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以上的许多方法都可以给你指明一些方向,归结于一点就是不要死板教条,而应讲求方法,把“苦作舟”转化为“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你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遵循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汲取知识,领会当中的精髓,思想更丰富,境界更提升。
3.勇而好问,一步一步达到“义”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礼记·学记》
译文:
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回答问题的人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像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国学链接:关于“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三礼”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而《礼记》则偏重对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论做出说明。由这“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内容。“三礼”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
诸子之言: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孔子的这几句话概括了善学善问的要领和进学之道,并且进一步扩大了提问的外延:提问要由易到难。提问时要有技巧,提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清楚明白,要让对方明白你哪里不懂或不会,好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而求助时态度要真诚,做到虚心有礼,略微欠欠身,眼睛注视对方。接受帮助后,应肯定对方对你的帮助并表示感谢。如经对方解释仍不明白,不要不懂装懂,可坦率地要求对方换种方式讲解或演示,直至真会为止。
“善待问者如撞钟”是个很不错的比喻。敲钟者应当了解钟的特点和性能,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去敲击。了解钟是前提,掌握敲钟的技巧次之。没有对钟的特点、性能的熟悉,技巧本身就无从谈起。因此,敲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就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心态等等有较准确的把握,答问才会说到点子上。
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敲和反复地敲。常言道,响鼓不用重锤。这就要取决于钟、鼓本身的性能了。破钟、破鼓,共鸣不好的钟、鼓,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会声若雷鸣。就人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二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这两个方面互有联系。只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便找不到立足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只是点缀而已。
这就表明:提问要掌握技巧,要勇于说出自己的疑惑,求解要有耐心,此外还应有质疑精神,敢于打破权威,坚持正义。
延伸思辨:不懂就问不为耻
孔子提倡热爱学习,不耻下问,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子贡问:“何以谓之‘文’也”?孔子从大义方面进行解释,聪明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他得到“文”的谥号的原因。
不懂不要紧,向别人请教不就行了吗?但是在向谁请教这个问题上,有些人比较爱面子,如果让他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比如领导向下属请教,教授向学生请教,他都会觉得羞耻。在孔子看来,不耻下问不但不会丢掉面子,还能体现君子的美德。孔子正是由于不耻下问,上也问,每事问,才有了大学问家的美誉。
总之,我们不仅要“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而不觉得羞耻,还要上问,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要多问、善问、问出水平、问出真理。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别人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精彩典故:
孔子不耻下问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孔子就觉得新奇,跟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做学问很严谨,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刨根究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然而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不过老师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好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也正因为宋濂有坚持问问题的精神,才使得他有了更多的学问。此后他还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当代镜鉴:敢于质疑
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发问使思想进步,一切知识的获得,大多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发端于发问。因为勤发问,勤创造而取得成功的人,古今中外的例子不胜枚举。
伽利略17岁的时候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发问:“老师,我有疑问。”比罗教授不悦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说服他。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也正是因为伽利略敢于质疑才成为了一代科学巨匠。
这种质疑的精神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日渐泛滥,并逐渐呈现向学术顶端、学术权威蔓延的趋势。从最早曝光的“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涉嫌造假”,到后来浮出水面的“为当院士学术造假”,院士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其实,学术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学术腐败时的麻木、纵容和缺乏质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批判,学术交流的本质是质疑。学术是求真的事业,学术研究应该提倡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陈云有句名言:“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因此要想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学术风气,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一种强有力的遏制、揭露和惩罚学术腐败行为的机制,敢于打破权威方可守住学术这片净土。
此外,科学的质疑精神更是培育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创新人才要创“新”,就不能只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而应该具有质疑精神。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因为,“疑者,觉悟之始也”。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学则疑”。陶行知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要心存疑问。
