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音乐游戏:跟我这样做
训练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培养他的模仿能力。
先与孩子听一遍歌曲,再次播放歌曲时,家长和孩子伴随音乐做各种动作,如拍拍手、跺跺脚……。
当孩子对歌曲熟悉后,可跟孩子边做边唱,成人唱1~2小节,孩子唱3~4小节。
歌词的内容可根据动作而变动,如可改为:“请你跟我拍拍手”。
成人的动作要从易到难,注意动作的节奏性。
附歌曲:
请你跟我这样做
请你跟我这样做,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跟你这样做。
2.5~3岁宝宝的游戏
生理发展
幼儿3岁时,身高可达到93厘米左右,体重为13~14千克左右。大脑皮层细胞大致分化完成。
动作增加、熟练和复杂儿。3岁时,能做独脚跳等比较复杂的动作,还掌握了在行走中拐弯、躲闪、停等动作要点,并且会边走边踢球;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协调。投掷的动作姿势更加正确,同时会模仿着搭桥、捏泥,还会简单的折纸;可以叠起9~10块积木。
心理发育
感知:能注意到事物的一些微小细节,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差异。能分辨出红、黄、蓝等颜色,认识一些图形和数字,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初步发展;能更好地辨别客体的各种不同属性。
注意: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发展,能够较长时间地注意于某一事物,出现有意的萌芽,注意开始能服从于成人们提出的活动任务。
记忆:能记忆更多的人物和事实。再认能力比以前更加发展,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重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能重现几星期以内的事物。
思维:仍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幼儿只能考虑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而不能在动作之外进行思考。
语言:3岁时孩子的词汇量达到2岁时的2倍,约为1000左右;能运用一些简单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背诵或讲述儿歌、故事等;有初步的语法意识,能说简单的复合句;2岁末到3岁时,语言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都明显地发展起来。
想象:产生了最初的联想力,可以做一些初步预测,但此时仍处于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主要依靠感知与动作,依赖父母的提示。
个性特征:可以看到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例如,有的活泼或灵活些,有的沉静或呆板些,但这些特点或倾向还是极不稳定的,容易转变。
在跟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道德判断,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孩子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的行为,孩子便认为是坏的行为。3岁的孩子已经能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
情绪:孩子不顺心,疲劳或未能达到愿望时情绪波动较大,会发脾气,父母要注意引导,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积极的情绪。
游戏训练重点
正确对侍孩子“好动”的特性。
孩子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拿东西之后,变得非常好动,从早到晚,他们总是不知疲倦地进行活动,对什么都感到新鲜,都要摸摸动动。并喜欢模仿成人做事,拿扫帚扫地上的纸片,结果扫得满屋的纸片;帮妈妈收拾碗筷,结果常常打碎碗。对待孩子的这种“好动”的特性,成人不应责备他们,更不应禁止他们,要看到,这是孩子在探索、在学习、在了解自己的力量。如果一味打击他的探索活动,他的求知欲就会泯灭,并且使他怀疑自己的力量,扼杀正在92萌芽的自信心。因此,遇到孩子好动的情况,惟一的办法就是珍惜孩子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加强引导。成人若有意地引导孩子做事,给他分配一些极简单的任务,不但可以促进孩子身体智力的健康发展,而且能较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正确对侍孩子“闹独立”。
闹独立,是幼儿期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2岁多孩子独立行动的愿望更加强烈,表现为固执、不听从父母的吩咐,有时不让他做的,他偏要做。应慎重对待孩子的“独立性需要”。既不能一味满足他们的需要,也不要过多限制。一味满足,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和执拗;过多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依赖,缺乏自立能力。
此时,可利用孩子的注意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情把孩子吸引开,再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说理教育。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教育时表情一定要严肃,周围的人也要配合一致。
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对其行动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情感,是人的道德感之一。
