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后的一年里,这两位教师更加努力地教学。而在学年考试中,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也确实是全校中最优秀的,将其他班级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接着,校长公开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这两位老师和他们的学生都不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优秀者,而是随机选出的。
在这个实验中,校长撒了谎,所谓的“天才学生”和“最优秀的老师”其实都是平凡人。但是由于校长的权威性,以致所有人都相信了这个谎言。首先,两位教师相信了它,接着教师又在不知不觉之间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一个暗示——“你们是最优秀的”。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都被前所未有地激发起来,并且推动着他们去取得成就。
他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一种心理的强化剂,能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人产生强大的心理动力去成功。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也说过:“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是倾向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其实,当我们怎样去期望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就极有可能会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也许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批评会破坏人的心理平衡,会摧毁一个人的信心,而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赞美则刚好相反,它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信心,还会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赋予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在愉悦的心情下主动更正错误、弥补过失。
当然,当我们赞美他人的时候,有两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其一,赞美不宜过于频繁,如果别人的心理习惯了,就达不到刺激、激励的效果;其二,赞美的内容要富有内涵、要真诚,切忌空洞、为了赞美而赞美,没有内涵和真诚的赞美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因为对方知道你在说假话。
肯定、赞美、对一个人的良好的期望完全能够造就一个优秀的人。因此,从此刻开始,多点赞美,少点批评;多点肯定,少点责备;多点期望,少点失望……这将是我们给予所爱之人的最好的礼物。
破窗效应
有人因为抢劫上百万元而被判刑,有人因为抢劫1元也搭上了自己的终身。为什么抢1元钱和抢上百万元都是一样的呢?其实,这正是基于“破窗效应”的考虑。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破窗理论的本质是主张建立一种防范和修复“破窗”的机制,亡羊补牢,并严厉惩治“破窗”者。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维持秩序和保护集体的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主张建立一种防范和修复“破窗”的机制:对已经“破了的窗户”要及时修补,以树立良好的规范;对“破窗”者要严厉惩治,以确立严明的纪律。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我们纵容了自己的一个缺点,其他的缺点就会接二连三地抬头,最后把我们变成一个粗鲁、低俗、野蛮的人。这就是破窗效应在起作用。人们常说“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就偷金”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同样,对于社会或团体来说,如果有一个成员触犯了行为道德准则,而他并没有改过,也没有受到惩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违反准则,进而使社会或团体变得没有秩序、失去规范,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
有鉴于破窗效应的影响,我们绝不能忽视小错误,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都要及时地予以处理。
曹植是曹操所有儿子之中最有才华的,但是他不仅得不到曹操的欢心,而且还被猜忌、郁郁而不得志。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曹植触碰了破窗效应的禁忌。
一次,曹操率军攻伐东吴,曹植留守邺城,待曹操得胜回到邺城,马上就有人前来状告曹植,说他“擅开司马门,且奔驰于驰道”。这可把曹操给气坏了。因为“司马门”是魏宫正门,除了曹操本人的车驾可以出入外,任何人不得由此出入;而“驰道”又是天子的专用车道,虽然曹操不是天子,但是他却也建造了“驰道”供自己专用。没想到曹植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其实,曹植从没有想过要篡位,他是一个文人,不倾心于政治。但是曹操本来就是疑心很重的人,他可不这么想,在他看来,曹植如此大胆,父亲还没有死,他就要取而代之了。
其实,无论曹植有没有篡位之心,他的行为都已经打破了曹操的“窗户”,因此,曹操才会不甚喜欢他。而事实上,小错误确实是一种根源性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繁衍能力,可以迅速演变成重大错误。
日本的企业中,流行着一种称作“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具体内容是:清楚区分哪些东西要,哪些东西不要,将不要的东西贴上“红牌”;找出那些需要改善的事、地、物,找出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找出藏污纳垢的办公室死角,找出不该在办公室、生产现场出现的东西,将这些均以“红牌”标示。然后,活动的目的就是努力减少这些“红牌”的数量。结果,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时间一长,人人都遵守规则了。日本企业的实践证明,工作现场的整洁有序有利于保障企业产品的质量。而“红牌作战”的活动则是让工作现场变得整齐清洁的原因。另外,工作环境的舒适幽雅,又帮助企业成员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
