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语道尽了口才的重要性。但好口才不是天生的,而是依靠后天训练培养出来的。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就注重对孩子口才的训练和培养。
好口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在当今时代,几乎没有人否认口才的重要性。好的口才可以使经商者生意兴旺、顾客满门、财通三江;好的口才可以使亲朋好友其乐融融、关系和睦、幸福美满;好的口才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打交道,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办事效率。一言以蔽之,好口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在中国历史上,能言善辩之士不胜枚举。晏子使楚,名扬千秋;苏秦善辩,穿梭六国;孔明机敏,舌战群儒;解缙巧对,传为美谈;鲁迅、闻一多、周恩来、陈毅,更是现代好口才的典范。在西方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凭借好口才赢得了辉煌人生。比如,英国的议会议员皮特凭借一张“铁嘴”,演讲的时候声音洪亮、言辞激越、感情充沛,这种非凡的口才使他战胜了一个个政敌,并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和理解,一跃成为英国首相。再如,着名的语言大师伊索从小练就了一副好口才,关于他有这样一个故事。
伊索年轻的时候曾经给贵族当奴仆。一天,主人设宴邀请城中的风流名士,命令伊索准备最好的酒肴待客。接到命令后,伊索四处搜集各种动物的舌头,办了一个舌头宴。
用餐时,主人对此非常吃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伊索笑着说:“我尊敬的主人,你让我给这些高贵的客人准备最好的菜,舌头是引导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尊贵的客人来说,舌头宴不是最好的菜吗?”客人听后,一个个都发出了赞叹的笑声,主人对伊索的机智也表示赞许。
次日,主人对伊索说:“明天我要办一次酒宴,要最差的菜。”次日,开席了,主人看到的依然是舌头宴,不禁大怒起来。伊索镇定自若地说:“难道一切的坏事不是从人口中出来的吗?舌头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啊!”主人听后觉得有道理,只好不说什么。
中国有句俗语说:“一句话使人跳,一句话使人笑。”这句话足以体现说话的艺术。因此,让孩子拥有好口才,让孩子会说话,说的让人觉得有道理、听着舒服,那么你的孩子就会赢得尊重、受到欢迎。
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事业有成,就不能不重视培养他的口才。因为好的口才可以使他获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更好地赢得合作。
假如你希望孩子将来在求职中顺利,那么就要教会孩子推销自己的优点,针对面试官的提问不卑不亢地作答,那么,他一定会获得想要的工作。
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名教师,那么他就不能没有好的口才,循循善诱是教书育人必不可少的素质。
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律师,那么必须让他学会唇枪舌剑地辩论,这是律师职业的基本功。
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从商,那么就要从小培养他商战谈判的能力。
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演讲才能,能够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谈,说的让人心服口服,那么必须教会他演讲。
如果你希望孩子获得好人缘,获得心上人的芳心,就需要让孩子学会与人交流,掌握与异性说话的技巧。
……
好口才具有如此魅力,那么究竟何为好口才呢?生活中,有的人还没开始说话,就脸红脖子粗;说了一句没有下句,说了四五句吭哧了老半天,其实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口才。也有一种人,他们很能讲,但讲话的时候喋喋不休、夸夸其谈、东拉西扯、言之无物,这也不能叫会说话,不能叫有好口才。
好口才绝对不是胡编乱造、胡言乱语,而应该言之有理;不是杂乱无章、空洞无物,而应该是言之有物;不是啰唆繁冗、没有重点,而应该言之有序、有条有理;另外,还要讲得生动、形象、活泼,让别人愿意听。
好口才是孩子人生的宝贵财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及将来的生活中,语言交流伴随他每一刻。好口才将是他生活的调味剂、事业的助推器、家庭的润滑剂,也是他实现自我理想的凯旋曲。有了好口才,他将与人愉快地相处、轻松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孩子口才越好人气越旺
生活中,口才好的孩子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听着舒服、高兴,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而有些口才不好的孩子,常常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他人,以致影响人际关系。
张先生到朋友家串门,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放在茶几上招待他。这时,朋友的儿子看见有好吃的,也跑了过来,张先生笑着问他:“你想吃什么呢?我给你拿。”孩子不说话,朋友见状就随便挑了两块糖递给他的儿子,然后告诉他,吃一点就行了,不要贪吃。儿子很听话,拿着糖果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朋友的儿子又走了过来,站在那里一声不吭,眼睛一会儿看看茶几上的糖果,一会看看他的爸爸。朋友见状急了,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想要什么?想要什么就说话呀!”儿子更说不出来了,结果,搞得孩子不知所措,站了一会儿就走开了。
张先生告诉朋友,孩子想要糖果。朋友表示自己也知道,但就是气这个孩子嘴巴太笨,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说,真不知道以后大了怎么办。
人们常说:“好马在于腿,好人在于嘴。”说明口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父母看着很着急,也让外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因为孩子嘴笨而对孩子大呼小叫,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口才。训练孩子口才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速读法、练声法、复述法、描述法、讲故事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让孩子多开口说话。
当然,训练孩子的口才需要一个过程。当孩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给他们打气,对孩子的努力要有具体的表扬,例如:“我很喜欢你描述的人物,很生动,你能不能再多讲一点?”
