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23521900000026

第26章 榜样七:中国超级经营大师:张瑞敏(3)

海尔的“自主管理班组”活动体现了一种新的责任制。在这种新的责任制中,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小组成员们被指派轮换工作。实际上,小组有自己的业务,对库存、材料规划、人事安排、生产目标、成本旧标和产品质量负责。员工的报酬可以取决于他们所掌握的工作种类数目。该模式对员工没有直接监督,由小组对员工进行监督和评估。每个雇员根据其同事的要求而不是某位监督人员的命令行事,同事们的要求或许比监督人员的命令更有力量。一个雇员的职业生涯从掌握一项技能开始,为了满足小组的要求,他还要继续学习其他各种技能。由于工作任务的范围广泛,一个个具有技术或管理才能、有发展前途的员工就能脱颖而出。另外,公司也希望它聘用的是一个适用面广的人,他具有多种能力,虽有专门特长但放在生产过程中用处有限。最后,由于小组方法给生产带来了更高的生产率和广泛的灵活性,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也就稳定而有保障。

在一些实行了自主管理方式的国外公司,为了更有效地工作,管理人员、会计、采购、工程师等与工作小组成配合,并使小组得到加强。互相配合的工作环境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方式,领导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2000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叫经营自我,实际上海尔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包括海尔设计市场链的管理流程,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就是能不能给每一个人创造一个可以发挥他自己能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由他自己来操作,然后达到目标,体现他的自身价值。

“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创造性,尊重人的自主能力,尊重他的自身价值。”张瑞敏认为在新经济时代,可能对这方面的要求更高了,海尔有一句话:“21世纪的企业要管理无法管理的组织”,所谓无法管理的组织,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一个会计,就可以成为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所有的企业服务。他可能不是直接属于你这个工厂、属于你这个企业,但是你可以和他建立一定的关系,所以海尔内部提出的口号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经营者,经营好你自己。

七、企业高效运转的市场链

对于员工来说,人人都是一个市场,人人都有一个市场。

我要求做到你的工资不应该是你的上司说了算,应该是你的市场说了算,而谁是你的市场呢?你的下道工序。

大不是美,小不是美,能够从小到大才是美。

市场链是张瑞敏为了提升企业活力在内部管理上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市场链就是要使外部市场目标转化成内部目标;把内部目标转化成每个人的目标;把市场链完成的效果转化为每个人的收入。

企业外部的大环境是市场经济,内部怎么办?张瑞敏认为,企业走向市场的前提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先在市场之中,必须通过企业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使市场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建立内部市场链。市场链的实施是一项改革,借助矩阵项目小组的形式使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激励体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企业内部市场链包括“信息——开发——制造——售前——售中——售后——信息”的闭环结构。企业内部市场链与市场是交叉的、联系的,通过海尔分布在海外的信息分部及国内获得的信息,以用户潜在的需求确定产品竞争力,以用户的难题确定开发的课题,以用户的要求制定质量标准。

对于员工来说,人人都是一个市场,人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都要由过去的“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市场负责”。具体做法就是“SST”机制,即“索酬”、“索赔”和“跳闸”。索酬就是通过建立市场链为服务对象做好服务,从市场中取得报酬;索赔体现出市场链管理流程中部门与部门、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间互为咬合的关系,如不能“履约”就要被索赔;跳闸就是发挥闸口的作用,如果既不索酬也不索赔,第三方就会跳闸,跳出问题。内部员工的市场就相当于外界的用户,有权利向其索赔,索赔多少,都有具体的规定。

以海外推进部门为例,该部出口量非常大,它对事业部来讲就是真正的市场,订单就是命令单:一张订单需要做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要花多长时间完成,细则事先一一订好,接到订单看属于A、B、C哪一类,A类应该15天完成,如果耽误一天,就要按规定赔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前海尔对美国出口量非常大,美国那些超级连锁店一旦索睹可是毫不客气,所以,海尔内部市场也要视同外部市场一样,按市场规律办事。过去出口的时候订单经常被耽误,牵扯的部门过多,现在短个人都面对市场,差一天差一小时都会被索赔。

