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口才帮你结人缘
23757200000018

第18章 生活口才让你备受欢迎(2)

有客来访,促膝长谈,表达友情,交流思想,不仅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而且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益事。宋朝着名词人张孝祥在跟友人夜谈之后,不禁发出“谁知对床语,胜读十年书”的感叹。但现实生活中也有与此截然相反的情况。茶余饭后,你刚想静下心来读点书或是做点事,不料不请自来的饶舌常客扰得你心烦意乱。他东家长西家短,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一再重复你毫无兴趣的话题且越说越来劲。你勉强敷衍,心不在焉,焦急万分,真想对他下逐客令而又怕伤感情,难以启齿。如果你奉陪到底,那么你将一事无成,因为你最富贵的时间白白地被别人占去。鲁迅先生说:“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任何一个珍惜时间的人都不甘任人“谋财害命”,也不甘被饶舌常客牵着鼻子走。

那么,该怎样对付饶舌常客呢?最好的对付办法是:运用最高超的语言技巧,把逐客令说得美妙动听,这样你就能两全其美:既不挫伤饶舌客的自尊心,又使其从此变得知趣。下面的几种下逐客令的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以婉代直法

用婉言柔语来提醒、暗示饶舌常客:主人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跟他闲聊胡扯。跟冷酷无情的逐客令相比,这种方法容易被对方接受。例如:“今晚我有空,咱们好好谈谈。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写述职报告,我争取这次能评上先进。”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请您从明天起别再来打扰我了。“今晚我有空,咱们好好谈谈”只是表达对客人的一点礼貌,是欲拒先纳的一种策略而已。

又如:“最近我妻子身体不适,吃过晚饭就想睡。咱们是否说得轻一点?”此话虽然用的是商量口气,但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你的高谈阔论有碍女主人的休息,还是请你少光临为妙吧!再如:“这是我第一次发表的文章,请您指正。我想今后尽量多挤些时间爬爬格子,我还年青,真想有所作为啊。”这番话似乎很尊重对方,但“请您指正”只是虚晃一枪,而“真想有所作为”的感叹却是在提醒对方:请你今后别再来纠缠不休了。

2.以写代说法

有些饶舌常客辨析语义的灵敏度不高,婉转的逐客令常常难以奏效。对这些人,不妨用张贴字样的方法代替直率的语言,表达使人一见就明的意思。影片《陈毅市长》里有一位着名的科学家在家里客厅的墙上贴上“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样以提醒来客。看到这张字样,纯属“闲谈”的饶舌者,谁还会好意思喋喋不休地说下去?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贴一些如“孩子即将参加高考,请勿大声喧哗”、“主人正在自学英语,请客人多加关照”之类的字样,制造一种努力拼搏、惜时如金的氛围,使饶舌常客望而却步。而且,字样是写给所有的来客看的,并非针对某一位,因而不会使哪位来客有太多的难堪。当然,在饶舌常客知趣地告辞时,主人可送到门口并致意:“真抱歉。但愿我的孩子能托您的福,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谢谢您的关照,如果我在自学英语上有所突破,我不会忘记您的支持。”

3.以热代冷法

用热情的语言、周到的招待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使饶舌常客在“非常热情”的主人面前感到今后不好意思多登门。饶舌常客一到,你就笑脸相迎,沏香茗一杯,捧出瓜子、糖果、水果,很有可能把他吓得下次不敢贸然再来。你用接待贵宾的高规格,他一般也不敢老是以“贵客”自居。过分热情的实质无异于冷待,这就是生活辩证法。但以热代冷,既不失礼貌,又能达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佳,方法之妙,不言自明。当然,对于个别极不知趣而又爱贪便宜的饶舌常客,以热代冷法只能是白费精力,空耗钱财。

4.以攻代守法

用主动出击的积极姿态堵住饶舌常客登门来访之路。看准他一般是在每天何时到你家的,你不妨在他来访之前一刻钟先“杀”上门去:“您多次来访,礼尚往来,我应回访您,否则太失礼了。”于是你由主人变成了客人,他则由客人变成了主人。这样,你就争得了掌握交谈时间的主动权,想何时回家,就何时告辞:“最近我有些急事要处理,改日再谈吧!”更重要的是,你杀上门去的次数一多,他就被你牢牢粘在自己家里,原先每晚必上你家的行为定势就有望改变。过了一个阶段,你“班师回朝”之后,他很可能不再“重蹈旧辙”。以攻代守,先发制人,其实是特殊形式的逐客令。