孩子有个好口才,不仅会让别人听了高兴,更利于别人了解他,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中,嘴甜的孩子总是更加讨人喜欢。
真真7岁,她是父母眼中的开心果,亲戚也都十分喜欢这个机灵的小姑娘,因为她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一次,妈妈中午回到家,买了烤地瓜,就叫真真来吃。真真先瞟了一眼烤地瓜,不慌不忙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上班累了吗?让我亲亲你吧。”妈妈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地给她把地瓜剥好。
吃饭时妈妈问真真:“妈妈早上给你做的荷包蛋你吃了吗?”真真回答:“吃了,妈妈你做的饭真好吃,我一进客厅,就闻到了一股荷包蛋的香味,馋得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妈妈摸着真真的头笑了。
家里养了一只小兔子,每次都是妈妈一个人给它打扫卫生,时间长了就觉得有些烦。后来有一天妈妈对着真真和她爸爸说:“如果你们俩再不收拾兔子的垃圾,我就把它扔掉。”真真看了看妈妈,确认妈妈是认真的后就说:“兔子那么可爱干吗扔了?”妈妈说:“你们俩都不打扫,让我自己打扫,我多累呀。”真真立即说道:“妈妈一个人打扫是很累,那以后就把那个不打扫的人扔掉。”妈妈疑惑地说:“不光你爸爸没打扫,你不也没打扫吗?”真真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小孩!小孩除外!”一句话逗得父母俩笑了。
不仅如此,去外公外婆家的时候,真真总是会夸奖外婆的手艺:“外婆,你今天烧的早饭真香,太好吃了!我最喜欢吃你烧的了!”还不忘夸外公:“外公,你真能干,奖给你一朵大红花!表扬一下!”
能说会道的孩子总会逗大家开心。如何教该子学会“嘴甜”呢?
首先,必须明确,“嘴甜”要发自内心,让孩子见到长辈打招呼要亲一些、自然一些,一声甜甜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时会比千言万语还会哄老人开心。
其次,作为家长,外出走亲访友之前,要事先告诉孩子今天会见什么人、到时候该怎样称呼、说什么话。同时要学会教孩子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遇到孩子不熟悉的亲友、同事时,家长应主动介绍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打招呼的机会。对于见了生人一时不知道打招呼的孩子,也不要当面责备,可以向孩子介绍所遇到的生人,或用一两个孩子能领会的眼神,叫孩子笑一笑、点点头也好。事后要教育孩子怎样处理类似的事情,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家长要首先起到表率作用,在为孩子树立好榜样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具有礼貌、得体、优雅的言行举止。孩子说得多了,也就能逐渐提高表达能力。当孩子有了良好的口才,在说话的时候再加上必要的技巧,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就容易积聚更多的人气。
好口才并非天生,后天训练更重要
在生活中,总能看到一些孩子口才非常好,其实,说话的才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锻炼出来的。一个小孩子不会说话不要紧,只要父母重视对孩子的口才训练,方法得当,坚持下去,让孩子拥有好口才就不是梦。
有这样一个人,他小时候是个害羞的小男孩,胆小、内向、不爱说话、不爱笑,见到生人就害羞。加上他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这使得他越来越沉默寡言、不善交往。
受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艺术,爱好文学,喜欢听广播、看电影,而且一部电影只要看过两遍,他就能轻松背诵全部的电影台词。但是在背诵这些内容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牙齿的排列、舌头的体积、气息的运用等等,都存在先天的不足,他的父亲也经常说他是“大舌头”。
为了克服这些先天的不足,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发声训练。他搜集了很多相声、快板、诗歌、散文等名篇、名段,反复练习、背诵。
上中学的时候,他发现即使发言稿练得很熟练,一到讲的时候,还是会感到非常紧张,甚至脸涨得通红,心怦怦跳得厉害,因而总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这又使他认识到:光练嘴还不行,必须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他又开始培养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此,他积极寻找各种各样的发言机会。在课堂上,他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课外,他也不失时机地寻找和陌生人说话的机会。
最终,他成功地克服了先天不足,练就了一副伶牙俐齿,并且依靠良好的口才,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就。
有人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这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样,所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好口才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勤加练习。
孩子很早就能学会听话、说话,这是他们天才般的学习能力的表现,父母不要认为孩子说话不用教,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能学会。如果真的这样想,那么就会浪费孩子锻炼口才的好机会。父母应该了解一下训练孩子口才的实用方法,趁早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从孩子出生后开始,父母就要多和孩子说话,用表情和语言同孩子交流。虽然这时候孩子不会说话,但是这种方式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很多父母觉得婴儿听不懂话,跟他说也是白说,于是经常用沉默面对幼儿,这容易使孩子变得孤僻、内向。
