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帖木儿自从娶得巴巴罕三人之后,遂一心在温柔乡内,连国事都日渐荒疏了,身子也渐渐羸瘦起来。而他却全不在意,年愈老而淫欲愈盛,凡是风闻得何处有俊俏美人,只要不是当今皇帝的后妃,定要品尝滋味。身份无论民女村妇,王亲国戚,年纪不论处女遗孀,有夫之妇,只要燕帖木儿一言既出,即须亲自送上门来,由他肆意奸淫。若有不从,则不免大难临头。有的妇人,偶一见面,殊觉新鲜,戏弄三日,遂生厌心,随即放出。总共算计起来,被他奸占的妇女不下百人。弄得他家后房充斥,竟至有人身处燕帖木儿后房却不为其所识。似这等荒淫,燕帖木儿那年迈之躯如何经受得住。不久就病倒在床,下腹部疼痛难忍。再想和众姬妾行那巫山云雨,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样过了一些日子,有一天,突然觉得下腹部胀满,急忙来到厕中,竟然溺下一滩鲜红鲜红的血来。燕帖木儿大吃一惊,连忙遍请良医,参苓并用,但始终不见效。燕帖木儿自知将不久人世,睁眼四顾,见妃妾子女环立自己身边,两行老泪潸然而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我即要与你等长别了!”众人闻言,一齐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突然,门外传报,朝中百官前来问候。燕帖木儿连忙传令请进。众朝官一齐近前问候病情,说了一些安心静养,早日康复之类的话语之后,燕帖木儿叫他们一个个依次到病榻前,各自嘱咐数语。嘱咐完毕,燕帖木儿的目光又在群臣中巡视良久,发现伯颜未来。燕帖木儿感慨系之,自言自语道:“死生之际,交情乃见。想我平日何等待他?为他何等出力?而今我病至危,他却毫不过心,视同陌路之人。可见生死之交,殊非易得。”刚一说完,燕帖木儿就连气带累地喘成了一团。百官心中都知道燕帖木儿说的“他”是谁,但这时谁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连忙劝慰一番。待燕帖木儿平定下来之后,众臣也就都告别而去了。燕帖木儿又派人把他的弟弟撒敦、他的儿子唐其势叫来,嘱托后事,叮咛切切。话刚一说完,下边又溺下一滩血来。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二月,燕帖木儿亡于家中。
外国籍宦官朴不花
宦官也就是所谓的太监,它既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型产物,又是封建王朝极端残忍、极不人道的具体表现。太监一般都是贫苦出身,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入得皇宫去侍奉皇室成员。作为太监,不仅要饱受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受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位“幸运”的太监,像魏忠贤、李莲英等,他们因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而权贵无比,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可是,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外国籍的太监吗?
的确有,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籍的太监叫朴不花,高丽人,又名王不花,生于元朝文宗时代。少年时期的朴不花与同乡奇氏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乡邻都称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双方父母亦默许了这一现实,并准备长大后让二人结为伉俪。不料事出变故,当元顺帝大选天下美女之时,天生丽质的奇氏女被选入宫中,成了宫中的煮茶宫女。朴不花与奇氏女这对小恋人,被迫拆散,天各一方。朴不花悲痛欲绝,为了能与奇氏女朝夕相见,他毅然自阉入宫当了宦官,以便能够每日相伴奇氏左右。
