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海上丝绸之路
23753600000007

第7章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3)

又过了三个年头,到了748年,鉴真等人再次从扬州崇福寺出发,顺利地通过了长江口和舟山群岛。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遇上了强烈的东北大风,使船改变了航向,失去控制,凭任漂流,经过了半个多月,漂泊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当地的官员知道了消息,把鉴真接到了城中。在崖州住了一年多,鉴真执意要回扬州。但是在回扬州的途中,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先是一直与他患难与共的日本僧人荣叡,行走在端州(今广州肇庆)的时候,身染重病死去了。鉴真大师悲痛万分,放声恸哭,加之天气炎热,心火上攻,一夜之间眼睛突然失明。但他继续北行,到了江西境内,一直追随他的弟子祥彦也染疾去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年已63岁的鉴真大师身体情况骤然变坏,几乎到了不能支撑的地步了。但是他意志十分坚定,经过了三年多的艰难跋涉,终于回到了扬州。

鉴真大师为了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历经了五次失败,而且一次比一次惨重,但是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东渡的意志。鉴真大师东渡的举动,惊动了朝野。唐朝皇帝李隆基对他也倍加赞扬。日本遣唐使头领藤原清河很受感动,他和一同归国的阿倍仲麻吕一同到扬州拜谒了鉴真大师,劝说鉴真大师同他们一同东渡日本。鉴真大师虽已66岁,而且双目失明,但东渡的决心并没有改变。经过几天的准备,鉴真大师跟随藤原清河和阿倍仲麻吕由扬州乘船到苏州,登上了遣唐使团回国的大船。

这次鉴真大师带领的弟子和能工巧匠共23人,还带了许多物品,如佛经、医药书籍等。753年,日本四艘大船扬帆出海,结果藤原清河与阿倍仲麻吕乘的第一条船,遭风遇险后又返回中国。鉴真乘坐的第二条船,也遭风暴,但漂到了日本的冲绳岛,终于抵达日本。鉴真大师历经十二年、六次航行才算成功,使他夙愿得偿。

鉴真大师到了日本都城奈良的时候,日本天皇派专使迎接,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被安排在东大寺。时隔不久,天皇授予鉴真大师传灯大师位,委托他立坛授戒。鉴真先后为太上皇圣武天皇、皇太后、皇子及四百多位僧侣受了戒。同年五月,天皇又任命鉴真大师为大都僧。在东大寺建立了唐禅院。鉴真大师71岁的时候,天皇让他专门从事僧侣的教育事业,赐给他一大片土地,建立了唐招提寺。

鉴真大师在日本生活了十年,在这十年间,他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工作,以他百科全书一样的丰富知识,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宗教方面,他使日本佛教纳入了正规授戒的轨道,开展了佛经的演剧,开创了律宗派,另外他还校正了当时日本流行的错误的佛经经典,加强了佛学教育。在建筑方面,对日本的寺院建筑起了很大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在书法方面,鉴真大师把带来的书法大家王羲之父子的书画真迹,献给了日本天皇,对日本的书法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医药方面,鉴真大师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凭着鼻嗅、口尝、手摸就能鉴别中草药,为日本的药物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还经常为人治病,疗效显著。至今在日本出售的中草药袋上还印有鉴真的头像。除此之外,鉴真大师的徒弟和带去的那些能工巧匠们,都施展才华,在文学、汉语普及和养蚕种麻纺纱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763年的春天,历经十二年六次东渡才告成功,饱经忧患、历经沧桑的著名高僧鉴真大师,圆寂于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当鉴真大师去世的消息在第二年的秋天传到中国扬州的时候,扬州各寺的僧众,身穿丧服,东望大海,举哀三日,以示祷念之情。

鉴真大师在中日邦交史上,是一个赫然显耀的人物。他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足为后世的楷模,他为中日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人称他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律宗太祖”等等,并且把他的形象展现在画屏上,搬上舞台和银幕。千百年来,鉴真大师以中日友好的形象永驻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1963年,当鉴真大师逝世一千二百周年的时候,郭沫若先生用四句诗赞颂他:“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五)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这场发生在15世纪初的航海盛事,以其规模之庞大、航迹之广远而称雄于古,蜚声于今,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1402年,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变”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的明成祖,在对外关系上,发挥了比治理内政更非凡的才干。他不像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消极和保守,果敢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对外政策。在他统治的22年间,可以说是有明一代最活跃的时期。朱棣以燕王身份在北京度过青年时代,这个富有浓厚国际色彩的都市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能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伟大的抱负,并非偶然。