同情心在幼儿期已出现。随着儿童心理的不断发展,孩子不仅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更多的觉察和体验,而且出现大量的同情与助人行为。同情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的产生依赖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它的发展则为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等奠定重要基础;同时,幼儿同情心的发展也对他们的让会交住,特别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情心是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凝聚集体力量的必要条件。同情心强的幼儿,在社会交往中,能够理解和尊重同伴的需要与要术,表现出更多的合作与谦让行为,因此,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孩子3岁以后,一般就会进人幼儿园,生活环境会发生较大的转变。父母要尽早给孩子做好人园的准备工作。可以带孩子到幼儿园玩一玩,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给他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多么有趣,尽量使孩子在入园前对幼儿园有美好的印象,激起他人园的愿望。在入园前的一段日子里,尽量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孩子在家中的一日生活,养成习惯,便于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下面提供一些训练游戏,供家长使用。
1.他们是谁
让孩子认识人们不同的职业,丰富孩子的社会常识,丰富其社会生活经验。
搜集各个行业典型的人物图片:如医生、理发师、警察……将图片呈现给孩子,让孩子判断他们是谁(他们的职业)。
设计一些简单的情景,让孩子判断该找谁。如“宝宝生病了,该找谁”,让孩子将正确图片找出来。从而使孩子知道各种职业的工作性质。
让孩子判断职业的游戏在生活中可随时进行,如带孩子上大街,让孩子指认所学过的不同职业的人员,这时家长要孩子准确说出他们职业的名称。
2.认识大自然
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
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孩子到郊区或公园,找一片清洁的草地,让孩子自由玩耍。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如:小草、野花,并收集一些植物标本,让孩子带回家。让孩子观察一些小动物及昆虫活动。如看蜜蜂采蜜、小蚂蚁搬食,启发他像小蜜蜂、小蚂蚁一样爱劳动。
让孩子观察天空的云朵,让他回答云的形状看起来像什么,不管孩子回答的什么,都不要轻易否定他。因为这正是他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他领略其中的赃力,不但激发孩子喜爱大自然的情感,陶冶他的情操,也能促进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
3.我的家
让孩子认识家庭位置,记住周围环境,学习认路,启发自我保护意识。
告诉孩子自己家所在的城市、街道。带孩子熟悉自己家周围的环境建筑物或重要标志。
领孩子在附近散步,然后故意告诉孩子:“妈妈今天不知道怎样回家了,你领妈妈回家吧。”经过上述训练的孩子这时就可“领”妈妈“顺利”口家了。
让孩子记住家庭所在地,记住周围的环境可减少让路和丢失的可能性,增强孩子应付突然事件的能力和信心。
孩子能够熟练的找到家后,逐渐增加离开家的距离,让孩子判断家的位置。
4.石头人
培养孩子的跑、跳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促进良好意志品质的发展。
父母念儿歌:“小兔走路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小鸟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孩子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各种小动物走路,当父母口中发出“我是石头人”的口令后,孩子须静止不动,保持原姿势不变,听到家长说出下一个动物名称,再继续活动。
自制力和坚持性属于人的意志品质,需要进行适度训练,活动前,家长要给孩子讲清游戏规则;活动中应注意不要让孩子一次定格的时间太长,以1~2分钟为宜,当孩子再按要术完成动作后,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5.早上、晚上
让孩子知道白天、晚上,发展时间概念,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准备两张早上和晚上的画面,指着早上的画面问孩子:“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天上有什么”(太阳)“村上有什么(小鸟),小朋友在干什么”(作早操)然后指着另外一幅图问孩子:“是白天还是晚上”“晚上的天空什么出来了”(月亮和星星)“晚上,小朋友在做什么“”(睡觉)
父母要结合生活教孩子认识时间,如父母可在早晨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他看看初升的太阳,村上的小鸟,知道早上的景象。晚上可带孩子逛街,让孩子知道天黑了,天上有月亮和星星,以便使孩子对白天、晚上形成感性认识。
6.树叶贴画
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粘贴兴趣,初步学习平面粘贴物体。
秋天,收集一些树叶带回家,并用玻璃或夹在书页中压干。
准备一些白纸、浆糊。家长拿出树叶让孩子说出名称,接着将树叶抹上浆糊,粘在白纸上。
准备一些正方形的纸,让孩子粘贴上树叶,制成一些小手绢,送给其他小朋友。
活动中家长可代为涂浆糊。
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让他发挥想象力,做出各种图形。
游戏结束,让孩子洗净手上的浆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音乐游戏:我爱幼儿园
建立起孩子对幼儿园及老师的亲切感,激发孩子想入园的愿望。使孩子做好人园的心理准备。
教孩子学唱歌曲。
