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
那一夜真可谓危险至极,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便危在旦夕,而苏轼正是凭借其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安然度过危机,获得特赦。
当代镜鉴:随遇而安是获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搞砸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对老方丈说,自己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的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
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情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么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从容地从不如意中发掘新的前进道路,才是求得快乐与安静最好的办法。
3.当忍则忍,不当忍则决不忍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孔子议论到季孙氏时,说:“他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使用了周天子的八佾,如果这种事都能忍受,那么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受呢?”
国学链接:何谓“八佾”
佾音(yì)行列的意思。指的是古人舞蹈奏乐的行列,八个人为一行,这就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按周礼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因鲁国国君是周公后代,周公曾有功于周王室,为报答周公之德,周成王赐给鲁国用天子这礼乐祭祀的特殊待遇。
诸子之言:
孔子“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一个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换句话说,也在强调“忍”。忍,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行为规范。
孟子讲“动心忍性”,“养心莫善于寡欲”,是忍;老子讲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忍;庄子讲:“齐物、死生,命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忍;禅宗讲:“一切皆空,梵我合一,见性成佛”,还是忍;就连《菜根谭》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说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忍文化。
心怀远大者的自我克制,是他们纵横于世所必备的素质。忍人之不能忍,绝对不是懦弱、胆怯,而是大智大勇者战胜自我的最高境界。胸怀气量,海纳百川,没有海洋般宽大的胸怀,又怎能有雄踞天下的气度?
延伸思辨:别将忍无可忍当做借口
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在一些特殊场合和一些特殊的人与事上,必须做到隐忍不发,含而不露,喜怒不能形于色,愠恨不能露于外。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是一种韬光养晦之术,更是一种涵养,一种大家风范。俗语中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种匹夫之勇,就坏在没有忍。
曾国藩的“忍”功世人皆知。“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是他的心得。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于周旋中攀升,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忍难忍之事,这就是曾国藩。但是,他的“忍”并不是一味的强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对皇上、太后,以及满蒙亲贵的猜疑、排挤、冷落、出尔反尔和种种不公,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但对误国误军、贪婪无度而又加害于他的人,则“是可忍,孰不可忍”,或拍案而起参人一本,或拔剑而起势不两立。他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但没有扶摇直上九霄,也没有一失足掉进深渊。虽然没有片段的精彩,却有整体的绚烂,总能启动平抑机能,在高潮时削去波峰,在低潮时填平谷底。
人的忍耐都有一个底线,曾国藩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传达了一个底线,有时候这句话会成为一个人生气的借口,似乎在说明这已是“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用此句来反问鲁公,以期激起他羞愧之心以反击季氏的僭越、专权。而现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什么场合,人们动不动就说出这句话。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彼此间互相体谅、退让也就没事了,但总有人振臂大呼:“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然后以强硬的态度将小事变大,动不动就要闹个鸡飞蛋打、你死我活方才善罢甘休,这便违背了这句话的本意。忍无可忍是建立在多次忍让的基础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得先有可忍之“是”才行,一些原本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小事,实在不足以使用“忍无可忍”的借口,逞一时口舌之快、匹夫之勇,以致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虽然圣人先哲们也曾说过“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我们依然希望“忍无可忍”的借口出现得少一些、再少一些,这样我们的和谐社会才能够得以构建,我们的伟大民族才能够得以复兴,自然,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一些。
精彩典故:
陈平忍辱苦读书
静观默察,以静制动,激而不怒,诱而不进,忍而不发,待时而动。“小不忍,则乱大谋”,智者,忍为上,忍者无敌,正如西汉名相陈平。
陈平小时候家里很穷,与哥嫂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陈平一门心思闭门苦读,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知识,也就耽误了农垦劳作,大嫂对此很有意见,认为陈平是个只吃饭不干活的累赘,经常辱骂他。而哥哥一直支持陈平读书,经常为了他和嫂子吵架。
陈平为了消弭兄嫂间的矛盾,面对大嫂的再三羞辱,一直隐忍不发。但是大嫂变本加厉,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了出来,陈平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打算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哥哥知道后十分着急,四处托人打听陈平的下落,终于找回了陈平。
