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2366500000074

第74章 文化·教育(3)

原来,蔡锡勇曾在日本、美国担任参赞职务。在这期间,他发现外国人在研究运用速记提高记录速度。而中国汉字笔画繁多,书写缓慢,更需要一种速记来作为辅助工具。

于是,回国以后,他参照美国凌士礼(译音)速记,结合我国“音韵学”,着成《传音快字》一书,这部专着可以算是早期的汉语拼音速记。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国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记派”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最早的速记术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汉语速记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各不相同的速记符号应运而生。1955年,新中国在北京办起了全国第一所速记学校。

024新闻的由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大约起始于唐朝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的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

《邸报》发表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想更多地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025报纸的由来

在世界报纸业中,中国的《邸报》称得上是发行最早,历时最长的报纸。这份报纸由官方主办,读者群主要是政府官员。它创办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距今有2100多年。

西汉时期,政府承袭秦朝制度,实行郡县制。各郡在京城长安设有驻处(称为“邸”),与今天的“驻京办事处”实际上是一回事。驻处的人员定期把宫中的消息形成文字,然后由信使骑快马,传送到各郡长官手中。这就是“邸报”。

东汉年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使《邸报》的发行进一步扩大。到了唐代,《邸报》的发行已扩展到全国,朝野官吏是其主要读者,而且唐朝的《邸报》内容也较以前大为丰富,不仅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动、诏令、会议等信息,还登载奏章、叙任、赏罚、辞令、朝觐、通报等内容。

从汉朝开始,《邸报》经过唐、宋、元、明、清共2000多年,中间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发行对象、性质内容及格式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变动。

到了清朝,政府正式将《邸报》改名为《京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垮台,这份报纸才停止刊行。

西方最早的报纸,是罗马执政者恺撒创办的《每日纪闻》,创办时间是公元前59年。这份报纸的用途主要是传递紧急军情。但《每日纪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创办没多久就停办了。从办报的年代来看,中国的《邸报》比《每日纪闻》要足足早一个世纪。

我国近代的第一张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创刊的《中外新报》。1864年创刊的《华字日报》、1873年创刊的《申报》以及同年艾小梅在汉口自办的《昭文新报》,都是较早的报纸。

026记者招待会的由来

现在各国在有重大事件、活动时,往往以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可记者招待会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的秋天,任美国第六任总统的亚当斯正在白宫波多玛河里游泳。这时,南岸边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她要求采访总统。当时亚当斯游得正高兴,于是没有答应安妮·罗耶尔的要求。

罗耶尔是个大胆而又倔强的姑娘,她不但没有走,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然后向总统说,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就绝不离开。

虽如此,亚当斯仍不肯答应。不过波多玛河的水凉,不宜在河里多待,时间一长,亚当斯终于上岸“投降”,颤抖着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和记者往回走的途中,总统寻思,与其迫不得已地接受采访,何不主动把记者召集起来宣布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亚当斯总统真的召集了一些记者阐述自己的主张、设想,后人名之曰“记者招待会”。

以后,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很方便明了,于是记者招待会遂成国际惯例。

027路透社的由来

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世界性通讯社。“路透”这个名字的德语意思是“马背上的人”,也就是强者的意思。

路透社的徽章上画着一位身穿盔甲、策马疾驰的中世纪骑士。它的创办者保罗·朱利叶斯·路透(1816~1899年)是德国犹太人,路透社的名字就是用创办者名字命名的。

路透从小就用功读书,特别喜欢数学,并掌握了英、法、德三门语言。19世纪40年代,他来到巴黎哈瓦斯通讯社工作。

一次,他结识了当时正研究电报的大数学家高斯,路透敏锐地看出,电报这种新工具很有发展前途。在哈瓦斯通讯社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心自己创办通讯社。

1851年,路透在伦敦开办了“电报办事处”,这就是路透社的前身。路透社1858年正式开始向报馆供稿。

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现在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有1000多名专职和兼职记者,在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028新华社的由来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我国国家通讯社。它代表我国政府授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并负责把国内、国际新闻供给全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

新华社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在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当时称“红色中央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为“新华社”。

