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在一家百货商店里,一位军人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道地的绍兴话。另一位也是绍兴人的军人,听了前者这句话,也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沼兴乡土气息的话,使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要买的东西,出了店门就谈了起来,从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身在异乡边的一对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造成的结果。可见通过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确实是可以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发现共同点是不太难的,但这只能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一个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个共同的朋友家聚餐,经主人介绍认识后,陌生人谈了起来,慢慢地二人都发现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看法有共同点,不知不觉地展开了讨论,他们从令人发指的社会现象,谈到产生的土壤和根源,从民主与法制的作用,谈到对党和国家的期望。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距离越缩短,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事后双方都认为这次交谈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对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众要求,增强纠正不正之风的自觉性都是有益处的。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8.交际少不了”“兜圈子”
委婉说话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说话委婉是受人欢迎的一个必要条件。作为现代人应当掌握这种说话技巧,掌握这一有利于人际交流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日常交往中,一般来说,直言快语是真诚所在,是受欢迎的。但有时候,效果并不佳,轻者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者造成麻烦,违背言语交际的初衷。而有时有意绕开中心话题和基本意图,采用外围战术,从相关的事物、道理谈起,即“兜圈子”,却常能收到较理想的交际效果。先看下列三例。
——一位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件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买的,故意高声对小姑说:“嗬,从哪里买来的羊毛衫,真漂亮!”婆婆在一旁答话:“从对门商场买的,刚到的货。我先买一件,让你们穿上试试,要看中了,下午再买一件。你们俩一人一件。”
——一天,丈夫早早回家做了一锅红枣饭。妻子下班回来,端起碗,高兴地问:“这枣真甜啊,哪来的?”丈夫说乡下姨妈捎来的。妻子不无感慨地说:“姨妈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枣来!”丈夫说:“那还用说,我从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妈把我抚养大的嘛!”妻子说:“她这一生也真够辛苦的。”稍停,丈夫忽然叹了口气,说:“听捎枣的人说,姨妈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就接来呗,到医院好好治治。”不等丈夫把话说完,妻子说出了丈夫想说还未说出的话。
——晚饭后,几位青年人去拜访某教授。谈到夜深,教授接这青年人的话题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A城参加一个学术会,准备就这个问题找几位专家一块聊聊。”几位青年立刻起身告辞:“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还要出差,耽误您休息了。”
第一例中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了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买的,也想要一件,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转向小姑夸羊毛衫,“王顾左右而言他”,达到目的。第二例中,丈夫想接姨妈来城里治病,但不直说,而是通过吃枣饭、忆旧情,造成一种适宜的氛围,然后再说姨妈生病,而让妻子接过话题,说出接姨妈的话。这样言来语去,自然圆满,比直说高明多了。例三教授明天出差,要早点休息,但碍于情面,不好直言辞客,而接过对方话题一兜,即达到了辞客的目的,话语委婉得体而不失礼仪。由此看来,说话兜圈子,有时候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直言快语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着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兜圈子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要正确运用这种艺术,首先要善于分辨言语交际的具体情况,做到当兜则兜,不当兜还是直说为好。言语交际中兜圈子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顾及情面,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兜。比如婆媳之间、恋人之间、两亲家之间等,均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情感宝塔,基础欠牢固,交往中双方都比较谨慎、敏感,言语中稍有差错,都会带来不快或产生误解、造成矛盾。例1那位年轻媳妇,如在娘家面对亲生母亲,大可不必兜圈子;但在婆家,面对婆婆,就不好直说要东西了。而她的兜圈子,既达到了要羊毛衫的目的,又不失情面。
