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儿童益智游戏大全
23745400000010

第10章 伴随宝宝成长的游戏(10)

游戏的特点

从游戏的内容看

3~4岁幼儿的游戏,有很多地方还跟婴儿的游戏差不多,游戏的主题更多的是反映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但此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动作的重复,而是力图赋予这些动作以一定的意义,如幼儿已不像婴儿那样只把匙子放在布娃娃的嘴上,简单地重复喂东西的动作,而且还力图做出妈妈的样子,这能反映出母亲与孩子间的关系。

从游戏的形式看

3~4岁孩子的创造性游戏,有了明显的主题和角色,但是,他们还不是经常从角色的分配来开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如孩子拿起橡皮管的时候,就说:“我是大夫”,是因为有听诊器这个游戏材料的直接刺激,而且这时孩子与同伴在游戏中发生纠纷,也往往是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而产生的。

从游戏的其他因素看

在游戏的时间方面,3~4岁孩子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兴趣常常转变。对同一个游戏,不能坚持很长的时间,往往只能玩几分钟或最多十几分钟;在成员方面,参加的人数也很少,根据研究材料显示:约有70%的3岁儿童都喜欢做个人游戏,或跟其他儿童进行短时间的交际。

家长应根据幼儿游戏发展的这些特点来组织和领导孩子游戏,帮助他们确定简单的主题,供给适当的游戏材料;如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参加游戏,就要帮助他们分配角色;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孩子持续下去,有头有尾等。

游戏训练重点

逐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水平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活适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过低地评价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感到处处不如人,就会在生活中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导致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在人际交往中也就会犹豫退缩;而过高评价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就会在社会交往中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因此在社会中难以处好人际关系。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依赖于成人的教育。家长应有针对性地组织游戏活动,引导孩子观察、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在游戏结束后,家长应有意识地进行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全面性。

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幼儿的心理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主动活动获得发展的。主动性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主动性强的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反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能够主动从客观环境中获取知识并在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社会适应性。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展起来的主动精神,将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创造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游戏活动中,家长要注意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引导他自己安排在家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吃饭)而不需要成人多次提醒。

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是指不受他人影响,根据自己的认识,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独立性的发展对于幼儿的个性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获得独立感的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不断发展。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探索周围世界,在主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幼儿3~4岁阶段,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常常表现在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中,如独立进餐,叠毛巾、被子、能自理大小便等。同时要增强幼儿独立意识,在一些绘画、手工活动中,注意让孩子独立完成作品。

培养幼儿积极的交往态度

交住态度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持久的内心反应倾向,是反映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指标之一。

幼儿期已明显出现不同的交往态度。如有的幼儿能主动与周围人交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而有的幼儿则对交往活动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常喜欢独处。幼儿缺乏积极的交往态度,不仅会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也会对幼儿的情感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引导孩子与陌生人(客人)的交往,对客人的要求作出积极的反应。

以下是一些具体游戏方案供父母参考使用。

1.秋天里的小树叶

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用身体动作来模仿和表现秋风吹动小村和村叶的情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规则意识。

准备铃鼓一个。

家长讲述秋天的一个情节,让幼儿用动作表示自己的感受。如“秋天到了,凉爽的秋风吹动小村,小村会怎么样呢?”让幼儿回答,并模仿小村摇晃,村叶轻轻飘落等。

家长说“秋风”,幼儿扮“小树叶”。听“秋风”发出各种指示,“小树叶”做相应的动作。

家长摇铃鼓说“起风了。”幼儿在房间里自由行走。

家长说:“刮大风了。”同时快速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上自由地跑。

家长说:“风小了。”幼儿慢走或慢跑。

家长说:“刮旋风了。”幼儿原地转圈。

家长说:“风停了。”幼儿原地站住,然后慢慢地蹲下来。

家长应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情况控制活动量,注意幼儿走、跑的交替及节奏快慢的变化。

如果在其他季节玩这个游戏,应作相应的调整。如将“秋风”改为“春风”,将“落叱’改为“花瓣”,以便让幼儿认识季节。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风吹村叶的背景。

播放一些有快慢节奏,旋律优美的音乐,表示风大或风小。

2.狼和小兔

增强孩子的艺术表演才能,培养孩子跳、唱的综合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由妈妈扮演兔妈妈,爸爸扮演老狼,孩子扮演小兔子。

兔妈妈说:“好孩子,你自己在家玩一会儿,妈妈去拔萝卜,一会儿就回来,注意听好妈妈的声音,妈妈这样唱的(兔妈妈唱歌曲的1~4小节),没有妈妈的歌,可别开门,要当心大灰狼。”妈妈走以后,狼来了,走到门边用低粗又难听的声音唱1~4小节,小兔子听出不是妈妈的声音,不开门,坚定有力地唱第一段词的5~8小节,狼只好走开了。

