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耳的镫骨将振动传递至内耳的椭圆形窗口时,即可引起耳蜗内的液体发生振动,并导致毛细胞在水样液中摆动,就像海草在潮水中摆动一样。
这样摆动产生的一股电流输入到听神经,此后再通往脑部。耳蜗有可能输入数以千计的电信息,脑的任务就是整理这些数据,把它们变换成有意义的音响。
以上是由空气传播的声音,耳朵还能通过骨传播听到声音。说话时,声音的一部分从嘴中发出,引起鼓膜振动,另外一部分直接通过上、下颌骨传到内耳的液体。就这样,自己听到的声音与旁边人听到的很不一样。
听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的交流渠道,然而,最重要的是听觉使我们感知环境而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听觉对健康而言是很重要的,因此善待耳朵就是善待我们的身体。
听觉信息怎样在耳中传输
外界传到耳朵的声波振动鼓膜,鼓膜的振动传入中耳,在锤骨、砧骨和镫骨三个听小骨的作用下,声波的振幅增强,然后被传送到耳蜗。耳蜗中有一个螺旋器,它是一个感受器,里面的毛细胞把感觉到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
第八对脑神经是前庭蜗神经,又名位听神经,由传送听觉信息的蜗神经和传送平衡觉信息的前庭神经组成。蜗神经的神经元位于螺旋神经节中,为第一级神经元,它负责接收来自螺旋器毛细胞的听觉信息。蜗神经在进入脑之前和前庭神经会合,然后从延髓和脑桥的交界处进入大脑,一直延伸到蜗神经核。
第二级神经元起自耳蜗复核,一部分沿脑干上行,另一部分经上橄榄核通向中脑背面的下丘。第三级神经元和第四级神经元由下丘发出,通向丘脑后部的内侧膝状体,在这里交换神经元后延伸到大脑皮质颞叶的听觉区颞横回,颞横回对声音刺激进行频谱分析并理解其含义。
听觉传导通路由交叉性和非交叉性两种纤维构成,其中多数为交叉后通向对侧的纤维。一般认为,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比左半球灵敏。把同等难度的几首流行乐曲分成两组,让被测试者一只耳朵听乐曲,另一只耳朵听杂音,比较一下对乐曲判断的准确率就会发现,左耳听的乐曲准确率要高。
如果听觉传导通路的两侧完全平衡对称,左右耳的准确率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乐曲由左耳直接进入对音乐敏感的右脑时效果却要好一些,这说明大部分信息还是交叉后进入脑的另一侧的。
科学用耳与护耳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混合皮屑等形成的。耵聍暴露在空气中易干燥,形成小片物。有时过多的耵聍和外耳道脱落的上皮、灰尘混在一起,可形成大的硬块,阻塞了外耳道,医学上叫耵聍栓塞。如外耳道因瘢痕狭窄、耳毛过多,或有慢性炎症等原因影响排出时,发生耵聍栓塞的机会就多些。
耳朵发痒时,有的人就随便用发卡、耳挖子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不仅能止痒,还能清除耳道里面的耳屎,给人带来一些舒适感。然而,这种行为对耳朵健康有着很大的潜在危害。俗话说“耳不掏不聋”,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也易引起一些麻烦。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掏耳时很容易伤及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甚至导致中耳炎。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儿童由于耳道比较细嫩,容易受伤感染,所以更应避免掏挖。
其实,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吃东西咀嚼张口时,多数随着下颌关节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
人类的听觉几乎从一出生就开始减退。随着年龄的增大,组织逐年失去弹性,毛细胞也就退化了,钙质沉积物侵入了关键部位,听觉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听力障碍不仅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和睦,也妨碍了他们与社会正常的沟通。由此造成的交流障碍,也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和孤独。
听力的维护关键在于“听力好的时候注意保护,听力下降时尽早进行干预”。不要因为年轻时听力较好而忽视对耳的保护。耳朵受到伤害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比如在酒吧看节目,到迪厅蹦迪,去KTV唱歌,听大音量的随身听等。
享受的同时不能忽视耳朵的健康,要尽量少用耳塞听音乐或接听手机,少去甚至不去噪音大的娱乐场所。在娱乐时,最好每隔十几分钟出去休息一下。
洗澡、洗头、游泳时要注意保护耳朵,不要让水灌进耳朵里。游泳上岸后,及时排出外耳道的积水,尽量避免感染。在遇到突然发生的巨响时,应立即用双手捂住耳朵或张开嘴巴,来维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以防止噪声对内耳造成冲击伤。
有时小孩不听话,家长教育一下也是必要的,但是千万要记得不能打脸,这样很容易伤着耳朵,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坐飞机起飞及降落时,要张开嘴呼吸,原因就是要保持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以免造成外伤性耳聋。
对于一些常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有条件的尽量隔一段时间停止工作,以缓解噪音对耳朵的压力,要尽量减少工作以外时间对耳朵的各种伤害。
