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梅厄也收到海涅寄去的一个很重的欠邮资包裹,这个包裹致使他在领取时花了不小的一笔钱。梅厄打开一看,原来,包裹里面装的是一块石头,另外,和石头在一起的也有一张纸条:
“亲爱的梅厄:当我知道你很好时,我心里的这块石头也就落地了。”
语意双关
有些词语本身就含有两种相反的意思,或者故意使某些词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双重意义的方法,称为语意双关。说话者将某些具有双重意义的词语恰当地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让这些词语因为场合、对象等外在因素的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从而增加语言的幽默感。
幽默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创新一些适合自己的表达幽默的方式,这样特别的幽默效果就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了。
幽默不是没有分寸的耍贫嘴,幽默要在合情合理之中,引人发笑,给人启迪,那么,如何才能让幽默高雅起来呢?
高超的幽默艺术是以丰富的内涵为基础的,要想让自己具有幽默感,必须要多看书,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让自己有了更多的内涵以后,自然而然地就能把语言运用得更自如,那时,让人变得风趣幽默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了。具体来说,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仔细观察生活。经常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喜剧素材,变换思维的视角,去发掘和使用这些素材。
第二,学习幽默技巧。幽默不是天生就会的,让自己变得幽默起来,也有一些技巧可以学习。许多关于幽默的书籍和先人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范例,即使我们暂时还不具备幽默的能力,我们可以在适时适地的时候去模仿一些别人的东西。然后,我们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把别人的东西重新整合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第三,敢于表达。幽默的语言能力,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选择适当的场合,针对适当的对象,大胆展示自己的幽默语言,时间长了,就能形成幽默的语言风格了。
幽默感是心智成熟、智能发达的标志,是对周围事物从另一种思维上来做一个趣味的理解,并对各种问题采取富有趣味的处理方式。制造幽默的途径和手法还有很多种,如果你能花些时间学习一下幽默技巧,一定能够在人际沟通方面大有长进。
幽默是生活更是交际的调味料,如何让自己拥有幽默感,如何让自己把幽默感发挥到极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多注意他人的幽默运用,让自己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那样,我们的幽默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了。
学会给别人戴顶舒适的高帽子
人际关系的顺畅是事业和生活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善于说一些好听的深入人心的话,能使你很快地获得他人的好感。聪明的女人,善于说一些恭维人的好话,无形中把对方放到一个相对高的位置,对方也在接收这种荣耀的同时,心存欢喜,自然会乐意为你所用。
恭维人的好话,被人们称为“高帽子”,人的本性中有一种需求,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而给人戴高帽子,便是投其所好。
戴高帽子是迎合他人需要的一种办事方法,戴得巧妙,不损人还会利己,那么这样的高帽子多送几顶也未尝不可。
话说从前有个秀才,特别喜欢说恭维话,奉承别人,被人称为“马屁精”。
秀才死后到了阎王那里,阎王审判的时候说:“我一直都欣赏正直不阿,最讨厌拍别人的马屁的人,你这么喜欢恭维别人,把风气都带坏了。来人,把他的舌头割去,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秀才一听连忙叩头说:“大王息怒,小人恭维别人,也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世上之人,都喜欢听奉承的话,小人才如此恭维别人。如果都像大王您这样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还有谁敢说半句恭维话呢?”
阎王听完很得意,对秀才说:“算你是聪明人,对我说恭维话,给你十个胆子,谅你也不敢!既然这样,那就免去你的刑罚,留在殿中等候调用吧!”
秀才的这顶高帽子真是送得十分巧妙,他不动声色的恭维让阎王改变了主意,给自己免去了刑罚,实在是高明。所以,高帽子戴得好,就一定会受欢迎。
人人喜欢戴高帽子,但是,送人高帽子戴却是一门技巧,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高帽子送得合适,被看做是赞美,能让接收者心情大悦。高帽子送得不合适,就会被看做是奉承、拍马屁,会让接收的人心生反感。
那么,如何给别人戴上漂亮的、合适的高帽子呢?这里面有着很重要的技巧和方法。既要给他人送一顶漂亮、合适的高帽子,又不能送得太低劣。那么,送的时候就要注意下面几点:
从对方的优点入手
戴高帽子是一种夸张的赞美,善于送高帽子的人,贯于找到对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大,给对方送上夸张的赞美,让对方坦然地接受他的赞美。
高帽子做得要有新意
高帽子做得要有新意,对于人所共知的优点,或是大家都去称赞的地方,你再说出来,对对方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反而会让对方感觉出你是在刻意去夸奖,从而心生不悦。你可以在对方的特长以外,找到一些不太容易被发觉的优点,做一些夸大的处理。这样,对方听起来就会觉得既真诚又妥贴,送的人没有奉承之嫌,收的人也不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不动声色,让对方不知不觉地接受
聪明的女人,在送给别人高帽子的时候,不会轻易地正面表态,而是会保持一份矜持下的端庄和从容。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将高帽子巧妙地给对方戴上,对方心领神会,送者也不容易被别人看破,双方皆大欢喜。
学中文出身的小风新调到一家公司做总经理秘书,最近公司出内刊,总经理非常重视,要亲自把关,亲自核校,而每校出一处差错时,便觉得很有成就感,心中很是痛快。
而内刊具体的抄写工作由小风负责,为了迎合总经理的心理,就在抄写给总经理的书稿中,故意抄错几个明显的地方,以便让总经理校正。
这果然是一个很奇妙的方法,总经理在校出错误后,不但没有批评小风的工作不认真,反而笑着说,学工科出身的自己,看来还有编辑的才能呢,比学中文的小风还强。
小风的高帽子送得巧妙而不动声色,想必总经理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接受的又是那样坦然自如,理所当然,在浑然不觉中感觉全身舒坦。想必这样的秘书,到哪里都会受到老板的喜爱。
