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张飞无疑是有勇无谋、刚直无礼的代表人物,而其最终的下场也与孔子的论断相吻合。
当代镜鉴:为人处世的度
孔子在《论语》中特别强调做事情要有分寸,不管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做到位,因为只有做到位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人做事不尽心尽力,这样的人是永远也做不好的。但也不要过了头,有些事情只要做到位就行了,一旦过了头,反而会失去原来的价值。所以做任何事情,“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去避免的。
孔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为人处世的最佳状态。与好朋友相处要有一个度,一定得把握住这个度,更不要哥们义气,任何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如果事情做好了或许没有什么,但万一事情没有办到,你的朋友会认为你只会夸夸其谈,不实在,久而久之,那么你们的友情将会淡得无影无踪。所以交友要有度,做事要有度,为人处世更要有度。
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世界,没有一套高超的为人处事的谋略是根本行不通的。如何才能取得处事的“真经”呢?答案是在总结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并用来指导实践。香港“超人”李嘉诚的人生轨迹就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资研究借鉴的线索。
花了半个多世纪时间,李嘉诚终于建立起了今天的商业王国。在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五位商界领袖中,李嘉诚名列第九。同时,香港《资本》杂志选李嘉诚为香港十大最具权势财经人物之首,他也是香港历史上首位“千亿富翁”。
走过人生七十个年头,李嘉诚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人是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虽只三言两语,却道出了人生的感悟。的确,为人处事,讲究一个“度”,恰如其分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李嘉诚的为人处事之道,可以概括为“德、诚、刚、柔、变、和”六字诀,但他真正高明之处正在于巧妙地把握住几者之间的“度”。刚直本是好事,但过于刚直,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却往往为世所不容;随和本是好事,但过于随和,丧失原则,缺乏主见,委曲求全又往往被视为软弱。只有外圆内方,刚柔相济,进能攻,退能守,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有术、游刃有余,成为一个举足轻重、魅力与实力并存的人物。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他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适度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人处世是一门艰深的学问,把握住其中的度尤为关键。现代都市人不妨多学点儒家中庸思想,凡事点到即止,尽量避免“过犹不及”的情况出现。
3.学会宽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这个字了,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核心是忠恕二字。”
国学链接:儒家的“忠恕”
曾子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以“忠恕”二字贯穿始终的,“忠恕”二字强调的是个人修养,“忠”是强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恕”是强调对于别人应该宽容。对于这两点,在今天依然有其积极的作用。
诸子之言:
“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何晏云:“恕,谓忖己度物也。言孔子之道,唯以恕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更无他法,故云而已矣。”
朱熹云:“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这些强调的都是恕的重要性。
延伸思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孔子伦理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建立在“恕”的基础上的。仁爱也以恕为基础,因为人与人的心是相同的,所以爱自己也就会自然地爱他人。
对当今世人而言,真要做到对所有事情都能保持宽恕博大的胸怀,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真正能做到推己及人的又有几人呢?这就是为何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而普通百姓之所以成为凡人的原因所在。
当然,宽容不是纵容,不要让有错误的人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力,继续侵占你的空间。挑明应遵守的原则,柔中带刚,外圆内方,可以宽容错误的行为,但一定要让他认识到错误,并保证下次不再侵犯你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宽容,真正的恕道。
精彩典故:
郭子仪宽以待人
郭子仪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他对朝廷忠诚,对下级宽厚。由于他功劳很大,又看不起那些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因而经常遭到幸臣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的诋毁。郭子仪掌握军权,常年驻扎在边疆保卫国家。皇帝听多了奸臣的谗言也怕他谋权篡位,可是每每下旨召他回朝。只要诏书一到,他就当日上路回京,没有丝毫犹豫顾望。皇帝见他正气凛凛,毫无私心,便越发信任和重用他。尽管奸臣还在皇帝面前不断地挑拨离间,却都不能得逞。
郭子仪在灵州破吐蕃时,鱼朝恩派人掘他父亲的坟墓。郭子仪从泾阳来朝见皇上,内外官员怕他因怒生事,都十分不安。皇上对郭子仪父坟被掘一事表示慰问,本来也担心他会大闹宫廷,没想到郭子仪痛哭说:“臣做军队统帅很久,不能够禁止士兵发掘别人的坟墓,有人现在发掘臣父的墓这是上天的谴责呀。”
又有一次,鱼朝恩约郭子仪到他建造的章敬寺一游,瞻仰佛容,有人告诉郭子仪,鱼朝恩将做不利于他的事。其部下请郭子仪在衣内穿上铠甲,多带人手一起去,郭子仪不同意,只带十几个家童前往。鱼朝恩见到郭子仪问:“为什么车马随从那么少?”郭子仪如实相告。鱼朝恩哭着说:“您如果不是个有修养的长者,能够不怀疑吗?”
