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个人在外游手好闲,也会觉得内心空虚,当他感受到兄长对他的爱护,会慢慢回头,只是需要时间和台阶。没有人喜欢自甘堕落,只要你让他有台阶下,只要你让他知道怎么走才是对的,你拉他一把,没有人不愿意接受的,但如何让他接受就要靠我们的修养跟智慧。果然,陈世恩的弟弟再也不游手好闲了。
殷商三仁
陈世恩因“善道之”而达到了“忠告之”的目的,然而历史上有好多人却因不“善道之”而劝告失败。
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微子、箕子、比干为殷商时代的三个“仁”人,他们都是因为强谏而后世留名。
微子,名启,是殷纣王的同母兄弟;箕子,名胥馀,曾任殷代的太师,他和比干均是殷纣王的叔父。
殷纣王虽能文能武,但暴虐荒淫,横征暴敛。于是,微子便去劝说纣王,纣王不听,将微子赶出了国都朝歌。箕子又谏,纣王把他关押了起来。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上朝强谏三日不去。纣王问他凭的是什么,他说:“凭的就是善行仁义。”纣王大怒,将比干剖心而死。
殷商三仁直言敢谏的勇气,一直为后世津津乐道。但是他们都忽视了规劝的方式方法,不但没有让纣王改过,反倒搭上了自己的未来。
当代镜鉴:规劝朋友还应注意时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朋友有了过失,自应忠言相劝,不宜袖手旁观。首先是“忠告”,据事依理,加以规劝,无所隐匿。其次是“善道”,劝谏的内容、语气,沟通的态度、方法,都须因人、事、情境、场合之异而深虑详考,加意诱导,以点醒梦中之人。但是,有时“忠告善道”,未必为朋友所接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愠不怒,停止劝谏,以免招致嘲讽、辱骂,不但伤害友谊,而且还自取其辱呢!与朋友相处,还是要多留些余地,以免伤了友情。
孔子在实施教育训导时,有一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一个学生发愤要将问题搞懂而又搞不懂的时候,孔子是不会去启发他的;不到一个学生想表达想法而又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孔子是不会去引导他的。这就是教育、劝导应讲究时机。孔子高超的教学智慧,不能不令后人由衷赞叹。
在选择时机规劝人的问题上,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张先生和他哥哥感情很深,几乎没有红过脸吵过架。有一次,张先生到他大哥那里做客。午睡时,他被一阵很大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原来是他大哥正对着电话破口大骂。张先生仔细一听,明白了,大哥正在通过电话教训他的儿子。他大哥与大嫂由于工作关系分居两地,侄子与大嫂住在一起,当时电视正在转播足球世界杯赛,侄子非常入迷,几乎天天收看到深夜,因此影响到功课。他大哥非常生气,通过电话严厉地教训儿子。张先生看到大哥教训一通后,把电话挂了。过几分钟,心里越想越气,拿起电话拨过去又骂了一阵,挂了;过几分钟,想想还不解气,又拿起电话拨过去骂。如是再三,张先生看不下去了,走过去说:“大哥,你这样教育孩子可不行,你应该自己认真反省一下,其实孩子的过错,都可以从大人身上找到原因。”他大哥听后,非常不高兴地说:“找什么原因,我有什么错,你不要以教训的口气跟我讲话。”结果,张先生和他哥哥不欢而散。
张先生劝说大哥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注意时机。当一个人在盛怒之下,根本不是劝说的时候,再有道理的话在当时也是听不进去的。《了凡四训》有云:“失言失人,当反吾智。”当一个人处于不理智状态的时候,根本不能听进别人的劝说意见,你却硬要去劝,这样所劝的言语等于是废话,此谓“失言”;当一个人态度温和,可以接受别人意见时,你却不抓住时机加予规劝,导致这个人犯了过错,甚至从此堕落,此谓“失人”。我们规劝朋友时,如果“失言失人”,就应当好好地反省自己是否具备劝说人的智慧。
5.至察无友,对人不能求全责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
译文: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为人过于精明苛察,就会没有朋友。
国学链接:东方朔其人
东方朔(前161年或162年—前93年),字曼倩,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其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虽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视其为俳优,未曾重用,不得志的东方朔于是便写下了《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篇,以陈志向和抒发自己的不满。
诸子之言:
在孔子提出的有关交友的核心思想中,“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论语·颜渊》中有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曾向孔子求教何为“仁”,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引申到交友的范畴来,意思就是,对别人要有仁爱之心,这样才能交到朋友。
在孔子“仁爱”理论的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思想。“仁者爱人”一句被视为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对别人有“仁爱”之心呢?东方朔“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一句可谓是对孔子“爱人”思想所做的最好解释。
“察”,即精明苛察,人如果过于精明就会没有朋友,因为精明的人往往容不得别人小小的过错或是与自己性格上的小小差异,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都要符合或满足自己的标准。说直白一点,就是毫无容人之量。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所以,如果在与人交往时坚持“至察”,终将成为“孤家寡人”。
