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从小能说会道
23747600000011

第11章 让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再“金口难开”(3)

4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习更多正确的词语,在孩子会发一个字的音后,父母可以教孩子发更多同一韵母的音,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如当孩子会发“妈”的音后,可以教孩子说“打”、“那”、“发”等;父母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词组,如当孩子会发“车”的音后,可以教孩子说“汽车”、“轿车”等,这样便于孩子掌握,并且提高学习的兴趣。

5鼓励孩子做游戏或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不同的事物,认识一些新的事物,丰富家长与孩子彼此谈话的内容,孩子才会有兴趣。在游戏中,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引发孩子说话的兴趣。

6鼓励孩子讲故事,不管讲得如何,只要他开口讲了,父母就要肯定他,鼓励他继续努力。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多讲故事,使孩子多听优美的语言,当孩子对某一个故事情节较熟悉后,可让孩子适当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的某一个情节,这对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是关键。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机会,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并耐心引导和鼓励孩子,那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定能有所发展。

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打开他的“话匣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最愿意谈论的话题。如果要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让孩子在交谈中锻炼口才,父母应该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然后了解这个话题,再去和孩子交流、探讨,孩子的“话匣子”一定就会被打开。

一个星期天,爸爸带着6岁的儿子去了两个地方,博物馆和少年宫。博物馆展出了很多书法和绘画作品,里面有很多老爷爷在那里参观。看着那些历史的遗墨,儿子显然很不感兴趣,很快他就要求出来。接着他们又来到了少年宫,很多孩子在那里做游戏,儿子也高兴地加入了进来,欢快地玩起来。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滔滔不绝地跟爸爸讲了许多少年宫的事情,例如在做游戏的时候某个小朋友摔了一跤,某个小朋友老是被捉弄。爸爸耐心地听着,同时也想到了一个问题:以前跟儿子讲书法、讲绘画的故事儿子总是不爱听,更不会开口谈论自己的看法,而儿子说起游戏这么高兴,对游戏的事情这么感兴趣,看来以后一定要多和儿子聊游戏。

从那以后,爸爸让儿子了解书法和绘画知识前,都会主动和儿子谈游戏,谈论一些儿子感兴趣的话题,使儿子讲话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每次他们都谈得很尽兴,儿子的口才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都有自己愿意谈论的话题,如果父母能够主动和孩子交流他感兴趣的事情,孩子一定会充满热情地和你谈。

生活中,有些父母想和孩子沟通,但又不知道说些什么,特别是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交谈时,要不是说学习、说考试,就是说兴趣班、特长班,再不然就是说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让孩子没有谈话的欲望。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嘘寒问暖,这也引不起孩子的积极回应。这就导致:父母说得多,孩子说得少;父母主动说,孩子被动听;父母说,孩子接受。结果孩子厌烦,父母也觉得无奈,孩子的口才也没有得到锻炼。

其实,沟通很简单,和孩子的沟通更简单,只要你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主动和孩子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并有意识地向孩子“请教”那个话题,孩子一定会和你谈得眉飞色舞。这是因为:首先,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较为关注,了解较多,有谈论的素材;其次,因为感兴趣,才有愿望去交流,就有了谈话的主动性。

安安上初二那年,显得格外沉默。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做作业就是上网,而每次爸爸妈妈说要和他聊天时,他就说:“有什么聊的?”即使被爸爸妈妈揪过来,他也是被动地听着,显得心不在焉,很少见他流畅地说几句话。安安的班主任也反映,安安的学习态度不错,学习成绩也较好,就是每次回答问题时都慢慢吞吞,好像不大愿意说话。

老师向安安的父母反应这个问题后,安安的爸爸妈妈决定激发安安说话的主动性。他们暗中查看安安浏览过的网页,注意安安都在干什么,还向安安伙伴打听了一下安安的爱好。最后他们知道安安的兴趣是篮球和足球,于是爸爸就主动关注起篮球和足球新闻。