郭子仪是宽以待人的典范,他连和自己作对的人都能宽厚相待,并以自己的胸襟和气度最终感动了对方。宽以待人要体现在具体事情上,遇到具体事情要换位思考,对待朋友不能狡诈,要有体谅理解,更不能玩小聪明。
有德的人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不会因为别人的非议而打击报复,不会因为被人怀疑而终日不安,不会因为别人胜过自己而心怀嫉妒。有德的人心胸宽广,他们会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因此即使才能稍逊也同样能凭借德行获得别人的信赖。
蒋琬宰相肚量
三国时,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蒋琬最大限度地遵守诸葛亮的旧制,使蜀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安定如故。
蒋琬属下有个官吏杨戏,此人性情孤僻,沉默寡言。一天,蒋琬来了,众僚属纷纷站起肃立,只有杨戏和平时一样,伏在案上看材料。蒋琬见他工作认真,便上前说话,但杨戏对蒋琬的话不置可否,很少回答。
有些人对杨戏这种目无长上的作风看不惯,蒋琬却不以为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杨戏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总比说违心的话好。杨戏不回答我的问题,是有他的为难之处:若表示赞同我的话,他心里却不同意;若公开表示不赞同,又顾及我的尊严。因此只好沉默不语。他并无过错,我没有理由责怪他。”
督农官杨敏,喜欢背后议论人。有一天与同僚议论起蒋琬来,其他人都纷纷赞扬蒋琬治理国家有方,有的甚至把蒋琬与诸葛亮等量齐观,杨敏不服气,他说:“新相有德有才,但哪能与前相比?我看新相做事有些糊涂,实在不及已故的诸葛丞相。”
有人为了讨好蒋琬就把这话告诉了他,并建议治杨敏之罪。蒋琬却说:“我确实不如诸葛丞相,杨敏没有错。”后来,杨敏因别的事被捕入狱。人们纷纷议论:“杨敏得罪丞相,现在又犯了罪,看来是活不成了。”然而蒋琬在处理杨敏一案时毫无偏颇,秉公而断,最终使他免于死罪。
蒋琬的宽宏器量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蜀国人民都说他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尽管众所周知他的才能不如诸葛亮,但是他的这份气度与德行,同样受到了蜀国百姓的尊重与爱戴。
当代镜鉴:宽容绝不是纵容
中国人一直以为“以德报怨”是儒家的思想,其实错了。这句话出自老子之口,语出《道德经》,而孔子一向认为应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如果那个人德行很好,他对你也很好,那么滴水之恩自当涌泉以报;但是倘若一个人的德行很糟糕,而且他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用坦荡的胸怀对待他就可以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赞成宽容而不纵容的处世态度,大人有时也要记小人过。
总而言之,孔子主张的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浆”,而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的以德报怨。
“以直报怨”的“直”不仅仅是直接的意思,以怨报怨才是直接的方式。“直”,既要有道理,也要告诉对方,你哪里错了,侵犯了我什么地方。
经济学家茅于轼陪一位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并打了辆出租车,等到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按往返计费,而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元钱。这时候茅于轼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向主管部门告发这个司机,那么司机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自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按应付的价钱付费。
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办法,茅于轼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会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如我仅还以德,他还会错下去,实则纵容他;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大家的效率都低下;我最好的做法就是指出他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他。
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被他人侵犯、伤害或妨碍,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让你反感。这些算不上大奸大恶的小事,多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未必能达到法律的高度。咽下去,心有不甘;针锋相对,实在不值。因此可用“以直抱怨”,他人无话可说,自己心里也说得过去。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平方;以德报怨,除非真的到达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怨。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以有原则的宽容待人,问心无愧即可。
4.心胸坦荡,拿得起,放得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孔子说:“怎么可以和品质低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呢?他没得到时,生怕得不到;得到之后,又怕失去。假如一个人总是害怕失去,那就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了。”
国学链接:君子之乐
“君子之乐”的说法是由亚圣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首先提出的,具体阐释了君子的享乐观。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此可见,孟子所讲的君子的快乐来自于家庭安康、道德提升,以及传播自己的思想。
诸子之言:
在儒家看来,“君子坦荡荡”的胸怀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育和修养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儒家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修身养性。儒家主张通过修养身心而获得完善的人格,并把修身当做一切伦理的根本。亚圣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大学》这样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另一重要经典《中庸》也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以修身的个人为中心,由里及表,由己及人,由近及远,依此,儒家建立起一整套伦理政治学说体系。他们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当做修身的手段,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结果。这就构成了《大学》在方法上的必然逻辑: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正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按照儒家的逻辑,要修身,首先必须格物致知。这里所说的“格物”是指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是指达到对事物的认识。用现在的话来说,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说要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研究探讨其道理,以求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高深境界。但儒家所说的“致知”,主要是指致伦理道德之知。一个无知的人只能战战兢兢地在黑暗中摸索,往往堕入猥琐低俗,哪里谈得上有坦荡的胸怀!
其次,要修身,还必须诚意正心。所谓“诚意”,就是说要真挚诚恳,不要自欺欺人。所谓“正心”,就是说心要平静端正,不要受情绪杂念的干扰,患得患失。如果人心被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所波动,就会“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大学》)这与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以及荀子的“虚意而静”思想基本一致。也同古希腊罗马一些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他们看来,哲人应该力求不动心,为不带成见地进行思考创造条件。这里的“不动心”就是指一种泰然、恬静、心境安宁的状态。
诚意正心不仅是人们进行思考的前提和方法,同样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前提和方法。它要求人们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另一方面要平静恬澹,无私心杂念。不过,到了隋唐之后,许多儒学家将佛教中的坐禅与自家的修身养性方法结合起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甚至“终日端坐,如泥塑然”,完全脱离社会实践,这又该另当别论。
儒家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达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目的,使人们“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以德来修养身心,自然会胸怀宽广坦荡,身体舒泰安康。“君子坦荡荡”,构成了儒家的人格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延伸思辨:儒家的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