奇氏女由于天生丽质,受到了顺帝的宠幸。顺帝又惑于奇氏为人聪慧,对其百般奉迎,便忘了宫中后妃,常常让她侍寝。至元四年(1338年)奇氏为顺帝生了第一个儿子,皇子虽非后妃所生,乃是顺帝长子,于是顺帝对奇氏宠爱日深。母以子贵,奇氏感念朴不花对其一往情深,便让朴不花专侍于己,顺帝自然允诺,朴不花成了奇氏的近侍宦官。不久,奇氏被封为第二皇后,居兴圣西宫,锦衣玉食自不待言,但她没有忘了自己的情人朴不花,她把朴不花调到自己的兴圣西宫,并迁升为荣禄大夫,加资正院使。资政院是元朝专门管理全国财政的部门,是个能捞银子的肥缺。奇氏二皇后将如此实惠的差事交给了朴不花,朴不花当然不能不捞,朴不花逐渐蓄存了万贯家资,并且分给了奇氏二皇后很多。朴不花贪污动作很小心,很巧妙,朝廷并未察觉,加上朴不花把贪占的财物经常送给朝中的权贵及皇亲国戚们,使得宫内宫外都说朴不花人好心好,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朴不花倚傍皇后奇氏,在宫中有了权势和地位之后,便开始寻找参与外廷事情的机会。至正十八年(1358年),京师大闹瘟疫,时河南、河北、山东郡县男女老少,全部到京师避难逃灾。当此大灾之年,朴不花为争取朝野对他的赞誉,收买民心,向顺帝请命救济灾民。他要出钱买一墓地,埋葬灾民的尸体,顺帝许之并赐钞七千锭。皇后奇氏亦带头赏赐财物,东宫皇后、皇太子、太子妃也赏赐了财物。朴不花在宫内已久,已有不少积蓄,他拿出玉带、金带各一条,银二锭,米三十四斛,麦六斛,青貂、银鼠裘各一袭作为行善费用。在京城外南北两处,各掘一个大深坑,分别作为埋葬男女尸体之地。凡是送来一具尸体的人,赏给一定数额的钱,一时间送尸者接踵而至。掩埋之时,请来僧人做道场。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朴不花前后埋葬灾民尸体二十万,用钞二万七千九十余锭、米五百六十余石。又于大悲寺修水陆大会三昼夜,凡居民有病者给予免费药物,无钱下丧者给棺木一口。
皇后奇氏借此时机在顺帝面前颂扬朴不花所做之事,顺帝便传旨命翰林学士张翁作文章记述朴不花所行的善举,刻于碑上,名曰“善惠之碑”。朴不花由此名声大震,一时享誉大都内外,一跃成为宫中受人尊敬的宦官。朴不花取得了顺帝的信任、骗取宫廷内外臣僚的尊敬,开始干预朝政。
朴不花权势日隆之时,正当太平在朝中任左丞相。太平本汉人,姓贺,后来赐蒙古姓氏。面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太平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试图扭转日益腐败的朝政,但是他的行为触犯了蒙古权贵的利益。而且,顺帝久居深宫,军国大事多委太子决断。许多政事,太平处理起来很不顺利。皇后奇氏预谋让顺帝禅位给太子,计划由朴不花到太平府中做说客,请太平帮助太子基登。当朴不花将皇后奇氏之意转告给太平宰相时,太平没有当即做出答复。朴不花只好回复奇氏,商议之后,又生一计,请太平入宫,设宴款待,由奇氏当面要求他支持内禅之事。此后,奇氏、太子、朴不花都为内禅之事积极准备。太子欲除掉顺帝周围肆为淫乐的幸臣,唆使监察御史弹劾其头目秃鲁帖木儿。谁知这位监察御史的本章还没进奏,就被迁转他职了,奇氏、太子、朴不花三人怀疑太平泄密,决意解除太平的相权。太子设计除掉了太平的两位助手中书左垂成遵和参政赵中,迫使太平自动辞去相位。
太平罢相后,右丞相溯思监执掌朝廷大权。为保全地位和身家性命,他便转而投靠皇后奇氏和太子。为了取得奇氏和太子的信任,他首先勾结朴不花,这正中一心想干预政事的朴不花下怀。他与溯思监把持朝政、蒙蔽视听、结党营私,形成了盘根错节的政治集团,内外官吏都趋附于他们的势力。朴不花又与宣政院使脱欢同恶相济,把朝廷诏令事宜控制在手中。为进一步巩固自己权势,朴不花与溯思监合谋,不遗余力地打击蒙古权贵世族,诬谤顺帝的舅父老的沙、蛮子及十八功臣子弟有谋反之罪,大肆杀戮王孙子弟。此时的朴不花已经是权熏朝野的人物了,不管是官吏任免,还是国策的拟定,都任凭朴不花来决定,他还在朝中不遗余力地清除异己分子。
也正是因为顺帝放任朴不花、搠思监这些人贪赃枉法,朝野内外开始动荡不安,而国内的军阀势力也趁机起兵造反。军阀们为了扩大势力,纷纷参与了宫廷权力的争斗,一时之间,天下大乱。太子早就想登基称帝了,见国家局势动荡,便想趁机逼迫父皇禅位,而朴不花、搠思监、奇氏二皇后完全赞同,几人开始了阴谋颠覆的活动。就在他们依计划在剪除朝中反对派的官员时,元顺帝发现了他们的阴谋。而且几人在朝中无法无天的行为也引起了一片弹劾之声,顺帝下旨把朴不花、搠思监押入了大牢。素日与他们有仇的孛罗帖木儿趁太子出京的机会,斩杀了这两个乱国的奸臣。
军阀混乱的局面尚未理顺,南方的朱元璋已乘势北进,直接威胁着大元帝国的命运。元顺帝见国厦将倾,不由地潸然泪下,万分懊悔地对太子道:“你们母子误了我的天下,我大元的江山毁在了你们母子手中!”
