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现代管理是“舶来文化”,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所提倡的部分思想,已经可以引申为管理学的雏形和范本。
为政方面,儒家所说的“义”有两个内涵,即正己和治人。孔子曰:“政者,正业。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正己,才能正人。正己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义服民得民者得天下”;正己也是自律,为下属树立榜样。而治人又包括识人、用人、爱人、处理“君臣”关系、合理使用法度等等。在这一系列的管理实践中,领导者的道义就会逐渐体现出来。其实,这种将义的思想渗透到现代组织管理中的方法,就是人本主义管理,让人们对组织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领导要转变思维方式,理解和善待员工,使得组织内外、左右、上下协调一致,达到和谐管理的最佳境界。
1.以义服人,得民心者得天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译文: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并不问马的损失情况。
国学链接:古代诗文中“马”的意象
在古代,马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作战的重要工具,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关于马,也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如伯乐相马、曹操赠马、楚霸王乌江舍生渡马等等。而在古代诗文中,马更是一个极其醒目、内蕴丰富的意象,有着令人瞩目的地位和作用。
1.现实生活的反映
古代称大国为“万乘之国”,因此车和马就成了国家力量的象征。如《诗经·鲁颂》的一篇《駉》就歌颂鲁僖公养马众多,国力强盛。“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而“车辙马迹,经纬四极”(曹操《度关山》)则是黎庶繁息的标志。
正因为如此,马成了权势和地位的象征。汉乐府《鸡鸣》:“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即写一个得势的荡子乘时得势、炙手可热的情景。而同在汉乐府诗《陌上桑》中,聪明机智的罗敷,也是借助马来夸耀虚拟丈夫的高贵显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古代的战争就更离不开马了。杜甫《兵车行》中有“车辚辚,马萧萧”之句。“萧萧”、“马嘶”,极其真实地展示了唐朝征战的频繁;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反映了唐代军营生活中浓郁的边地色彩;鲍照《拟行路难》:“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中的胡马则用来指代战争,从而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多种文学功能
在古代,马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其地位无法取代。诸如运输、狩猎、远行、嫁娶等等都离不开马。而在更多的文学作品中,马不仅仅是以一个工具性的事物出现的,还是一个思想感情的附着物,是写人叙事、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诸子之言: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体现了孔子的人本思想。
接着孔子又在《论语·宪问》中对统治阶级提出了“修己以安百姓”的要求,这一思想主张和他在《论语·学而》中“泛爱众”的见解一脉相承。孔子还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也就是说,统治者对人们施行道义就能使其信服。
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将人民摆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难看出,人民对于维护统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获得天下的方法是得到人民(百姓)的支持,获得人民支持的方法是得到民心,而获得民心的方法是满足人民的要求。
《淮南子·泛论训》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修务训》中说:“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荀子也有云:“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些观点对民本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延伸,指出了得天下和得民心互相依附的关系,以及得民心的方法。君主把百姓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现代的领导从政时也应如此,要想得人心,就应该以人为本,从员工的利益出发,施行道义。
延伸思辨:以“官态”做事害人害己
孔子得知家中的马厩着火了,第一句没有问马的损失,而是问伤人没有。这就说明,在孔子眼里,“人”、“道义”的价值要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马棚烧毁了可以再盖,马损失了可以再买,但是人没有了,就很难找到了。可见,孔子把人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古代的旧官僚却总喜欢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心中没有百姓。明代李禾曾针对当时的时弊说了这样一句话:“才做些小官,便浑身是官态。”
现代社会为“官”,就要防“官态”,那种“官资不老,官态不少,官职不高,架子不小”,高高在上忘忧民,互相推诿踢皮球的领导者是为下属所深恶痛绝的。官态犹如撒在人际关系肌体中的沙粒,除了制造摩擦,使机体溃烂外,没有任何好处,可谓害人害己。从领导者的智慧角度讲也是不成功的。
精彩典故:
