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诸子之言:
朱熹认为,真实无妄即“诚”。朱子对于“诚”作了如下论释:一是就本义言,诚即是实,或真实无妄,“无妄”,指没有妄念,或没有期望;二是就哲学意义言,诚即是实理;三是就性之意义言,诚即是性,此说盖为“性即理”说之延伸;四是就方法意义言,诚即是实心、实意,与自欺、私伪相对。朱子此四说以第一义为根本,朱子关于“诚”的论说在继承程氏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个有系统性的思想体系。
诚身有道,大道至真,求道必致真。“真”是诚之精髓。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真”视为道之精髓、修身之极致,主张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庄子》:“真者,精诚之至也。”这就是说,“真”是一种至纯至诚的精神境界,是在恒久守诚、持诚修诚基础上所能达到的境界。达此境界,则要做到诚实不欺,敢讲真话,不媚上谄下、弄虚作假;坚守操守,不曲学阿世、随波逐流;以诚待人,不矫揉造作、口是心非。
延伸思辨:做人有时需要灵活变通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子路在市上与一个买鲁缟(土布)的无赖产生了争执。原因是子路看到那个无赖为了少给卖鲁缟的一文钱,硬说“三八二十三”;子路就打抱不平,说:“天下人都认可三八二十四,你为何要耍赖?”那无赖说:“我说三八二十三就三八二十三,怎样?”子路忍不住说:“我们打赌,要是我输了我就把头上戴的冠扔掉!”那无赖也不示弱:“我要是输了就把头割掉!”于是他们找到孔子评理,孔子了解了情况之后很果断地对子路说:“由啊,你输了,把你的帽子扔掉吧!”过后,子路问老师为什么偏袒那个无赖,孔子说:“你输了,只不过丢了帽子,而他输了却要掉脑袋。”
孔子不拘泥于语言的真假,而执着于内心的仁爱,从而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可见,诚实虽然是做人必备的优秀品质,但是也不能拘泥于此,做人有时需要灵活变通,适时说善意的谎言。
精彩典故:
董狐直笔
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叫做董狐,他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那时候,君王晋灵公十分昏庸残暴,他搜刮民财,乱收赋税,还时常站在城楼上,用弹弓射击来往的行人,以此取乐。更有甚者,有一次仅仅因为厨师为他炖的熊掌不够熟,他竟然一怒之下,把厨师给杀了。
大臣赵盾看到晋灵公的行为,知道再这样下去,晋国就会毁在他的手里,于是就几次三番地进行劝说。可是晋灵公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在心里算计着一定要除掉赵盾这个让他不高兴的忠臣。
一天,晋灵公请赵盾吃饭。喝酒的时候,早已埋伏好的几十个士兵突然冲上来,包围了赵盾,要杀害他。幸亏赵盾武艺高强,才勉强逃了出来。从此赵盾为了避难,被迫逃亡到了国外。
后来,赵盾的一个亲戚找了个机会杀死了晋灵公,为赵盾报了仇,并且立了新的国君,重新把在国外避难的赵盾接了回来,官复原职。
根据古代的观点,君主再昏庸也是不能杀的,臣下杀君主更是不忠不义的表现,因此谁也不想承担杀君的罪名。于是赵盾就想看一看,史官董狐究竟是如何记录这件事的。
一天下午,赵盾来到董狐办公的地方,要求查看那段史书的记载。看完之后,赵盾十分生气,他拿竹简一摔,对董狐说:“晋灵公死的时候我都不在朝中,你怎么能说是我杀的呢?你这样乱写,是诬蔑朝廷命官,是要杀头的。”
董狐不慌不忙地回答:“你那时虽不在国都,但现在身为国家大臣,却从未追究过杀君之人的罪责,因此,如果说你不是这件事的主谋,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
赵盾一听,觉得也是这么回事。但他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说:“你修改一下吧,改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董狐严肃地说:“作为一个史官,我的职责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而史书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诚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是对后人的欺骗。你让我为了个人私利去改写史书,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丢个脑袋,对于我而言是件小事,但丢掉了作为一个史官应有的节操,就是大事了。”
听了董狐的一番话,赵盾被打动了。他没再说什么,并且以后也不曾为难过董狐。
董狐这种不畏强权,坚持诚实的精神,一直被后代的史官当做楷模。
诚实的高允
魏太武帝是北魏的第三个皇帝,他派崔浩带几个文人编写魏国的历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崔浩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却别出心裁地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还把石碑竖在郊外祭天坛前的大路两旁。
国史里记载的倒是史实,但是北魏统治者的祖先是鲜卑族拓跋部人,是当时的东北游牧部落;北魏的上代文化还十分落后,不懂什么礼节,有些事情在汉族人看来,是不体面的。过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纷纷议论起来。
魏太武帝听说后,认为崔浩等人这么做,是成心揭朝廷的丑事,于是他命令把写国史的人统统抓起来查办。
参加编写的高允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得到这个消息,把高允叫到太子的东宫,跟他说:“我陪你朝见皇上,如果皇上问你,你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话,别的什么也别说。”
高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就跟随太子一起上朝。太子先上殿见了魏太武帝,说:“高允这个人向来小心谨慎,而且地位比较低。国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请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魏太武帝召高允进去,问他说:“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
高允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崔浩只负责纲要,具体内容,都是我和别人编写的。”
魏太武帝又追问高允:“是这样的吗?”