由此可见,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某些行为贴上“红牌”,给我们所置身的团队贴上“红牌”,时刻警示自己,不要轻易打破第一扇窗。即便是由于一时疏忽或在不经意间把“窗户”打破了,也要及时将其修复。不然,后果很可能会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无法操控。
杰奎斯法则
杰奎斯法则是由伦敦Tavistovk人力资源学院创始人之一的埃里奥特?杰奎斯提出的,他说:“有些人从开始时就下定决心要解决存在的一切问题,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在生活中,那些致力于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人,是非常让人敬佩的。但是,一碰到问题马上下手解决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事实上,我们时常有可能碰到的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在这样的问题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无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还可能错过寻找替代和补救措施的机会。
古时候,有一个号称天下第一聪明的鲁国人,送给宋元君两个结得非常巧妙的绳结。宋元君在玩的时候发现这两个结十分牢固,很难解开。于是,宋元君在全国范围内,招集能工巧匠来解这两个绳结。谁能解开,谁就会得到重赏。
一时之间,宫里能工巧匠云集。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够解开。这些人只得无奈地离开。
这时,有一个叫倪说的人推荐了自己的一个弟子给宋元君。由于倪说不但学识丰富,而且洞明世理,因此,宋元君答应了。
这个弟子先是将两个绳结拿在手里打量一番,接着,拿起其中一个,双手飞快地翻动,终于绳结解开了。宋元君非常欣赏地看着他。然而,接下来这个弟子却没有了任何动作。
宋元君示意他继续解第二个绳结。可是,这个弟子十分肯定地说:“这是个死结,解不开的,如果硬要解它,也只是徒劳。”
宋元君将信将疑,于是派人把那个鲁国人找来询问。那个鲁国人听了,十分惊讶地说:“竟然有人能看出这是个死结!他的智慧真是让我叹服啊!”
那个弟子碰到问题的时候,不急于动手,而是认清形势、分析情况,然后有取舍、有策略地解决问题。因此,他才能让那个聪明无比的鲁国人如此叹服。
生活中,我们也有可能碰到“死结”。为了不做徒劳无功的事情,认清形势和情况再出手才是最佳选择。如果确定自己碰到的是死结,也不必为之苦恼,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而且不止一个。
第一个选择就是另辟蹊径,寻找别的方法来“解决”。
在人类的历史上,著名的戈迪亚斯之结就是这样被解决的。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戈迪亚斯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个结。他预言:谁能将这个结从战车上解下来,谁就能征服世界,成为世界的主宰。
当时,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尝试解开这个结,可是他们连绳头都找不到,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一直到公元前334年,仍然没有人能将绳结打开。而那辆轭上打着一串结的古老的战车也辗转到了伦帝那王国的首都格尔迪奥恩的街道中心的神殿之中。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侵入波斯领地阿拉伯半岛,占领了格尔迪奥恩,造访神殿。他站在戈迪亚斯绳结前,考虑了一下,从腰间解下佩剑,挥剑砍断了绳结,绳结终于从战车上掉了下来。
后来,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成为世界的主宰。
政治的疙瘩无法用舌头解开,那就用牙咬,这就是战争。戈迪亚斯预言的根据也就在于此。解不开它,就斩断它。面对生活中的“死结”,我们要有同样的魄力和灵活,此路不通,总有一条路能够到达。
面对“死结”,我们还可以选择放弃,不仅放弃对解开的方法的寻求,连这个死结本身也放弃。与第一个选择相比,这个选择甚至更为智慧,也更有效率。
选择放弃,不仅仅是考虑到了是否徒劳的问题,而且考虑到了解决所需要的时间、资源和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可以解决,也可以不解决;或者解决它要付出的成本高于放弃的成本;又或者一时找不到方法,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有时候,一味地急于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问题的扩散,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使损失更加惨重,使后果更加严重。
在美国,有一个总面积约8889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它是美国最早的国家公园,名为“黄石国家公园”。然而,国家管理局对它的管理办法却是:火来了,任大火自生自灭,而不投入人力和物力去救火。总之,就是对水和火等自然现象不加人为干预,除非水火对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以及文化遗迹的安全形成威胁时,才会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种让人惊讶的管理办法源于对黄石国家公园1988年的那场大火的思考。当时,虽然投入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来救火,但公园仍然有1/3的森林被烧毁了。
后来,生态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火是森林新陈代谢的工具,它将森林中的病树、枯木淘汰掉,使它们化为灰烬去肥沃土地,进而为新树的茁壮成长提供条件。同时,经济学家也指出,当时救火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已超过了公园被烧毁的损失。