2.出于礼仪,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具有文明礼貌的社交风尚。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十分注意话语的适切、得体。私人场合、知己朋友,说话可以直来直去,即是说错了,也无伤大雅。在公共场合,对一般关系的人,特别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对待外宾,说话就要特别讲究方式、分寸。为了不失礼仪+说话就常需兜圈子。例3那位教授的话,就与特定的交际场合、对象、自身的身分相称,实现了和谐的沟通。试想,如果直言明天出发,改日再谈,虽可以达到辞客的目的,但却易置对方较为尴尬的处境,也有失教授慈祥和蔼的一面。
3.某个意思,直接挑明,估计对方一时难以接受,一旦对方明确表示不同意,再要改变态度,就困难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强调事理,征服对方,就可把基本观点、结论性的话先藏在一边,而从有关的事物、道理、情感兜起。待到事理通畅、明白,再稍加点拨,自能化难为易,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例2丈夫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兜圈子的。如果他直言接姨妈来城里治病,妻子不一定同意。而通过吃枣饭、谈红枣、忆旧情、事理人情双关,形成了接姨妈的充分理由,水到渠成,所以不用自己讲,妻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4.有时候,由于对方的情绪、思想所致,难以与之进行交际,而要说服对方,就要想方设法与之接触,开辟言语交际的信息渠道的作用。如人们所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触龙的言语成功就在于他采用了兜圈子这种艺术手段。
准确运用了兜圈子这种说话艺术,除了要善于区别交际活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当兜则兜外,还要了解兜圈子的一些常用方法,灵活地组织话语。从兜圈子所利用的事物、事理与中心话题、交际目的关系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种:
1.因果法。即从促使对方接受观点、产生行为的诸种原因兜起。这种原因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理论。例2丈夫兜圈子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姨妈把他抚养成人,姨妈年年捎枣、姨妈生病是因;接姨妈是果。这是用事实兜。再如陈毅任上海市长时,干部实行供给制,为了不给国家增添负担,想劝岳父回老家。顾虑直接提出,老人产生误解,陈毅同志就绕了个弯先问老人家共产党好还是国民党好。当老人家说出国民党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时,陈毅同志说:“说得好,所以国民党要倒台……那您喜欢不喜欢您的女婿也这样?”老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决定回老家去。这是用道理兜,先以事明理,再以理论事。
2.推论法。即从与交际目的相关的事物兜起,让对方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推出新的意思。例1那位年轻媳妇的话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儿媳妇称赞小姑的羊毛衫,在婆婆心里必然产生这样的思考:儿媳夸小姑的羊毛衫,当然是自己也想要一件,儿媳也是自己家里人了,应同女儿一样看待,既给女儿买了,也该给儿媳买,这是事理常情。所以那位聪明的媳妇,没说要羊毛衫而得到了羊毛衫。
3.比照法。即寻找与交际话题具有类比意义的事物兜圈子,两相比照,语义明晰,或者兜而不发,令对方自悟,或者稍加点化。传说郑板桥早年家贫,一年除夕赊了一只猪头,刚下锅,又被屠户要了去转手卖了高价为此他一直记恨在心。直到后来到山东范县做官,还特别规定杀猪的不准卖猪头,自己吃也要交税,以示对屠户的惩罚。夫人闻之,感到不妥。一天她捉到只老鼠吊在房里。夜里老鼠不住地挣扎,郑板桥一宿没睡好觉。他埋怨夫人,夫人说她小时候好不容易做了件新衣裳,被老鼠啃坏了。郑板桥听后笑了:“兴化的老鼠啃坏了你的衣裳,又不是山东的,你恨它是何道理?”夫人说:“你不是也恨范县的杀猪的吗?”郑板桥恍然大悟,随吟诗一首:贤内忠言实难求,板桥做事理不周。屠夫势利虽可恶,为官不应记私仇。郑板桥夫人的话,通过两种事的比照兜圈子,而后画龙点睛,说服郑板桥的。
4.双关法。即寻找与中心话题相关的具有双重内涵的事物兜圈子,言在此而意在彼,获得一种含蓄委婉的言语效果。一位农村小伙和姑娘暗暗相爱,都羞于直接表白。一天,两人在田间相遇,姑娘灵机一动,指着在花间飞动的蝴蝶问小伙:“你说为什么只见蝴蝶恋花,不见花追蝴蝶呢?”小伙一时发懵,“花怎么能追蝴蝶呢?”转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坦率地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这位姑娘的无疑而问,自然令对方思考到其双关意义,话语婉曲、巧妙,既实现了完美的表情达意,又不丢脸面,不留人口实。
5.情感投资法。即某一交际话题一时难于为对方接受时,根据对方的思想、兴趣、职业等特点,先从本题之外的副话题兜起,待到言路畅通,再自然引入本题。《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的话就是运用了这种兜圈法。
值得注意的是,兜圈子有时能产生一种含蓄委婉的方语效果,但含蓄委婉的话却并非全是兜圈子。兜圈子也不是猜谜语、说隐语,它是曲径通幽,最终要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如果兜来兜去,把对方引人迷魂阵,就不好了。再者,兜圈子这种说话艺术一定要慎用,当兜则兜,不然,兜之不当,会给人啰嗦、虚伪之嫌,与交际目的相悖。
9.不拘小节巧应付
人的性格秉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注意细节,做什么事都有个讲究,言行、礼仪、服饰、交往等都有个规范。有的人则不拘小节,许多方面大大咧咧、随随便便。讲究细节的自有其理由,不拘小节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要想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如果你是个讲究人,在邻居和同事中又有些不拘小节的人,你常常要和他们往来,而又不想伤害彼此的感情,更想减少一些麻烦,那么,该如何对待呢?
