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仁
23785300000010

第10章 德行操守:用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3)

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历代圣哲先贤都为儒家文化所浸润陶冶。儒学作为国学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以其对自身理想人格的塑造成就了“君子”这一特定的道德符号。作为一种人格标准,《辞源》把“君子”定义为:“有才德之人。”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个人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的。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难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

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有坦荡的胸襟,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的缺点和过失多一些宽容与忍让。如同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所说的那样:“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其实在诸多的经典中,儒家已经对君子人格做了最好的诠释。儒家的君子人格,可以概括为修齐治平、自觉觉人,讷言敏行、文质彬彬,谦恭有礼、笃实诚信,尚义轻利、淡泊豁达。

1. 儒家的君子人格首先在于修齐治平、自觉觉人的普世情怀。

儒家认为君子要有渊博的知识,既要“博学于文”,又要“诲人不倦”,既要觉己,又要觉人。博学才能增长知识,知识丰富才能提高修养,修养至诚才能彰显君子风度。儒家眼中的君子往往在修身的基础上,以仁德之心积极入世。在现世作出一番事业和贡献是儒家梦寐以求的理想。可以说,儒者的所有行为都以在社会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目的,通过个人努力来改造社会、改造人的思想是儒家的追求。

2. 儒家的君子人格还要求外在言行上,要有“君子之风”。

一方面,在言谈举止上,儒家讲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就是要说话严谨,行为敏捷,言行一致,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君子追求文质彬彬,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雍也》篇中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即朴实,“文”则为文采华饰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个朴实呆板的乡野人。文采胜过质朴,就未免显得虚浮油滑。只有文采斐然而又质朴仁厚,才是君子的品格。

3. 在待人接物上,儒家讲君子应谦恭有礼、笃实诚信。

《论语·公冶长》中有:“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颜渊》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此外,《论语·为政》中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们又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讲的是诚信的重要性和心意至诚所达到的至高境界。这些都告诉我们即使在当下,要实现个体之间的和谐,也必须要谦恭识礼、诚于中,形于外,以君子之风规范自己的言行。

4. 在处理人生得失上,儒家君子主张以义取利,反对“不义而富且贵”。

“义者,行而宜之也。行义者以利天下为义。小人以利己而后义。”君子思考的是天下的道义,小人思考的是个人的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家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个真正的君子绝不会因为金钱、地位等一己私利而损害事理大义。但需要强调的是君子并不是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只是把个人之利同群体、他人之利结合起来考虑,不会为个人利益而损害群体和他人利益。而小人则恰恰相反,这才是儒家所讲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真正内涵。

精彩典故:

后羿射箭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从未失过手。夏王也听说了后羿的本领,于是命人把后羿找来,用手指着一个箭靶,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射箭本领。如果射中了,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产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第一箭射出后,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夏王大失所望,问手下:“后羿平时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大失水准?”

下人答道:“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欧阳修荐才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是成功的大碍。真正的君子面临任何情况时都会尽量保持平常心,正如北宋的欧阳修。

欧阳修为朝廷推荐了吕公著、司马光、王安石等众多人才,这些人不但不是欧阳修的至交好友,反而与他都有过前嫌,有的甚至竭力反对过他。如吕公著在庆历年间曾力攻欧阳修,认为他是范仲淹的同党,为此,欧阳修还被贬谪滁州。即便如此,欧阳修依然如故,不分亲仇,荐才选能,他推荐的人才大都不负厚望,为北宋作出了重大贡献。

显然,欧阳修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他淡泊私利、正直善良,符合孔子对于君子的定义要求。

当代镜鉴:心胸坦荡是一种境界

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胸怀都如此宽广,只有胸襟坦荡的人,才能虚怀若谷、态度谦和,才能拿得起,放得下,使人感到亲切。

茫茫人世间,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和摩擦。有些人看到别人升迁了,就认为那是他善于溜须拍马;看到别人发财了,就认为那是他运气好,或者肯定有猫腻……没有坦荡的胸怀,缺乏宽容之心,你就看不到他们自身的优点和辛勤的汗水,你也就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还丧失了学习别人优点的机会。

当然,确实有一些人靠溜须拍马、裙带关系而为领导所器重,平时的工作都是别人做的,但得到好处的却是他们。此时,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淡一时的得失,而不是嫉妒甚至诋毁他们,因为任何一个公司最需要的都是实干者。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会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就是你最大的收获,它们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助你一步步攀上成功的顶峰。至于那些滥竽充数之徒,即便一时春风得意,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

当别人批评我们时,如果我们有坦荡的胸怀和一颗拿得起、放得下的心,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审视自己。于是,我们就会突然发觉,别人的批评其实是出于一片好心。这样,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依然温馨美好。相反,如果我们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心胸狭隘,处处设防,最后终会被人孤立,从而陷入无尽的忧郁和痛苦之中,同时也会给你的人生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乔治·罗纳曾经在维也纳从事律师工作,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回到瑞典。他身无分文,急需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他会好几种语言,所以想找个进出口公司担任文书工作。但大多数公司都以战争为由,没有接收他。其中有一个人回信给罗纳说:“你对我公司的想象完全是错误的,你实在很愚蠢。我根本都不需要文书。而且即便我真的需要,也不会雇用你,你连瑞典文字都写不好,你写的信错误百出。”