张瑞敏对此阐释说:我要求做到你的工资不应该是你的上司说了算,应该是你的市场说了算,而谁是你的市场呢?你的下道工序。比如说原材料的采购者,使用者就是他的市场,原材料不好就向他索赔,而生产者的市场是检验者,检验出来问题就代表用户向生产者索赔。真正进入市场以后,销售人员销售产品的时候,售后服务人员是销售人员的市场,有维修发生我要向你索赔。过去企业内部没有市场,进入真正的外部市场之后,出了问题人家向你索赔。现在不是,现在把外部市场挪到内部来,所以我们叫做内部市场链。推行这种市场链非常非常困难,需要非常非常细。我当时在内部自己说,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谁都不害怕。这样,是不是一个人的工资就变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完全正确。比如说质量指标,我现在要求它提高1%,提高1%涉及到了多少个因素呢,可能涉及到进材料的,再一个可能涉及到工艺,再一个涉及到运输,等等,涉及到很多方面,我要把指标分解给每一个人,他们之间互相咬合起来,像链条一样,通过检验后拿到质量提高1%应得的钱。

张瑞敏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也都是一个市场。这就不再是你干得挺好,我给你多少钱,你工作得更好再加多少钱,而是看你的市场给不给你钱。每个人都有指标,落实到你身上没有什么指标,那你就下岗了,你这个人不需要再呆在那里了。以设计人员为例,他的钱从市场上来,设计好这个产品可以拿一万块钱,你是他下面在实验室做辅助工作的人员,过去一个月可能拿两千块,现在呢,没有钱了,你的钱在设计人员那里,你问他到底有什么活干,比方说做三个实验,按每一个实验计费。如果你一个月做的工作加起来不到一千五百块钱,就说明你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所以实验人员都拼命地去找活。过去在工厂里,这种岗位是最舒服的,还有描图员,你给图我就描,你不给我,我就闲着。通过实行市场链,我们有的部门大幅度减少人员。

张瑞敏很早就看到,美国说企业大的时候,就应该分解成小的,否则企业就没法发展了。后来研究企业发展趋势的瑟罗教授说了一句话,大不是美,小不是美,能够从小到大才是美。张瑞敏理解,这个从小到大不是指企业规模能够从小到大,而是指每个人都能从小到大,指的是每个人的效率。其实你说我们中国的竞争力强体现在什么地方?

或者竞争力不强体现在什么地方?就体现在效率上。一个韩国就那么几千万人,要是按照人均来算的话,是中国的多少倍?这是一个效率社会,如果将来你没有效率,你就不可能在竞争当中取胜。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没有海尔以前OEC模式打下的基础,只能是空谈而已。SST是在OEC基础上内部管理的深化。它的效果就是要通过建立互相咬合的链条,履行上下工序之间的“合约”,凭借市场索赔机制使部门和部门之间明确责任,使员工的观念发生转变。

张瑞敏也意识到实施市场链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比如说它牵涉到部门之间的制约问题。本来某个人归某一个职能部门管,但是他又被项目所控制,他到底听谁的,是听部门领导还是听项目管理人员的呢?排出的项目矩阵小组,结构有纵有横,到底以项目为中心还是以职能部门为中心,矛盾就出来了。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张瑞敏仍在摸索之中。

1998年下半年海尔开始实施市场链,几年下来,成效显著:

在冰箱事业部,实行市场链机制激发了员工的潜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明显提高。一职工对市场链的感受很有意思:感觉酸酸的,甜甜的。他说:“实行市场链以来,起初我并没有把自己‘变’成市场中的一部分,工作中依然存有惰性,对下道工序有依赖和推诿,可到开工资时,因为被下道工序索赔很多,自己开多少钱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心情自然不好,谁愿做落后分子呀!认清自已的短处,我决心干出个样儿来,不仅把自己‘变’成市场的一部分,还每天总结经验,与上道、下道工序切磋,成了被索赔最少的人,经我手的产品台台都好,第二个月我拿的工资最多。我的体会是:市场链加强了我的责任心,把我的惰性改掉了,对企业、对自己都有好处。”