1933年“红中社”编辑部创办的《工农通讯员》,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早期的对外宣传刊物是1940年10月出版的《中国通讯》,用英、法、俄三种文字油印。

新华社的第一个分社是西安分社。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央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成立新华社西安分社。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现除台湾省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都设有分社,并在其他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社,每天除对国内播发新闻和新闻图片外,还用多种文字对国外播发中国国内的新闻,并进行多种新闻的抄收、传真和航寄等业务。

029稿酬的由来

发表文章一般都有稿酬,但是稿酬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据说最早的稿酬起源于晋代。

在西汉,已有过出钱请人写文章的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阿娇被冷落遗弃,住在长门宫。她为了能重新获得宠爱,便花了一大笔钱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想用这篇倾诉衷情的文章打动汉武帝。

结果汉武帝却没有因此而回心转意。宋代着名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到南北朝时的北周末年,当郑译被封为沛国公,并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勋位——上柱国以后,他想请擅长文辞的高颖写篇庆贺的文章。高颖半开玩笑地回答说:“笔干,写不得。”并且又说:“不得一文,何以润笔?”

从此,人们便开始用“润笔”一词指因写文章作字画而获得的报酬。到明朝“四大才子”之时,替人写词作赋获得报酬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030书的由来

书籍最早在中国出现。书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甲骨、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但甲骨、青铜器还不能称为正规的书。真正的书所用的材料是竹简、方版以及缣帛等,问世的时间,最晚也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竹简,实际上就是竹片。一篇长文章需要使用大量的竹简来写,中间再用绳索横向编连起来,和“册”字的形状非常相似。

方版,是木板的一种,写上字就被人们称做“牍”。它通常一尺见方,所以也有“方”的别名。如果用它来写信,信件也就叫“尺牍”。

相比之下,缣帛显得非常轻便,写上字就是帛书。与竹简用绳子编连成册不同,帛书形成书籍的方式是折叠成卷。许多卷书聚集起来用布包好,称为“帙”。

两汉时期,造纸术出现,人们愿意使用纸质书,逐步抛弃了竹书和帛书。隋唐两代出现了大量的写本书。这种写本书所用的形式依然是卷子。

后来,人们觉得卷子收展起来很麻烦,就选用册页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把一幅长卷一正一反地进行折叠,使之成为一种长方形的折子,前后用硬纸做封面。

唐宋之际,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印本书的问世。印本书大多采取单面印刷的方式,一个版面就是一页。装订的形式主要是包背装,即把印好的书页正折起来,文字朝外,版心也向外。明代以来,线装书又大行于世,就是用两张纸作为外封面,在书脊处进行打孔装订。

古埃及最早的书,所用的原料是纸莎草纸书。它只写一面,然后一张一张地用胶粘连起来,形成一部长卷。这种书自然不可能老是写下去,卷轴被分为若干栏。在犹太教徒集会上,规定要宣读的《旧约全书》前5卷,时至今日所采取的成书方式,依然是两个卷轴。

古希腊人为了使记笔记、做作业和记账更加便利,开始使用小的长方形木制、蜡制书板。两块以上的书板串起来就形成一个“笔记本”。后来,羊皮纸抄本所采取的形式就是每张羊皮纸对折若干次形成“书帖”,再加上一个护封,把书帖串起来,就是抄本。

大约在公元前后,这种做法被发明出来。多产作家们非常喜爱这种方式。过去,弄成卷轴的书,在他们的书房里所占的面积过大。而现在可以压缩成用羊皮纸折叠成的“书”,自然减少了很多麻烦。

抄本体积小,存放起来非常方便,许多张纸连在一起,书的部头也可以大得多。它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好查,在标了页码以后更是如此。书籍有了这些优点,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趣味链接:简、册、函、封各是什么意思?