博尔术为何被封为蒙古第一人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意为“天赐之汗”,如同自称“天子”的中原皇帝。成吉思汗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分疆授土,大封功臣。每个人都因战功赫赫,被成吉思汗封为千户甚至万户,但谁是受到成吉思汗最高封赏的人呢?
有人说是木华黎,因为他被封为左手万户;也有人说是蒙力克,因为他是第一个受到封赏的人;还有人说是夫吉忽秃忽,因为他被封为最高断事官,相当于“丞相”。回答是否定的。其实受到成吉思汗最高奖赏的不是别人,正是成吉思汗的第一个伙伴——博尔术。他与成吉思汗“共履艰危,义均同气,征伐四处,无往不从”,“君臣之契,犹如鱼与水也”。成吉思汗在封赏大会上列举了博尔术的诸多功绩后说:“今国内平定,多汝等之力,我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汝等宜体此勿替。今封你为第二千户,并右手万户,居众人之上,虽九罪而不罚。”并对博尔术说:“你的地位在汗之下,但在众异密和庶民之上。”博尔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子宠臣。据说,成吉思汗分封博尔术之前还有一段故事呢。当时,成吉思汗遍赏群臣,惟独遗漏了博尔术一人。晚上,博尔术的妻子心里不平衡,开始发起牢骚来,埋怨成吉思汗忘恩负义,不封赏自己的丈夫。博尔术打断了她,说:“我事奉可汗,并非为了索取报酬。不论可汗如何待我,我都会尽心尽力为其效劳,虽死不辞!”他们的谈话被成吉思汗派来的探子全听到了。第二天,成吉思汗拉着博尔术的手向众人复述了昨天博尔术的话,他用感激的语调喊道:“听啊,我的一切亲王和贵人;听啊,我的子民,你们都来作证,这就是他,我的博尔术啊,在危险的日子里,他是我忠诚的伴侣;在战争降临时,他视死如归,勇敢冲锋。今天,我叫他位于你们一切人之上!”