一手增效,另一手减员。张瑞敏说:你现在身处这个部门,如果说现在开始,今天、明天、后天,一段时间以后,你还是这个人还是这个活,你这个部门就得想一想,要么是活不变人减少,要么就是人不变活增加。必须有全员劳动管理。灌输这种观念也是挺麻烦的,一时很难让下面接受。但是我想如果做好了,就算是效率不会大幅度提高,至少解决了一个人心理问题。现在2万多人我不可能看管过来,不要说2万人,200人也看不过来,一看不过来就会出现员工的攀比:他一天没多少活,很舒服,他玩了两个小时,我也上外面玩两个小时,我如果玩一个小时我心里不平衡。但是靠上边来看清楚谁干得多谁干得少、谁赚钱谁不赚钱,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把权利放下去,各级领导都有特权,你和我好我就给你一点好处,你不和我好我就治你一下,这就没办法了。因此,你得的好处或受的处罚应该是你的市场来说了算。

1999年12月8日,张瑞敏在海尔中层干部例会上详尽地论述了为什么要实施市场链。实行市场链是海尔正确的工作方向,这是因为:市场链的设计模式与国际上流行的现代管理模式在思路上是一致的。国际上一些跨国大公司都在搞BPR(业务流程再造)工程。很多跨国大公司在与海尔交流、考察时,认为它的市场链思路很超前,这些公司自己的管理都刚刚改成这种类似的模式。

推行市场链,使用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可以迅速缩小海尔与国际上的先进管理水平的差距。信息技术对所有厂家来说,采用没有先后之分,正因如此,海尔现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企业管理,可以迅速缩小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甚至保持同步。如海尔的物流管理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在国内则是第一。

海尔市场链的设计符合中国国情。市场链改变了计划经济下企业直线职能式的结构,其出发点是,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尤其需要适应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纽成部分对中国企业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组织结构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把每个人都与市场连在一起,否则,组织结构制约员工迅速解决问理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或者感受不到市场的变化,企业就会对市场产生适应不良,最终被竞争对手打倒。

如果不抓市场链,海尔就没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也就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尤其在进入WTO后,将无法生存。比如,海尔的供应体系实施了国际供应链工程,它是一个垂直纵向的供应链,其中国外供应商就有几百家,属于世界500强的有几十家,如果没有物流管理系统,甚至无法和它们对话。

另外,海尔在海外的公司如果没有这样的管理,就无法在国外开展工作。推行市场链是实现国际化海尔的需要,张瑞敏强调,在此问题上,企业不能犹豫、彷徨,更不能动摇,必须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榜样影响力:

在2000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的评选中,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被评为2000年度“中国最受关注企业家”,同时《“海尔经验”被列入瑞士大学教案》获2000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本来已经是中国企业界耀眼明星的张瑞敏更加璀璨夺目。

2000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同比增长51.5%,净增长138亿元;2000年出口创汇实现2.8亿美元,比1999年翻一翻;海尔品牌价值评估已达330亿,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第一。2000年10月7日张瑞敏关于“海尔建立市场链”的演讲引起国际管理界的强烈反响。“海尔经验被列入大学教案”一事标志着海尔的管理已经走在了国际企业管理界的前沿。

张瑞敏,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海尔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海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

张瑞敏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OEC管理理念”、“斜坡球体理论”、“企业文化激活休克鱼”、“市场链”等多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成功运用到实践中。在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1997年度企业成就奖”,张瑞敏是中国大陆唯一得主;1999年,张瑞敏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为全球最受尊重的企业家第26位;张瑞敏非常注重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企业,并且身体力行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他曾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担任多家科技管理协会的理事长。张瑞敏的目标是使海尔集团进入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