陈平被哥哥追回后,不计前嫌,原谅了大嫂之前对他的辱骂。而他的哥哥因为这件事看出妻子的本性,打算休妻,这时陈平对他哥哥说:“大嫂也是替我着急,恨铁不成钢,怕我以后不成大器、遭人欺侮,这才时时刻刻督促我、警示我,我应该感激才是,从来没有怨恨过她。”哥哥这才打消了休妻的念头,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后来陈平的美名传开,有一老人慕名前来,免费收陈平为徒,向他传授治国安邦之道。陈平学成后,辅佐刘邦,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让我们再来看看有名的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基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个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挥起大笔,写了一首诗寄给家人。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想出了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后来张家人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吴家自然不愿太落后。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让吴家颇为感动,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就这样,两家人的争端平息了,两家之间,空出了一条足有六尺宽的巷子,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
当代镜鉴:忍耐是一种人生策略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电视剧的古装戏中经常出现,不论是正派,还是反面的领导,教育手下时,必须用这样一句话来强调。在民间,这句话也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隐忍,隐而不发,越是有伟大志向的人,在为其目标奋争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凶险艰难也就越多于常人。时运不至,时机不到,就必须有足够的耐性忍下去,再忍下去。同时,不断地积蓄力量,完善自己,修德聚贤,伺机而动。
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能够抵抗得住各种诱惑。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经历忍受磨难的,遇事急躁、沉不住气,难以成就自身的梦想。
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察知别人心思,可以不说破,但不能不防备。“察见渊中鱼,不祥”这句话是说,窥见或料知一个人隐秘的心思,这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会造成自己和对方的不安,有时会造成灾祸。北宋名臣张咏曾说:“大小之事,皆需用智,智犹如水也,不流则腐。”而明代冯梦龙说得更明确:“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则为焦土,人无智,则为行尸。”如果人仅仅贪恋一时之利,则不为智者所取。欲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舞台上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的事情,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等。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逞匹夫之勇。
从某种意义上说,忍耐是为了保全人生的一种谋略,是一种弹性的前进策略,就像战争中的防御和后退有时恰恰是赢得胜利的一种手段。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4.与人为乐,不迁怒于人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哪个最好学?”
孔子回答:“我有个学生叫颜回,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到别人的身上,知错就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理想了。”
国学链接:颜回的地位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崇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治者封赠有加,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诸子之言:
颜回在《论语》中多次受到孔子的夸奖,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程颐在《颜子所好何学论》中指出:“颜子所独好学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好学近乎智。有怒不迁向他人,有过失不重犯,正是一种人生大智慧。看似简单,真正做却难乎其难。
朱熹对不迁怒的解释是“怒于甲者,不移于乙”。徐醒民教授在《儒学简说》中认为:“不迁怒的迁字,可作移字讲,但不能照古注把这句话讲成:‘怒于甲者,不移于乙’。不迁怒是指修道而言,不是讲普通人的修养。《礼记中庸》:‘率性之谓道’。率是循的意思。循即依顺。性是人的天性,人人天然而有此性,具足一切智能道德能力。依顺此性,则一切智德能力自然现前。率性率到极致,便为圣人。但因吾人举心动念,昧于此性,转为俗情,依顺喜怒哀乐种种情绪,任其发展,遂使智德能力不能发生作用,于是乃有种种愚昧之举。颜子能在动念之际,一见喜怒哀乐等情绪之起,即能克制于第一念,不使其移于第二念。如此不迁怒,才能控制情绪,才能率性。”
延伸思辨:怨天尤人也是迁怒的一种
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怨天,这是普通的事。说到“怨天”,如韩愈所说的,一个人“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这是自然的现象。又如司马迁《史记》中对《离骚》的评论:“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澹,未尝不呼父母也。”这里所指的“穷”,并不只是没有钱了才叫做“穷”。一件事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就叫做穷。此时往往情不自禁地会感叹:“唉!天呀!”身上受了什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往往就脱口而出:“我的天哪!”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人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心理上就逃避现实,认为这是上天给我的不幸。“尤人”,就是埋怨别人、诿过于人,反正是“我没有错”。古时平民文学中有一首诗说:“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像这样,天做哪一种天才是好天呢?做天都难做,何况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