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阵法
23756800000005

第5章 阵法在各重要历史朝代中的演进(1)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阵法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诸侯国间的征伐已持续了五百余年,中华大地上诸侯林立,战火连绵,一片混乱。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兴盛时期。

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比西周时轻便、灵巧,戈在形制上比西周有改进。南方吴、越等国的剑,制作得尤为精致。战国时期青铜兵器更加犀利、坚实。

中国最迟在春秋晚期已掌握冶铁技术,战国时期冶铁业已逐渐盛行。到了晚期,不仅能炼出高碳钢,并掌握了淬火技术,于是开始进入以铁兵器代替铜兵器的时代。楚国铁矛锋利,刺人“惨如蜂虿”;韩国的铁制剑、戟;中山国的铁杖、铁锥,在当时都很有名。战国晚期还出现了铁制兜鏊、铠甲。炮的出现和弩的改进及大量使用,是军事技术进步的另一表现。中国最早的炮是抛石弹杀伤敌人的机械,称“投机”“飞石机”“发石车”等。《汉书·甘延寿传》注引《范蠢兵法》称:“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原始社会晚期已有木弩,但弩机极为简单。春秋时弩机已是青铜制造,结构精巧,便于瞄准,弩机射程较远。战国时燕国制造了强弩,韩国劲弩能射六百步之外。据《墨子》城守诸篇所记,战国时期筑城与攻城技术已相当进步,由于武器种类多、数量大,各国普遍建立了专管武器制作、储存、发放的府库。这一时期在军队组织方面,改变了车兵为主的体制。公元前719年,鲁、宋等国联军“败郑徒兵”,是中原诸侯国使用步兵的最早记载;春秋末期,吴、越、齐等国的舟师已能在江河、海面作战;骑兵早先多见于北方游牧民族中,战国时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逐渐成为中原各诸侯国的一个兵种。

战国时普遍实行了郡县征兵制,大批农民被征集入伍。同时采取募兵制,招募考选武士以充当军队的骨干和组成国君的卫队。如魏国的“武卒”、秦国的“锐士”、齐国的“技击”。

春秋以前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统率军队出征,六卿也兼军将。战国时文武分途,已由专职的“将军”“柱国”“尉”等统兵打仗。作战指导上的变化亦很显著。在谋略方面,逐渐否定了重信轻诈等用兵之道,重视审时度势,因利乘变,如晋国欺骗虞国,假途灭虢后再回师灭虞;另外,还多注意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结合和敌友力量的分化组合。

春秋以前的战争主要以战胜对方为目的,战国时期则以消灭敌军实力为上。战国时期孙膑在桂陵之战中以“围魏救赵”、在马陵之战中以“减灶示弱”诱敌就范的谋略,在古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在战法方面,春秋时期已逐步突破商、周以来的两军对阵、正面攻击的惯例,采用了多种方式作战,有两翼突破、再捣中坚(如鄢陵之战)或设伏诱敌、乘势歼灭(如鸡父之战),或疲敌而击、后发制人(如长勺之战),等等。

战国时设守要害和利用城池防御,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如晋阳之战、即墨之战都是经旷日持久的坚城防御而最终得胜的,有的还挖地道作战。在阵法方面,春秋初期的繻葛之战,创造了有名的“鱼丽之阵”,使车阵趋于严密灵活。战国时阵法已多种多样,银雀山汉墓竹简中提到了方、圆、疏、数、锥行、雁行、钩形、玄襄、火、水等十种阵法。春秋战国之际,为适应战争指导的需要,军事理论著作相继问世,《孙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孙子》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它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强调战争“必取于人”;它分析战争中的奇正、虚实、勇怯、强弱、利危、攻守等对立的现象及其互相转化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思想;它揭示的某些战争规律和作战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致人而不致于人”等,至今仍不失其科学价值。