罗纳收到这封信时,气得暴跳如雷:这个狂妄的瑞典人居然敢说我不懂瑞典话!他自己呢?他的回信才是错误百出呢!于是,情绪激动的罗纳写了一封足够气死对方的信。过了一会儿,他的心态慢慢平静下来,对自己说:“等等,我怎么知道他不对呢?我虽然学过瑞典语,但它并非我的母语。也许我真的犯了错,我自己却不知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应该再加强学习才能做好工作。这个人可能还帮了我一个大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他表达得虽然糟糕,但不能抵消我欠他的人情。我应该给他写一封感谢信。”

罗纳把刚才写的信揉掉,重写了一封:“您不需要文书,还不顾劳烦地回信给我,真是难能可贵。我对贵公司判断错误,实在很抱歉。我写那封信是因为别人告诉我您是这一行的领袖。我不知道自己的信犯了文法上的错误,我很抱歉并觉得惭愧。我会进一步努力学好瑞典语,减少错误。我要感谢您帮助我成长。”

几天后,罗纳又收到了回信,对方请他去办公室见面。罗纳如约前往,并得到了一份工作。

坦荡是一种境界,它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人格力量,使我们赢得信任、获取友谊,可以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1. 坦荡是一种仁爱。

“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原则。一次他的学生樊迟问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里的“人”是一种泛称。孔子主张“泛爱众”,即一种博爱。因此,唐代的文人韩愈就直接把“博爱”解释为“仁”,他说:“博爱之谓仁。”儒家所倡导的这种博大的仁爱之心,孔子把它具体化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把“博施济众”看成是圣人之道,主张“推己及人”,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都体现了一种宽厚的“仁爱”之心。

2. 坦荡是一种真诚。

真诚待人是具备坦荡胸怀的必要前提,如果不能真挚诚恳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整日里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终日,哪儿会有博大的胸怀。儒家非常看重“诚”和“信”,把“诚意”当做修身养性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孔子则把“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并认为,忠信笃敬便可行遍天下。儒家经典《中庸》也强调“君子诚之为贵”,并把追求“诚”当做做人的规则(即“人之道”)。孟子也坚持这一观点。儒家不仅主张真诚待人,而且也特别注重真诚待己,不能自欺。他们强调不仅在公开场合,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都应该为善,这叫做“慎独”。总之,真诚待己待人就会胸襟开阔,反之,胸襟开阔也会真诚待己待人。

3. 坦荡是一种执著。

心猿意马、见异思迁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坦荡胸怀的。孔子的一生,始终把握着人生的方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且矢志不渝,直到晚年他还在感叹:“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孔子自言好学,学而不厌,他那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因为有了专注执著的精神,孔子才屡遭挫折而不气馁,且能“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 坦荡是一种恬澹。

对精神生活给予特别的重视是儒家的传统。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并不一般地反对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他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上的快乐。孔子一再称道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有德行、有修养,因为别人在过着身居陋巷、粗茶淡饭的生活时总是“不堪其忧”,而颜回却能做到“不改其乐”。一方面,恬澹是修身养性的前提,如果没有恬静澹泊的心境,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就不可能拥有坦荡荡的胸怀,正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另一方面,恬澹也是追求精神上快乐的前提,一个人如果被欲望所困,只顾追逐名利,贪图物质享乐,他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精神上的快乐,常言道:“知足者常乐”。

5. 坦荡是一种大志。

大凡胸怀大志的人往往坦荡豁达,不会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斤斤计较;相反,胸无大志的人却难以有坦荡豁达的气度,因而往往沉浸于忧戚之中。从孔子开始,儒家一直非常重视人的志向与气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进一步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并主张:“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儒家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人们津津乐道且身体力行。这些体现了一种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

坦荡豁达的人生境界需要宽容和仁爱,需要真诚和执著,需要恬澹和大志。但是宽容和仁爱并不是放弃原则,真诚和执著不等于顽固不化,而恬静澹泊也不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树立大志也不等于不注意生活小节。

总而言之,坦荡豁达既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不仅给自己带来快乐,而且也给他人带来快乐。

5.人而无信,必将被世人所抛弃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 ,小车没有套横木的 ,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国学链接:“信”与“信用”

古人说,人言为信。不识字的人,给亲人捎句话叫口信,把话写出来,鸿雁传书叫书信。知道对方安好,因此就不牵挂。信的作用大矣!因此“信”与“用”往往连起来叫做“信用”。

所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都是用来形容讲信用,古往今来关于讲信用的生动故事不胜枚举。比如孔子就曾对子贡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用高于生命,但是古今中外背信弃义的人也不在少数。毫无疑问,信,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信”更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共同构成儒家不可更改的“根本大法”。

诸子之言:

《管子·枢言》曾写道:“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这一美德伴随着一代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

中国自古崇信,首先谈的是“诚信”和“忠信”。细细体味,我们能够体会到这其中的义理。诚,是对人、对事诚敬有加。信是诚敬态度的自然延伸。这就是孔子说的“言忠信,行笃敬”的道理。古人把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这就好比张三与李四约定好了要借债还钱,到期李四兑现不了承诺,自然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张三、李四恐再难成朋友。不但成不了朋友,张三还会四处宣传李四的无信,劝大家都不要和李四这样的人往来。这就是李四因“言而无信”付出的代价。

中国人常讲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言,也正是这句话的具体延伸解读。

精彩典故:

公子赠剑

综观人类历史,大凡品德好的人一定是讲求诚信的人,而诚信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