刘备以人为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七月南攻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举荆州降曹,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琮占荆州,刘备不从。于是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下取荆州,欲追击消灭刘备,迫使刘备弃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奔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战当阳(今湖北当阳县)、逃夏口(今武汉市汉口)。当时,刘备保护襄阳、樊城数十万百姓和辎重日行十里一路南逃,曹操派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势如破竹,形势十分紧迫。为此,关羽给刘备提了个建议:“宜速行保江陵(县名,今湖北宜昌市江陵县),今虽拥大众(指老百姓),被甲者少(指军队人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刘备回答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凡成大事的人,必须以人为根本,今天老百姓都自愿归我,是对我的信任,我怎么能够忍心抛弃他们而去呢?他的军队扶老携幼,带老百姓一起走,虽然让他的军队遭受损失,但他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为后来的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勾践笼络人心实现复国
会稽山一战,越国大败,国家危在旦夕,怎么办?越王勾践在含垢忍辱中,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他十分注意在两个方面笼络人心。
1.广招贤才,善待人才
被围会稽山,勾践事急而求谋臣:“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几乎等于在说“分半壁江山给你”,这就让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有志之士怦然心动。面对文种“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的责问,勾践并没有龙颜大怒,大发雷霆,而是冷静地采纳。面对逆耳忠言,他不愠不怒,使得文武群臣誓死效命。文种的责备,使勾践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要想复兴越国,必须要广招人才,为我所用。当他结束了在吴国漫长的屈辱岁月,回到国内,对那些明达事理的人,“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为自己复国提供了人才上的保障。
2.发展生产,安抚百姓
会稽山大败,国将不国,为安抚民心,勾践先下诏罪己:“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深深的自责,谦卑的言辞,也使得百姓为之动容!“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抚恤战后苦难中的百姓,率领百姓休养生息,从而抚平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
为了富国强兵,勾践还大力发展人口,减免赋税,即便是孤儿寡妇、生病的、穷苦的,也会让官府悉心照顾。同时他又以身作则,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不是亲自种出来的粮食,不吃;不是他夫人织出来的布,不穿。就这样,勾践一直以民为本,广揽人心,使得复国大业得以完成。
当代镜鉴:管理要人性化
在现代企业中,领导者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者应该把“以人为本”中的人视为员工群众,通过尊重、理解和关心员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用道义治人,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华人企业领袖施振荣十分推崇“人道”。他认为人性本善,应该充分调动人的性之善,使其发挥积极性。他一直提倡人的宽容和信任,允许别人有犯错误的机会。最难得的是,他可以把自己的大权旁落,并且给予别人鼓舞。施振荣曾经说过:“创业30年,我其实一直在经营人性。结果是,宏基人才辈出,王中生王,宏基也成为全球企业的巨头。”
在日本战后创建的所有公司中,索尼公司是第二大公司,仅次于本田科技公司。对于索尼而言,成功并没有什么不传之秘,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就是要富有道义。这就使得公司内部创造出一种家庭式的和谐感情,而这种感情也使得管理阶层和职工有了同舟共济的精神。
盛田昭夫每年都把索尼公司招聘的人员集合到总部,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员工都树立起“人人都是索尼大家族成员”的观念。如此,整个企业就在公共道义的规范下,构建起了互敬互爱的精神架构,索尼的员工也更有归属感,愿意为公司贡献力量。
此外,索尼的“义”还体现在鼓励个人才智的发挥上,做到人人适才任用,故而每个人的潜力都能最大化,这种“以义服民,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索尼成功的关键所在。
反观国内的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没有用道义管理员工,老板怕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对老板也有所保留,很难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尤其是在企业初创的时候,难以破钱财之贪,所以很多合作者为了利益,导致企业人心涣散,走向了下坡路。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影响其行为的心理也相当复杂。人们都希望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工作,希望自己被重视。因此,领导者用符合道义的理念管理人是相当重要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出局,领导者也应以此为参照,遵循道义、尊重和关心员工,积极地培养优秀人才,从而争取得到更多人心,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严于律己,行若明镜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假如端正了自己,治理国政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呢?”
国学链接:孔子的“正己”有哪些内涵?
