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23531200000015

第15章 彬彬有礼受欢迎,教孩子掌握礼仪细节(1)

让孩子明白手插口袋打招呼是不礼貌的

在与人交往中,每一个动作都表达了不同的信息。如果在和别人打招呼的时候,你孩子把手插在口袋里,那么他就犯了一个细节性的错误。因为手插口袋与人打招呼是不礼貌的,显得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冬天的早上,王晓航背着书包去上学。在教学楼下,他遇到了班主任,就主动说了声:“老师,早上好!”谁知道,班主任好像没看见似的走开了,这让王晓航纳闷了一个上午,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只能认为老师没注意到自己和他打招呼。

晚上回家,王晓航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思考了半天,也没有想出缘由所在。这时爸爸看到王晓航把手插在口袋里向厨房走去,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他马上对儿子说:“晓航,你过来,我问你一个问题。”

王晓航转过身来,对爸爸说:“什么问题?”爸爸说:“今天早上你跟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是不是把手插在口袋里?”“是啊,怎么啦?”王晓航有点困惑。爸爸说:“这就是老师不搭理你的原因,因为你把手插在口袋里和别人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特别是跟长辈打招呼的时候,更是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一个起眼的小动作,透露了一个礼貌细节。或许还有很多个“王晓航”不知道这个不礼貌的细节。身为父母,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交际礼仪是孩子必须掌握的,不然的话,很容易因为这些细节影响孩子与人交往。

走在大街上,有些人喜欢把手插在口袋里,这是一种不想与他人交往的姿态,是一种不想参与的姿态,一种旁观的姿态。父母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这种现象,告诉孩子:“手插口袋,是一种是不友好、不热情的举止,因此,打招呼的时候,把手插在口袋里很不礼貌。”

事实上,很多孩子并未意识到这个细节,或许是因为天气冷,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有些孩子喜欢把手插在口袋里和别人打招呼。当然了,通常不会有太多人在意这一举止,但问题是,如果孩子忽视了这一细节,养成了手插口袋的习惯,并且没有意识到这一动作的危害,那么将来有可能在工作中、在与领导打招呼的时候,犯下这个错误,那时候的代价有可能是惨重的。

让孩子学会代接电话的礼貌细节

在家里,孩子难免会接到一些不是找他的电话,比如有人打电话找爸爸妈妈,可是孩子离电话比较近,孩子接到了,这时候孩子应该怎样代接电话呢?

宋女士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儿子在客厅里玩游戏。突然,电话铃响了。儿子没好气地拿起电话:“找谁?没在家!”随即啪的一声把电话挂了。岂不知,来电话的是宋女士丈夫单位的领导,正有公事要找宋女士的丈夫商量。

这种现象发生在一些独生子女身上不算奇怪,一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父母没有注重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细节教育,使孩子养成了粗鲁无礼的习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虽然电话不是找自己的,也有责任代接,并且要注意礼貌细节,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父母要告诉孩子,在接电话时,如果对方所找的人不是自己,应礼貌地说:“对不起,你要找的人不在,需要我为你转告什么吗?”

如果对方要找的人在一旁,就应该让孩子这样说:“你好,请稍等一下,我叫他接电话。”有些孩子的做法是不礼貌的,比如家里电话响了,孩子接起来一听发现是找妈妈的,于是把电话往桌上一搁,然后大呼小叫地喊妈妈。有的孩子干脆一边拿着电话,一边大声喊妈妈来接电话。殊不知,这样做会让人感觉孩子缺乏家教,别人对孩子父母的印象也就打了折扣。

当对方要找的人不能来接听电话时,父母应该让孩子告诉对方:“对不起,他现在有事走不开,不能接你的电话。”

有的孩子很喜欢接电话,当他接到一个不是找自己的电话时,不表示要叫被找的人接电话,而是向打电话的人刨根问底,这样会使打电话的人很反感。

“您好,请问,李先生在吗?”李先生的女儿听到电话里一个声音甜美的年轻女士要找自己的爸爸,立刻很警觉:“你是谁啊?你找我爸爸有什么事吗?你是怎么知道我家的电话的?”

打电话的女士听她这样追问,感觉很不舒服,马上说:“李先生家的保姆都是很有修养的,我想我是打错电话了!”

