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23585900000013

第13章 快乐活泼,孩子幸福一生的黄金性格(3)

让孩子学会倾诉

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欣慰。

——培根

如果孩子能够学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心中的苦闷,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这不仅可以让他们心里悄悄生长的一些压力得到及时的排解,还能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快乐的心情。但是,怎样让孩子相信父母像相信自己的朋友一样,愿意通过倾诉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让孩子学会倾诉有什么用

倾诉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借助环境和气氛来培养。而我们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制约,很少人愿意以真面目示人,更不习惯于向人吐露心声,这样的父母一定会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孩子自由表达感受的欲望就这样在无形中消失了。可是不表达,感受就没有了吗?尤其是那些负面的感受?不可能的,即使只是一股气,也要撒出来才行。我们常看到有的孩子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无理取闹,甚至故意做一些激怒人的行为,等等。这其实都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再不注意疏导孩子的情绪问题,那么很有可能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粗野的、不讲理的、暴戾的人,有这种性格的人,成年后走入社会必将吃尽苦头。

培养孩子的倾诉习惯,能够使孩子的坏情绪得到好的疏导,避免出现乱撒气的行为,也就不会有仇恨感,倾诉过后,世界还是那么美好。如果他能随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会因为幼稚或者错误受到爸爸妈妈的指责,甚至还可以得到一点点的鼓励,那么这场倾诉的效果简直就太完美了,他很快会重新快乐起来。而且会成为一个有自尊心、懂得尊重他人的、拥有丰富感情和健康身体的、能融合于所处环境的快乐的孩子。

怎样让孩子学会倾诉

让孩子相信你是个好的倾诉对象

想让孩子学会倾诉,就要让孩子首先有倾诉的欲望。如果你能让孩子相信你,并且认为你是个好的倾诉对象,那么一个好的开端便有了。让孩子相信自己并不难,首先你要值得孩子相信。这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点滴的细节,比如要做说话算话的父母,不能随便许诺,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对孩子讽刺挖苦,也可以适当地向孩子说说自己的“心事”,让他感觉自己先一步被信赖。父母只有取得了孩子的完全信任,孩子才能毫无保留地向父母倾诉。以鼓励、说理的方式代替无理的责骂,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基础,更是父母鼓励孩子的基础,只有更好地了解,才能更好地鼓励。

不要让忙碌成为回避倾诉的理由

现在的上班一族都很忙,生意人更忙,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走马灯一样地闪来闪去,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小小的孩子在有了心事的时候,很想和爸爸妈妈说说,可是爸爸总说太忙,妈妈也总说忙死了别来烦我,孩子渐渐地就会失去倾诉的欲望,甚至失去和父母说话的欲望,还有可能会漠视甚至仇视父母。他的自尊心就是这么容易受到伤害,在与父母疏远的过程中,内心世界的空虚与孤独把他包围,亲子关系受到影响不说,孩子还会很容易受到坏人的引诱。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不论怎么忙,也不至于半小时的时间都没有吧?试想,如果孩子这时摔伤了,送去了医院,你是不是天大的事儿也没有了,立刻飞奔去医院?对孩子的陪伴何必要等到这么极端的时候呢?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不要总是欠孩子一次陪伴,因为这是有欠无还的事,等你有一天认识到这一点,想把时间还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一定需要了。

父母角色不要相互替代

有的家庭是父母中的一方比较忙碌,每天都不能着家。孩子见到爸爸或者妈妈的时候,总是忙忙碌碌的背影,孩子有话想说,却因为这个忙碌不能说,所以就只能依赖于能够陪伴自己的一方。而父母中能够经常陪伴孩子的一个呢,常常为了弥补另一方对孩子的亏欠,“又当爹又当妈”,想把教育孩子的阵地全盘接收,让另一方完全变成一个忙碌的家庭过客,这种不平衡的亲子关系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各不相同,他们的角色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母亲教会孩子细致、耐心、专注、安静,父亲教会孩子勇敢、独立、机智、坚强,来自女性与男性的不同魅力影响着孩子对于人生甚至是人性的理解,怎么可能说取代就取代了呢?

经常主动和孩子聊天

父母不能等待孩子走上门来倾诉,因为孩子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倾诉是一个减轻心理压力的好方法。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愿意与你倾诉,应该主动出击,经常主动找机会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感觉到你是愿意和他说话的,甚至于你在马上就要出差之前,还会专门和他凑在一起聊几句。感受到你的愿望,孩子就会产生相应的愿望,他也会希望和你说话,即使是早上睁开眼之后,也会愿意钻进你被窝里待上几分钟,和你聊几句。相互之间有了这样的交流欲望,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来和你说话了。

父母首先学会倾听

和孩子说话,也要有方法,不能总是你说,应该让孩子说,你大多数时间只负责“听”,并且是用极其感兴趣、极其关注、极其关心的神态去“听”。对于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父母来说,如果不认真地听孩子说,怎么能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又怎么能了解孩子,甚至是管教孩子呢?

