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心声,您要听
23519800000018

第18章 “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爱好”——理想和爱好:我选择,我快乐(2)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成长经历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左思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书法家。可是,左思对书法毫无兴趣,因此学起书法来并不起劲儿。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失望。不久,他又让左思改学鼓琴,左思对此还是不感兴趣,学了很长时间也弹不出一首像样的曲子来。父亲的美好希望终成泡影。后来,左思的父亲终于发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他觉得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而不是以自己的愿望为主。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左思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左思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孩子,但记忆力好,爱读诗背词,有的甚至过目不忘。这位父亲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教子目标,他决定善待儿子的这种爱好和兴趣,让他学习诗词歌赋。结果,左思很快成名,把当时的文学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左思历时10年精心雕琢的《三都赋》,令当时的文学人士、达官贵人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左思的文风豪迈、高亢、劲挺、矫健,被当时的文学界赞誉为“左思风力”。应该说,左思的成长需要感谢他的父亲。正因为他的父亲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才没有强迫左思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每个孩子的生活都以某种线索和符号标志出他应该发展的方向。有头脑的父母会抓住孩子身上的这些线索和符号,反复加以思考。这些线索和符号为我们提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它们,以免无意间给孩子的发展道路设置障碍;我们要帮助孩子完成他先天既定的发展路程。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大文学家,从1915年起,他先后出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不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他坚决反对封建文化,提倡白话文。他和著名学者刘半农在《新青年》上策划开展了一场新旧文学的大论战,并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风云人物。

在钱三强小的时候,钱玄同就很注意对儿子进行爱科学的教育。在钱三强读小学时,钱玄同就让儿子读了不少课外读物,这些读物不仅丰富了钱三强的课余生活,也帮助他开阔了眼界,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钱玄同还教育钱三强要认真学好外语和自然科学,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好身体。

钱三强萌发了研究科学的兴趣之后,钱玄同积极地给予鼓励。钱三强上中学后,有一次读了孙中山先生著的《建国方略》,书中提出要把黑暗、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并具体描绘了未来中国的蓝图。他读完后自言自语道:“对,要使国家摆脱屈辱,走向富强,非建立强大的工业、非学科学不可。”这本书对钱三强后来的专业选择影响非常大。

钱三强中学毕业前夕,将毕业后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此时有人对钱玄同建议说:“你是搞语言文字的专家,名气又大,应当叫三强接你的班。”

钱玄同笑道:“那要看孩子的态度和兴趣哩!”一天,钱玄同对钱三强说:“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要由你自己去选择。但是,对于一切事物,一个人应该有科学的头脑,应该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究其真相,判断其是非,然后定改革的措施。”父亲的这席话,更坚定了钱三强心中早已立下的志向。他很明确地告诉父亲:“爸爸,我要学工!”钱玄同很理解和支持儿子的想法,点头表示赞许,并鼓励他报考北大理科预科班。

不久,钱三强进入北大预科班学习。上课时,学生问答都得用英语,这对只学过法文的三强来说,困难不言而喻。父亲怕儿子泄气,便鼓励说:“目标既然确定了,就应当用艰苦的劳动去实现理想,克服困难要有一股牛劲。”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钱三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闯过了英文关。

在北大读预科时,钱三强还到清华大学旁听物理学和电磁学,读了英国科学家罗索的《原子新论》,他深深爱上了原子物理。后来他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物理,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37年,公费留学生考试在即,刚好有一个留学名额。钱玄同鼓励儿子去应考。钱三强不负父望,金榜题名。可就在出国前夕,父亲不幸患了重病,是去是留,钱三强犹豫不决。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事,鼓励他不要挂念家里,对他说:“你学的学科,将来对国家有用,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

钱三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学成回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钱三强成长为一名科学家的过程,就是父亲不断精心培养的过程。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参加五四运动游行,让儿子从小体验“改造社会”的艰辛;教育儿子从小爱科学,树立科学救国的思想和抱负;支持儿子自己做主选择专业;鼓励儿子克服语言困难;鼓励儿子出国深造。在儿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每个重要的岔路口,都有父亲及时的引导、鼓励和支持。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迪:我们不要告诉孩子他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反,我们必须态度谦恭地面对孩子的智慧。要相信,他们需要探索和发现的秘密就在他们的生活当中,而不在我们的生活中。