代接电话时,最忌讳的是询问打电话者与其所找的人之间的关系。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细节,防止孩子因为刨根问底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让孩子知道,当对方希望转达某事给某人时,要守口如瓶,千万不要随便将所知道的事情扩散。如果孩子答应对方代为传话,要让孩子尽快落实,不要轻易把转达的内容托他人转告,这样不仅容易使内容走样,而且有可能会耽误时间。

转告的内容一般包括:打电话者的姓名;转告的具体内容;是否需要回电,以及回电号码、时间;对方打电话时的日期、时间。

在代接电话的时候,如果有必要,应该让孩子做记录。因此,在电话旁,父母最好事先准备好随时会用到的纸和笔。告诉孩子,记录时既要简洁清楚又要完整。

让孩子知道,当有人打电话找同学、朋友、家长等,因其不在,对方询问他们的手机号码时,不要轻易透露他们的手机号码,也不要随便说出他们的行踪。

接电话的时候声音要洪亮清晰,听完对方的回答后再进一步作出答复。如果对方所找的人不是接电话的人,应该说:“请稍等,我帮你看看他在不在?”接着把对方要找的人叫过来接电话。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你应该说:“抱歉,他现在不在,请你过一段时间再打过来。”

让孩子善于运用“你好”、“请问”、“请等一下”等礼貌用语。声音大小要适中,不要在电话里大声嚷嚷,不要语速过快或过慢,不要在接电话的时候吃东西。答话时要大方,不可长时间沉默,也不能在不知如何作答的时候把电话扔在一边,然后跑到别处去,更不能直接把电话挂掉。

告诉孩子请让对方先挂电话

打电话的时候,很多人不注意细节,说完话之后,不要立即挂掉电话,不要让对方饱尝电话的挂断声:“嘟……嘟……”要知道,这是多么没有礼貌的行为。不要认为谁先挂断无关紧要,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恰当地、过早地挂掉电话,给人留下糟糕的印象。

一位父亲给10岁的儿子讲了一个挂电话的细节,父亲颇有感触,他讲的是两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有一天,一位业务员给我打电话,推销他们的产品。那位业务员声音温柔甜美,用语得当,非常友好,说得我心里非常高兴,对他们的产品也动了心。于是我让她留下了联系方式,并说:‘我会考虑的,谢谢您的推荐!’对方忙说:‘好的,是我要谢谢您。’听到业务员这样说,我本想再说声‘再见’。谁知话筒里已经传来了电话挂断的声响。”

说到这里,这位父亲顿了顿说:

“被别人先挂断电话,尤其是对方先与我联系,感觉很不好受。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将刚记下的那位业务员的联系方式扔进了纸篓。

“另一天,我接到一个女顾客的投诉,对方说话很没礼貌,让我心里很不舒服。但当我把她的疑问逐个解释完后,得到了她的谅解。在我准备挂电话的时候,半天没听到对方电话的‘嘟嘟’声。我正在犹豫时,对方说:‘我在等您挂电话呢,您先挂吧!’刹那间,我心里感觉涌入了一股暖流,感觉非常舒服,因解释半天而产生的口干舌燥也早已消失于九霄云外了。”

讲完故事,这位父亲对儿子说:“你的修养如何,取决于你每一个细节,以后要记住了,要让对方先挂电话,这是你尊重对方,并赢得对方尊重的最好方式。”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在通电话的时候,没有必要去争分夺秒,为了节省几秒钟所对应的电话费而急于挂断电话,导致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实在是得不偿失。”让孩子知道,倾听需要耐心,挂电话也需要耐心,让别人先挂断电话,是对别人可贵的尊敬,会赢得别人的好感。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挂电话的细节,他们也没有意识去教育孩子注重挂电话的细节。

掌握挂电话的细节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学会注重挂电话的礼仪也是必需的。

家长应告诉孩子这些礼仪:

与长辈、上级进行电话沟通,一定要让对方先挂电话,这是对长辈、上级的一种尊重。如果你能将这一礼仪运用到实践中,定会赢得长辈、上级的好感。

与异性互通电话后,作为男方从礼节上讲,应该让女方先挂电话,这不仅显示出你对对方的一种关心及尊重,也会加深对方对你的良好印象。

总的来讲,在与人的电话沟通中,不管是谁先打这个电话,结束通话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请让对方先挂电话。让孩子把这一点记在心里,并付诸实践。孩子早晚会通过这个细节赢得人心。

让孩子在拜访别人之前先打招呼

生活中,孩子之间经常走亲访友,互相拜访的现象很多,在这些看似常见的拜访中,有许多礼貌细节。比如,拜访之前最好和对方打个招呼,让对方知道你何时去他家。如果孩子不懂得这个细节,贸然去同学或朋友家里,会让对方感到突然,还有可能对方不在家,自己白跑一趟。

从对方的角度看,他也可以做好必要的准备,比如把家里打扫干净一点,把家具摆放整齐一点,准备一点水果等。相反,如果你的孩子贸然前去拜访同学,会搞得对方措手不及。当你的孩子看到同学的房间乱糟糟的时,会让同学觉得很不好意思。更糟糕的情况是,对方不在家,自己吃了个“闭门羹”,那样会使人很扫兴。

如果事先约定好了,对方做好了充分准备,那样会让拜访活动顺利进行。

梦凡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大年初一,他就知道给二舅打电话,向对方问好,并在电话里说要在初二的时候去他家拜年。舅舅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梦凡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二舅家,二舅和舅妈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舅舅还特意给梦凡准备了压岁钱。这让梦凡非常高兴。