这个发人深省的发现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启发,放弃该放弃的是一种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用分析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同性质的问题,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绕过障碍,直奔主题,抓住关键,有效地解决问题。
德西效应
生活中,有家长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玩游戏上瘾的毛病:
孩子玩游戏,家长给奖励。根据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定下奖励制度:不到3小时,惩罚;超过5小时,就给小奖;超过8小时就给大奖。
一开始,孩子为了得到奖励,拼命地玩,而家长也把奖励付诸实践。然而,渐渐地,孩子们竟累得疲惫不堪,对玩游戏厌倦透了,从此再也不玩了。
不给奖励,乐此不疲;给了奖励反而心生厌倦,竟然会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何道理呢?
心理学家德西说:“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人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个体的内在动机。”这就是德西效应。
1971年,德西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让大学生们在实验室里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然后分成三个阶段来考察大学生们的答题状况。
第一阶段,没有任何奖励。
第二阶段,将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大学生们每完成一道难题可获得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则与第一阶段相同,没有什么改变。
第三阶段,让大学生们休息、自由地在原地活动,并且登记自己是否愿意继续去解题。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大学生们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然而在第三阶段,大多数人表示不愿意再继续解题,也就是说,实验组的大学生们的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逐渐减弱;而控制组的大学生们,虽然在第二阶段没有表现得更具有动力,但是,有很多人在休息时间仍然在继续解题,也就是说他们的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由此可见,人在进行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他所得到的报酬是来自于内心的一种满足感;而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破坏这项活动对人的吸引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奖励孩子玩游戏,反而能使孩子们厌恶游戏的道理。
那么德西效应起作用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愿意做一件事,是由人的动机决定的。所谓动机,是指激发、指引、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力量。它包括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就是指这种激发、指引、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力量是来自于个体外部的;而内在动机则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比如:兴趣、爱好等。而德西效应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注意力被外部奖励分散,导致内在动机强度减弱。
2.外部奖励程度远远不能抵消内在动机减弱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外部动机不够稳定。
3.价值观的某种偏差,未能将需要层次结构调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外部因素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外部动机往往有可能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这样我们就会有种失衡感,感到不愉快,甚至让我们牢骚满腹。为了避免不愉快,减少失衡感,人的潜意识会自动降低自己的内部期望,而内部期望值得降低通常表现为减少对工作的兴趣、努力程度。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把德西效应控制在积极的范围之内。换言之,要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并且奖励时,还要注意把握时机,掌握分寸。只有当我们有效地把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完美结合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
2005年,原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李开复离开微软,接受了Google的邀请,全面负责Google在中国的研发工作。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李开复这样做呢?李开复表示:自己并未获得比在微软高出千万的年薪。实际上,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Google公司的那种特别的气氛:这里丝毫没有大公司那种紧张严肃的感觉,所有的员工看上去都很放松,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员工们可以在公司里接受免费的按摩、打乒乓球、游泳或者到一间冰淇淋吧里去小憩一会儿,也可以在公司里洗衣服、带孩子。不仅如此,雇员们还被鼓励将其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任何形式的户外活动。
尽管有许多人批评Google公司工作状态散漫,是网络泡沫经济的显著表现,但Google却正是靠着快乐激励的方式,成功地将一批批年轻的精英凝聚起来,并使其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使公司不断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