选择就是机会。有的选择,一生未必能碰上一次;有的选择,多年才能碰上一次;有的选择,天天都存在,时时都在考验着人。当孩子面临人生选择的每一道岔路口上时,父母要学会如何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让孩子自己选择专业

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爱好不同,父母应当给予孩子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不应横加干涉。一些父母,眼见别人3岁的孩子就会背唐诗,也买回一本《唐诗选集》,每天口读面授,逼着孩子背诵。还有的父母,希望子女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也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条件,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抠出搞“智力投资”,但事实并不与他们的愿望成正比。

2.及时引导、鼓励和支持

每个孩子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都会有不同的偏爱,不要小看孩子的判断力和想法。做父母的不能永远帮助孩子决定他们自己的事,如果孩子决定了的事,父母可以提一些参考意见,但不要强求孩子改变。父母关爱子女,仅仅停留于溺爱和物质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而应重在启发、引导、扶持,积极支持孩子的选择。

3.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

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在放手过程中,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让儿女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作出事关终身的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确定的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也恰恰是天下多数父母都担心的问题。可是,要想让孩子真正独立,父母一定要冲破这一关,这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所在。

和王强谈过没几天后,他的班主任主动找到了家里,和我谈起了孩子报考志愿的事。原本我以为老师会认同我们的意见,谁知道却被老师批评了一番。老师对我说,表面上看,我和他妈妈为王强拿主意是对他好,其实,这是一种不相信孩子的表现。接着,老师又给我们举了比尔·盖茨等人的例子,让我和他妈妈明白,无论什么行业,只要努力,只要自己有兴趣,那么将来就会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一味干涉孩子,那么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隔阂。孩子,现在我明白,你的选择没有错。我和妈妈会放开手,让你自己去飞翔!

§§§第三节你们的理想不要强加给我

小勇从小就喜欢踢足球,在小区里经常可以看见小勇抱着足球,和一些年纪相仿的同学在那里玩。后来,学校组建校足球队,小勇报了名,而且还通过了考核,成了校队的一员。

就在小勇准备在足球场上一展风采时,小勇的母亲得知小勇参加了校足球队的消息,就极力反对,小勇的妈妈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肯定会影响学习。

为此,小勇的妈妈给小勇报了很多的课外补习班,她想,这样一来,小勇就没有时间去训练,校队就不会要他了,那么他就不会因为踢球分散学习的精力,而且参加补习班又能补充加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这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但是,小勇对课外补习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他找到妈妈说:“妈妈,你凭什么不让我去踢足球啊?”

妈妈说:“孩子,踢足球有什么用处?你看,现在人家其他小朋友都忙着学习,你应该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当中!”

小勇不满地说:“可是我平常已经很努力了啊!课余时间我为什么不能干点儿别的活动?”

妈妈说:“当然可以了!但是就不能踢足球!孩子,要不然,我带你去学画画吧!妈妈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画家!”

“可是,可是……”小勇还想解释,可妈妈再也不听了,只顾干她自己手里的活。

小勇无奈地回到了卧室,看着妈妈的照片,用一种讥讽的口气道:“我就是喜欢踢球,你不尊重我的爱好我也没办法。但至于什么画画,我肯定不去,你要是喜欢,你去!至于什么钱白花了之类的话,别跟我说,我又没说想去学画画、做画家!白花钱,那是你自作自受!我还会对你说,你的理想凭什么强加给我!”

孩子那么对妈妈说话,是因为母亲根本不在乎他的兴趣爱好,无理地伤害了他。所以,当父母听到孩子这样的抱怨时,又怎么好意思指责孩子不听话呢?