1.事先提醒
有些人的不拘小节,是在家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到别人家以为也和自己家一样,无所顾忌。对这样的人,可事先提醒,要他知道此处不是彼处。江某家在农村,他爱抽烟,平时又不讲究,烟灰随手弹、烟蒂到处扔。他到城里的妹妹家做客时,妹夫知道他有这种习惯,于是,每当江某要准备吸烟时,妹夫就立即递上烟灰缸,提醒他把烟灰烟蒂放在缸内。一开始,江某不习惯,时不时又弹在地上。妹夫一发现,再次提醒。几次后,他也就改掉了。
事先提醒,可避免尴尬,减少麻烦。提醒时,态度尽可能和蔼些,不要命令式,有时,可用动作示意,不一定要用语言。对此,不妨采用动作示范的方法,用自己或自家人的行为做个样子给他看看,表示自己赞成什么、厌恶什么。
小航的邻居小磊,常向小航家借些筷子、碗盏、针线或螺丝刀什么的,有的还,有的拖好长时间才还,有的索性不还。小航知道小磊不是故意想赖,而是认为无所谓。一次,小航向小磊借了一支圆珠笔,用后当即自己送去,对小磊说:“我这个人记性差,不知道有没有东西借了没还的,特别是小的,很容易忘记的。”此话一讲,小磊显得有点尴尬,马上想起自己借的一些小东西,当即找了要小航一起带去。行为示范,实际上就是以身作则,如果针对性强,一般效果是不错的。
2.委婉劝说
有些不拘小节的人辈分高、资格老,或者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遇到这种人,可用委婉劝说的方法,让他明白您不大赞赏他的行为习惯或态度、作风。小吴对面住着同单位的老金,他是厂里的工会主席,技术上也有一手,待人热情诚恳,但就是生活上比较马虎,不讲仪态。夏天,常光着身子,穿条短裤走这家串那户。小吴是技术科的,大专毕业,作为一个有知识的女性,她很不习惯老金的这种做法。一个双休日,老金邀小吴的丈夫去另一个同事家下棋。小吴对丈夫说:“衬衫穿上,到别人家去总得有个样子,拖鞋脱了,换双凉鞋。”这么一讲,使老金马上有所觉察,他说:“等一下,我也去穿件衬衫、换双鞋。”小吴见时机已到,顺水推舟道:“金师傅,您这个人很热情、很随和,可我觉得在穿着上太不讲究了,有时让人受不了。”待老金穿好衣衫返回,小吴马上又说:“这一身多神气啊!金师傅,其实,您是穿衣服很好看的。”说得金师傅舒服极了。以后,他渐渐改变了原先不讲仪态的习惯。
3.直言相告
不拘小节的人,言语承受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有时讲他几句也没关系。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直言相告,让他清楚:你不赞赏他的这种行为,并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焦某平时较随便,对自己的东西也不大看重。一次,他借了同事小李的一本专业书,几天后,他还给了小李。小李一看,封面弄得皱巴巴,再一翻,里面批注和涂涂画画也不少。小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直言道:“小焦,怎么在我的书上涂涂画画,还写了什么批注,你该知道,这是我的书,只有我才有权利在上面写,以后得注意点。”直言相告,当然不适宜于所有的人,同时,也要注意场合,在有他人的情况下,更要慎重,以照顾对方的面子。
4.巧妙拒绝
有些人习惯成癖,你暗示、提醒,或者直言相告,对他都不起作用,他依旧我行我素,而且还常常打扰您、影响您。这样,您只有设法躲避,或故意冷淡、或巧妙拒绝。
不拘小节的人对别人也往往不计较,但你不能跟着他不计较,以免他更加随便、更加放纵。譬如阿雄平时很不讲究,有时会顺手捧起别人的茶杯就喝。一次,你外出回来,口渴了,阿雄立即递过他自己喝过的茶让您喝。这时,一方面要表示感谢,一方面又要拒绝,说:“我自己泡,喝别人喝过的茶,我总像有点不习惯。”假如阿雄这样说:“我又没病,你怕什么?”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没病,但我的心里总有点别扭,谢谢啦!”这样,阿雄以后完全有可能不再喝你的茶了。假如你平时没主意,喝了他喝过的茶,那么,他以后就会更随便。
10.非面对面的交流,完成心与心的沟通
由于电话交流与面谈有差异,因此,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就有所讲究。一般地说,音量以听清对方声音为标准,语速相对平时说话要慢些,必要时,可用升调向对方投去友好的“微笑”,让对方感到亲切,但切记不可装腔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