真的,无论在实际地位上,还是在成吉思汗心里,博尔术永远是第一人。为什么博尔术会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呢?这还得从两人的相识开始谈起。
当年也速该一死,泰赤乌部就丢弃了铁木真母子投奔札木合去了。铁木真稍稍长大了一些,泰赤乌部的塔儿忽台又带人袭击了他们,并将铁木真抓走了。幸亏锁儿罕失剌一家人相救,铁木真才得以死里逃生。一家人担心泰赤乌部人再来,便辗转迁徙到不儿罕山前的古连勒古山中,靠捉土拨鼠、野鼠生活。不幸接踵而来,刚过了几个月安定生活的铁木真一家,八匹银合马又被几个主儿乞人抢走了。马是蒙古人的“脚”,是蒙古人的财富,甚至是蒙古人的生命。铁木真一家的全部财富就是这八匹银合马以及锁儿罕失剌送给铁木真逃命的那匹秃尾劣黄马。八匹银合马被抢,几乎等于掏空了铁木真家的全部家当,铁木真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他骑着那匹秃尾劣黄马追去,但此马太差了,三天三夜都没追上,连贼人的影子都没见着。第四天早晨,铁木真遇到了正在挤马乳的少年博尔术,便向他打听银合马的下落。博尔术是蒙古阿鲁刹惕氏首领纳忽伯颜的儿子,他听说了铁木真的事,心中十分同情,对铁木真说:“你来的好生艰难,男儿的苦难都一般,我与你做伴一同赶去。”他给铁木真牵来一匹黑脊白身的快马,自己也跳上一匹甘草黄快马,寻着踪迹,一路快马加鞭,追踪而去。又追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六天的黄昏,在一个营地旁发现了丢失的八匹银合马。他们趁着四下无人,顺利地将八匹银合马从营地中赶了出来。不久,主儿乞人发觉刚偷回来的马匹不见了,便三五成群地急追而来。铁木真见贼人追来,便回头与跑在最前边的主儿乞人对射起来。天渐渐黑了,主儿乞人停止了追赶,铁木真与博尔术终于安全回到博尔术家。
铁木真为答谢博尔术的仗义相助,愿以马相赠。博尔术拒绝了,说:“我见你辛苦来此,所以帮助你跟你做伴去的,如何能要你的马……”晚上博尔术父子宰羊羔热情款待了铁木真,第二天又给他食物、马乳送他上路,使铁木真能顺利回家。纳忽伯颜对他们说:“汝二少年,今宜相顾,后亦勿相弃也。”后来,铁木真与孛儿帖喜结良缘,派弟弟别里古台去请博尔术。博尔术来后,便不再回去了。自此,这位富家子弟便一直跟随铁木真,结束了铁木真“除影子外无伴当”的生活,博尔术因此成为铁木真的第一位那可儿,也是最知心的朋友与伴当。
博尔术做了铁木真的伴当后,一生相随,不离左右,他与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号称四杰,为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在乃蛮部打败王罕,抢走其全部牲畜的时候,四杰受命前往救助,帮王罕夺回了军队牲畜。此役打出了四杰的威风,博尔术也因一马当先,作战勇敢而名声大振。他在跟随成吉思汗征讨塔塔儿部时,战斗异常残酷激烈,许多人撤退逃跑了,但博尔术系马于腰,跽而引满,分寸不离敌处,终于鼓起全军士气,打败了塔塔儿人。
由于博尔术作战勇敢,又足智多谋,成吉思汗信任恩宠有加,常将其留在身边,督领中军,辅佐自己,使得博尔术很少独当一面,故而战功不着,但护卫大汗、辅佐之功却在众人之上。在与王罕作战时,成吉思汗的马被射死,幸得博尔术赶来,救得其性命。当天夜宿荒野,又天降雨雪,博尔术与木华黎张毡为帐,为成吉思汗遮避风雪,通宵直立,虽雪深数尺而足步不移,其忠心可嘉。在与篾儿乞人作战时,因寻不见大汗,曾数次入敌阵寻之,忠勇之心,天地明鉴。博尔术除了护卫成吉思汗,还时常像谏臣一样忠正不阿地给成吉思汗提意见,规劝他。西征时,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人攻下花剌子模故都玉龙杰赤,悉分所获,没有留一份奉献给成吉思汗,惹得成吉思汗大为光火,不许他们再回国觐见。博尔术劝解说:“皇子们攻下敌城,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他们虽然将城池分了,但他们是您的儿子,可这些城池不还是您的吗?请不要再责怪他们了,让他们来觐见请罪吧。”听了博尔术的一番话,成吉思汗终于原谅了儿子们。
这位忠诚的那可儿,晚年因病去世,成吉思汗痛心不已,哀悼至天明。博尔术忠心为国,其后代也忠心事元,满门忠烈。博尔术被成吉思汗封为蒙古第一人,确实当之无愧。
者勒篾是怎样三救成吉思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