作为积极的对外政策的一环,朱棣首先筹划进行的便是向海外诸国派遣使节。其目的在于“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借以树立中国在海外诸国中的威望,并进而发展与海外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往来,以“共享太平之福”。明成祖朱棣大张旗鼓地开展海外邦交活动,主要是通过派遣郑和使团下西洋来付诸实现的。郑和是曾到麦加朝圣的马哈只的次子。他从小在昆明湖边长大,12岁时,明军攻取云南,他被带到了北京燕王藩邸。然而,他得到朱棣的赏识与倚信,是在“靖难之变”中因“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得到的机会。朱棣即位后,赐他姓郑,擢升为宦官的最高官职:内宫监太监。在选拔下西洋的指挥官时,郑和以“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入选,被特任为出使船队的最高统帅。

下西洋的筹备工作,于永乐二年(1404年)便着手进行了。朱棣令福建等地建造巨船,到闽、浙一带招募水手、火长,在沿海各卫所抽调从征将士,以及预备各种应用物件等等,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待到一应准备均已就绪,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朱棣诏令出使。一支由领导人员、辅佐人员、技术人员和官军等二万七千余人组成的使团,驾着最大长44丈、宽18丈的数十艘宝船,从苏州刘家港起航,驻泊福建长乐太平港,于十月后,乘着东北信风扬帆出海,揭开了这场历史性大航海的帷幕。

虽然记录这场伟大航海的档案材料于明代中叶遭毁,给后人了解其详细过程造成了困难,但是,留存至今的长乐《天妃之神灵应记》等碑刻和马欢的《瀛涯胜览》等纪行著作,以及散见于各种正史稗乘中的零星材料,仍能为我们勾画出郑和七下西洋的梗概。

这支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庞硕的船队,自福建五虎门出发,首先入港占城,接着沿印度支那半岛而下,过渤泥岛西侧,顺风二十昼夜,抵达爪哇。在那里作短暂停留后,又向西穿过邦加海峡,到了旧港。之后,取西北航路,访问了满剌加、阿鲁、苏门答腊,再西航赴锡兰岛,最后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古里(今科泽科特)。古里,是第一次航行的终点。为了纪念首次远航,他们在这里立碑勒石。完成了使命的郑和,于1407年六七月间归国。随同来华的,还有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古里等国的使节。

这次出使发生了一件值得记述的事情:在东西海上交通的要冲——旧港,有一伙海盗横行海上,掠夺过往客商的财物,劫持各国来华使节,商旅贡使均苦于其害。这伙海盗的头目叫陈祖义,原是广东人,洪武年间因犯事遭缉,遂举家迁居于此。他啸聚盗党,竟也有五千余人。郑和到后,得知此事,遂出兵围歼,一鼓成擒,将陈祖义活捉归国伏诛。肃清海盗,航路清宁,遂使中国与海外诸国间的友好往来得到了保障。

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朱棣再次命归国不久的郑和出使西洋。这年冬,郑和率师出发,最终目的地仍是古里。这次航行途中,在锡兰停留时,郑和曾到加勒的寺院祈祷、布施,并立了一座石碑,以记其事。加勒是锡兰的主要贸易港口,也是中国商船经常出入的口岸。郑和于1409年立下的石碑在1911年被发现,至今仍存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博物馆。这块用汉语、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镌刻的碑石,其汉文部分记载着郑和等为感谢航海无恙,祈保来日安全向神奉献供品的情况,并列记了布施物品的名类。泰米尔语和波斯语,过去因磨损难于辨认,一向被认为是汉字碑文的译文。后来,这两种文字被识解了,原来所记的内容并非汉语的译文,而是分别表达了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颂扬。这块石碑,体现了明王朝使节对所到国及其宗教信仰的尊重。在加勒立下石碑后,郑和率船离开锡兰,踏上归途,于1409年夏天回到祖国。