延伸思辨:苛求是烦恼的根源
佛家认为,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过于苛求,尤其是苛求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很多事情,太苛求又能怎样,论理论不出两重天,说真说不出二番理。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两个僧人吵了起来。原因是,其中一个说旗子在动,另一个则说是风在动。争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禅师走过来说你们都错了,既不是旗在动,也不是风在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禅师的话是在用唯心义解释物理现象,即旗动、风动都是对的,但为此而争吵却是不对的。作为僧人,理应潜心修禅,追求解脱,而不应该苛求风吹旗动这般闲事。
其实,清风明月是大自然赐给所有人的礼物,不用花费一分钱,人人都可以欣赏,可以享受;如果我们孰视无睹,已经是莫大的浪费,若再为此而争吵,就更是自寻烦恼了。
佛理博大精深,给我们的人生启示也是深刻的。能包容者,能忍耐者,自然不会把凡尘中琐碎的小事放于心上,能不苛责的地方,装装糊涂也就过去了。对待朋友时,更要把这种境界发挥到极致。朋友是谁?朋友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好、最忠实的伙伴,有时候,即使是父母妻儿也可能无法陪伴我们一生,但朋友绝对可以。所以,对于朋友,我们又怎能过于苛求,过于责备呢?如果你无法悟得其中的道理,也就无法做到宽以待人,那么,你将要面临的就不仅仅是无端生出的许多烦恼,还将会是朋友的离弃。
精彩典故:
孔子裁决
孔子东游列国,一天,他远远地看到两个猎人指手画脚,好像为了什么事在争论。孔子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在争论一道题的答案。矮个儿猎人说三八等于二十四,而高个儿猎人却说三八等于二十三,争得面红红赤,依然彼此不服。他们请孔子做一个裁决,谁的答案正确,对方就要付出一天所获的猎物。
孔子听后,裁决矮个儿猎人输了。对于这个结果。矮个儿猎人当然不服气,他气愤地指责孔子:“三八二十四,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你是圣人,却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看样子你只不过是徒有虚名啊!”
孔子回答道:“你说的没错,三八等于二十四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坚持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因为这种简单的问题而争论不休呢?有这个时间,你可能又打到许多新猎物了。”
矮个儿猎人若有所悟,孔子接着说:“他虽然得到了你的猎物,但他却得到了一生的错误;你虽然失去了猎物,却得到了深刻的教训!”高个儿猎人在旁边听了,也深有感触。最后,两个人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他们共同向孔子道谢,并握手言和。
老子不驳
老子是一个生活态度非常淡然的人,他非常崇尚不较真的处世哲学。
一次,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他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吃惊。于是,大声贬损了一通,骂老子愚不可及,便扬长而去。翌日,他又回来向老子致歉。老子淡然地说:“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说,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如果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的。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假如我顶撞回去,他一定会贬得更厉害。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
现代镜鉴:宽容是高明的交友之道
镜子的表面光滑平整,但在显微镜下面,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同样的道理,朋友身上有某些毛病、缺点本无伤大雅,可如果你硬是要将其放到“显微镜”下去明察秋毫、过分挑剔,那么他在你眼中恐怕是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所以,人际交往中,有些事情过于认真和苛责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友谊。反之,如果能够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而存小异,那么你将获得的不仅仅是友谊,还将有别人的尊敬。
戴尔·卡耐基是美国的教育专家,也是著名的成功学家,他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老手”,然而早年时,也曾犯过这方面的错误。
有一次,卡耐基与朋友法兰克·葛孟去参加一个宴会。在宴会中,有一位先生给大家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在故事中还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并补充说这句话是出自《圣经》。
卡耐基知道这句话并不是出自《圣经》,而是出自莎士比亚的著作,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反驳的意见。那位先生也丝毫不示弱,立刻反唇相讥说自己没错,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恼怒的情绪。