虽然老年人的听力下降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延缓听力的下降。例如,注意饮食卫生,少吃高脂肪食物,戒除嗜烟和酗酒习惯,治疗和控制相应疾病,避免接触噪声,慎用耳毒性药物,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活动等等。而且通过正确地选择、验配助听器,可以有效地补偿听力。
噪音是耳朵的头号敌人
城市中,此起彼伏的汽车、摩托车的尖叫声,沿着各条街道传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钻进我们的耳朵,不仅令人烦躁,而且也使耳聋发病率日渐升高。
低音调的声音敲打鼓膜时,肌肉可以拉紧鼓膜。这种情况,人类的祖先已习以为常了。而现代文明带来的高音调响声,如喷气式飞机的轰鸣声、铆钉机的砰砰声等,正在日复一日地蚕食着我们的听力。
噪声污染对听力的损伤极大。在噪声大的行业工作的工人有可能发生听觉困难,摇摆舞乐师几年后有可能需要戴助听器。因此,不要以为自己能适应今天的刺耳噪声。
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不但会引起心理不适,更会伤害听力。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体格好,不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毛病,偶尔有点耳鸣、耳闷也无所谓。但是,噪音对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的损伤,而且很难治,它会由偶尔耳鸣变成高调、频繁的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
在美国,75%的老年性耳聋是因长期处于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引起的。瞬间过大的噪声或长期的噪声都可使听觉器官疲劳,造成耳的小血管痉挛,导致内耳供血不足,引起听力下降。
MP3、MP4等高科技数码产品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个性率真的年轻人,塞上耳机就可以边走边听音乐,样子确实比较酷。长时间用耳塞式耳机听音乐,不但耳朵会痛得厉害,还会因此对听力造成伤害。
耳机塞在耳朵里,离鼓膜很近,鼓膜在特殊的环境中连续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地振动,反复受刺激,特别容易出现鼓膜疲劳。
对于一些睡前还戴着耳机听音乐,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整夜都没关机的人来说,危害就更大。因为长时间的声音刺激会从鼓膜经骨链传到耳蜗,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造成噪声性耳聋和耳鸣。因此,不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最好每次不超过一小时,一天不要超过两小时,尤其是睡觉时一定要摘掉。
如果所处的地方声音大到要大声叫喊才能听到别人的声音的话,那么就已处在破坏耳朵的危险之中了,比如在电动机器轰鸣的车间、射击场等。
要么从噪音区离开,要么采取保护措施。特制的用来隔音的耳塞或耳罩会起到极好的效果。尽管耳罩可以更好地隔音,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适用。
比如,去听音乐会,戴隔音罩就与去那里的目的完全相左。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泡沫耳塞,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实,在任何音乐会上,只要有音响系统,即使戴着耳塞去听,也会感到演出还是很不错。很多音乐家在舞台上都戴着耳塞。
虽然,每个人对噪音的感觉不尽相同,但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就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即使不觉得吵,脆弱而敏感的耳蜗也会受到损伤。然而,歌厅、迪厅和游艺厅的声音强度却超过了115分贝。所以,在噪音环境中放松身心还是应偶尔为之。
吸烟也损害听力
很多人都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会伤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吸烟还会造成听力下降。
吸烟会造成动脉硬化,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供应内耳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直接造成耳聋。
所以,吸烟的人会比不吸烟的人较早地丧失听力,并且更容易患耳部感染。有调查显示,吸烟者患中耳炎的概率大约是不吸烟者的3倍。
不可太用劲擤鼻涕
在抗生素问世之前,中耳炎往往最终发展到听觉减退。由中耳通往咽喉的咽鼓管是肇事者,因为咽鼓管为细菌进入中耳打开了方便之门。
耳部的炎症通常都是继发于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之后。鼻炎、感冒会产生大量的鼻涕,大多数人擤鼻涕都会铆足了劲儿,殊不知这样容易引起中耳炎等耳部感染。