简书、帛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竹简、木简记载文字、编写书籍,这种情况延续了1700年,是我国书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这个时期在书史上被称为“简书时期”。

凡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牍”,把许多简牍用皮条或绳子编在一起,便成为“册”;古代的一册,实际是一捆。编册用的绳叫“编”,一般可用麻绳、皮绳、丝绳来编,有一句成语叫“韦编三绝”,是说孔子看书勤奋,编书的绳子都断了三次。

我国汉代用“牍”写信,其长度是汉尺一尺,故曰“尺牍”。写好以后,在“牍”上再加一块,当做信封,然后用绳子捆好,因此便把这块封缄叫做“检”。在“检”上签字叫“署”。“检”的中间有一块微凹的空间叫“函”。所以我们现在把“信件”叫“函件”。

将“函”上的绳子打结的地方用泥土封上,加盖上印章,以防人拆动,这种做法叫“封”,也叫“封泥”。我们今天仍把计算信的数量单位叫“封”,所谓一封信的“封”,便是从这里来的。

031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一种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以说是字典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字典要算《说文解字》,它是由东汉许慎编撰的,全书15篇,共收字10516个。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开创部首编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原本已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公元1710年,清朝康熙皇帝令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为首负责编纂一部大型字书。这部书一共经过6年才编撰成功。全书42卷,共收字47035个。康熙皇帝认为这部书“善美兼具,可奉为典常”,并取名曰“字典”,即《康熙字典》。

032地图的由来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就开始用简单的线条在地上或墙上画出表示狩猎、播种、危险、友邻位置等内容的图形,这就是原始地图的雏形。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图,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图。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地图。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录道:公元前504年,一个叫阿里斯塔戈拉斯的人,郑重地将一块青铜牌给斯巴达王克留门尼斯观看,牌上刻有全世界的海洋环流、陆地和江河。这块青铜牌其实就是一幅不折不扣的地图。

公元150年,亚历山大城的学者托勒密出版《地理学》一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制作地图的诀窍,成为绘制世界地图的指南。他还特意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涵盖了从欧洲经丝绸之路到中国的半个地球的地域。在当时,能绘制出覆盖区域如此之广的地图,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外国人绘制立体地图,可能是受到中国人的影响。1510年,保罗·多克斯绘制了欧洲最早的立体地图,将奥地利的库夫施泰因附近的地形地貌充分反映了出来。但这幅地图与中国最早的立体地图相比,晚了1200多年。

中国是最早应用地图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有“禹铸九鼎”的传说。据说,大禹制伏水患以后,就铸了九只大铜鼎,鼎上铸刻有天下九州的山川形势,以及丰富的草木禽兽和物产。在中国历史上,大禹是3000多年前的人,可见,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就应当是大禹的九鼎图。

春秋战国之际,地图的绘制水平非常高。那时候,群雄争夺地盘,战争不断发生。当时的地图主要就是军事地图,制作地图非常重视方位、距离和比例尺。

1973年,人们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汉朝初年绘在帛上的三幅地图,包括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从这三幅地图来看,当时绘制技术的熟练程度已经很高。这三幅地图中,最大的一幅是驻军图,长96厘米,宽78厘米,绘图颜色为黑、红、田青三种,描绘的范围是今湖南江华县的潇水流域,比例尺在1∶80000~l∶100000之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军用地图,被世界制图界人士誉为“惊人的发现”。

另据传说,在秦始皇的墓室中有大地的模型,以水银对数以百计的江河湖海进行模仿。在墓室的顶部,还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天体模型。

公元32年,正是东汉初年,着名将领马援在给汉光武帝刘秀分析敌情之后,向他展示了一种用糯米粒做成的立体地形图,其中高山、大川、隘口等各种地势都非常清楚。光武帝看完之后非常兴奋,说道:“敌军的军情好像在我的眼皮底下出现了。”

南北朝时,南朝诗人谢庄改进了立体地形图的制作技术,使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用大小不同的木块制作了一幅立体地图,既能分又能合,巧妙地显示了山川地貌的特征。

唐贞元年间,贾耽设计、监制了巨幅的《海内华夷图》,开始以不同颜色绘制不同地域。

宋代科学家沈括曾写了一部着作《梦溪笔谈》,书中进行了如下记载:他奉皇王圣旨,出使辽国,一路上仔细观察地形,绘制了-幅名为“使契丹图钞”的地图,还利用面糊、木屑等物质,制成了非常好看的立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