一会儿,兔妈妈回来了,唱歌曲1~4小节,小兔子欢喜地唱5~8小节的第二段词,并开门迎接妈妈。

表演结束,启发、教育孩子,要向小兔子一样,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不要随便让不认识的人进屋,不要随便跟不认识的人走。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家长可制作一些兔、狼的头饰;准备一个提篮,萝卜等道具,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家长和孩子要分别模拟动物的动作。如“兔跳”、“狼走路”等,促进孩子动作的发展。

附儿歌: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就开就开,这就开,妈妈回来了,这就把门开。

3.交警叔叔指挥忙

让幼儿知道红、黄、绿灯代表的意思;教育幼儿尊敬交通警察;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带领幼儿绘制红绿灯:在三张硬纸上各画一个圆圈,让幼儿分别填上红、黄、绿色,代表红绿灯。

成人扮演交警,幼儿扮演汽车司机。汽车司机手握拳放在胸前作开车状,口中发出“嘀、嘀”的声音。当他接近“交警”身边时,“交警”举起不同的纸板,幼儿则作出相应的动作,如举起黄色的纸板代表黄灯亮,“司机”就要放慢速度,“红灯”就要完全停下来,口里说:“红灯亮,汽车停。”“绿灯”后,“汽车”继续前进。

先带幼儿观察交警指挥车辆的情景,使孩子知道基本交通规则。

家长可和幼儿互换角色表演。

游戏结束时,向幼儿讲述过马路时的一些安全常识。

4.粘贴小手绢

了解手绢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手绢数条,正方形白纸、粘贴工具及一些小型动植物图片。

给孩子讲小手绢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教孩子念儿歌:小手绢、四四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真是我的好伙伴。

制手绢:指导孩子将小型动植物图片粘在正方形白纸上,装饰成手绢。

送手绢:让孩子把贴有动物图案的小手绢分别叠成正方形,送给相应的小动物或帮小动物“擦擦汗、擦擦鼻涕”。

5.我爱我的小动物

让幼儿了解和模仿动物的叫声;训练幼儿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感情;训练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收集一些小动物的头饰,父母扮演伺养员,幼儿扮演小动物;父母先教幼儿唱歌曲,直到幼儿熟练。

分角色唱,先由饲养员领唱1~2小节,唱到由孩子扮演的小动物时,由他接着唱3~4小节,并站出来学小动物走路。

此游戏可以邀请邻居的小朋友参加也可以让孩子模拟其它小动物的叫声,并相应变动歌词。

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

瞄瞄瞄,瞄瞄瞄,瞄瞄瞄瞄瞄。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6.顶气球

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精神。

画两条相距七八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一条为终点线,在起点线的终点线各预备一只气球;找个配合的小朋友。

口令下达后,两个孩子将起点线的气球顶在两人头间,走到终点线,再将气球放下,再将另一只气球用同样的方法顶回起点线。气球若在途中落地,要让孩子拾起,重新顶在头顶上,再继续前进。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使他懂得许多事一个人是做不成的,需要许多人的努力才能成功。

此游戏可在幼儿园开展,将小朋友分成几组进行比赛,也可几家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7.找朋友

形成欢乐的气氛,发展幼儿和家人的亲密关系。

让家庭成员都参加游戏。参加者围成一个圆圈,孩子沿着圆圈边跑边唱:“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孩子可选择在任一家人身边停下,和他相互敬个礼,两人拉拉手,相互挥手再见,然后和被找到的朋友交换位置,由他继续寻找下一个“朋友”。

可邀请一些小朋友一起参加游戏。

8.通过地雷阵

锻炼孩子的坚持性,培养孩子沉稳、谨慎的性格特点。

在房间的两头画两条平行线,在平行线中间设置一些小的障碍。如一些装有玻璃球的铁皮罐头盒,作为地雷。

让孩子用一只手抓住椅子背,另一只手抓住椅子前端,在椅子上放一个小玩具,让孩子举着椅子过两条平行线。要求孩子不能碰响地雷,不能让玩具从椅子上掉下来。成人在旁边发出命令,如加速、立定等。

