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义
23785100000004

第4章 道义长存,以义为魂:注重内涵的提升(3)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出于嫉妒,让自己陷入了心灵的地狱中,不断折磨自己。但折磨来折磨去,却一无所得。

当你从别人的言行中感受到嫉妒时,不要忧思丛生,而应以德报怨,给予宽容并体谅对方。

“梅花自有清香,何必嫉恨桃花的娇艳;兰花高雅素朴,何必嫉妒玫瑰之丰采。”当英国剑桥大学数学教授巴罗看到自己的学生牛顿进步很快,并有超过自己之势时,感到十分高兴。为了给牛顿创造独立工作和晋升的条件,年仅39岁的巴罗,在任职6年后,毅然决定让贤,推荐牛顿当了数学讲座的教授。他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后人所称道。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以不要介意别人比自己强,而要“损有余,补不足”,这样,人心才会纯洁如玉,爱的阳光才会洒满人间,人生才会更加壮美!

5.闻义能徙,及时改正错误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有的人品德不能去修养,学问不能去研究、探讨,知道了何为道义却不能践行,自己不好的地方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啊。”

国学链接: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夫子”

在我国古代,“夫子”是一种尊称,就像现在的钱老、季老等尊称一样。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尊为圣人,历朝历代都曾对他进行追封,因此他被尊称为“夫子”是当之无愧的!

诸子之言: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于是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不管是进行道德修养还是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内涵才能提升。

“德之不修”讲“德”。“德”在儒学中是空位概念,它和“仁”“道”一样,是诸多道德范畴的总和,“德”可以和“仁”并列合用,称为“仁德”,与“道”合用,称为“道德”,“德必修而后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讲求德行,因为这是通向“义”的根本。

“学之不讲”讲“智”。“学”与“德”并列使用时,“学”则专指文献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属于“智”的范畴。“学”有两个含义:一个属于学“德”的范畴,另一个属于学“智”的范畴,“学之不讲”之“学”属于学“智”,“学而不厌”之“学”,属于学“德”。朱熹说:“学必讲而后明”,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就要讲习,通过“讲”才能使自己知识更清晰系统。“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讲”“教”可以促进学习。

“闻义不能徙”谈“义”。“义者,宜也。”恰当、适度、适中均可称“义”。文中的“义”,含有“道义”、“义理”等含义。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看自己的哪些言行符合“义”,哪些不符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善不能改。”真正能改正错误的人,是大仁、大智、大勇之人,对错误认识通脱透彻之人,是属于“勇”的范畴。所谓“知耻近乎勇”。知道了错误,就不应该消极回避,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勇敢”是通向“义行”的必经之路。

这四句话即孔子倡导的“仁”“智”“义”“勇”四项美德,“仁”是全德之称,有时又和其它道德范畴并称。“德不修,学不讲,义不从,善不改”,四句构成一组排比句,语势连贯,气脉畅达,一气呵成,而且均用“不”字居中做排比句的连接词,强调其否定之程度,表达了孔子深深的忧虑。

延伸思辨:时时反省

“闻义不能徙”指的是知道正义的行为而不去实践。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时时反省,及时改正错误能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能激励我们进步。

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食和月食。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这就没有做到时时反省。究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二是怕担责任。这两个心理原因都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纠正错误。人有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时时检省,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重新树立好志向,就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古人有“日知其非”,以“新我”胜“故我”之说,韩愈所谓“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不断反省的意识和改过迁善的能力,才能算得上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一个在完整意义上精神健全的人。

精彩典故:

唐太宗改过

唐朝开国不久,唐太宗决定把洛阳破败的乾元殿修缮一番,把它当做去外地巡查的行宫。当时国家还不是很强盛,唐太宗去修缮个人享用的行宫的想法的确不是时候。这时,一个小官张玄素写了一道奏折,对这个行为给予了痛斥。

他在奏折中尖刻地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如今,唐朝百废俱兴,国力尚且比不上当年的隋朝,如果现在还大兴土木,实在是劳民伤财。陛下没有继承前辈帝王的长处,反而继承了他们的弊端。您的过失已经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唐太宗接到奏折后,立即召见了张玄素。当时的张玄素毫不畏惧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如同夏桀和商纣一样昏庸。”这个时候,唐太宗不但没有发怒,反而想,这样一个冒死直谏的人真是社稷的人才。