可是一年前的大年初二,梦凡可没有受到这么好的礼遇,因为那天舅舅全家也外出拜年了,梦凡和爸爸妈妈来到舅舅家时,舅舅家大门紧锁。让他感到非常失落。

在新年喜庆的日子里,父母把孩子打扮一番,然后带着孩子走亲访友,此时父母应该加倍注意拜访的礼貌细节,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去拜访别人,最好先向主人打个招呼。通过这一过程,教育孩子注重礼貌细节。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约好了拜访时间,就不能轻易失约,如果无端迟到或失约,会让主人感到扫兴。

让孩子准时赴约

孩子之间,经常有小小的约定,这个约定就是一种承诺、诺言,应该让孩子尽力去兑现、去赴约。有的孩子可能认为小小诺言、不起眼的约定,不去兑现也没什么关系,殊不知,如果无端失信于人,或者赴约迟到,会使孩子在他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那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张洁的生日快到了,她邀请了刘彤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可是那天下午放学后,陈彤却像往日那样背起书包回家了。眼看就要到家了,陈彤收到了张洁的短信,才想起生日聚会的事。

等她赶到聚会地点,朋友的生日聚会已经接近尾声了。

准时赴约是最基本的交际礼仪之一,因为迟到不仅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也影响了约会的正常进行,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在很多国家,赴约迟到被视为最大的不礼貌。比如,澳大利亚人就非常重视这一点,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有约定俗成的礼仪规矩。一般来说,比预定时间提前几分钟到达约会地点是最合适的。经常不按时赴约的人,会被人看成不守信用的人。

生活中,有的家长不太重视孩子间的约定,认为不去赴约也无关紧要,这就是不注重交际细节的表现。如果家长经常这样看待孩子的约定,势必会影响到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相反,如果父母重视孩子间的约定,对孩子的品质培养是有帮助的。

星期天的上午,妈妈在看报纸,张浩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哀求她带他去公园。可是外面正下大雨,妈妈本来已经拒绝了张浩,但是张浩还是对妈妈乞求道:“我们打雨伞去,好吗?”

“我们昨天不是刚去过公园?为什么今天还想去呢?”妈妈问。

“我和姐姐说好了,今天还要去那儿玩。”张浩轻声说。

妈妈点点头说:“好吧!我们去公园,可是姐姐不一定会来哟!”

公园里,空空荡荡,到处是积水。妈妈叹了口气说:“公园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姐姐一定不会来的。”

“会来的,我们说好的。”张浩肯定地对妈妈说。

“张浩,我在这儿,快过来呀!”突然传来了小女孩的喊声。

“妈妈,姐姐在那里!”张浩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凉亭兴奋起来。

妈妈朝那边看去,真的发现了昨天那个女孩和她的爸爸。女孩的爸爸衣服都湿了,正用卫生纸擦拭脸上的雨水。小女孩则在边上又蹦又跳地叫着张浩的名字。

妈妈拉着张浩疾步来到凉亭。

张浩的妈妈看了看小女孩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说:“麻烦你啦!”“哪里哪里,女儿在家一直吵着要来公园,说是和张浩弟弟约好的,一定要守诺言。我看雨这么大,就劝她不要来,但是她还是不听,最后还哭了。”女孩的爸爸说。

“一样!一样!我儿子在家一直求我,我只好带他来了。”

“孩子很重视他们的诺言,有时比我们大人还注重细节!”

“是呀!可我经常对孩子说话不算数,以为他人小,随便敷衍就可以了,我想我得向他承认错误了……”

在这两位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注重细节,反而是父母不在意孩子的感受,把孩子间的事不当回事,长此以往给孩子造成了误解。可以说,有时候是父母不注重细节,才使孩子变得不注重细节。

此外,除了准时赴约,还应让孩子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1)赴约时尽量不要带太多随身物品。告诉孩子:“赴约就要有赴约的样子。”

(2)进入约会地点,男孩应该让女孩先行,这样显得很有风度。

(3)坐在椅子上时上身应直立,不要紧靠在椅背上,双眼要正视前方,而不要左顾右盼。

(4)到别人家里赴约时,如有门铃,应先按门铃,无人应答再轻轻叩门,不要上来就使劲敲门。

(5)如果别人来自己家里赴约,那么在客人到来之前,应该做好准备在家等候。

赴约是否准时,关系到孩子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仅此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常常会影响别人对孩子的评价和看法,想让你的孩子更受欢迎,就让孩子准时赴约吧,并且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约会地点。

让孩子对选送的礼物进行包装

“人靠衣装,礼靠包装。”在追求时尚个性的今天,如果你的孩子送给别人的礼物经过了自己的亲手包装,无疑等于给礼物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孩子的心意和对收礼人的尊敬。如果不重视给礼物进行包装,那么送出的礼物给人带去的欣喜就会打折扣。

刘晓虎和张峰涛是好朋友,他们的共同兴趣是踢足球。每次踢球的时候,刘晓虎都穿着破旧不堪的球鞋,他很多次在拼抢中摔倒,都与其足球鞋钉已被磨平有关。张峰涛看在眼里,暗暗酝酿了一个送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