当郑和的船队还在归途,1408年正月,明成祖朱棣已经确定了第三次出使的计划。他命令建造海船,以备再下西洋。待到郑和第二次航海归来,他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便与同僚王景弘集结舟师于长乐,伺风起航。1409年,郑和统领由四十八艘宝船和二万七千余名人员组成的船队,离开五虎门,开始了第三次远航。与前两次一样,这次的航迹也没有到达古里以远的地方。1411年,郑和归国后,往使诸国均遣使入贡,满剌加国王则亲自来访中国。

完成了三次远航的郑和,这时又接受了新的使命:将要出访印度洋以西的诸国。从此,郑和的航海活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明成祖朱棣在世的六次下西洋中,第三次与第四次间隔时间最长,几近两年半光景。1413年冬,顺着东北吹来的季风,郑和的船队又出发了。船队到达苏门答腊后,从这里分开行走:本队越过阿拉伯海,航抵波斯湾口的要冲忽鲁谟斯;分队则朝印度洋一路西进,顺着至溜山国,再驶向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接着北上抵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剌撒、祖法儿,再到达忽鲁谟斯,绕印度洋沿岸各国返航。本队于1415年夏天返回,分队则迟了一年。派使节随同船队到中国访问的国家,其范围扩大到了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东岸。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是1416年底决定的。这一次的主要任务是陪送各国来华使节归国,并回访这些国家,于1417年秋离开了中国。同上次一样,郑和率领的本队在到忽鲁谟斯之后便返航了。到溜山国的分队则再次访问了东非和阿拉伯半岛沿岸诸国。

第六次下西洋依旧是短促的。从1421年正月出发,第二年郑和便返航了。而由李兴、周满指挥的分队则到1423年夏天才回国。过了两年,明成祖驾崩了。明宣宗即位后的宣德五年(1430年),年逾花甲的郑和又奉命第七次率师远航。史料详细记载了这次航行的规模。自1431年冬出五虎门,至1433年夏进太仓刘家港,往使国家二十余个。在郑和历次航海中起过重要作用的马欢、费信等人都参加了这次航行。以洪保为指挥的分队还访问了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那块至今尚存的记述了七次下西洋重要史料的崇祭天妃海神的碑刻,就是这次航海出发之际,在驻泊港长乐立下的。

当郑和完成了出使任务,从忽鲁谟斯返航途中,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不幸于古里逝世,远葬于爪哇三宝垄。他把毕生精力贡献于航海,最后也于海上结束了他半生的航海生涯。人们誉他为“海的儿子”,他是无愧于此的。从1405年到1433年的29年间,他遍访亚非三十余国,活跃在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直至非洲东岸的广阔舞台。

郑和所完成的航海事业,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壮阔的海上活动,也是到他那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活动。当欧洲的商船队在郑和舟师活动过的海域露出帆影时,那已是八九十年之后了。郑和下西洋是成功的,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传统友好关系。在元末明初这种友好关系几乎陷于中断之后,中外关系再度恢复融洽,使海上丝绸之路再度呈现出盛极一时的景象。

郑和下西洋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虽然郑和的出使,从贸易上讲是一种“朝贡贸易”,但它毕竟沟通了在海禁政策下中断了的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往来。郑和实际上既是明王朝的政治使节,又是明政府的通商代表。郑和在亚非国家“颁中华正朔,宣敷文教”,对于改变一些国家落后的习俗及典章制度起过一定的作用。郑和的航海,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中国先进的制瓷、纺织、建筑等技术传入海外各地,而西方诸国的佛教艺术、珍奇动植物的驯养与栽培技术也被带到了中国。

郑和在海上活动了近三十年。他的活动,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亚非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为发展人民间的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海外各地至今还保存着许多有关郑和的古迹,如爪哇的“三宝神庙”等等;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如泰国的“三宝斗法”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人民对郑和的追思之情。郑和,是值得称颂和纪念的,同他一起完成了这一系列航海壮举的知名的、不知名的人们,也是值得赞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