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有个好心态
23741100000016

第16章 常在心中留一缕阳光,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3)

8岁那年,戴军看到和他同龄的小伙伴们都开始学自行车,于是也想学。但是因为他当时个子很小,总是很难跨上自行车。为了能够跨上自行车,他可真是吃够了苦头,经常连人带车地摔倒,虽然如此,但他还是学得很认真。

不过在旁边扶着他的父亲可就忍不住了,他看到戴军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就着急上火,而且大声地训斥戴军是“笨蛋”、“没出息”。骂得戴军战战兢兢,最后戴军在父亲的责骂中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胆小,最后竟然都不敢跨上自行车了……

失败确实让人感到沮丧,但别人的讽刺和责骂更让人难过,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责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责骂就能伤透孩子的心。如果这样的情况多了,孩子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心理,渐渐地变得越来越自卑,最后只能像父母说的那样,成为什么都学不好的笨孩子。

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就一味地放纵和满足孩子,从不让孩子经受苦难,这样的孩子就会像温室的花朵,变得脆弱不堪,经不起风吹雨打,甚至还会因此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所以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明白: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有顺境就会有逆境,人们只有经历了挫折和失败才能获得成长。当孩子在面对失败情绪低落时,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正视失败,让孩子逐步形成面对挫折的正确心态,产生战胜失败的勇气,最终从失败中走向成功。

春节的时候,陈彬从电视上看到欢庆春节的热闹场面总少不了踩高跷,于是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爸爸给他买高跷。

爸爸是在农村长大的,对高跷的感情也很深厚,心想让孩子学高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意志,于是真去买了副高跷回来。

爸爸让陈彬先坐在椅子上,然后很认真地给他绑好了高跷,说:“行了,站起来吧!”陈彬早就有点按捺不住了,这会儿兴奋地想站起来,可是刚一起来,却又坐回了椅子上。

爸爸就问他:“怎么了?怎么不站起来呢?”陈彬老实地告诉爸爸说:“我怕摔倒。”爸爸听了后就鼓励他,让他再次站起来往前走。

陈彬听了爸爸的话,终于鼓起勇气,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可是才迈了一步,就“扑通”一声摔了下来。这下,陈彬的脸上可没有了刚开始时兴奋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恐惧。

爸爸见陈彬害怕的样子,就亲切地告诉他:“摔跤没什么可怕的,不管是谁,刚开始学的时候都要摔跤,不摔跤是学不会的。来,不要害怕,我们再试一次!”

陈彬还是有些犹豫,爸爸又说:“不用怕,爸爸小时候也是这样学的,鼓起勇气,一下子就学会了,来,继续吧!”

虽然陈彬还是很害怕,但看到爸爸期待的目光,他不禁默默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在爸爸一次次的指导和鼓励下,陈彬终于学会了踩高跷。

当孩子因为失败而感到恐惧或难过时,父母不要用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是看着孩子摇头叹气,更不能责骂孩子。当孩子感到灰心丧气时,家长应当及时鼓励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应该让孩子明白,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多试几次,总会取得成功。

父母要让孩子形成这种观念:失败非但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反而应该可喜可贺,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孩子才能认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历失败,于是他便会不畏失败,不在乎挫折,跌倒了会坚强地爬起来,孩子心中会对成功抱着乐观的态度。

11批评孩子要讲究艺术

当孩子犯错了,该批评时父母还应批评,但是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而不是发泄不满。因此,父母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千万不可唠唠叨叨、夸大其词,这样会让孩子接受不了,从而产生绝望和厌烦情绪。

一个孩子考试失利后,被母亲狠狠地批评了一通。母亲不只是批评孩子考试的失利,还大骂儿子:“你真笨!什么都不如人家,钢琴没有人家弹得好,书法没有人家写得好,运动会也拿不到名次,你有什么用?”由于喋喋不休的责骂和夸大其词的批评,使孩子在绝望的同时也产生了反抗的情绪,最后他忍无可忍,将母亲推倒在地,离家出走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温和地批评孩子并不会使孩子感到绝望和厌烦,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但如果父母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去批评孩子,把孩子的错误不断夸大,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使孩子对自己感到失望。

当孩子犯了错时,做父母的要就事论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揪着同一个问题不放,更不应夸大孩子错误的严重性,以此吓唬孩子。这样不但不利于教育孩子,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认为自己让父母失望了,他也会悲观起来。一位家长说:“一次过错,只能批评一次。”而且要实事求是地批评,客观地帮孩子分析不对的地方,让孩子认识错误,吸取教训。