唐太宗马上承认了错误,同时宣布收回成命,停止修乾元殿,并大力表扬了张玄素一番,赏给他500匹绢。

蔺相如请罪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当代镜鉴:严以律己

孔子曾经提出了许多主张,大都有其时代烙印和阶级色彩,但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乐于学习、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等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总理刚搬入西花厅的时候,由于房子年久失修,地面潮湿,他经常闹风湿。当时周总理的卫士何谦心疼总理,趁他去南方考察的时候,把西花厅做了一些简单的维修。周总理回来后大吃一惊,在房子里边检查边在心里算账,觉得房子的维修费用“超标”了。他平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蔼可亲,这次却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何谦,坚决不肯住在“新家”里。人们没办法,就去请陈毅来劝周总理,陈毅看了房子说:“有啥子了不起的事嘛,我看也是修了该修的地方。”陈毅信心十足地去说服周总理,没想到却被他带到了国务院的会议上。周总理在会议上做了严肃的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大小会议上连续做了多次检查,他说:“家里花了那么多钱给我装修房子,我做检查是应该的。最令我不安的是,我的房子修了,带了个很坏的头,那么副总理、部长副部长的房子修不修?”由于周总理反复做检查,有人以为周总理的房子是不是修成“宫殿”了?就去参观,结果大为震惊,发现原来周总理的房子还不如一般省部级干部的房子好,对周总理不由得更生出许多敬意来。周总理还对何谦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要影响一大片,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何谦没办法,只好把周总理认为“超标”的东西搬走,周总理才同意回家住。他就是这样勇于自我批评,严于律己。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心急如焚的老师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老师的教诲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意识到错误后就发誓改正。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由此可见,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不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错误,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有什么危害,就会产生对抗情绪,自我修正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纯属正常。而若知错不改,一错再错,就不太正常。西塞罗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达尔文也说“任何改正,都是进步”。因此,当我们出现错误的时候就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勇于承认错误进而改之。只有这样,你的个人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6.宽则得众,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时,主要不在于射穿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国学链接:古代的射箭

射箭是“六艺”之一,为古代一种主要的教育科目。孔子独自创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课程中,就有射箭的教学内容。射箭和驾御马车一样,都是教学的主要科目,具有军事训练和体育训练双重性质,而且有极强的实用性。在国家抵御外侮时,这两个技能就会被用到。因此当时孔子和他的许多弟子都是文武兼备。

另外,《礼记》之中也有“射礼”的贵族竞赛项目,今天的日本也保留并发扬了中国的“射礼”的“箭道”,并与禅道的修养融合一体,以启发对于自我身心生命的认知和把握。

使用草编织的箭靶子可以测试射手的射击精确度,但无法评估射手的力度。其实精确度与穿透力度是古今所有远距离射击性质的武器必须的考评标准,特别是当时使用弓箭作为战斗武器,强调精确命中率外,还需要重视一定的穿透杀伤力。

如果箭被皮革反弹落地,即使射中靶心也等于没有射。箭支能嵌入皮革靶面中心,表示及格。如果一箭能射穿靶子,表明射击精确而有力量,可以认定为射箭课程的优异成绩。

古代的神射手有的可以力开三百石的硬弓,比如西汉武帝时代的飞将军李广,曾力挽强弓一箭透入坚硬的石头。但不可能要求所有接受射击训练的学生都具有一箭穿心的能力。射箭主要是考量准确性,考量标准是以射击技巧为主而不只在于射箭的力量。能够使箭支扎在兽皮靶心上,就表明技巧与力量都合格了。

诸子之言:

“射不主皮”是孔子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出的慨叹。周朝刚建立的时候,人们认为天下大定,不再打仗,应该刀枪入库,放马南山,而且军队在郊外进行射击训练时,也不以中鹄贯革为优。然而到东周的时候,国家衰落,礼仪废弛,诸侯列国以武力相争,所以又开始崇尚贯革之勇悍,因此孔子见之哀叹。这既是孔子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孔子对于世人的期望——要宽容,要点到为止,不要苛责,不要非得“射穿”,逞强悍之勇。这种主张“宽容”的观点,其实在道家、佛家等其他流派中都有体现。

《庄子·庚桑楚》中有言:“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也就是说不能容人的人众叛亲离,众叛亲离者自绝于人。在庄子看来,人应有宽容之心。宽容就是潇洒,就是逍遥。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醒世恒言》)宽厚待人,宽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就会为生活所累。所以,庄子说:“难得人世走一遭,逍遥最重要。学会逍遥,要有宽容之心。”

道家、儒家、佛家都主张宽容。有这样一副对联:“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就是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度量,是对他人长处、短处和过错的一种包容。度量大,能得人心、团结人、纳众谋,以成其强大,对创造和谐的氛围是相当有益的。

延伸思辨:宽人等于宽己

孔子的“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用射箭揭示出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对人不要太过苛责,要有一种非凡的气度。庄子也说:“常宽于物,不削于人。”

有一个小故事,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女士无意踩到了男士的脚,道歉说:“对不起,踩着您了。”男士微微一笑:“不,是我的不对,我的脚长得不太苗条。”顿时,车厢里响起了一片笑声。这便是宽容,它幽默、馨香、清润!让人心情舒畅。

尽管“射不主皮”,但并不是无原则的纵容。在人际交往中,也不是一味地偏袒和迁就。如果对方的言行违背了义的原则,就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引导,给予其鼓励和改过的机会。对于大是大非,一定要有坚定的立场,否则就变成了包庇。懂得宽容的人,才懂得人生,懂得快乐。宽容是一种“柔道”,是一种崇高的美德,尊重自己,宽容别人,才会为自己带来广阔的天空。

精彩典故:

宰相肚里能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