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勇敢”,南北朝时皇侃《论语义疏》引晋代李充的话,说:“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猎夫之勇也。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顺大难而不惧者,仁者之勇也。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都是勇敢,看得见的遭遇和表现不同,看不见的精神状态和指导原则也不一样。猎夫、渔父之勇固然令人赞叹,但其面对的仅仅是自然界的一事一物,行为毕竟单一,思想毕竟简朴。当他们面对更复杂的人类社会时,还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都正确地表现出勇敢吗?也许,其中某些人的勇敢会变成鲁莽和粗暴,乃至蛮横无理。
仁者之勇则不然,它要广大得多,深刻得多。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面对利于天下百姓之事,自己率先向前,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一说师训为众,自己先于众人去行仁之事。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此话亦可正着说:见义而为,勇也。宋人朱熹注仁者之勇时说:“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所以,孔子倡导的勇敢就是“当仁不让”,就是“见义必为”。
延伸思辨:仁者之勇是利天下百姓的大勇
真正的勇敢,是仁、义的必然体现,是仁人、义士践行自己理想的决心、豪气和一往无前的行动。这种勇敢,面对的是一切客观环境、事件、人物,对不仁不义和艰难险阻从不畏惧,做所当做,且全力而为,最终目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定、幸福,因此是大勇。这种大勇,首先的和主要的是勇之心,勇之气,勇之胆,最后才是勇之力。也就是说,文弱而缺乏体力之人也可以有大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其勇就在于心,在于气。
关于小勇、大勇之别,《孟子·梁惠王下》有一段论说。当齐宣王说“寡人好勇”时,孟子请齐宣王不要喜好个人的小勇。接着说,有人按剑怒视说“他怎么敢阻挡我”,这是匹夫之勇,仅能对付一人。请大王您把这种勇敢扩而大之。以下孟子引《诗经》陈述史实,说周文王一怒能让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这是文王之勇。又引《书经》的议论,说周武王也一怒而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定,这是武王之勇。最后孟子说,现在如果大王您也一怒而安天下百姓,那么百姓只怕大王您不喜好勇敢哩。孟子的论述恰恰说明了“仁者必有勇”,也说明了仁者之勇是利天下百姓的大勇。
小勇完全凭借个人力气血气,大勇凭的是仁智义理;小勇争强好胜,力敌一人;大勇则不一样,其最高境界乃文王之勇和武王之勇,可以“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朱熹在《孟子集注》里总结此章大意时写道:“人君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张敬夫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理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小勇为血气之勇,匹夫之勇,大勇乃义勇。“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孔子家语·好生》)“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礼记·聘义》);“问勇,子曰:‘必也义乎?”(《文中子中说·周公篇》)义勇又称为义理之勇或德义之勇,“血气之勇不可有,有则足以偾事;义理之勇不可无,无则难以卫道。”(张伯行:《困学录集粹》卷五)
关于大勇,苏轼的《留侯论》开头的一段话描述得很精彩:“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精彩典故:
胯下之辱
韩信是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他年轻的时候住在淮阴。一天,有个年轻的屠夫出言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靠他们的人多势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之后,韩信找到刘邦,为刘邦打了许多胜战,自己也当上了大将军。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往小了说,自己的雄才大志便难以实现,满腔抱负也无法施展;往大了说,楚汉相争也许还会延续,人们流离失所,百姓民不聊生,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无疑,韩信的勇敢是真正的仁者之勇,是有利天下百姓的大勇。和他相比,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勇敢”则是典型的匹夫之勇。
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朝崇祯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夺妻之仇、掠父之恨让吴三桂失去了理智,一怒之下请清兵入关灭贼,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由来。李自成闻知此讯,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康熙年间,起兵反清,兵败身死。
吴三桂的勇,背离了民族大义,是典型的匹夫小勇,受到一点污辱就拔剑拼命,算不上真正的勇。和那些遇到突然变故而不惊慌、遇到无端污辱也不愤怒、心中怀有远大志向之人相较甚远。
当代镜鉴:大丈夫之勇
中国人对勇敢的崇尚,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马超,《水浒传》中的林冲、武松、鲁智深……在《太平广记》中辑录了几十位骁勇之士,有“一身都是胆”的赵云,有“不探虎穴,焉得虎子”的吕蒙,有“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的杨大眼,有“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行刺之于万众之中,人马俱到”的秦琼,也有“着白衣,所向披靡”的薛仁贵……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让读者痴迷,是由于他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奋不顾身,拔刀相助”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对贪官污吏、对流氓恶霸、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进行奋力反抗,不顾一切去维护正义,讲义气、重感情,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英雄人物是人们所向往的,也就是孔子所谓“大丈夫之勇”。
孔子提倡的大勇,告诫我们不要成为鲁莽的武夫,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冲冠一怒,同时也说“见义不为,不勇”,意思是大丈夫见义在前时当勇,杀身成仁时应怒。这种大丈夫之勇,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无数仁人志士身上薪火相传。
1933年长城抗日,“大刀将军”赵登禹亲率“大刀敢死队”,将手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国难当头,义无反顾,狭路相逢勇者胜!
平型关大捷打扫战场时,人们看见八路军115师的连长曾贤生,一手紧握刺刀,一手捂着小腹,虽已气绝身亡,却仍不倒屹立。
新四军第16旅政委廖海涛,率部直袭南京麒麟门,再攻雨花台、中华门,震撼敌军。
1938年5月,当时装备落后的中国空军,却冒死派出两架飞机,径直飞入日本领空,在长崎诸岛成功投下了14万份《告日本人民书》,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
1944年桂林保卫战之后,日军战报哀叹:“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为所历之最惨烈,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
匹夫之勇,是无原则的冲动,是只凭拳头和武力的血气之勇。而大勇则是孔子所说的义理之勇,也就是基于正义的勇敢。只要正义存于我方,即使面对千军万马的敌手,也会无所畏惧。
追求进步、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人是勇敢者,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人是勇敢者,在事业中开拓进取、与困难作不懈斗争的人是勇敢者,在成长中与阻碍自己进步的观念、欲望进行坚决斗争的人是勇敢者。
勇敢不在臂膀上,而在头脑里。
8.端正品行,身正不怕影子斜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