5.以疏代堵法

以上四种方法都是“堵”的方法。饶舌常客之所以用无聊的嚼舌来消磨时间,是因为这种人既无大志又无高雅的兴趣爱好。如果改用疏导之法,使他感到有计划要完成,有感兴趣的事可做,那么,他就无暇光顾你家了。显然,以疏代堵,釜底抽薪,就能从根本上解除饶舌常客上门干扰之苦。怎样进行疏导呢?如果他是青年,你可以举胸有大志的事例进行教育,也可以发人深省的语言予以教育,也可用发人深省的语言予以激励:“人生一世,岂可没有一点真才实学?你我都要好好努力才是啊。”如果他是中老年,你可以根据他的具体条件,诱导他培养某种兴趣爱好,或种花,或读书,或练书法。“老张,您的毛笔字可真有功底,如果再上一层楼,完全可以在书法大奖赛中获奖!”这样的话一定使他欣喜万分,跃跃欲试。一旦有了兴趣爱好,你请他来做客也不一定能请到呢?

让逐客令变得美妙动听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不管使用何种方法,主人必须掌握两条原则。

1.有情。饶舌常客一般是邻居、亲戚、同学、同事,主客之间相当熟悉,切忌用冷冰冰的表情和尖刻刺耳的语言刺伤对方,也不宜用爱理不理、屡屡看手表等方式表示烦厌之意,免得以后见面时十分尴尬。一定要使对方感觉到主人对他还是很有情谊的。有情,才能使逐客令真正变得美妙动听。

2.有效。要使饶舌常客听了你的得体的话后明显减少上你家的次数,缩短闲扯的时间。这样,主人的语言技巧真正起到了逐客的作用。如果主人语言失当,客人自作多情,上你家的热情有增无减,闲扯的兴致越来越高,那就是主人弄巧成拙了。

5.学会道歉解心结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在有意无意间开罪他人,伤害彼此间的情谊,造成不快,甚至产生感情上的疙瘩。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么怎么个解法呢?——学会道歉。

道歉,就是向对方表达出你内心深处真诚的歉意。而歉意的表达需要把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究竟该如何道歉呢?

1.勇于承担责任

道歉首先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诚心。道歉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体现一个人良好的人品与修养。“负荆请罪”的典故中,人们不仅佩服蔺相如的豁达大度,更佩服廉颇有过则改的勇气和负荆的真诚。有人道歉“犹抱琵琶半遮面”,左一个“因为”,右一个“但是”,强调种种客观因素,或将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说“要不是……,我不会……”,而很少扪心自问是否无愧。这样的道歉自然苍白无力,无法让人生出谅解之情。道歉要有诚意,有了诚意,才会有说“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的勇气。

2.善于把握时机

很难想象几十年后的“对不起”是不是一句迟到的忏悔。道歉要善于把握适当的时机,应选在对方心平气和有喜事临门等心情较好的时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他更容易接受你的道歉,与你握手言欢、重归于好。当然,时间宜早不宜迟。道歉要善于选准适当的地点,最好是亲自上门道歉,或约对方到一个环境优雅安静的地方,双方都能平心静气,自然也就容易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心,化干戈为玉帛。

3.巧于借物传情

当岸与岸相隔时,聪明的人发现了桥和船,两岸相通“非人能行也,善假于物也”;当心与心相隔时,我们也应巧于借助外物表达心意。如果直接道歉不适宜,也不妨在适当时间打个电话或写封言辞诚恳的信,向对方表示歉意。当然,也可以请一位彼此都信任的朋友、同事或领导代为转达歉意。日后,时机适宜时再登门致歉赔礼。艳不小心伤害了同学峰,他感到很内疚。于是,峰生日那天,艳到学校广播站为峰点歌一首,并说:“峰,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上周惹你生气的朋友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祝你生日快乐,前程似锦!”峰听到广播后很感动,立刻登门致谢,两人和好胜初。

4.贵于持之以恒

也许你的失误给了对方刻骨铭心的伤害,这时,你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耐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濒于失去耐心与信心时,你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要是自己,你能轻易原谅深深伤害你的人吗?绳锯尚能断木,只要你敞开心扉真诚地对待对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朋友间不会有解不开的心结。