由此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具有质疑和探索精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敢挑战权威,敢于坚持真我。如此,才能在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守住心灵的净土,坚定信念,一步一步达到“义”。
4.见贤思齐,不嫉妒别人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国学链接:“以人为师”是自我提升之道
关于“以人为师”的问题,在《论语·述而》里孔子就强调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说:“君子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些观点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不能自大,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完善自己。所以,这些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个人的提升离不开向他人学习,“以人为师”是自我提升之道。
诸子之言:
孔子提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其他的古代大家也有相同的观点。比如老子说:“不自见,故名;不自是,故章;不自伐,固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就是说,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昭彰;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矜持傲物,反能长久。这就是教导人不要自满、不要骄傲,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老子还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第27章)与孔子这里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坏人也可以成为我们对照自己的镜子,我们的借鉴。
屈原也说:“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在屈原看来,尽管官场的人钩心斗角,相互猜忌,但那并不是自己的追求。屈原追求的是内心的纯洁和一心报国的理想。他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他的观点和以上诸子所言是一脉相承的。
延伸思辨:为别人鼓掌
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孔子一方面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向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学习,向他们看齐。《论语》中就专门有一章讲颜回这个人的,而且记载了孔子多次提到和赞赏颜回这个弟子。这样孔子就可以提醒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以颜回为榜样;孔子非常懂得学生的心理,他不愿意拿遥远的高大全的人来教育学生,担心学生反感,因此他认为应该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学生。有优点就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有缺点就应该有值得他人反省的地方。其实,“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还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不嫉妒别人,能为别人的优点和成功鼓掌。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认可别人的心态,所以才更容易向别人看齐,学习别人,反省自己。
如果没有正常的心态,就看不到别人的能耐。三国名将周瑜,对诸葛亮加害失败后,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却因嫉恨孙膑之才,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积极面对别人的成功,尊重别人、欣赏别人,这是良性竞争的态度,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在面对别人成功的时候也很少抱有欣赏的姿态,他们千方百计地挑剔、贬低别人的成绩,最终自己也只能在原地踏步。只有相互鼓掌才能彼此提高,所以,要在自己尚未成功的时候,真诚地向成功人士鼓掌,这种思想道德修养是我们迈向“义”的开始。
精彩典故:
庞涓忌孙膑
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和魏国时期的大将庞涓,一同在名师鬼谷子门下。庞涓早就学有所成,飞黄腾达。但庞涓气量很小,知道孙膑比自己有才华,非常嫉妒孙膑,担心孙膑有朝一日会居于自己之上。于是,庞涓设下陷阱,剔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使得孙膑成了跛子。庞涓在嫉妒心理的支配下陷害了孙膑,他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最后命丧马陵道,但是后来的孙膑却愤而著书,忍痛写成了闻名世界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马融忌郑玄
郑玄(郑康成)是汉朝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大儒,禀赋很好,在求学的时候,拜马融做老师。马融是汉朝很有学问的一个人,他的官也做得很大,学问也好。他教学的时候有个癖好,喜欢听歌舞,一面教学,一面听音乐。这样学生在听讲的时候,都会看看幕后的女孩子。唯独郑康成求学三年,目无斜视,三年如一日,所以马融晓得,郑康成把他的东西全都学去了。因此,马融渐生嫉妒之心,想谋杀郑康成。而郑康成很聪明,三年学成后,他向老师告假。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十里长亭给他饯行。饯行当然饮酒,马融叫每个学生敬三杯酒,目的当然就是把郑康成灌醉,以便下手。谁知道郑康成酒量很大,三百杯喝下去,没事!可是马融的嫉妒之心依然不减,他还是买了杀手,准备在路上行刺郑康成,不过聪明的郑康成却从小路走掉了。
可以看出,庞涓和马融是两个嫉妒心极重的人,他们不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一旦别人在某方面超越了自己,他们就会用各种方法报复别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于人于己都不好。所以,嫉妒之心不可有,应该见贤思齐,不断完善自己。
当代镜鉴:嫉妒是心灵的毒瘤
在当今时代,物质文明不断地提高,人们更应重视精神文明,和谐共处,互敬互爱。然而在一些人的身上,嫉妒的心理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嫉妒情绪膨胀的人往往吹毛求疵,贬低别人,不善于检讨自己。土耳其谚语说:“嫉妒是纷扰的种子。”古今中外,尽管批评嫉妒的言论不少,但嫉妒这个不好的东西却没有因此而消失。
有一个人,非常嫉妒他的邻居,他的邻居越是高兴,他越是难过;他邻居的生活过得越好,他越是不舒服;每天都希望他的邻居倒霉,或盼望邻居家失火,或盼望邻居得什么不治之症,或盼望下雨天邻居家遭到雷击有人被劈死,或盼望邻居的儿子夭折……然而每当他看到邻居时,邻居总是活得好好的,并且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这时他的心里就更加不痛快,恨不得往邻居的院里扔炸弹,把他们炸死,但又怕因此坐牢。他每天这样折磨着自己,身体日益消瘦,胸中就像堵了一块石头,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让他的邻居触点霉头,这天晚上他到花圈店买了一个花圈,偷偷地给邻居家送去。当他走到邻居家门口时,听到里面有哭声,此时刚好邻居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送来一个花圈,连忙说:“这么快就过来了,太感谢了!”原来邻居的父亲这天过世了。这人顿觉无趣,支吾了两声,便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