当玩具从椅子上掉下来时,成人可帮助幼儿拾起玩具放在椅子上,让幼儿保持椅子面的水平状态,继续前进。

9.小动物找家

学习按物体的名称分类;巩固对小猫、小狗、小羊、白兔的认识,练习跑的动作,培养幼儿进行集体游戏的习惯。

邀请一些小朋友参加游戏。让幼儿分别戴上各种头饰扮演不同的动物。在房间的四角放上不同动物的图片,代表动物的家,妈妈扮演熊妈妈带领他们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或学它们走路。突然,熊妈妈说:“天黑了,小动物们快回家吧!”幼儿听到信号后,要赶紧跑回自己的家,比比谁跑得又快又准确。熊妈妈可去各家询问:“请问这是谁的家”幼儿应模拟着动物的叫声回答。

游戏重复时,应注意让幼儿更换角色。

10.《洗手》歌

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训练幼儿自然地歌唱并表演。

让幼儿围坐回圈,放第一遍音乐,幼儿边唱边做洗手状;放第二遍音乐,家长依次按拍去摸圈上幼儿的手作检查状,音乐停止时,谁的手最后被摸,谁就起来和家长调换,重复家长的动作。

此游戏可在家庭中进行也可在幼儿园里进行。

附儿歌:

洗手

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大家伸出手儿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

11.吹球进门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促进自信心发展。

将纸盒剪掉上下两面,竖立在桌上作球门。稍远一点放几个乒乓球,孩子和父母比赛用嘴吹乒乓球,球进门就得分,看谁得的分多。

比赛时,成人适当控制进球的多少,让孩子觉得有趣,孩子吹进球时,父母要鼓励;根据孩子的肺活量安排球与球门的距离。

12.看谁拔得快

培养孩子的好胜心和成就感;培养坚持性。

在活动场地一端放置两个萝卜(玩具萝卜或纸制萝卜),成人和幼儿扮成小兔,站在10米以外的地方。两人比赛拔萝卜,看谁先将萝卜运回原地。要术成人和幼儿必须跳过去,不能跑。

比赛时,要让孩子有机会获胜,以增加他的自信心。当孩子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时,要及时指出来,使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13.泥塑:小白兔

教幼儿掌握搓、团圆、压扁泥的技能及粘合的方法,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作品,培养他耐心、细致的性格。

告诉孩子,给小兔子(玩具)找一个同伴。

先让孩子观察小兔子的外形特征,要他为小兔子找一个有同样特征的同伴。

拿出两块大小不同的白色橡皮泥,教幼儿分别用两手团成圆球,把回球组成兔头和兔身;把小块白橡皮泥搓两个长条放在泥板上,压成扁平状,形成兔子耳朵,粘合在兔头上;最后把红色橡皮泥团成三个小球粘在兔头上,形成眼睛和嘴。

小兔制成后,让孩子把它和模型兔子放在一起,拍手念儿歌。

游戏结束后,要求孩子和成人一起收拾工具,保持桌面整洁,形成良好习惯。

14.鸡妈妈与小鸡

增进母子亲昵关系,练习会听信号跑。

妈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鸡妈妈带小鸡游玩,突然刮起了风,鸡妈妈发出小声“呼呼”风声时,幼儿在鸡妈妈周围跑;鸡妈妈发出大声“呼呼”风声时,幼儿跑,鸡妈妈说:“下雪了。”小鸡要躲藏,蹲下。鸡妈妈说:“小鸡,风停了,雪停了,你在哪儿?”小鸡回答:“妈妈,我在这儿。”妈妈听到喊声。跑过去,亲亲小鸡。然后小鸡跟着鸡妈妈回家。

15.认识鞋子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各种形状不同、型号不一的鞋子,让幼儿知道不同季节穿不同的鞋子;学习分类、配对;练习穿鞋子。

认识种类。准备大小不一,不同类型的鞋子若干双,要术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出示不同季节的卡片,要求幼儿指出这个季节穿的鞋。

给鞋子分类。让幼儿用三种不同的方式给鞋子分类:

(1)按颜色进行分类;

(2)按鞋子的大小分类;

(3)按鞋子的性质进行分类。

给鞋子配对。给出一双鞋子中的一只,让幼儿配对或将鞋子打乱,让他找出一双鞋子。

练习穿鞋子,系鞋带。让幼儿找出自己有带子的球鞋,听口令后,迅速地穿鞋,系鞋带。家长记录时间,进行前后对照,鼓励孩子又快又好地穿好鞋子。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游戏时间,一次可先取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训练。

16.听故事,排顺序

教给孩子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方法,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先给孩子完整地讲一遍故事,再分段复述。每复述一段,让孩子在顺序错乱的插图中找出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一幅。

家长也可结合故事,教给孩子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方法。比如,站在原地不要走开;去找民警叔叔,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