因为,有的人擤鼻涕时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擤。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容易将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擤鼻涕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正确的方法是,开放一侧鼻孔稍用力擤出对侧鼻涕,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以先用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耳聋
滥用抗生素导致耳聋的情况多发生在小孩身上。在各种用耳的不良习惯中,就属吃药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而且也是对耳朵伤害最大的。
药物是致聋最多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些人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不注意,一看药便宜,或是看到药效里有抗感染这项,也不管什么药拿来就吃。
但是,像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药物会损害内耳、耳蜗、前庭,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抗感染的药物一定不能自己乱买乱吃,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能服用。
特别是本身就有耳病的人,要和医生说清楚病史,以防加重病情。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耳毒性药物还会通过母婴感染,所以怀孕期间要避免服用这些耳毒性药物。
如何防止耳疾的感染
耳朵构造复杂,难免会出现很多毛病。较常见的一种耳疾就是感染,这是细菌或病毒在耳朵里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找到了居留地。
其他的耳疾要稍复杂一些。幸运的是,一些耳疾都只延续较短时间,并且比较容易治愈。而耳垢堆积、耳压升高等,几乎都可以预防避免。为维护耳朵的健康,以下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擦酒精。
水分在耳朵里停留时间太长,会引发感染发炎。因此,游泳结束之后,可以用小棉签醮上酒精,伸到耳朵里轻轻转一转,会使水分随之挥发。
2.吹干。
若耳朵进了水,可用一个低功率吹风机对准耳朵眼吹,一直到吹干为止。
3.单脚跳。
在游泳或淋浴时不小心把水弄进了耳朵,可以把脑袋歪到一边,然后单足跳,直到使一边耳朵里的水流出来,然后换另一边。
4.滴白醋。
白醋也是一种很好的耳朵清洗剂。白醋里含有醋酸,可以用来清除外耳的感染物。用小棉签醮几滴白醋,然后把它放到耳朵里擦一擦。这样的处理方法每天都可以做几次。
5.不要使劲擤鼻涕。
如果受凉感冒流鼻涕,最好不要使劲地擤鼻涕。
哪些措施能防止内耳平衡系统功能失调
听觉只是神秘内耳功能的一部分。在耳蜗的上方,有三个很小的充满液体的半规管,这些弯管是平衡器官。没有耳朵,我们将会像岸上的鱼一样来回扑腾。如果乘坐在汽车的后座上或者随着渡船晃动时,感到头晕或者恶心,可以把责任归罪于内耳。
位于内耳后部的半规管含有毛细胞,某些毛细胞对重力和加速度敏感,而其他的毛细胞能对头部的位置和运动作出反应。这些信息记录于神经纤维并被输往大脑,从而才知道何端朝上。
当大脑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到的有关平衡的信息相互矛盾时,问题就会产生。例如,坐在轮船的底舱时,视野里的景象是静止的,但是耳朵感到了运动,此时就会出现典型的运动病症状,如突发冷汗、感觉头晕、头轻脚重,以至呕吐、干喘。
有些技巧能防止内耳的平衡系统功能失调,以便轻松自在地去旅行。
1.坐在前排。
旅行时,在公共汽车或小车里,最好的位置就是对着车窗的前排座位。坐火车时,应当选择顺着火车前进方向的座位。坐轮船时,待在甲板上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更重要的是使你的大脑能记住这种摇摆与倾斜,以便更好地适应它。
2含姜片。
生姜的刺激性气味,比药店中的药物更能推迟运动病的形成。
3.晕车药物。
药店出售的含苯海拉明的晕车药物能有效地防晕。
怎样获得超强的听力
一般来说,听力具有家庭相似性,你很难超越其他家庭成员的听力。但是,可想办法保持它,使它少下降,而且也可以设法提高听力。以下就是有关的注意事项。
1.集中精力。
任何时候,在所有感官中只有一种在起主导作用,而其他四种都退居次要位置,而且通常起主导作用的是视觉。所以,可以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而不是看。
比如,看电视时,注意电视里发出的各种声音,试着分辨出调子的变化、背景声音等。或是坐在自家的庭院里时,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能听到比以前多得多的声音。
2.接受锻炼。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维持了循环系统的正常机能,并保证了耳部足够的血液供应,而耳朵的正常功能,尤其依赖足够的血液来维护,良好的健康状况才能使听力保持良好的状态。
3.服点B12。
研究发现,近半数患听力衰退症的人被检查出维生素B12缺乏,每天服用6毫克维生素B12可避免听力丧失。富含维生素B12的食品有瘦肉、鱼、水生贝壳类、低脂肪的奶制品等。
4.避免太大的声音。
刚从嘈杂喧闹的环境中走出来时,也许会发觉自己的听力有点不敏锐了,这叫做临时性的听力极点变化。这是由于嘈杂的声音过于刺激内耳的毛细胞,导致它们的功能暂时性部分丧失。当然,听力一般都会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但这种状态会加速你永久性的听力丧失。
让人心慌意乱的耳鸣
耳鸣是指自己常感觉到耳朵内有嗡嗡声、汽笛声、蝉鸣声或潮水声,声音不算大,但常扰乱人的正常生活及睡眠,是一种令人烦恼而痛苦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