《孙子》这部名著中的军事理论和哲学思想,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影响深远。明代军事理论家茅元仪认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道出了这部划时代著作承前启后的意义。《孙子》在唐代中期传入日本,18世纪下半叶传入法国,后来又传入俄、英、德等国,成为近代军事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继《孙子》之后,战国时期兵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它们在继承《孙子》军事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如《尉缭子》提出了“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的真知灼见;《孙膑兵法》认为富国才能强兵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空前活跃。各派思想家、政治家对战争问题各抒己见,是“百家争鸣”在军事上的反映。其中论兵内容较多、影响较大的是儒、墨、法、道四家。如儒家的仁义为本、足食足兵和强调组织训练的思想;墨家的休养生息和注重武器与军事工程的主张;法家的讲耕战、重实力、权术和刑赏的观点;道家的“慈故能勇”“柔弱胜刚强”“进道若退”的辩证命题等,都给历代军事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先秦诸子论兵,开创了古代非兵家论兵的传统,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古代的军事历史学,不像古代欧洲那样首先以记述战争历史的专著出现,而是在其他史籍中包含有大量关于军事历史的内容,如编年史《左传》、国别史《国语》、典章制度汇编《周礼》和策士论集《战国策》等。军事地理学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孙子·地形篇》《管子·地图篇》都有这方面的论述。研究在战争中如何利用地理条件、利用阵法取胜,已成为兵书中的重要内容。

(二)三国时期的阵法

两汉之后,进入三国两晋,中国在骑兵方面对北方民族的优势丧失殆尽。不管是战马的来源、数量,还是长于骑术的士兵都有所不及,以至于当时评价一个将领武艺精熟也要用“弓马娴熟”来表示,而这在两汉时是很正常的事。此时的步兵阵威力已大不如前,首先是阵所遇到的对手不同于战国时期,并且自身也有了改变,多是步骑兵混合军队,这样就大幅降低骑兵的威力,并且不能将骑兵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另外这时的兵员也大成问题,人口之少难以想象,能提起兵器上战场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结果使得该时期的兵员质量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也有少量精兵)。但是由于战争频繁,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训练。众所周知,阵对各兵种、个人需要紧密配合,并且需要有非常严明的纪律,这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在这样困难的前提下,涌现出了许多阵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曹操的打法,他可以说是深知阵的奥妙不在兵的多少,而在纪律是否严明,士兵是否有足够的战斗力。选其精锐,练成精兵,他们的训练时间和作战时间都很长,作战也十分有效,从而轻松达到以骑兵单独作战,执行诸如急袭、包围等任务的战略目的。所谓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将纯步兵为正阵,将骑兵作为决定性的力量,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求数量上的优势,这也是曹操能以两万兵击败十倍于己的袁绍军的主要原因。相同的战例还有淝水之战,百万秦军一败涂地,而此之前,前秦军队几乎都是以弱敌强,却累战累胜,王猛还以十万步兵列阵击败了前燕的数十万铁骑,可见阵的威力。说到三国时期的阵法,还不得不提诸葛亮的八阵图。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

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地载阵赞: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于阳。

风扬阵赞:风无正形,附之于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云垂阵赞:云附于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龙飞阵赞: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虎翼阵赞: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鸟翔阵赞: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蛇蟠阵赞: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诸葛亮所制八阵图,是在前人阵图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它的出现使得蜀国避免了当时的危机,也同时代表着中国古代阵法达到了最高峰。

(三)宋朝时期的阵法

宋军在对外战争中累战累败,其步兵在战争中拙劣的表现引起了全国性的反思,不久,在中原又出现了一股重新起用阵对付辽、金骑兵的潮流。宋的兵权大都由文官掌握,虽然其间也有如范仲淹一样明智博学的大臣,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人只会高谈阔论,贪生怕死,并不懂得实战的要义,于是导致了一些华而不实而又脱离实际的阵法出现,典型的如:车轮阵、冲方阵、常山阵、八卦阵、风扬阵、龙飞阵、太乙阵、五花阵、弯阵、直阵、长虹阵、握奇阵、当头阵、满天星阵、重霞阵、六花七军阵等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而忘了一个根本性的条件——人。众所周知,宋代实行的是内重外轻的策略,换言之,就是精锐在内,老弱在外,朝廷把主要青壮年的兵力用在了镇压人民这一方面,而守卫边防的却是一些老弱病残。仅凭这些老弱病残,哪能对付得了北胡的铁骑,这个神话也只有朝廷和部分文官们才能相信,结果是辽(金)人愈发轻视宋军,每战无不奋勇直击,而宋军则是但遇北人便走,无顾其他。