6.东西要借更要会说

开口向别人借东西,一定要掌握方式方法。出口就碰钉子的人,多半是语言惹的祸。善于说话的人,往往能出击必胜,嘴到“擒”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缺钱缺物的时候,因此向亲戚朋友开口言借,也就是一件难免的事了。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能使物主乐意相借,而有的人却碰了钉子呢?除了客观原因,还和借者语言表达的恰当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当我们向别人借东西时,说话不可不注意如下几点:

1.说话要用商量的语气。向别人借东西时,说话语气一定不要太硬,更不能说些伤人的话,要知道你是有求于人。如你的岳父患病住院了,你手头又缺钱.只能向别人借,这时你就可以说:“我的岳父病了,还缺住院费两千元,不知您手头宽绰不宽绰?下月我就还您。”用这种商量的口气,只要人家手里有钱,是不会不帮忙的。

但有些人则不注意这一点,向人借钱时说:“谁不知你有钱,借我一点儿钱还不是牛身上拔根毛。”诸如此类的话。这种话熟人打趣说说还不要紧,但在借东西时这样说,人家是不愿听的。所以借东西时说话一定要用商量的语气,这样才使对方感到你有求于他而且尊重他,他才肯帮你。

2.要说明归还时间。借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明归还时间,而且要准时归还给人家。比如你与朋友一起去商店,看上了一套西装,你想买下来,刚巧手里钱不够,你就可说:“小吴,你先借给我二百元钱吗,等回去我就给你送去。”说了归还时间,使人家感到借出去的钱有了保障,所以会放心地借给你。

3.说话要诚实。向别人借东西要说实话,不能为借得容易而编假话骗人。比如你借钱时明明近日还不了,为了使人家乐意借,就说:“过几天就还”,或说:“明天就还”。结果不能如期归还,人家就会把你看成不守信用的人,下次再借可就难了。而且借东西时不要随便改嘴,开始说借一千元钱,等人家答应了又说借两千元,这会使借主感到为难的。

4.借不到时,不要说气话。向人借东西,总有不能如愿的时候,不能因为人家没有借给你,你就说出不礼貌的话。比如你向人借自行车,人家说:“对不起,自行车不能借你用,等会儿我要外出。”你就不要说出:“怎么这么巧,偏我来借时你要用”之类的话。否则,就会大伤和气。你在借钱不成时,如能对人家说:“我知道你手头也不宽绰,我再到别处看看。”这话让人觉得你能体谅人。

7.初次见面一见如故

同陌生人谈话是口语交际中的一大难关,处理得好,可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处理得不好,只能导致四日相对,局促无言。

一位旅客入住一家旅店。他放下行李就问旁边的另一位客人:“师傅来了好久呢?”“比这位客人先来一刻。”他指着正在看书的另一位说。“听口音不是东北人啊?”“噢,山东枣庄人。”“枣庄是个好地方啊!我在读小学时就在《铁道游击队》连环画上知道了。三年前去了一趟枣庄,还颇有兴致地玩了一遭呢。”听了这话,那位枣庄客人马上来了兴趣,二人从枣庄和铁道游击队谈开了,那亲热,不知底细的人恐怕要以为他们是一道来的呢。接着就是互赠名片,一起进餐,睡觉前双方居然还在各自身边带来的合同上签了字:枣庄客人订了东北某人造革厂的一批风衣;东北客人从枣庄客人那里弄到一批价格比较合理的议价煤。他们的相识,交谈与成功,就在于他们找到了对“枣庄”,“铁道游击队”都熟悉这个共同点。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同陌生人间的共同点呢

1.察颜观色,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一退伍军人乘汽车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司机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司机把油路再查一遍,司机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退伍军人感到他的这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五、六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据说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而这就是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的。当然,这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2.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为了打破沉默,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的特点,打开口语交际的局面。两个年青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间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到底,你呢?”“我也是,你到上海什么地方?”“我到上海罗山路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上海了解,都是走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因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掘进而产生的效应。

3.听人介绍,揣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分,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一位是县物价局的股长和一位是“县中”的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把这对陌生人做了介绍,他们马上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变得亲热起来。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