高允说:“我犯了罪,怎么还敢欺骗陛下,太子刚才这样说,不过是想救我的命。”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这样诚实,不但赦免了他,还命他起草一道诏书,说崔浩诬蔑朝廷,判满门抄斩。
高允回到官署,犹豫了半天,也没有写出半个字来。魏太武帝派人一再催问,高允说:“我要求再向皇上面奏一次。”
于是,高允进宫对魏太武帝说:“崔浩做这件事私心重,是有错误的。但是,编写历史记载帝王活动、朝政得失,这并没有错。再说,国史是我和崔浩一起编写的,出了事,怎么能全推给他呢。陛下赦免了我,我是十分感激的。但是要我为了活命说违背良心的话,我是不干的。”
魏太武帝大怒,认为高允太不识好歹,让武士把他押到牢里。后来太子再三恳求,才把他放了。魏太武帝到底没有饶过崔浩,把崔浩满门抄斩。但是由于高允敢于说实话,没有连累到更多的人。据魏太武帝自己说,要不是高允,他还会杀几千个人呢。
当代镜鉴:不虚美,不隐恶——说真话才能赢得尊敬
做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诚实。许多人认为做人太诚实会让自己吃亏,是“傻”的表现,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那些为了占小便宜而说谎的“聪明人”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农夫还是摇头。最后,他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一个贪心的家伙知道了,便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厌恶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见利起意的人做的只是赔本买卖,相反,诚实不欺、说真话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吃亏的,最终会像诚实的农夫那样得到命运的奖赏。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一个诚实的人。无论时空怎样更迭转换,诚实——这一做人的根本准则将永远为世人所崇尚,永远都不会过时。
在当今社会,为了取得一点蝇头小利而肆意践踏诚实、任意说谎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商人常常掩饰自己商品的缺点,为了获得厚利而登载各种欺骗顾客的虚假广告;证人为了得到好处不惜帮人作伪证;企业为了逃税而让会计做假账;有钱人为了获得社会最低保障金而隐瞒自己的实际财产情况;大学生为了顺利就业而编造履历……
他们不明白,欺骗虽然暂时能够得逞,但不久便会原形毕露,到最后他们就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唾弃。做人需要有诚实做后盾,失去了金钱,可以再赚回来;但是一旦被贴上了“不诚实”这个标签,就不容易摘掉了。要知道诚实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只有以诚实做后盾,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获得人们的尊重。
林肯总统就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1836年,林肯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他的陈述,发现他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你辩护,因为你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你的案子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就很容易胜诉,但是你是属于非正义的一方。假如我接了你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的良心会对我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你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你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林肯为我们树立了说真话的榜样,正因为他的诚实才获得了世人的尊敬。在当今这个物化时代,人们应该做到像林肯一样“不虚美,不隐恶”,把诚实作为一种道德追求,有一说一。做到不为各种利益所诱惑,无论何时都坚持说真话、敢于说真话,做到真中有德、真中有善、真中有诚、真中有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