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仁
23785300000014

第14章 仁者爱人:为人处世中的行为准则(1)

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人们要想自己站得住,必须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显达,也必须让别人显达。也就是说,在自己站起来时,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尽量使别人也站起来,这里应该包括在生活上、财力上接济帮助别人,也在道德上、修养上影响帮助别人,就是推己及人、积极为人的意思。这样做了,就是向为仁的路上走了。这是一种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为人处世中的行为准则。

1.推己及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译文:

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国学链接:仲弓其人

仲弓,鲁国人,冉氏,名雍。《论语注疏》卷5引马融曰:“雍,弟子,仲弓名,姓冉。”根据《史记索隐·仲尼弟子列传》引《家语》,仲弓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

诸子之言:

“推己及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在《论语·雍也》中,子贡与孔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假如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可以算作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能够自立,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自立;希望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关于“仁”的重要思想,在他看来,能够做到“推己及人”的人,才算是“仁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一方面用放大镜来观察他人的行为,对别人评头论足;另一方面却又放纵自己的行为,毫无标准规范限制可言。殊不知,你在用放大镜对待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用放大镜看你,由此产生的冲突可想而知。这就引出了“推己及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对方的情绪和意愿,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事物,也不要把这个事物强加在别人头上。

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就是要成全别人好事,主动扶持别人成功。这才能说真正做到了推己及人。

延伸思辨:己所欲也勿滥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用这一句话来概括人生修养的道理。那么,己所欲,就应该施于人吗?庄子告诉我们:不是。

庄子笔下有一个“鲁侯养鸟”的寓言:有只海鸟停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为它演奏音乐,给它喂牛羊猪各种肉。鲁侯的热情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鲁侯以为“己所欲”也是“鸟所欲”,他用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精彩典故:

郑板桥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显示了宽容体谅的道德情操。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钟爱之情自不必说。郑板桥由爱自己的儿子,推及到爱仆人的儿女。他在山东做官时,给在老家主持家务的堂弟郑墨的家书中写道:“仆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雀跃。”身为朝廷命官的郑板桥,将仆人的儿女与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在家事中特意叮咛,不许欺侮他们,有东西大家分享。几百年来,人们敬仰郑板桥,不只是他的写画技巧高超,还由于他的人品高尚。郑氏的推己及人做法,表现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的道德意识。

晏子讽齐景公

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总是会“推己及人”地为别人着想,然而有些统治者考虑问题总是想着自己的主观感受,丝毫不顾惜百姓的疾苦,譬如齐景公。

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停。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当时齐国的相国晏子走近他,若有所思地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

晏子看着景公裹得紧紧的皮袍,室内又燃有温暖的火炉,就有意地追问:“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

晏子知道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地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当代镜鉴: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因为某件事情和别人发生了冲突,你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推己及人”的思想。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想,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看待问题,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要求宽松一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氛围就会轻松愉快得多。

“大禹治水”是千百年来华夏大地流传很广的故事。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难过、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

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的错误思想,终究害人害己。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的。

有一位母亲给女儿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手。当她道谢的时候,那位妇女对她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母亲说的这件小事,女儿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日,女儿患病去医院输液。年轻的小护士为她扎了两针也没有把针扎进血管,眼见着针眼处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时她正想抱怨几句,却抬头看到了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女儿。于是她安慰小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第三针果然成功了。小护士终于松了口气,她连声说:“阿姨,对不起。我真该感谢您让我扎了三次。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我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她听完后告诉小护士,自己也有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有她的第一位患者,所以真心希望自己的女儿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学会换位思考,真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他人着想,你就会得到别人更多的尊敬和爱戴。人们将十分乐意同你结交,你的生活和事业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2.乐以忘忧,旷达之人会随遇而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的时候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安逸,对于工作勤劳敏捷地去做,说话却很谨慎,经常到有道德有学问有智慧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才可以说是好学了。”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篇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诸子之言:

随遇而安,旷达忘忧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从《诗经》开始,中国士子便产生了这种思想:“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中庸》也有随遇而安的观念:“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道家的随遇而安思想比儒家更典型,影响也更大。《庄子·列御寇》讲:“达天命者随”,意思是知天命的人随遇而安。《庄子·德充符》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说的是知道这件事情已无可奈何而能像对待天命那样安然接受,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做到。

《庄子·大宗师》中还有一段论安时处顺的话,把随遇而安的心理体验,描述得非常准确:“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翻译过来就是:“假如造化慢慢地把我的左臂变成了鸡蛋,我就进而希望它变成公鸡,按时叫鸣。假如造化把我的右臂变成弹丸,我就借它打猫头鹰来吃烤肉。假如造化把我的屁股变成了车轮,把我的灵魂变成了一匹马,我就坐上这辆车去行路,也不需要再找别的马匹。再说,所谓‘得到’,就是时机正好,所谓‘失去’,就是顺物化去,安于时势而顺应变化,悲哀与欢乐都不能进入平静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摆脱束缚’。”这是何等的旷达与洒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随遇而安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处富贵,安于富贵;处贫贱,安于贫贱。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君子的心都是平和安泰的,也就是儒家所谓的“安贫乐道”。

延伸思辨:随遇而安绝非听天由命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随遇而安”的解释是:“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然而很多人喜欢把“随遇而安”看做是一种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消极处世的态度,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或胸无大志,无所作为,或精神脆弱,经不起挫折,或境遇优越,不思进取,这些人总是习惯把“随遇而安”当做自己逃避现实或腐朽怠惰的理由和幌子,其实这是对“随遇而安”的一种误解和亵渎。从词典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随遇而安”强调的是对环境的“适应”,而“满足”则意味着对眼前状态理性的接纳和认可。随遇而安其实是一种选择,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境界,它并不是对命运之神的逆来顺受,而是对人生境遇的客观冷静地面对。

人生之所以痛苦,说到底是由于欲求之不满足,抱负也好,名利也好,权利也好,寿命也好,无论其价值为正面或负面,其出于人心的追求,而不得满足便成为痛苦,则是一致的。解除痛苦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满足之,二超越之。先哲忘忧旷达的处世理念,对于今天的为名利、权位而忙碌奔波、尔虞我诈的人是一记清醒剂。

精彩典故:

丧家之犬

鲁迅曾经用调侃的语气说:“孔夫子成为‘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跑来跑去,虽然曾经贵为鲁国的警视总监,而又立刻下野,失业了;并且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为暴民所包围,饿扁了肚子,弟子虽然收了三千名,中用的却只有七十二人,然而真正可以相信的又只有一个人。”

汉代文学家班固也在《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意思就是说孔子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的功夫都没有,墨子呢?也是一天到晚奔波,连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

周游列国的孔子吃了多少苦,今天恐怕难以想象。整整14年,忧郁的孔子坐着破牛车,从一国到另一国,他坚忍不拔地游说,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直到没有一个国家的君主愿意理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收留他,他这才无可奈何地踏上返回故里的归途。唐玄宗有诗云:“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栖栖”两字倒是孔子一生的真实写照。孔子的一生栖栖惶惶,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人家笑他“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用今人的话来说,就是没享过几天清福,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但孔子却不言苦,依然“乐天知命”。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意思是说,孔子到郑国后,和弟子们失散了,一个人在那里茫茫然站着,四下环顾。子贡也正在为找不到老师而犯愁。当地有人对子贡说,东门那边站着一个人,相貌如何如何,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后来子贡把这话学给老师听。孔子听了并不生气,还很高兴地自嘲:“是啊,我是像一条丧家狗啊!”

苏轼坐牢

即使遭遇各种坎坷,执著于理想的孔子也没有气馁,随遇而安,百折不挠。这正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是他异于常人之处。大智慧必定有大悲悯,大悲悯也必有大智慧,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也是如此。

由于文名四播,苏轼遭到一些小人的嫉恨。宋神宗当政期间,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王安石新法为名大做文章,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等罪名,将苏轼投入大狱,史称“乌台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