父母应当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自己在年少时,难道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么?自己的爱好,难道就没有遭到过父母的阻拦?而自己那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经历过这种事。而当自己的孩子也到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时,若一味地阻拦,那么,他自然也会表现出反感和强烈的叛逆。

家长应该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孩子们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父母在与孩子一起作决定时,如果父母的意见与孩子的兴趣相一致,以后的事情进行得就会很顺利。但事情往往是孩子的兴趣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这就容易出现矛盾——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还是强迫孩子屈从于家长的兴趣?通常,家长会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还是应该听大人的,大人毕竟比孩子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可是孩子的父母应该明白一点,你所决定的事要由孩子去实现,你如果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不尊重孩子的兴趣,往往就会既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又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限制孩子兴趣爱好的做法,在所有孩子的眼里都是一件让人极为反感的事。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许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或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对青少年自己而言,却是他的最爱,是他的精神支柱。这种兴趣爱好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占据着他们的生活,有的孩子甚至将这种爱好视为生活的重点。所以我们完全应该理解那些为了捍卫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过激、冲动的青少年。如果某件事情爱好是孩子的最爱,那么他们去努力的捍卫它,这是无可厚非的。

试想,终日面对无休止的指令和一项项自己没有兴趣的目标,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茁壮成长吗?即使不会“崩溃”,恐也很难大有作为。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只有充分发展孩子们的天性,才能培养出孩子们大胆创新、勇敢质疑的头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顺从听话的‘乖’宝宝,就不要梦想培育出独立自主的优秀人才。”

另外,一些孩子会由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或是觉得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让自己不堪重负,才会和家长在兴趣爱好上较劲。其实还有一些青少年可能是因为其他一些外在的因素,而维护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孩子想踢足球,不是因为他喜欢足球这项运动,而是因为他喜欢上了某位足球明星,觉得那个明星特别帅,等等。孩子的心理是“谁敢骂我的偶像,就是跟我过不去!”

因此,当孩子对某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父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让他放弃。与孩子沟通时,家长应注意:

1.善于发现孩子的出众之处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偏”才、“怪”才,如果家长硬逼自己的孩子成全才,那孩子的“偏”才和“怪”才就会在无声无息中被扼杀,最后孩子只能成为庸才。所以,父母在沟通中应该敏锐地发现孩子潜在的特殊兴趣爱好和某些方面的天赋,用心去发掘、培养,使孩子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这无论对孩子今后的事业发展还是对孩子本身的性格养成都是十分有益的。

2.尊重孩子的决定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他们已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他们最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擅长什么。当孩子面临决定未来的选择时,父母应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未来最好让孩子决定。

3.理解、肯定、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哪个家长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毫无情趣的书呆子。所以为了保护孩子的爱好,父母应该对孩子加以鼓励。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兴趣爱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说不定可以在这些方面能获得意外的成功呢!同时,当一个孩子不能按父母设定的目标走下去的时候,他的内心非常矛盾,这时父母要多开导孩子,帮助孩子选择另一条适合孩子自己的道路。鼓励孩子,让孩子明白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

4.适当培养,不要强迫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时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和孩子商讨学习培养的计划,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也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当成作业每天强迫孩子“修习”,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爱好慢慢失去兴趣,所以一定要注意这点。

5.把握好孩子的作息时间

家长在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学习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要适当分配,孩子本身的意见同样可以作为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平常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要端正,不能因为自己是父母、是长辈就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或是逼迫孩子按自己的所谓“合理规划”来生活。这样做必定会引发孩子激烈的反抗。

这段时间,我和孩子总有那么多的矛盾,现在才明白,原来是我不尊重他的兴趣爱好造成的。看了一些专家的分析后,现在我明白该怎么做了。首先我应该抛弃自己的武断与大人的傲慢,正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再和孩子进行交流,发现问题的所在,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对于合理、高雅的兴趣爱好,我和他爸爸就应该尽量支持!对于小勇想踢足球这件事,现在我想明白了,这不是坏事,说不定,将来他还能成为中国的“罗纳尔多”呢!

§§§第四节我又有别的爱好了

一天,娜娜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妈妈自己要学舞蹈,以后要当一名舞蹈演员,登台表演,让台下观众全都为了自己的舞姿而鼓掌。父母对娜娜找到奋斗的目标感到非常高兴,为此全家还庆祝了一番。可是加入学校的舞蹈队还没两天,娜娜就觉得练舞太辛苦了,总是摔跟头,还是拉小提琴比较时髦,于是就改学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