中均有记载。以“返”易“还”,最早见于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盛,秦王赢政决心依靠武力消灭其他六国,进而统一全中国。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军又俘虏了赵王迁,直逼燕国南部边境,形势非常危急。燕太子丹感到自己国小兵弱,无力抵抗秦军,因此,便筹划派荆轲前去刺杀秦王。

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假借割地求和前往献地图来实现刺杀计划。荆轲去秦国无论刺杀成功与否,都不可能再返回。出发那天,太子丹和许多宾客都身穿白衣,头戴白帽到易水河边来送行。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拿着筑(古代的一种乐器),奏着悲哀的歌,荆轲和着筑的节拍,悲壮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思是说:北风呼呼地吹啊易水多么寒冷,壮士这次去了啊不再回来!荆轲唱罢就登上车子,头也不回地出发了。结果,刺杀没有成功,荆轲被秦王手下的人杀死了。

后来,人们便用“一去不复返”来形容去了以后再也回不来了,或者形容事物已成陈迹,不能重现。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一个人成了仙,家中的鸡犬都跟着升入天堂。喻指一人做官,惠及全家。此语源于一个神话故事。

据《神仙传·刘安》载:淮南王刘安喜神仙术,一心想得道成仙,共拜了八个老道为师,整日炼丹修道。不久,有人向汉武帝告发,说刘安想谋反。刘安得知后,惶惶不安地去找那八个老道请教。老道们说:“你的仙丹已炼成,服用后便可成仙,白日飞升。”刘安万分高兴,立即从炼丹炉中取出仙丹。因他所犯的罪在当时是要满门抄斩的,于是他叫来了妻子儿女和亲朋好友,一同分食仙丹。待汉武帝派人来捉拿刘安时,他和家人已升天成仙。不仅如此,当刘安一家升天后,他家的鸡和狗弄翻了院里的炼丹炉,把剩下的丹药吃个一干二净,也腾空而起。捉拿刘安的官兵进入刘家搜捕,只见他家庭院上空众人飞舞,鸡鸣狗叫,热闹非凡。这个故事后来被人概括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用来讽刺某人得势升了官,他的亲朋故友都跟着飞黄腾达。

据《史记》、《汉书》记载,刘安是被人告发谋反,由于机密泄露而畏罪自杀的,“升天”一说不过是附会演绎而已。但由刘安之死,倒给文坛添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形象、有趣的成语。

一日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意思是吃过一次亏以后,往往事事处处心存疑虑。最早见于北宋《续传灯录》卷二十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明代《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带了这些银钱回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