向孩子介绍幼儿园,告诉他:“幼儿园的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喜欢××(孩子名字),教××唱歌、跳舞,给××讲故事,还有很多小朋友会和××做游戏。”
在孩子对幼儿园有了间接了解后,可和幼儿园老师联系,带孩子去让老师逗逗孩子并带他参观幼儿园。
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用勺吃饭,系鞋带等,以便使孩子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面对陌生的面孔与环境,许多孩子会产生一种惧怕情绪,对幼儿园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因此,作好入园前的准备,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附儿歌:我爱幼儿园
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老师同学都爱我,我最爱幼儿园
8.转转、跳跳、叫叫
培养孩子对音乐表演的兴趣和能力。
成人耐心地教孩子唱《转转、跳跳、叫叫》,使孩子能较连贯的一句句地唱准歌词、节奏、音高。
孩子熟悉歌曲后,家长可根据歌词的内容,引导孩子做相应的动作。如转转身,学小猫叫或跳两跳,学小狗叫。家长要参与活动,和孩子一起做动作。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为客人表演歌曲。
3岁左右的幼儿借助于音乐进行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了。当幼儿在听音乐或者学习唱歌时,会对那些富有戏剧色彩的、情绪激烈的歌曲产生兴趣。大人可根据幼儿的这种特点,引导他进行一些表演。这不仅培养他对音乐的表现力,也能培养他大方、不怕生的性格。
附儿歌:
妈妈转一转呀,爸爸跳一跳,宝宝也来妈妈转两转呀,爸爸跳两跳,宝宝也来转呀,学个小猫叫,瞄瞄瞄瞄。跳呀,学个小狗叫,汪汪汪汪。
9.小故事:小黄鸭和小青蛙
教育宝宝,看到别人有困难,应该丢帮助;让孩子学习动词:“摘、扶、划、别着急”等。
成人讲述故事。
设计一些问题让宝宝回答。如:“小黄鸭听到了谁的呼叫”“小青蛙怎么啦。”“小黄鸭怎么帮助小青蛙的。”(让幼儿学习动词:扶、划,并让孩子学做动作),最后老师可启发孩子:“别人有困难,如果你们看见了,会怎么样”
可准备一个鸭子头饰和青蛙头饰,和孩子一起进行表演,对话处鼓励孩子跟着录音讲。
附故事:
小黄鸭和小青蛙
小河流水哗啦啦,哗啦啦,河里游来了一只快乐的小黄鸭。“呷!呷!呷!”它一边游一边唱歇:“呷!呷!呷!”突然,小黄鸭听到“吼吼吼”的呼喊声,这是谁在叫呀?它怠忙游过去,只见石头上有一只小青蛙。小黄鸭问:“小青蛙,小青蛙,你怎么了”小青蛙说:“小黄鸭,刚才我在捉害虫时不小心摔伤了腿,现在我不能跳也不能游。”
小黄鸭说:“小青蛙,别着怠,我来帮助你”“小黄鸭摘了一片长长的叶子,把小青蛙的伤口包扎好,又摘了一片又圆又大的叶子,放在水面上,让小青蛙坐在叶子中间,用力划呀,划呀,一会儿划到了河叶面,把小青蛙送回了家。
小青蛙说:“谢谢你,小黄鸭。”小黄鸭说:“别客气,你好好养伤吧!”
小河流水,哗啦啦,河里游着快乐的小黄鸭。
3~4岁幼儿的游戏
儿童从3岁开始进人学前期(3~7岁时期)。已是一个初具个性和独立能力的人。
生理发育
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3岁前有些降低;骨骼更坚硬了些,但骨化过程还远未完成,容易变形。幼儿大肌肉动作比较协调、小肌肉动作显得笨拙。
脑童继续增加,脑机能也发展起来,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加强,但兴奋和抑制过程还是不平衡。
心理发育
由于3~4岁幼儿动作的发展,活动范围扩大,幼儿的心理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也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感知觉:3岁幼儿的感知觉比以前提高了,能根据成人的要求,迅速找出和家长手中一样颜色的彩旗,能正确分辨几种基本颜色;3~4岁幼儿已能较好地辨别各种声音;3~4岁幼儿已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特性;幼儿的知觉已有明显发展,他们已知道了一些事物的名称,并能在成人诱导下,说出某些事物的特点,空间知觉与时间知觉方面有初步发展,对于上下方位已能分辨。
注意:3~4岁幼儿注意的时间较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在较好的教育环境中,注意可连续集中3~5分钟。颜色鲜艳、会动的玩具,适合他的需要和兴趣时,注意能维持较长时间。
记忆:对事物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一般可保持两三个月,而且记忆的内容也较前丰富,不仅能记住人,还能记住一些人的动作、活动、别人的简单委托和要求。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开始发展。对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语词记忆。
思维和想象:3~4岁幼儿的思维表现出感知动作向具体形象过渡的特点。他对事物还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更不会逻辑推理,思维是具体直接的。
3~4岁幼儿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他们的想象也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分儿能力差,想象有时与现实混淆,或脱离现实。
语言:已基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儿歌、讲故事等活动及成人的指导逐渐学会正确发音和比较恰当地使用一些词句。
情感:3~4岁幼儿有时出现“怪”脾气,难管教,常和成人产生对立情绪;这时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集体感非常弱,不习惯与别人共同生活和游戏;幼儿爱美的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如喜欢美丽的颜色和服装,爱听音乐,观赏歌舞表演及画片等。
意志:3~4岁幼儿意志能力很差,缺乏忍耐性,不善于控制自己,不能很好遵守各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