一天,安安放学回来,爸爸对他说:“皇马赢了,知道比分是多少吗?”安安来不及放下书包,马上问爸爸:“比分是多少?”就这样,他们聊了起来。聊天中爸爸问安安最喜欢哪个球员,最喜欢哪支球队,安安都高兴地告诉了爸爸。

之后,爸爸和安安的谈论话题不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安安喜欢的足球和篮球。有空的时候,爸爸还陪安安去踢足球、打篮球。爸爸鼓励安安在球场上积极拼抢,必要的时候还要做指挥者,安排一下战术,为的就是锻炼安安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领导能力。

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你们的沟通将不再存在障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但教孩子积极追求兴趣,还教会孩子积极去和别人交流兴趣。当孩子表示出某种兴趣时,不管你是否对它感兴趣,都不要横加阻拦,而要好好保护。多了解一下那个兴趣,和孩子围绕那个兴趣进行交谈,让孩子的认识更加深入,让孩子的口才在交谈中获得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对于沉默寡言的孩子,唯有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更好地打开他的“话匣子”,让孩子敞开心门,积极与你交谈。在交谈中,孩子会获得快乐,会因为父母支持他的兴趣、喜欢他的兴趣而兴奋,从而积极和父母沟通、交流,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用一句“小家伙讲得真棒”给孩子打气

激发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需要父母不断为孩子打气。当孩子给父母讲述了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时,当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个故事时,不论孩子讲得如何,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首先要肯定孩子讲话的勇气,再鼓励一下孩子,使孩子保持讲话的积极性,这对孩子的语言训练、口才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上小学以来,女儿的书包里多了几本儿童读物。每天在饭桌上,爸爸妈妈都要和女儿进行长时间的交谈,到了该收拾饭桌的时候,妈妈就鼓励女儿从书包里拿出那些儿童图书,为大家读几个故事。为了刺激女儿的讲话欲望,一开始,爸爸妈妈装作对她的读书能力表示怀疑,或者直接问她:“你能看懂吗?”

女儿很自信地说:“当然了!”

他们又问:“你是只能看懂几句话呢?还是真的看明白了整个故事?”

女儿说:“我当然可以看懂整个故事呀!”

妈妈打开书,随便找了一篇,问:“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

“可以。”接着,女儿绘声绘色地把书里的故事讲了出来。

听完她讲的故事,爸爸妈妈会带着非常自豪的表情,看看女儿,再看看书,说:“真不敢相信!小家伙讲得真棒。太了不起了!谁教你的呢?”

女儿高兴地说:“是我自己看懂的,要不我再给你们读几个故事,读完了再讲给你们听?”

这正是爸爸妈妈想听到的。

此后,爸爸妈妈给女儿买了很多故事书。借助字典,女儿天天都认真阅读,然后再讲给父母听。后来,女儿成了班里的故事大王,在别人嘴里普普通通的话,她说出来就绘声绘色,连她的班主任都说,她的口才实在太棒了。

这个女孩的父母做得很好,他们不断引导女儿讲故事,不断为女儿打气,使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欢为孩子讲故事,却不懂得引导孩子、鼓励孩子讲故事。实际上自己一味地讲,而不让孩子讲,不仅家长劳累,效果也不一定好。

相反,给孩子打气,让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从孩子哪里“学”到很多。在孩子讲话或是讲故事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瞪大眼睛,微笑、大笑。当然,也是在享受孩子的故事。听完了故事,父母该做的就是赞扬孩子,对孩子说一句“小家伙讲得真棒”会使孩子很想再讲下去。

在孩子讲得好的时候,父母需要给孩子赞扬和肯定,在孩子讲得不好的时候,孩子更需要肯定和鼓励。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口才的时候显得耐性不够,常常听到父母焦急的责备声:“怎么说了?说话都说不好!”而明智的父母总是慈爱地鼓励孩子,温柔地说:“孩子,你说得挺好的,再说慢一点就更好了。”