这种情况持继了百多年之后,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出现在了战场上,他再一次将阵的威力发挥了出来,以步兵击败了号称无敌的女真人的铁骑(岳家军中也有少量骑兵参战,但数量之少,和女真骑兵一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使当时乃至后世兵家不得不对阵的作用再作一番重新认识。事实上并非岳飞有着非常先进的阵法,就凭岳家军军纪之严明,作战之勇敢,即便是不列阵,每个人都单打独斗,也不会在与辽军的作战中吃很大的亏,但是,如果仅凭借这些,就想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也是不现实的。有一部分人认为岳飞所列的是“满天星”阵法(也有人认为与“七星阵”不过大同小异),“满天星”阵法的布阵图非常复杂,必须要有人从中指挥,置于高杆之上,纵观全局,而在与女真骑兵的战斗中,这种安心指挥、从容调度的阵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女真人的铁骑会直冲中军,挡,便是以血肉之躯抵抗对手的金戈铁马;不挡,便是弃中军。不管是小说、演义,还是正史都有岳飞亲自出战的记载。所以一般史书更倾向于岳家军摆的是一阵复古的阵法“疏阵”——以数人为一小的战斗团体,长枪、长刀、刀牌、钩枪、朴刀等形成一个组合,一个个小的组合之间各自为战,既不用硬扛女真人的铁骑的冲击,又可以在敌骑冲击过后从侧面或背后袭击,这对士兵的胆量要求很高,而这种混战的场面也是对步兵而言最有利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凭岳家军的配合,胜局基本已定。宋由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自身又缺乏足够数量与质量的骑兵,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游牧民族的骑兵,所以极为重视阵的作用。不过,宋代实行的是“将从中御”,每次将领出征,皇帝必然“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为了更好地控制领兵出战的将领,往往在出兵前授予将帅阵图,在深宫中规定前线的具体战法。所以,北宋统一之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而自宋以来,阵形的发展逐渐趋于保守。《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常用的阵形主要有常阵、平戎万全阵和本朝八阵。

1.常阵:北宋军队征战,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的阵形,被称为“常阵”。换句话说北宋军队征战,往往将部队根据战术目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常阵”,然后组合在一起,进行战斗。它包括以下诸阵:先锋阵、策先锋阵、大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等。

2.先锋阵:是由前锋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前锋部队类似于现代的前卫部队。前锋的任务是“御奔冲,陷坚阵,击锐师”,因此北宋也同历代一样,“选精兵,置先锋阵”。

3.策先锋阵:是由策应先锋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置阵在先锋阵后”。此阵由“骑将一员统之”。当“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则策先锋为应援”,以制敌“奔突”。

4.大阵:亦称中军阵,是由主力马、步军所组成的战斗队形。一般成长阵 (纵队)或方阵。排阵时,“以步军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当阵面联布、木拒马,或间以大车,谓之‘阵脚兵’”。而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同时,“一阵开四门,骑兵居其中,候出战,即开门放战队出”。总之,主力是以“车营”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敌“戎马突驰”的阵势。需要出战时,四面开门,放“战队”出战。

5.前阵:是部署于“中军大阵之前”的奇兵。《武经总要》说,“当敌以正阵,决胜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应,则常胜而无败”。《武经总要》还引述风后握奇图和辽军布阵之法,认为奇兵数应占大阵兵数三分之一左右。

6.东西拐子马阵:这是直接保护大阵的一种布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之所以置此阵,是鉴于“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此阵兵力数目,也是视大阵兵的人数而为之,且临时抽拣而成。

7.无地分马:是中军大阵所控制的机动部队。布置在“大将军营阵”的四周,“备缓急驱使”。其兵由各指挥所组成的战队里抽调。机动部队的多少,“临时分置,无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