高帽子人人喜欢戴,也是人人都可以送的。但是,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送高帽子时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要内容真实。恭维奉承的话不要无中生有,对方确实有这方面的优点或长处,值得别人去赞美的,你去赞美才会让对方觉得是他应该得到的,这样对方才会感到高兴。
第二,奉承要适可而止。戴高帽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让对方高兴,从而达到自己求对方办事的目的。所以,奉承他人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恭维奉承,因为这样很可能适得其反。一来是听者会很快感觉出你恭维的意思来,反而会心存警惕;二来是如果不及时转入正题,恭维的话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找到与对方的共同点
交流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进一步融洽发展的润滑剂。而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谈话。陌生人初次相见,开口讲话是必要的交流方式。熟识的朋友在一起,也主要是以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
但是,我们在与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时,常常会因为一时没有了合适的谈话内容而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感兴趣的话题就成了一个打开尴尬局面的突破口。而要找到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就要从双方关系中寻找千丝万缕的联系,然后加以利用,以此打开突破口。
年5月,美国总统里根到中国访问时先来到了上海复旦大学。在一间大教室里,面对一百多位初次见面的复旦学生,里根总统抓住了他与复旦学生彼此之间还算“亲近”的一点关系,展开了他的开场白,他是这样说的:
“其实,我和贵校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你们的谢希德校长与我的夫人南希,当年可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呢。既然他们是朋友,那么,我和各位自然也就都是朋友了!”此话一出,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交谈自然十分热烈,气氛也极为融洽。
里根短短的两句开场白,就让一百多位中国大学生与这位碧眼高鼻的洋总统的距离拉近了,短短的时间里,就已经把彼此当成了亲近的朋友。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同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点呢?如下几点可供大家参考:
留心观察,寻找共同点
任何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或共同之处,女人要想了解一个人,找到他与自己的共同点,就要善于发挥女人细心的优势,仔细观察,因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状况,在他日常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
如眼神、表情可以让我们窥视一个人的内心:一个经历沧桑的人的眼神可能会有些深邃,而单纯的人的眼神是清澈的;一个懦弱的人不可能拥有坚定的眼神,而一个正直的人,他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正气……读懂眼神的“语言”,你就能很轻易地判断对方,进而为你们交流中的“共同点”奠定基础。
再比如留心观察对方的口音、言辞,就能够了解到对方的籍贯、身份等信息,从而了解到对方的生长环境、兴趣爱好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展开话题,很快就会发现你与对方的共同点。如:
“你也是上海人吗,我们是老乡啊!”
“我也是北大毕业的,我是2002届的,你呢?”
……
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见效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因为,任何人都会在一些地方与其他人有相同的地方,只要你的观察力足够敏锐,你可以很快找到相同点,如果稍微迟钝一些,那就多费一些口舌,多说几句话好了。
从对方谈话中,找到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对方与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
在广州的一家商场内,一位南海舰队的战士正在向售货员咨询:“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他把“我”字用苏北话说了出来。正好,他旁边也有一位苏北人,于是,那个人也用苏北话向售货员咨询。两个人马上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然后,跟着结了账,一起走出了商场,用苏北话热烈地交流起来。两个人从家乡聊到广州,从眼下说到将来,越谈越近乎,俨然一对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分手时,两个人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从此成了真正的好朋友。
一句家乡话,让双方找到了共同点,由此展开话题,最终成了好朋友。这就在于广州的战士善于关注别人的谈话,善于从别人的谈话中寻找话题,才最终使谈话继续进行下去。
在偶然事件中,抓住共同点
人们常常习惯以打招呼开场,通过简单的交流,就可以获取对方的一些基本资料,如一些兴趣爱好、特长、生活习惯等。由此寻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进而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一辆长途汽车行至半路突然抛锚,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半天也没有修好。这时,车上有位乘客说:“听声音好像是油路出了问题,你把油路再查一遍吧。”
驾驶员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乘客的建议去查了一遍,结果还真找到了问题所在。驾驶员感激之余,也很佩服这位乘客的高超技艺。驾驶员也是几十年的老司机了,对于汽车的维护保养也是很有一套的,没想到竟然碰到了比自己还强的人。于是,就汽车维护的问题与乘客谈了起来,而且,通过交谈还发现,这位乘客竟然也是跟自己一样,是在部队学到开车的好本领,而且,巧的是两个人竟然是在同一个大部队服的役。顿时两个人都如同遇到了知音,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最后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