待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字词时,父母要多给孩子讲故事,甚至让孩子自己学着讲故事;如果孩子认识的字多了,就要培养孩子的朗诵能力;父母还可以准备简短的绕口令,让孩子每天练习,并给孩子表演的机会。
孩子开始学习写作时,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描述能力。如果你和孩子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老大妈提着篮子走过来,可以让孩子描述一下那位大妈,例如,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走路的姿势是怎么的、外貌有哪些突出特征以及心理活动等等。
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父母还要注意让孩子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在与人交谈,特别是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当孩子产生紧张感时,要让他学会放松,深呼吸就是不错的放松方法;当孩子害怕的时候,要让他学会给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例如默念“我能行”、“没什么难的”;还要让孩子去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成功的演讲,以增加自信心;别让孩子忘记了微笑,因为微笑能缓和紧张的气氛,让交谈变得更轻松、更简单。
当然了,良好的口才不仅仅体现在表达能力上,还应该有倾听的心态。要让孩子去留意他人在谈些什么,他人对什么感兴趣,从他人的交谈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顺其自然地切进去。另外,还要让孩子注意肢体语言,学会察言观色,这样才知道什么时候发言比较合适。
父母是“口才大师”的启蒙者
培养孩子的口才,父母的作用很关键。因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如果父母尽早挖掘孩子的语言潜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的口才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相反,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的语言潜能就难以被完全开发出来,这对孩子今后的表达能力有不良影响。
5岁的笑天是楼里知名的“小大人”,不仅能说会道,还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深得长辈们的喜爱。人们对笑天的“能说会道”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他的爸爸是某高校中文系的教师,妈妈是中学语文教师,他们从小就很重视培养笑天的语言表达能力,喜欢带他出去旅行,这不仅使笑天眼界大开,也使他可以经常给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讲旅行的经历。每次他站在小朋友中间滔滔不绝地讲述旅游的见闻时,就像开“演唱会”的歌星一样。
与笑天不同,5岁的婷婷却不善表达,经常用“行”、“去”、“不吃”等简单词汇同家人对话。其实婷婷4岁时就可以生动地描述一个陌生人的外貌,但是现在却不能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情,常常讲了开头就没了下文,要么断断续续地讲下去,要么烦躁地走开。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婷婷4岁那年父母离异,之后婷婷跟父亲生活,而父亲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婷婷,这才给她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影响。
笑天和婷婷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每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都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培养,如果你重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经常与孩子沟通,那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进步很快;如果你对孩子的表达能力不那么关心,很少与孩子交流,那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发展迟缓,甚至会停滞乃至倒退。
所以说,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口才好的人,还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影响。父母是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启蒙者,也是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的引导者。父母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能否练就好口才。
生活中,有些父母不重视与孩子交流,他们忙于工作,成天让孩子和没有感情、没有表达能力的玩具待在一起,或是让孩子坐在电视、电脑前。在许多成人的社交场合中,有些父母喜欢把孩子晾在一边,使孩子缺少讲话的机会,渐渐地,孩子也失去了讲话的愿望。于是,孩子学会了沉默,变得孤僻。
锻炼表达能力的关键在于实践,在于多开口说话,当孩子失去交流对象和说话的机会时,练就好口才只能是妄想。那么,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启蒙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