几个孩子在琪琪家玩,他们在做“开火车”的游戏。孩子们兴奋地排着队在客厅里,琪琪站在最后,“火车”开动了,琪琪由于心急,一下子扑倒在地。

“没关系吧,起来就行!”妈妈在一旁看到了这一幕,她小心地将琪琪扶起来。

“呜呜,是萍萍把我推倒的。”她委屈得直掉眼泪。

妈妈知道萍萍在琪琪的前面,而且中间还隔了个玲玲。很明显,琪琪在“血口喷人”。妈妈指着琪琪小声地说:“萍萍在你前面怎么可能推你呢?你是不是因为疼就冤枉别人呢?”

大概因为被揭穿,琪琪哭得更厉害了。这时几个小朋友都停住了,愣愣地看着她们母女俩。妈妈示意其他孩子继续玩,然后对琪琪说:“没关系的,妈妈给你保守秘密,摔到哪里了?”

琪琪低头摸着手心,妈妈仔细看了看,没有大碍。

“为什么要说是萍萍呢?”

琪琪支吾着说:“我,我自己不小心摔倒了,不好意思。”

听到这里妈妈笑了笑:“哎呀,每个孩子都会摔跤的,是不是?不信你去问问小朋友们。告诉你一个秘密,妈妈以前也经常摔跤。我帮你保守秘密,你也要帮我保守秘密啊。”

琪琪停止了哭泣,并快乐地去和小朋友们继续“开火车”了。

其实不仅是孩子,成人有时也会把自己不小心犯的错当成大事,害怕别人知道,找借口掩饰。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当发现孩子犯错了还怪别人时,不要大题小做地认为是孩子的品质问题,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应该让孩子说出真实原因,再给孩子一个微笑,温和地批评孩子一两句,让孩子轻松地接受批评。

批评孩子是讲究艺术的,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第一,低声。

父母应降低音调来批评孩子,这样不但会显得严肃以便引起孩子的注意,而且可以避免声音过高使其他人听到你对孩子的批评。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沉默。

当孩子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时,如果父母所做的正如孩子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自己所犯的错及父母的批评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浑身不自在,进而会用心反省自己的错误。

第三,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有关系时,父母可以问孩子:“假如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想呢?”可以促使孩子反省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四,适时适度。

儿童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可能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时要趁热打铁,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当然,千万不要把孩子的错误严重化。

12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你的孩子

生活中,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误就发火,根本不注意地点和场合地大声斥责孩子,有的甚至在很多围观者的面前动手打孩子。有些家长则更过分,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就对孩子进行冷嘲热讽,以为孩子在强烈的刺激下会反省自己的错误。殊不知,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会使孩子很反感,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让孩子觉得自己在那么多人面前丢尽了面子,失去了自尊。

一个星期天,金斌邀请了很多同学来家里聚会。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妈妈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便火冒三丈,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把金斌臭骂了一顿。金斌觉得太伤自尊了,同学们也感觉下不了台阶。于是金斌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去了姥姥家,每天都从姥姥家直接去学校。母子俩为此闹了半个月的别扭,最后妈妈不得不低头认错,恳求儿子原谅,才化解了矛盾。

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无异于当众揭孩子的短,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无法忘怀的伤痛。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也有自尊心,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如果父母当众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伤,父母经常当着外人批评孩子,有可能使孩子产生敌对心理。

“不要当众批评孩子”的道理也许许多家长都懂,但要真正做起来,并体现在孩子的教育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生气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只顾痛快地责骂,事后看到孩子伤心流泪,才知道自己太冲动,然后又是给孩子道歉,又是哄孩子,让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自己在孩子以目中的威信。

一天中午,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妻子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孩子在房间里看电视。不一会儿,丈夫回来了,他和客人打了招呼后就来到厨房低声对妻子说:“我刚才在路上遇到了孩子的班主任,他说咱们儿子在学校偷了同班同学的东西。”妻子一听火冒三丈,然后就把孩子从房间里拉出来,吼道:“你在学校偷东西了是吗?谁让你学坏的?”

妻子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几位客人感到尴尬,客人纷纷劝她别对孩子发火,丈夫也赶忙阻止妻子,可是她的火气越来越大,最后动手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孩子伤心极了,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