正己是孔子为执政者提出的首要行为准则,他要求为政者实行德治,就要努力修行自己的品德,端正自己的行为。
一是正己必先自立。他一再提醒为政者要以德修身、“修己安人”;“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在他看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与其碌碌无为一生,还不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是正己才能正人。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他还认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此外,他还把为政者之德比作风,老百姓之德喻为草,“草上之风必偃。”为此,为政者必须做到“先之,劳之”;“先有司”。只有这样,才能“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三是正己要谨言慎行。就是一言一行要自重,要“言思忠、事思敬、貌思恭”。孔子把谨言慎行视为人的重要品德之一,要求做到“讷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反对言过其行、言不及义、道听途说,认为“巧言乱德”、“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在“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慎于行”、“行笃敬”、“行之以忠”,真正做到言语忠诚真实,行为“敬事而信”,容貌举止恭敬端庄。
四是正己要自省改过。“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要经常做到“见不善如探汤”;“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同时,还要“见其过而内自讼”;“过则勿惮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贰过”。只有为政者以身作则、“为政以德”,老百姓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诸子之言: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治国先修身”,统治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道德素养,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重大己任。树立好自己“德高望重”的高大形象,老百姓才会在内心深处感受“以德服人”的信服力,从而使老百姓争相效仿君主的思想道德,这样有利于净化社会道德风尚,这是大道义的体现。
同时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正者,正也”的思想对于恢复“周礼”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于是孔子又在《论语·颜渊》中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见统治者的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道德素质高低。其结果如《论语·子路》所说:“近者说,远者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安抚境内的百姓,使其心向国家;同时也有利于感化境外的百姓,使其归附。这样的国家才会政通人和,才可以在战争纷纭的时代屹立不倒。
延伸思辨:正人先正己
在孔子看来,君主道德修养要“正”,以“正”修身,才能树君主“德高望重”之形象,孔子认为,当政者最重要的品质是正派、正直,应当以自身的德行来起表率作用,从而取信于民。在孔子看来,为政者的个人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人之为人,就在于自觉承担人生之应当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动之以真情,晓之以义,并以诚挚的信念和仁爱之心来沟通自己和外界的联系,使之达到自由、和谐的理想境界,为人如果没有道义,就很难有大的作为。
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官员的廉洁与否,关系到全社会。同理,全社会都来关注官员的廉洁,为反腐倡廉提供舆论支撑,占领和挤压腐败的生存空间,则全社会都能“正其身”。营造这样的清廉氛围,应该是“匹夫有责”。
在现代社会,从政的人也应该用孔子这个理念来严于律己。用无为而治的方法管理下属,使下属按规矩办事,这样,整个社会风气也会随之转化而归于端正。
精彩典故:
悬瓦示警
阮元的长子阮常生,秉承阮元清廉风范。他为官多年,操办工程,除正常俸禄外,一丝一粟不敢妄取。平时慎起居,节饮食,一件皮衣就穿了30年。见他人“鲜衣怒马奢侈者”,就奉劝他们要廉洁奉公。
阮常生官直隶永平郡郡守时,查得滦河上的渡船时常敲诈来往民众,商旅以为患。阮常生查清事实后,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并于渡口植一竿,上悬大瓦二方,标明日期,发布告示告诫渡河的民众,如遇渡船苛索,即可敲碎大瓦。阮常生每隔一日,就会派丁役到各渡口巡查,如果有持损瓦来上报的人,阮常生就会立即予以查办。这件事一经传扬,各个渡口的弊端就消除了。
以秤砣戒己
明代万历年间,扬州仪征人盛稔赴山西任平阳知府。到任后他核查库银,发现少了七万余两。有人提出,在全城增加课税,填补空额。盛稔思之再三,估计秤有问题。他找来秤店的老板,校核后,果然发现秤存在问题。原来是有人见盛稔初来上任,在秤上做了手脚,故意用不准的秤来核查库银,以便让盛稔增加课税,使他们能从中渔利。盛稔查出了问题,吩咐秤店老板留下秤砣,并把铁秤砣放在书案上,用来警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