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义
23785100000014

第14章 君子义以为质:与人交往要讲义重义(4)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眼看就要遭到兵马之灾,他的朋友对他说:“我今天一定要死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朋友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地方!”于是下令撤兵,使得整个郡都得以保全。

郭淮智救妻

郭淮任关中都督,很得民心,也屡次建功立业。他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为王凌犯罪而受到了牵连,也应该一并处死。朝廷使者追捕得非常紧急,郭淮就让妻子准备好行李,根据朝廷规定的日期去京城赴死。关中的文武官员和黎民百姓听到后都很着急,都劝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到了规定的日期,他就打发妻子尽快动身。走了数十里,郭淮又让自己的侍从把妻子追回来。侍从把郭淮的妻子追回来后,郭淮就向司马懿上书道:“不是我不让我妻子领罪,只是我的五个孩子很想念他们的母亲。如果他们的母亲不在了,他们就完了,如果孩子也死了,那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后来,司马懿上书奏请魏帝,赦免了郭淮的妻子。

郭淮既救了妻子,又不必起兵造反,在彰显智慧的同时还表现出了自己对朝廷的忠义和对妻子的情义。

当代镜鉴:重“义”方能交到真朋友

《诗经》上写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连鸟儿都知道用鸣叫声寻找朋友,更何况是人呢!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友谊,需要真诚。然而有的人却拉帮结派、胡作非为、互相利用,将友情建立在一己私利的基础上,最终落得个不欢而散。不过有的人却坚持交友的原则:志同道合,讲求义气。与人交往的时候,只有志同道合、重情重义,才能在一条正义的大道上行走。

巴金说:“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盏灯,离开它,生命就没有了光彩。”确实,友情能给人快乐和勇气,能使人集思广益而不至于孤掌难鸣。那么,究竟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首先,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在朋友怯懦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其勇气,使他更加果敢、充满信念。值得注意的是,朋友可能对你的忠言置之不理,这时,你就要坚持儒家处事中的中庸原则,也就是“义”所延伸出来的权宜变化。但是这样的中庸并不是无原则的油滑态度,而要审时度势,不固执但又合乎道义,重情义、讲义气。

其次,要宽容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和过失要真诚的给予指正,而不是责备。这才是和朋友交往应该有的真性情。宽容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悲悯,也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的关怀和包容中折射出来的厚重而真挚的情谊。

再次,自己还要见多识广。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就是和朋友相处的时候要志同道合,这个道就是“信念”、“目标”,当你的朋友彷徨无助的时候,你可以凭借自己广博的知识帮他排忧解难,这就是施行大义。

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就应该坚持这种交友之道:正直、诚实、博学,寻找重情重义的益友。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才会让你有所借鉴,对你有所帮助,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7.要多为别人着想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有仁德的人,存心善良胸襟广阔,常思推己及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会想到帮助别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达,就会想到要帮助别人也通达。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将心比心,可以说是行仁的路径与方法了。”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雍也》

《论语·雍也》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诸子之言:

朱熹《论语集注》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其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其实,“尽己”与“推己”并无实质的差别。“尽己之谓忠”,而“忠”实亦是“推其(己)所欲以及于人”;“推己之谓恕”,而“恕”之“推己”实亦是“尽己”之意。

“忠”与“恕”实只“一”道,故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若把“忠”与“恕”割裂开来,则“吾道”成为两道矣。在孔子的“一”道中,包含两个深刻的意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忠”与“恕”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只有把“忠”与“恕”统一起来,才算真正做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朱熹也说:“推己之谓恕。”其实,“推己”并没有把“恕”的含意完全表达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着如何“推己”的重要思想。也就是说,“恕”之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不要强加于人。《论语·公冶长》篇载:“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里的“加”即是侵加、强加之意。这段记载与《卫灵公》篇所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乎施于人。”由此可见,“忠恕”本是统一的,而“恕”亦可包含“忠”。也就是说,如果真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达到了真正的“忠恕”。

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颜渊》篇仲弓问仁、孔子回答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己所欲,必有当施于人。”

延伸思辨:善于换位思考

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思想,而且,他认为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道义的方法。

与人的理解是一种心理上的沟通。在人际交往的时候,要多进行一些换位思考,努力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不妨试着想想看,如果我是对方,究竟需要什么?因为我们在性格、年龄、知识结构上等等有可能不同,所以我们需要互相尊重。

再比如,如果我是对方,我不希望什么?那就是不希望受到指责、批评和咒

骂。谁都喜欢听到表扬、爱的语言、尊重的语言。我们希望得到对方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帮助,这就要先从自我做起,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赖,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增进感情、融洽关系。

精彩典故:

吕布强人所难

三国时,吕布当初和刘备很要好,后来发生了矛盾。吕布就命令名士袁涣写信去骂刘备,但是袁涣根本不屑于去干这样的差事。吕布几次要求他都没有用,非常恼火,就用刀架在袁涣的脖子上威胁他,说如果他还不写就杀了他。袁涣坦然地笑道:“我只听说以德羞人的,还没有听说以辱骂折磨人的。如果刘备是君子,就不会因为将军的辱骂而羞耻;如果他是小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来报复你,这样,辱骂就会落到你的头上。而且说不定我哪一天为刘备效力,就像我今天给你效力一样,然后再辱骂你,你说行不行啊?”吕布听了这段话后,再也没有做声。

当代镜鉴:君子应成人之美

人际交往的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多为对方着想,成人之美。在生活中,若遇到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人,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自私自利,大家就会鄙视其为人,自然就会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想法。相反,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能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我们自然会心生敬佩之情,也很乐意亲近他,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思己及人,仁慈博爱,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和谐环境,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为对方着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人总是想着自己,不管别人的死活,很少考虑对方的感受,心目中只有“我”,这种人一生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朋友,永远都不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深意重。

托尔斯泰写过一则小寓言,就强调了君子成人之美,能为别人着想的重要性。

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

就这三个问题,举朝大臣,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合理的答案。

国王很苦闷。后来有一天,他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

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于是就把他藏了起来。

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你看到一个人从这里经过吗?老汉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追兵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于是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

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也不问问他的身份?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也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这一次竟然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的确,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和别人交往也是一样。虽然我们的力量可能很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条件具备,就要为别人多做些有益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处境不是很好的人,我们要尽量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条件,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互助、友爱的氛围,使整个社会在一片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8.追求中庸,圆通处世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了,人们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国学链接: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孔子也十分推崇中庸之道。子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就是说,人与人相处,行中庸,遇事心平气和,包容共济,相互谦让,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人们就会减少摩擦与争斗,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人际交往的和谐共处。

诸子之言:

“中庸”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有109处,而提到“中庸”一词却仅一处而已。所以学者一般认为,“中庸之为德”并非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命题,他们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仁”,“仁”与“中庸”的关系在《论语》中并不明晰。直到战国时期,从孔子的学说中发展出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才将孔子的“中庸”思想发展壮大,“中庸”方成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

《中庸》:“君子依乎中庸,世不见知而不知悔,唯圣者能之。”也说明了中庸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知道中庸的重要性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活学活用。东汉的郑玄就对此做出了解释。

郑玄解释《中庸》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论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到了北宋,程颢、程颐重新注释《中庸》,他们对“中庸”一词的诠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南宋朱熹作了《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对“中庸”一词的诠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