如果有哪一位母亲能明白专心地倾听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她的孩子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如果一位母亲能停下自己手里的活儿,而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那么这就是她向孩子表达爱和接纳的一种方式。这个教育秘诀的关键不在于您要为孩子尽量多做些什么,而是要少做。正如古老的禅宗所说:“什么也不需要做,就是坐在那里。”坐下来倾听,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的孩子就会明白此时此刻在你的心目中再没有比听他倾诉更为重要的事情了。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说全神贯注地倾听是母亲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了。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觉得对方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时,才能听得进对方的话。我们在听了孩子的想法后,立即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其中的要点,并同他交流,孩子会觉得我们一直在认真倾听,对他是尊重和理解的。那么,孩子无论怀着什么样的心态,都能够表现得平静,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有利。

孩子的情感直接而外露,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孩子突然耷拉着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家长不应不理不睬或急于哄他开心,而应引导他将内心的感受倾诉出来,如:“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你开不开心?为什么?”要让孩子感到,凡事不能憋在心里,而应告诉爸爸妈妈,这样心里才会舒服些,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关心他的,也是会帮助他的。

在游戏中找快乐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说,他之所以喜欢游戏,不仅仅因为游戏能够满足他各项功能及智力的发育,更重要的一点是能让他从中体会到快乐。而我们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有更多快乐的体验,所以游戏便同时成为了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种途径与道具。

游戏有哪些作用

很多父母都想要个安静的孩子,如果他总是四处调皮捣蛋,那么追在屁股后面的斥责甚至是拍打声总是此起彼伏。为什么要制止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呢?如果连玩儿的权利也被剥夺,孩子的身心健康怎么可能顺利发展呢?如果你了解了游戏对孩子的作用,我相信你会放弃斥责与拍打调皮的孩子,因为游戏简直就是孩子成长的保障。

促进身体健康

游戏为孩子提供运动和锻炼的机会,使他从手指到身体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这无疑是保证身体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的有效途径。

培养快乐活泼的性格

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保持快乐的情绪,这种情绪有助于他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在经常性的游戏过程中,养成乐观进取的个性。

促进心智发育

游戏的过程不仅要动身体和手脚,同样需要动脑,它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并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锻炼协作能力

让孩子与玩伴共同参与游戏,能培养孩子与他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团结的好品德。尤其是协作能力的锻炼,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见,游戏对孩子的作用是全面的,是对他的成长具有巨大实用价值的活动,是绝对不能省略掉的。

什么样的游戏有助于孩子培养快乐活泼的性格

为孩子选择适合他的游戏,应该本着尊重孩子的游戏兴趣去出发,充分考虑游戏搭配的合理性,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动静结合

父母不能为了让孩子保持安静,就只给他们选择搭积木、剪纸、捏橡皮泥、拍纸等游戏。这些游戏确实有利于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能力,但也不能没完没了。为孩子安排游戏内容应该注意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有脑力活动的游戏,也有体力活动的游戏,像跳绳、拍球、老鹰捉小鸡等体力活动的游戏,要与那些比较安静的游戏搭配安排。

难易搭配

在为孩子选择游戏的时候,应该选择不同难度等级搭配的游戏。一些简单的游戏可以让孩子轻易地获得快乐的感觉,激起他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间或穿插一些难度相对大一些的游戏,比如在智力和体力方面略有些难度的游戏,鼓励并引导孩子去完成,这会让孩子有成就感,体会到努力和坚持会换来成功的喜悦。

多种玩法的游戏

有些游戏既可以一个人单独玩儿,也可以很多人一起玩儿,比如拍皮球,一个人可以拍,大家轮流拍也可以,还可以一起抢、一起踢。这既可以在单独玩耍的时候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也可以在参与群体游戏时锻炼孩子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一举多得。

根据需求进行游戏搭配

有时,一些孩子并不喜欢的游戏,如果换个方法搭配着让他接触,效果可能会好于单独玩儿某个游戏。比如孩子不爱玩儿迈步游戏,但喜欢认图识字游戏,就可以把两个游戏结合起来,比如妈妈和孩子同时站在起点,由爸爸拿出图片让两个人认字,谁认对了,就可以向前迈一步,认错了,就要向后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