给孩子打气,鼓励孩子说话,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多和父母说话,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与伙伴、同学说话的积极性。试想,如果父母否定孩子的口才,给孩子泼了一盆冷水,孩子不但不会愿意和父母说话,也会把自己与他人沟通的心门关闭。这可是孩子锻炼口才的大忌。

父母可以让孩子更加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意见,使孩子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孩子的语言才会更加有条理。待孩子进入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后,孩子就能够独立寻找和整理资料充实自己的语言。通过不断给孩子打气,鼓励孩子主动参加学校的演讲、朗诵等活动,使孩子的口才得到锻炼。

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做父母的是否知道呢?这个故事可能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也可能是发生在同伴身上,但孩子亲眼目睹了,还有可能是孩子自编自造的原创故事。其实,孩子自己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谈话素材,只要父母鼓励孩子讲出来,孩子总会向父母谈起自己过去的遭遇、感受和所见所闻,而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诉说。

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刚从奶奶家度过暑假回到父母身边。有一天,母亲把炒好的一盘红烧肉端到桌子上,接着又进了厨房继续炒别的菜。等母亲再次端菜出来的时候,发现儿子已经把红烧肉吃得精光。

母亲当时很生气,但她忍住了,只对儿子说:“父母都还没有吃,你怎么可以一个人把红烧肉都吃光了呢?”

孩子不吭声,眼泪却悄悄流了出来。

母亲感到奇怪,就问:“你怎么啦?告诉妈妈为什么哭?”

在母亲的安慰和鼓励下,儿子终于说出了他的经历:暑假在奶奶家里时,每次有好吃的,奶奶总是让他吃,吃得越多,奶奶越高兴,吃少了,奶奶还会批评他,但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必须和大家一起吃。

听完儿子的讲述,母亲平静地问儿子:“你觉得奶奶那样做对吗?”就这样,母亲温和地教育了儿子。

让孩子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遭遇、心理和感受,方便父母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时,孩子在表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也是在锻炼口才。如果对孩子的故事不闻不问,一点都不关心,孩子只是把自己的故事憋在心里,好的故事不能与人分享,不好的感受得不到宣泄,时间长了,孩子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

让孩子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就是让孩子说出心里话,也许有时候会错得离谱,但父母也不可取笑,更不可妄加指责。父母要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父母的重视。这样,孩子下一次才会继续跟父母讲述自己的故事。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尝试编故事,编出来的故事融入了孩子的想法,也算是孩子自己的故事,因此,父母不妨听听。

午饭后,王芬让儿子路路把几个伙伴叫到家里来玩。孩子们在一起玩了一段时间后,有些累了。妈妈就对孩子们说:“大家每个人编一个故事吧!看谁编的故事最生动。”遥遥小朋友很踊跃,她讲:“一天,一只小兔子到玉米地里去掰玉米。”

刚讲到这里,路路和几个小朋友就叫了起来:“不对、不对,是小猴子掰玉米,小兔子怎么去掰玉米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把遥遥搞得非常尴尬,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用求助的目光看着王芬。这时,王芬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又鼓励遥遥继续讲。

遥遥说:“小兔子经常吃蘑菇,吃腻了,想换换口味,所以就去掰玉米了……”故事讲完后,小朋友和王芬都感到吃惊,原来遥遥还挺有想法的。接着,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讲,大家都动了脑筋,编出的故事很新颖。

生活中,在孩子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有些父母就像上面这个故事中的那些孩子一样,看到孩子讲述的故事有些不合常理,有些荒谬,就打断孩子,对孩子提出质疑。使孩子感到紧张和尴尬,不利于孩子发挥创新精神将故事编出来。

如果父母在孩子讲述的遭遇中发现了孩子的缺点和毛病,就暴跳如雷,马上斥责甚至打骂他们:“我早就告诉过你……”那就如雪上加霜,不仅使大人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丧失了,还会使孩子的话讲到半截被打住,孩子就会拒绝提供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